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比以前差很多」——臺灣旅遊業者「苦撐待變」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真的比以前差很多」——臺灣旅遊業者「苦撐待變」

圖集

  新華社臺北8月13日電(記者齊湘輝 何自力)「真的比以前差很多!」——走在臺灣旅遊勝地墾丁最繁華的墾丁大街上,一位本地遊客望著空蕩許多的夜市,對同伴感慨地說。

  墾丁大街是墾丁景區最熱鬧的商業街,這一帶分布著較為密集的各色民宿。每當夜幕降臨,美食攤點密密麻麻地布滿了這條長約1公裡的夜市大街,是遊客最愛「打卡」的地方。

  記者幾年前曾經造訪此地。和當時相比,墾丁大街的遊客明顯比以前稀少許多,之前有些要排長隊的攤位前,長龍已不見蹤影。不少裝潢精美、面朝大海的民宿打出「尚有空房」的招牌,與之前旺季一房難求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

  「和以前相比真是差很多。以前晚上八九點哪有空位,十桌有九桌大陸遊客!」在墾丁大街經營一家海鮮小吃店的張媽媽對記者抱怨說,自從臺灣政黨輪替後,政策收緊,大陸遊客少了許多,對她的生意影響很大。

  不僅是墾丁大街,大陸遊客必去的景點鵝鑾鼻、貓鼻頭公園觀光人數更是遭遇了「雪崩式」下滑。根據墾丁公園管理處的統計,今年上半年墾丁公園境內景點總人數僅211萬餘人,比去年同期344萬餘人大減132萬8700餘人,其中鵝鑾鼻公園比去年少了25萬多人,貓鼻頭公園從去年同期107萬餘人銳減至今年只剩33萬餘人,更是狂減73萬餘人,兩個園區就少了近百萬觀光人次。

  「墾丁旅遊人數的大幅下滑,主要就是因為大陸遊客大幅減少。」墾丁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王精誠對記者說,有島內媒體歸咎於墾丁旅遊「髒又貴」,其實不然。墾丁旅遊品質一直維持著相應的質量,為什麼前幾年這麼火,從去年開始,就不行了呢?

  根據臺當局「觀光局」近日公布赴臺旅客人數統計,民進黨當局執政這一年來大陸遊客赴臺人數減少145.6萬人次,觀光收益銳減700億元(新臺幣,下同);民進黨當局寄希望於「新南向」政策帶來東南亞遊客填補,統計顯示「新南向」增加30萬人次,收益約多77億元。但加減後,總觀光收益還是減少623億元,也讓旅遊業者大喊「活不下去了」。

  「『新南向』哪能填補大陸遊客減少帶來的損失!」在墾丁擁有6、7家民宿的裡長張昌益表示,東南亞遊客不僅人數上遠遠無法填補大陸遊客減少的缺口,在購買力上也比大陸遊客差很多。

  張昌益在墾丁開民宿已有30多年。據他觀察,大陸遊客和臺灣本地遊客形成互補,為著經濟效益和旅遊體驗最佳,許多大陸遊客會選擇淡季到墾丁。而且,當墾丁旅遊者過多時,會自動溢出到恆春半島,對恆春的旅遊業形成帶動作用。

  「大陸遊客銳減對墾丁的影響還算小的,但是恆春的很多民宿,尤其是受前幾年旅遊市場火爆向銀行舉債修建民宿的旅遊業者,影響就很致命了。至於高雄、阿里山、日月潭等地以往陸客傳統旅遊地,受大陸遊客減少的影響更加厲害。」王精誠說。

  記者在恆春、高雄等地看到,很多民宿的門前掛起了「此房出售」的牌子。根據臺「觀光局」的統計,高雄有19家待售商旅飯店,其中包含1家觀光飯店;待售商旅飯店房數超1500間房,待售金額高達64億元。

  據了解,今年進入暑期旺季以來,高雄已有兩家專接大陸遊客旅行團的酒店倒閉。高雄市九福企業集團總管理處經理馬光輝說,去年以來南臺灣已經有很多酒店陸續停業。當前的兩岸關係看來沒有太大進展,很多高雄的酒店同業都有再賠三年的最壞打算。

  一位計程車司機曾向記者抱怨說,以往暑期是旺季,經常搭大陸個人遊遊客環島「跑透透」。今年就慘了,收入少了一半。

  「現在旅遊業者『苦撐待變』,希望兩岸關係不會這樣一直僵持下去,早日迎來春暖花開的一天。」王精誠說。

  長期觀察恆春半島旅遊生態的墾丁福華飯店總經理張積光表示,雖然福華相較以前入住率只減少了一成左右,但是「臺灣旅遊業不能再等!」他認為,重新吸引大陸遊客回到臺灣市場,才是挽救臺灣觀光業的根本做法。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相關焦點

  • 大陸遊客銳減 臺灣觀光收益大幅減少
    但加減後,總觀光收益還是減少623億元(約156億港元),也讓臺灣旅遊業者大喊「活不下去了」。  「真的比以前差很多!」走在臺灣旅遊勝地墾丁最繁華的墾丁大街上,一位本地遊客望著空蕩許多的夜市,對同伴感慨地說。墾丁大街是墾丁景區最熱鬧的商業街,這一帶分布著較為密集的各式民宿。每當夜幕降臨,美食攤點密密麻麻地布滿了這條長約1公裡的夜市大街,是遊客最愛「打卡」的地方。
  • 十一旅遊黃金周臺灣乏人問津 臺旅遊業者憂斷炊
    原標題:十一旅遊黃金周臺灣乏人問津 臺旅遊業者憂斷炊   陸客比去年同期少5到6成 業者怕斷炊   長三角多地的組團社也透露,今年的臺灣旅遊行程與往年比起來真的很優惠,但還是很難推。像八天七夜赴臺遊人民幣1999元,在大陸極力禁止以購物行程為主的低價旅遊團下,旺季更難有這種跳樓價格。「但大環境氣氛不好啊」,今年十一的客人比去年同期少了5到6成,與日前臺灣公布的9月陸客年減率差不多。
  • 臺灣旅遊業生意慘澹:商圈店面轉手頻率高 名攤吃老本苦撐
    「以前是遊覽車載著大陸遊客一車一車的來,現在大陸遊客不來,生意掉一半!」臺灣旅遊業者的心聲道出了當下島內觀光業冷清的狀況。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高雄六合夜市在大陸遊客鼎盛時期,每天有上百輛遊覽車,現在只剩不到30輛,觀光人潮掉7成。另一個知名的瑞豐夜市,業績砍6成,風光不再。
  • 11月臺灣經濟關鍵詞:一個大寫的「苦」字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最近臺灣出現了一個新的流行語叫:又老又窮。用它來形容我們的寶島,聽起來真的是讓人又心酸又無奈。有臺灣網友在網絡論壇發文提問:臺灣現在有很多城市的財政紀律不好,產業外移又嚴重,伴隨高齡化社會的到來,以及一些無效率的政府失能狀態,讓人感覺到有很多地方呈現出又老又窮的窘境。請問臺灣哪座城市,是正宗的、毫無疑問的、最老最窮的地方?
  • 臺灣旅遊業者和民眾期盼更多大陸遊客
    「以前經常能載到陸客,現在少很多。我聽朋友說佛光山、六合夜市這些景點,陸客也少了很多。」高雄計程車司機李師傅說,高雄經濟本來就不好,旅遊業不景氣更是讓經濟雪上加霜。希望臺當局能夠改變大陸政策,吸引更多陸客,帶動經濟發展,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來源: 新華網)赴臺大陸遊客仍是入境臺灣的最大客源
  • 臺灣旅遊業者:雙北飯店苦撐 最慘會再倒閉3成
    臺灣觀光發展協會副理事長、升翰旅遊集團董事長柯牧洲接受專訪時分析,臺灣觀光產業到年底約會損失新臺幣3000億元的產值,旅宿業者以雙北地區最艱困,大家都在觀察7月紓困3.0會不會再補助,若沒有繼續補助,臺北市旅館大概會再關3成,大型觀光飯店如萬豪、大倉等也會響應文華東方關閉客房部,造成第二波失業潮
  • 臺灣旅遊業者炮轟蔡英文當局:對民意置若罔聞
    (圖片取自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0月17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十一連假」結束後,赴臺大陸遊客團和個人遊人數又回到8、9月的低潮慘況。臺灣觀光業者雖不斷表達盼大陸遊客多赴臺灣旅遊;但「觀光局」官員私下表示「明年會比今年更慘」。旅遊業也炮轟臺當局聽不進人民聲音,「小英當局」快成「大英帝國」。
  • 臺灣「大選」不確定因素多 旅遊業者心生不安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月14日訊 臺灣《旺報》今日(14日)發表文章表示,兩岸關係是否生變,是臺灣這次選舉倍受關注的重點。臺旅遊相關產業從業人員都忐忑不安,擔心未來主政者的兩岸政策,是否轉為敵對?種種不確定因素產生的猜疑,讓旅遊業心情掉到谷底。中正紀念堂入口牌樓前,遊覽車一輛輛停靠路邊,以往圍繞大巴的小販,這兩天卻突然集體消失。
  • 臺灣臺東縣府及觀光旅遊業者赴上海宣傳 營銷臺灣觀光
    臺灣臺東縣府及觀光旅遊業者赴上海宣傳 營銷臺灣觀光 2014年11月21日 07:44:00來源:華夏經緯網   在「南王姐妹花」的演唱聲中,臺東縣政府及觀光旅遊業者19日到上海市介紹美景,包括臺東熱氣球嘉年華、初鹿牧場、知本溫泉及鄉村之旅等,讓大陸民眾驚豔。
  • 滬旅遊業者六月初將訪問臺灣 進行環島一周考察
    中新網5月23日電 臺灣省休閒旅遊協會總幹事張臺生23日表示,將在6月6日邀集30家上海旅遊業者,赴臺與臺灣旅遊社業者進行民間對民間的交流,並且環島一周考察。
  • 臺媒:大陸遊客團銳減 花蓮旅店業者苦撐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受到大陸遊客團銳減等因素影響,臺灣花蓮縣飯店求售多,但往往無法順利脫手,業者苦撐待變,苦不堪言。縣府觀光處代理處長彭偉族指出,除了陸客團銳減是一大因素外,交通不便也是觀光旅遊的絆腳石,火車票一位在求,很多遊客「進不來、出不去」,只能期待「蘇花改」(蘇花公路改造)早日通車,因應旅遊需求。
  • 陸客團配額明年春節等假期不變 臺灣旅遊業者不滿
    原標題:陸客團配額明年春節等假期不變 臺灣旅遊業者不滿  「這是擋人財路!不知民間疾苦吶!」連日來,臺灣旅遊業者怨聲載道,對明年元旦和春節期間陸客團赴臺遊配額保持不變表示強烈不滿。就因為「綠委」這樣「動動嘴」,旅遊業者估算擋掉了約26億元(新臺幣,下同)觀光收入。   導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此前臺灣就有因淡旺季而調整陸客團配額的先例,最多時也到每天8000人,並沒有傳出任何「接待問題」。業者希望以此為契機,順勢將每日配額提高成為常態化,因為他們都準備好了,「一切蓄勢待發」。
  • 臺灣高校陷入苦撐:大學太多面臨撤併
    如果實現,5年內撤併1/3高校,臺灣高校將現關門潮,此舉再次引發輿論對臺灣高校發展狀況的關注。  臺灣高校多,生存不易,主要是缺生源,生育率下降、少子化連帶影響學校招不到足夠學生;經費不足,更讓不少臺灣高校陷入苦撐。  上大學「十分」容易  臺灣2014學年度大學考試入學錄取率95.73%,創近5年來的新高。
  • 11月陸客團減少五成 臺灣旅遊業者:冬天很難過
    華夏經緯網12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年底將至,陸客赴臺市場仍十分低迷,10月陸客赴臺人數大減四成四,11月陸客團人數更減少逾五成,讓旅遊業者十分擔憂,早已等不及,決定主動出擊赴陸「救觀光」。
  • 中正紀念堂改名 業績一落千丈臺旅遊業者叫苦
    華夏經緯網5月2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大陸遊客最愛看蔣中正的相關文物,但中正紀念堂更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後,專接大陸觀光團旅行社為避免麻煩,紛紛更改行程,改走忠烈祠或延長在「孫中山紀念館」停留時間。臺旅遊業者業績一落千丈。
  • 旅遊業者哄抬價格,臺灣淪為「坑客天堂」?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號稱「美食天堂」,在清明假期期間,臺灣觀光區卻接連傳出遊客遭不良業者坑殺的消息,一名韓國人在士林夜市買7小袋水果,竟被索價1500元(新臺幣,下同),墾丁大街肉燥面要價180元,西門町日前也被爆兩盤滷味490元。有島內媒體哀嘆:「臺灣淪為坑客天堂!」
  • 沈冠亞:臺旅遊業者非常期盼大陸居民早日赴臺遊
    中國臺灣網6月23日北京消息  2006北京國際旅遊博覽會昨日開幕,臺灣業者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品質組團參展。本網記者現場專訪了寶島臺灣參展團的團長——臺灣「中華兩岸旅行協會」理事長沈冠亞女士。沈冠亞表示,現在島內旅遊業者非常期盼早日實現大陸居民赴臺觀光旅遊。
  • 陸客不讓進,臺灣旅遊業者每月損失45億,民眾高呼下架蔡英文
    陸客不讓進,臺灣旅遊業者每月損失45億,民眾高呼下架蔡英文眾所周知,蔡英文的背後支持者,大多是那些"急獨"份子,而蔡英文在連任之後,最急切要做的就是給"急獨"份子一個交代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所以這也就不奇怪為何蔡英文要在外媒的採訪中宣稱,臺灣已經是"獨立身份"等言辭。我國疫情當前,蔡英文落井下石,不僅肆意破壞兩岸關係,同時也限制大陸客的臺灣自由行。大陸的經濟發展已經比臺灣地區強大太多,這一點臺灣民眾以及經濟學家都很心知肚明,而蔡英文以防控疫情為由,達到了限制大陸客到臺灣的願望。
  • 臺灣豬肉價格飆漲逾3成 相關業者怕顧客流失苦撐
    臺灣豬肉價格飆漲逾3成 相關業者怕顧客流失苦撐     臺灣市場豬肉批發價三級跳(圖自臺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3月5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豬肉價格因仔豬下痢疫情飆漲超過3成,與豬肉相關行業成本激增,肉乾、肉圓、大腸包小腸等業者都喊撐不下去了;已有業者調漲價格,但也有怕顧客流失,要自行吸收成本,先觀望一陣子,卻又說:「我們做的是良心事業,不是善心事業啊!」
  • 支持抗戰「苦撐待變」之道的,是千萬人的沉重犧牲 | 紀念八八父親節
    史達林在會晤中一再對羅、丘提到:「中國人對日軍作戰非常壞,這是因為領導階層的錯誤」、「中國人必須努力作戰,過去的表現太差了」羅斯福也相當關心常德會戰的進展,12月3日,常德失陷,12月6日,羅斯福即詢問史迪威:「你看蔣委員長能夠支持多久?」史迪威回答道:「情勢十分嚴重,蔣可能垮臺。」羅斯福說:「如此,我們就需要覓取別人或別派,來繼續和我們合作了。」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