回憶是金:濃濃師生情

2021-02-07 古田發布

    逝去的青春,再次被我拾起,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溫馨。古田一中兩年的高中學習和生活,讓我結識了一批可親可敬的老師,感受到了嚴父慈母般的愛;讓我遇到了一群純真可愛的人兒,大家風雨同舟,並肩作戰。師生情誼似酒濃,同窗友愛永難忘。

 

  1978年秋天是個難忘的季節,我有幸成為全縣中考高分中的一員,順利被古田一中錄取,入讀古田一中高中尖子班。入學初,我和陳建銓、餘小強、黃昭波、曾起騰等四位同學被安排在成績最優異的一班,我們同居一室、一起生活,內心有著告別農村艱苦勞作的興奮和喜悅,也有著長大就能成為吃「皇糧」的城裡人的美好憧憬。但由於我們五人初中在農村中學學習,英語底子相對薄弱,入學一個月後便被學校調劑到了三班。當年的三班一直被城關同學戲稱作「鄉下班」,這個特殊群體是由各農村中學、小學附設初中班招錄成績較好同學組成的,班內同學入學時成績差別較大,且除個別同學外,基本互不相識,若要說共同點那就是穿衣打扮都透著濃厚的「鄉土氣息」。

  初入「鄉下班」,少不更事的我充滿了鬱悶、失落和挫折,仿佛自己就是個被古田一中遺棄的學生,一度對前途失去信心。更何況上課第一周來的班主任是一名體態豐腴,講話大聲粗氣的中年女性。這就是古田一中的班主任?簡直和我的內心期望大相逕庭。課後才聽陳建銓同學談起,她是江娥英老師,主教化學,也來自農村。一周後江老師單獨找我談話,不僅提及了她的人生經歷,還表揚我聰明好學,文娛、學習成績好(後來了解得知她和我小學班主任是同學)。她鼓勵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勇敢面對挫折,敢於克服困難,用優異的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實力。正是這一次溫馨可親的談話,一下子改變了我對她粗淺的看法,慢慢的,我越來越喜歡她了。

 

  初入「鄉下班」,還發生了件「蝦油點記」的趣事,讓我至今記憶猶新。記得入學第一周,鄒毅同學放在木箱裡的5元錢丟失了,農村長大、家庭貧困的他感到無比傷心、懊惱。江娥英老師得知此事後,利用班會時間教導我們這些從農村來的同學要保管好錢物——木箱要及時上鎖,要在各自帶來的錢的邊角上用蝦油做好「記號」,用「小訣竅」安排好自己每月的花銷。她要求我們花錢要有計劃和記錄,鼓勵我們要自理自立自強,處理好生活細節。通過這件小事,「鄉下班」懂得了管理金錢、節儉生活,不再和別人攀比吃和穿,甚至開始對自己的「特別身份」感到自豪。而今每逢同學聚會,「鄉下班」只要一談起古一中往事,都會想起她——這位樸實善良、愛生如子的好老師。當其他班級同學說三班都是鄉下人時,她總會挺身而出,嚴肅批評那些同學,問他們「鄉下班」的同學哪點比別人差;當「鄉下班」在學習、勞動方面取得好成績時,她滿臉雀躍,欣喜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當江秉華同學在操場上跑步時暈倒在地、程劍熹同學餓暈在教室、部分同學過冬沒有衣裳御冬時,她主動向一中校領導申請給「鄉下班」特殊待遇。正是有她,「鄉下班」才有了周末二兩「加餐麵條」,才有了學校單獨發放的「油炒麵茶」,才有了御冬的厚棉衣。這些點點滴滴古一中校領導和老師的關愛,早已經深深鐫刻進「鄉下班」的心底,並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缺乏感恩的商品經濟社會裡,「鄉下班」依然不忘初心、以情暖情、回報社會!

  高二年級開始文理科分班,雖然許多同學被分到了不同班級上課,但我們依然在同一食堂就餐、同一操場跑步,晨起繼續在宿舍周邊記英語單詞。不忘餘小強同學發明的一種英語單詞速記法,即是把紙用小刀切成小片裝訂成小冊子,將課本英語單詞記錄在小冊子上帶在身上,便於隨時隨地記憶,這種單詞記憶效果非常好,當時在同學間廣泛應用。通過大家的努力,「鄉下班」英語成績在很短時間內就趕上英語成績出色的一班。此外,陳永章同學宿舍是大家常會光顧的地方,因為他有個木箱藏了許多小說,大家都爭相借閱,他也因此成了「鄉下班」的名人。課餘時間,大家還會在一起打籃球、下象棋,其間總是歡笑聲陣陣,「鄉下班」就是我們其樂融融的家!

 

  高二時,王家滋老師走進了「鄉下班」的生活中。他是高二理科班班主任,教數學,濃眉、國字臉、身材高大,很符合當下「高大帥」的標準。他的教學方法很獨特,每節課前10分鐘出一道數學題,要求同學們在規定的時間內解答完畢,然後進行點評。他講課時邏輯思維準確,分析條理鮮明,推理簡潔易懂,是我遇到的最好的數學老師。上了一個月數學課,我的數學成績大幅提高,名列年級前茅。此後我還和黃昭波、鄒毅等幾位同學參加了寧德市數學競賽,黃昭波同學取得了很好的名次。記憶中的王家滋老師同樣非常關心「鄉下班」,他一直很用心的照顧每個學生的生活,盡力為經濟困難的同學申請困難補助,給予大家如山般的父愛。


 

  李揚強老師是我們班高二時的語文老師。他上起課來聲音洪亮、滿懷深情,分析課文、講授作文時重點明晰,章法有致。當年我的語文基礎很差,甚至不知道何為作文,但他依然耐心地教授我寫作方法,告訴我如何做到「起、承、轉、合」,從中我受益匪淺。以至於後來再聽他的課,我常常沉浸在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海洋中。尤其他講解朱自清的現代散文《荷塘月色》,聲情並茂,抑揚頓挫,好似帶我們走進了詩情畫意的意境中,無不讓人感受著中國文學的魅力。多年以後,當「鳳凰傳奇」吟唱《荷塘月色》時,我的腦海裡依然會浮現出當年揚強老師授課的身影,久久無法抹去。而倪可源老師則是古田一中「漢文伯」,我們高一的語文教材就是由他牽頭與幾位語文老師合編完成的。他的古文功底深厚,教學方法獨特。一次印象很深的課,便是講解漢文「家」字,他說「家」是由蓋了房子裡養了很多家畜組成,言簡意賅,好記難忘。

 

  通過兩年的努力學習,我終於在1980年秋季如願以償地考上了福建醫科大學,並於1985年畢業分配到古田縣醫院內科工作。工作以後我一直努力上進、刻苦鑽研,以求報答母校和老師對我的厚愛。

  王家滋老師不幸在1995年前後(記憶有點模糊)在任上因腦出血偏癱,失語住院古田縣醫院內科,我及時安排他住院,認真制定診療方案,細緻觀察病情,並請省級醫院專家指導治療。經積極治療,他的病情慢慢穩定,肢體功能逐漸恢復,但仍遺留下運動性失語後遺症。之後我又主動聯繫省立醫院林隆輝同學,安排其住進省立醫院神經內科,在古田籍雷惠新教授的悉心治療後,身體各項功能明顯改善,生活能夠自理了。可禍不單行,2000年後,師母(原系古田縣醫院的退休員工)不幸在家中猝死,「鄉下班」聽聞後全體震驚!王老師今後的生活怎麼辦?他孩子的就業問題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都成了「鄉下班」的心病。通過省城陸開錦、鄒毅同學,地委遊萬濱同學及其他同學的全力呼籲,並在縣委、縣政府、古田一中校領導的關懷下,順利解決了王老師子女的就業問題。此後,王家滋老師因患病多年,原有疾病逐年加重,多次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住院,期間我和魏有廠同學始終悉心照顧,儘早安排住院,認真制定治療方案,他也多次如願恢復出院。2015年夏季王老師因病危再次住院,我們及時讓其入住重症監護室,組織全院專家會診,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王老師得以安返家中。但全程治療所花費用巨大,其子女均承擔了沉重的經濟和精神壓力。此時「鄉下班」依然沒有離開——我們及時寬慰他的子女,鼓勵繼續治病。同時我也和陸開錦、鄒毅等同學商議,決定發動「鄉下班」同學募捐,具體工作由古田城關多位同學負責。短短一周時間內「鄉下班」共募捐人民幣五萬餘元,解決了燃眉之急,挽救了王老師的生命。在此期間,復旦大學數學系的黃昭波同學、外地許多同學請假專程趕回古田,探望王老師,表達「鄉下班」的眷戀之情。作為王家滋老師的學生,能夠以醫務工作者的身份為恩師的康復盡綿薄之力,我感到無比欣慰!

 

  參加工作後,我有幸與李揚強老師有了更多的接觸。工作之餘,我經常向他請教如何處理人際交往及工作中的困惑,他總是平易近人、循循善誘的教導我一些簡單又深刻的道理,由此師生之間的感情更進一步。後來他每每聽聞我在工作中取得的小小成績,總會告誡我不能驕傲自滿,要善待每位患者,從醫如流,從他身上我讀到了恩師寬闊的胸懷和與人為善的美德。退休後的李老師還會與我分享他老年生活的人生樂趣,當他完成《藍田古文化》、《藍田引月》兩部大作後,便親自到縣醫院贈與我他親筆題名的作品,那一刻我觸動萬分,感動滿滿。退休後李揚強老師不免身纏多種疾病,我便經常到他家拜訪,順便進行診治。2014年他不幸患腦卒中來我科室住院治療,我也盡力悉心照顧,直到他康復出院。

 

  回憶往事,心潮起伏。兩年古田一中學習、生活的經歷,所有老師的教誨和「鄉下班」的友愛,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讓我走上了從醫的道路。感謝恩師,從你們身上我學會了感恩,明白了與人為善的道理;感謝「鄉下班」同學,我會珍惜這份上蒼恩賜的緣分,我會牢記「鄉下班」是我們共同的驕傲。未來還很長,讓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繼續共譜發展新華章!

 

  

  作者:古田一中 1980屆畢業生陳炳汀

相關焦點

  • 揚大學生手繪萌版教師,傳遞濃濃師生情
    現場的劉磊同學向記者介紹道,簡筆畫中有我院外冷內熱,誨人不倦的紀兆林老師;和藹可親,溫柔慈祥的金飈老師;端莊大方,外秀慧中的劉芳老師等。這些教師們平時與同學們十分親近,深受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學生們的歡迎。
  • 濃濃師生情  傳遞感恩心
    為頌揚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紅燭精神,在少年兒童心中樹立尊師重教的社會理念,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9月9日,霍林郭勒市寶日呼吉爾街道景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轄區三所幼兒園共計40名師生開展了「濃濃師生情 切切感恩心」主題教育活動。
  • 信·享|莘莘學子意 濃濃師生情
    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南航金城信息工程學院的學生組織了「莘莘學子意 濃濃師生情 」的慶祝活動為老師們獻上美麗的鮮花和深切祝福,以表達對老師的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此次活動南航金城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團委提前一周開始了「老師,我想對您說」活動,以問卷星調查問卷形式收集大家對老師們的祝福,大家通過此媒介盡情表達了對老師們的愛。
  • 央美實驗學校濃濃師生情 滿滿都是愛
    央美實驗學校小學、初中、高中各校區學生籌劃開展「濃濃師生情 滿滿都是愛」教師節祝福活動。美術特色學校的學生帶給老師不一樣的教師節祝福!別樣的禮物自開學以來,央美實驗學校的同學們就在悄悄地籌劃教師節的活動,他們發揮了自己的特長,親手為老師們做了一張張別出心裁的賀卡,畫出了班主任的畫像。
  • 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金本中學開展「我們的節日——重陽節」主題教育系列活動
    在重陽節來臨之際,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近日,金本中學開展「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主題教育系列活動。【系列活動一】開展「九九重陽話敬老」國旗下講話   10月15日的升旗儀式上,學校德育處組織開展了「九九重陽話敬老」的美德宣講,在全校營造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濃厚氛圍,增強了師生的敬老意識,激發了全校師生參與敬老助老活動的熱情,唱響敬老愛老主弦律。
  • 畢業「寄」|濃濃師生情,難忘畢業「寄」
    隨小編一起感受其中的濃濃師生情吧~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7月4日一大早,學院的教師們便如火如荼的開始為畢業生們打包行李。老師們來到學生公寓,拿著打包箱、泡沫膜以及手套等材料,在與學生進行視頻連線的同時,一件一件仔細地打包,力求讓每一件行李都完好地寄送到每一位畢業生的手中。
  • 「您是陽光和雨露」——我校學生DIY賀卡 書寫濃濃師生情
    學生盛敏說:「懷揣著對老師的感恩之情和敬佩之情包裝了一下午的禮物,雖然辛苦,但更多的是開心和自豪。」大會當天,20名學生代表我校全體學生,為獲獎教師代表獻上鮮花,向辛勤工作的老師們送上祝福,學生們更是感慨萬千。學生王哲涵表示「本是抱著工作的心情去參加教師節儀式,卻被深深感動。
  • 濃濃師生情 愛意滿新城
    9月10日一早,校園裡就洋溢著幸福的味道,五年級各班級群的家長們不斷發來祝福的微信;孩子們面帶微笑,敬禮問好,消除了老師的疲勞;一聲聲&34;縈繞在耳邊,一句句&34;暖入心扉;一張張親手製作的精美賀卡,滿載著孩子們無盡的祝福……美麗的新城校園,到處是節日的歡聲笑語,師生情誼隨著時間的流逝更加濃厚,滿滿的愛在彼此心中蕩漾。
  • 濃濃師生情,滿滿都是愛——臨猗縣雙塔幼兒園教師節主題活動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了讓孩子們從小培養良好的品德,臨猗縣雙塔幼兒園開展了「濃濃師生情,滿滿都是愛」教師節主題活動。  此次活動不僅傳達著孩子對老師深深的感恩之心,濃濃的感謝之情,
  • 濃濃師生情,滿滿都是愛
    >本網訊(楊俊)9月10日上午,懷化市芷江縣芷師中學師生齊聚操場,舉行了以「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扶貧託舉希望」為主題的第36個教師節慶祝活動,旨在弘揚我國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進一步推進我校教職工活動的蓬勃發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活躍工作和學習氛圍,給老師一個真正展示自我風採和勇氣的舞臺,達到融合親情、友情、師生情的目的,讓全體師生在愉快的活動中度過一個令人難忘的教師節。
  • 花樣期末評語藏著濃濃師生情
    連日來,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訪武漢多所中小學發現,學生期末評語已悄然「變臉」,以往十分常見的第三人稱「該生」已經非常少見,寫詩、寫信、畫漫畫等「私人訂製」評語受到學生和家長點讚,字裡行間透露出濃濃師生情。  藏頭詩打油詩鼓勵孩子奮進  「班主任太有心了。」
  • 濃濃端午情 悠悠艾草香
    濃濃端午情 悠悠艾草香本報6月26日訊(記者臧會彬)又是一年艾葉飄香。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海口,端午期間,不少市民保留著插艾草、掛香囊、綁手繩等傳統民俗,以此傳達濃濃端午情。在海口市民蔡妹花的家裡,她一邊做香囊一邊回憶道,小時候,每到端午節,醒來都會有一個香囊和紅繩放在手邊。蔡妹花說,以前很多人會自己做,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不少人也會去外面買,但自己做更有感覺。蔡妹花告訴記者,香囊雖小,但學問很大。該怎樣封口,填多少棉花,放多少香料,裡面門道不少。
  • 莘莘學子夢,悠悠師生情
    記利辛縣第四中學2020屆學生畢業典禮為祝福利辛縣第四中學九年級學生踏上新的人生旅途,感受美好珍貴的校園回憶,7月3日下午,我校在操場隆重舉行了以「莘莘學子夢,悠悠師生情」為主題的畢業典禮。利辛縣第四中學黨支部、校委會全體成員、九年級畢業班師生、七、八年級全體師生參加此次典禮,本次活動共十項議程,學校文明辦主任王凱主持。
  • [側記] 「您是陽光和雨露」——我校學生DIY賀卡 書寫濃濃師生情
    分別了數月的農大師生終於在美麗的農大校園團聚,共同迎來第36個教師節。2020年本是不平凡的一年,受疫情影響,學生無法按時返回校園,為了保證教學計劃的有序進行,老師們積極改變教學與管理策略,在線上時刻關心著學生的學業與生活情況,以不變的初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忠誠地履行著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
  • 濃濃師生情
    通過這次活動,在校園內營造了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既豐富了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又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熱情。
  • 甘味| 一道「連心菜」,濃濃故鄉情
    甘味 | 一道「連心菜」,濃濃故鄉情 2020-11-26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68年濃濃師生情丨這四點才是人際關係長久的關鍵
    68年濃濃師生情長沙98歲的黃冠群老人,曾經是長沙雅禮中學的語文老師。退休之後雖然離開了課堂和講臺,但卻從未在學生們的心中離開過。「師生情」,從不局限於校園,在各行各業裡都有。就比如說曾經的戲曲班子,如今的德雲社。
  • 別樣同框照 曬出師生情
    2020年9月9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南茶坊小學師生同框合影留念,共慶教師節的到來。2020年9月9日,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南茶坊小學舉行「今天我與您同框 親愛的老師」主題教育活動,師生以同框合影的方式,定格美好瞬間,傳遞濃濃師生情誼,保存一份校園的甜蜜回憶。
  • 南陽市第三完全學校小學部「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教育活動
    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傳統美德,在全體師生中樹立時時處處關愛老年人的良好風氣。值此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南陽市第三完全學校小學部開展一系列尊老愛老主題教育活動。南陽市金鵬老年中心慰問活動2020年10月23日,南陽市第三完全學校小學部張新校長帶領學校師生代表前往金鵬老年中心進行慰問。慰問期間,南陽市第三完全學校小學部師生為老人們帶來了詩朗誦、吉他表演、單口相聲、團體舞表演等精彩紛呈的演出,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 九九重陽節 濃濃感恩情
    菏澤高新區呂陵鎮中心幼兒園為了讓孩子們從小學會尊敬長輩,關愛老人,舉行了"九九重陽節,濃濃感恩情"主題教育活動。在老師的帶領下,中大班的孩子來到高新區呂陵鎮敬老院為老人們送禮物、演節目,以表達對老人的敬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