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遊業者:雙北飯店苦撐 最慘會再倒閉3成

2020-12-23 海峽導報

臺灣觀光發展協會副理事長、升翰旅遊集團董事長柯牧洲接受專訪時分析,臺灣觀光產業到年底約會損失新臺幣3000億元的產值,旅宿業者以雙北地區最艱困,大家都在觀察7月紓困3.0會不會再補助,若沒有繼續補助,臺北市旅館大概會再關3成,大型觀光飯店如萬豪、大倉等也會響應文華東方關閉客房部,造成第二波失業潮。至於中南部、近景區的觀光飯店、民宿,這2、3個月「國旅」(臺灣遊客島內遊)慢慢恢復,住房率都在8成到9成。

臺灣自6月29日起,放寬外籍人士、香港及澳門人士入境,需配合入境後居家檢疫14天及必要檢疫措施。觀光仍禁止,也尚未開放大陸人士入臺。

柯牧洲說,2017年「國旅」的產值約新臺幣4337.4億元,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到現在都還未完整恢復「國旅」,產值應會更低,他看到相關資料有計算,上半年「國旅」產值約新臺幣1000億元,下半年產值約新臺幣2000億元,雖有報復性成長,仍無法回到過往榮景。

柯牧洲為香港理工大學管理博士,曾擔任臺北市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現為升漢旅遊集團董事長、臺灣觀光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東森旅行社董事。升漢旅行社已成立44年。

柯牧洲表示,自2月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臺灣的「國民旅遊」停擺直到4月開始慢慢恢復,每個月約減少新臺幣166億元營業額、3個月約減少了新臺幣500億元;而入境旅遊每個月減少新臺幣244億元、5個月下來約損失新臺幣1200億元。從2月到6月臺灣的觀光產業總計損失約新臺幣1700億元,若延續到年底預計損失約新臺幣3000億元。

柯牧洲先是分析臺北市旅宿業者的慘況,大型的國際觀光旅館在3月的住房率只有10.32%,一般旅館為14.23%,過往每個月住房率都在7成到8成。大型飯店其實也很辛苦,除了文華東方已經關閉住房、S Hote去做防疫旅館、大倉久和、W飯店、萬豪等都讓員工輪流去參加培訓課程,因為業者幾乎無法自己支付薪資,儘可能接受臺當局每個月新臺幣1萬元的薪資補貼,再加上讓員工上培訓課程拿新臺幣18960元的補助。

「估計大型觀光飯店業者都會在6月底觀察是否會繼續補助,若不補助,大型觀光飯店如萬豪、大倉等大概很快就會響應文華東方的方式減少開支。」柯牧洲說,晶華則是因為經營理念也是產業看板,所以苦撐不太敢動。30間房間的小型旅館每個月約虧損新臺幣150萬元、100間房的中型旅館每個月約虧新臺幣200萬元到300萬元、300間房的中型旅館則每個月虧新臺幣500萬元到700萬元,大型旅館就更不用說了。

柯牧洲指出,全臺灣的旅宿業者,以雙北的旅宿業者受創最重,因為臺灣人口結構大多在北臺灣,不太可能在雙北旅館住宿,而雙北旅館的客源結構約是85%國際旅客、15%一般旅客,再加上防疫踩線旅遊的九條行程沒有城市旅遊,變成雙北飯店根本沒有商機,即便未來有安心旅遊的個人自由行補助,但北部的人會願意住臺北市區飯店嗎?這是問號。

柯牧洲表示,現在旅宿業者都在觀察7月紓困3.0還會不會繼續補助,若7月至9月沒有補助,以臺北128間飯店(80間國際旅館、48間一般旅館)來看,大概會關閉三成,也將會有第二波的失業潮,因大型旅館及小型旅館固定成本(租金)較大,幾乎沒有能力因應超過6個月以上的營運周轉金,而10月到12月將會進入第三波嚴峻情況,估計會再關閉3成以上。

柯牧洲說,現在旅宿業者都在反映意見,臺當局補助雖有承諾給國際觀光旅館,但有的旅館只能申請紓困貸款,再讓1.2萬家旅館踴躍參加安心旅遊,讓消費者選擇,「政府」的意思是旅宿業者也要自己努力,在「政府」口袋有限的情況下,只能做到這個程度,未來將變成以國際旅客作為經營比較重比較高的旅館或旅行社,才會考慮給你3.0版的補助。

來源:中評網

相關焦點

  • 「真的比以前差很多」——臺灣旅遊業者「苦撐待變」
    原標題:「真的比以前差很多」——臺灣旅遊業者「苦撐待變」 圖集   新華社臺北8月13日電(記者齊湘輝 何自力)「真的比以前差很多!」——走在臺灣旅遊勝地墾丁最繁華的墾丁大街上,一位本地遊客望著空蕩許多的夜市,對同伴感慨地說。  墾丁大街是墾丁景區最熱鬧的商業街,這一帶分布著較為密集的各色民宿。
  • 墾丁又有飯店倒閉 屏東女兒蔡英文為鄉親帶來啥?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6日報導,臺灣屏東縣車城鄉墾丁泊逸渡假酒店今(6)日起停業,60名員工面臨失業。飯店營運總監王柏弘坦言,大陸遊客減少和「一例一休」成本增加是飯店倒閉的主因。圖為臺灣旅遊業者資料圖(圖片來源:臺海外網1月6日電 屏東縣旅館公會顧問林育先接受訪問時指出,泊逸酒店倒閉與消失的陸客有關,該飯店位於車城鄉海口,距墾丁大街與南灣等地人潮較遠
  • 沒客源 臺灣觀光業苦撐「比誰口袋深」
    赴臺陸客銳減,日月潭包船遊湖陸客少了五成,潭區遊艇只見少數幾艘在遊湖。記者黃宏璣/攝影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華夏經緯網5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陸客不來、島內旅遊市場又不夠熱,嘉義縣市、南投縣、高雄市、花蓮縣都成了觀光「慘」業重災區。據報導,嘉義市觀光協會理事長許賢哲說,嘉義市有72家飯店,8家正在興建,現在「比誰的口袋深」,原本經營陸客市場的飯店已有1家飯店面臨法拍。
  • 228曇花一現 臺灣地區飯店最慘3月來了
    228連假再現住房熱,部分飯店業者甚至衝上9成,但恐是曇花一現。飯店業者透露,3月沒連假、旅遊幾乎掛蛋,觀光客也不來,北部以港澳客為主的連鎖飯店,住房率剩下5%,都會區平均住房率不超過2成,「最慘3月天」即將到來。
  • 大陸遊客銳減 臺灣觀光收益大幅減少
    但加減後,總觀光收益還是減少623億元(約156億港元),也讓臺灣旅遊業者大喊「活不下去了」。  「真的比以前差很多!」走在臺灣旅遊勝地墾丁最繁華的墾丁大街上,一位本地遊客望著空蕩許多的夜市,對同伴感慨地說。墾丁大街是墾丁景區最熱鬧的商業街,這一帶分布著較為密集的各式民宿。每當夜幕降臨,美食攤點密密麻麻地布滿了這條長約1公裡的夜市大街,是遊客最愛「打卡」的地方。
  • 臺灣旅遊業者和民眾期盼更多大陸遊客
    臺灣業者說,以往高雄各夜市都可看到陸客,今年明顯少很多,六合夜市僅少數自由行散客。而以往人潮滿滿的墾丁風景區,即使房價砍半,核心區飯店住房率約6成、民宿4成,區外更慘到僅剩約2成。  屏東墾丁地區一家飯店主管說,「面對這波深不見底的觀光『海嘯』,業者唯有降價拉抬低迷市場,但房價都打到快『骨折』了,1至9月的業績,墾丁飯店住房率比去年掉2成,民宿更慘,大陸十一黃金周的遊客剛好補一補!」
  • 臺灣旅遊業者炮轟蔡英文當局:對民意置若罔聞
    (圖片取自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0月17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十一連假」結束後,赴臺大陸遊客團和個人遊人數又回到8、9月的低潮慘況。臺灣觀光業者雖不斷表達盼大陸遊客多赴臺灣旅遊;但「觀光局」官員私下表示「明年會比今年更慘」。旅遊業也炮轟臺當局聽不進人民聲音,「小英當局」快成「大英帝國」。
  • 疫情令臺灣經濟雪上加霜 觀光業恐現倒閉潮
    位於高雄鹽埕區的老字號飯店漢王洲際飯店目前9層樓關閉5層,全部200間客房固定維持在80間客,關閉了6成。此外3成員工放無薪假。總裁林富男表示,目前生意剩下一成多,就算再打促銷也沒有幫助,所以接下來就保持「以守代攻」模式。
  • 陸客銳減 臺灣觀光業慘了!
    但是,從春節假期至今,島內旅遊業者絲毫沒有感受到春天的暖意。據統計,今年大陸春節出境遊客數量達650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然而,臺灣的觀光旅遊業卻沒有享受到陸客出境遊熱潮的利好,反而持續遭遇寒冬。臺灣觀光業者感嘆:這光景怎一個慘字了得,臺灣旅遊業的春天何時才能來?
  • 蔡英文說赴臺旅客創新高,臺旅遊業者想了想,笑了……
    報導稱,今年1月,陸客團來臺較去年同期少了9.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大減58%;自由行也少約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14.4%;2月1日至7日,陸客申請入臺證件數更較去年同期大跌七成。旅遊業預估,受陸客來臺大減影響,臺灣入境旅遊從今年起全面倒退,進入「黑暗元年」。「連春節也搞得這麼難看」,有林姓旅遊業者表示,春節一向是陸客來臺大月,人數都如此慘兮兮,2月開始「會更慘」。
  • 臺灣南部7月旅遊訂房率僅1成 業者:30年來最慘
    中新網6月19日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即將進入暑假,此時是旅遊業的旺季,但臺灣卻有許多旅館業者反映今年7月訂房率大退,以往在這個時候會接到3-5成的訂單,現在卻只有1-3成的訂房率,讓業者感嘆是「30年來最慘的一年」。
  • 島內旅遊業受衝擊 導遊協會理事長: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中國臺灣網2月5日訊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灣地區觀光業冷淡蕭條,「臺灣觀光導遊協會」理事長許冠濱說,臺當局紓困方案針對旅行社,不針對導遊,從去年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暫停以後,導遊就面臨斷炊,如今又碰上疫情,對導遊來說「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 陸客大幅下降 臺灣旅館業者拋售飯店套現還貸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22日報導,因為陸客減少,以往專接團客的臺灣旅館業生意慘澹,更是興起旅館飯店的拋售高峰!今年以來,從「雙北」市(臺北市、新北市)到宜蘭,已出現多筆待售旅館在中介瘋傳,其中不乏原先的明星地產,如宜蘭梅花湖旁的土地,持有者是立德飯店,市場開價20億元新臺幣。更有不少貸主催促旅館業者出售飯店,套現還錢。
  • 臺灣豬肉價格飆漲逾3成 相關業者怕顧客流失苦撐
    臺灣豬肉價格飆漲逾3成 相關業者怕顧客流失苦撐     臺灣市場豬肉批發價三級跳(圖自臺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3月5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豬肉價格因仔豬下痢疫情飆漲超過3成,與豬肉相關行業成本激增,肉乾、肉圓、大腸包小腸等業者都喊撐不下去了;已有業者調漲價格,但也有怕顧客流失,要自行吸收成本,先觀望一陣子,卻又說:「我們做的是良心事業,不是善心事業啊!」
  • 大陸遊客1天不到300人 臺東旅遊業者:或現倒閉潮
    中新網5月23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東景氣進入「寒冬」,據當地業者估計,到臺東的大陸遊客1天不到300人,讓旅遊餐飲相關業者的的生意一落千丈,業者沉痛表示,如果情形持續惡化下去,未來將出現旅遊及餐飲相關行業的「倒閉潮」。
  • 11月陸客團減少五成 臺灣旅遊業者:冬天很難過
    華夏經緯網12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年底將至,陸客赴臺市場仍十分低迷,10月陸客赴臺人數大減四成四,11月陸客團人數更減少逾五成,讓旅遊業者十分擔憂,早已等不及,決定主動出擊赴陸「救觀光」。
  • 臺當局旅遊補助將到期 業者憂或現倒閉潮
    臺當局旅遊補助將到期 業者憂或現倒閉潮   為救觀光,民進黨當局2018年11月推出"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2019年又推出擴及全臺的"暖冬遊方案",補助島內民眾旅遊住宿,但到這個月31日,補助就截止了。臺觀光主管部門也證實,補助將不會再延續。此舉讓臺灣旅遊業者擔心,若不再提供補助,春節過後,倒閉潮將加碼來襲。
  • 陸客團配額明年春節等假期不變 臺灣旅遊業者不滿
    原標題:陸客團配額明年春節等假期不變 臺灣旅遊業者不滿  「這是擋人財路!不知民間疾苦吶!」連日來,臺灣旅遊業者怨聲載道,對明年元旦和春節期間陸客團赴臺遊配額保持不變表示強烈不滿。   有例可循:每天接待8000人不成問題   陸客團赴臺遊配額增加的消息,是臺「觀光局」11月24日宣布的,稱是「回應業者需求,決定短期開放,和選舉無關」。消息傳來,島內旅遊業者無不拍手稱快。   沒想到11月30日情勢驟變。
  • 大陸遊客赴臺銳減 臺灣旅遊業者:今年冬天會更冷
    中國臺灣網8月23日訊 520後,大陸遊客赴臺人數直落,每天申請入臺證送件數不滿千件已成常態,而在發生了瀏覽車火燒車等事件後,上周送件數更是一下跌成兩位數,金馬澎離島項目更是連續三天掛0。對此,旅遊業者表示,大陸遊客不來,今年冬天會更冷。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灣「移民署」目前開放給大陸遊客團申請入臺證,分為優質團和一般團,優質團再分「順向」和「逆向」,每個工作天申請件數各有2409件。在今年3月,每天送件無論是順向或逆向,常都達各4、5千件,但在民進黨上臺後「直直落」,520後每天不滿千件已成常態,但旅遊業上周發現送件數一下子跌成兩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