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肝癌是非常多見的一種腫瘤,據統計,每年肝癌的新發病例大約有11萬人。
肝癌主要分為兩種:
一是原發性,比如:肝硬化、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等。
二是繼發性,繼發性是由於血液傳播,淋巴液轉移以及肝臟直接性受損所致。
肝臟癌變,身體會有4個部分,會發出信號
"2黃、1黑、1痛"
1、黃疸
黃疸是指眼睛鞏膜發黃。
肝癌化,會出現黃疸。眼神看起來會特別無神,影響面容。
肝臟出現癌變後,肝臟在代謝膽紅素的過程中,會出現異常升高。人體膽汁內有一種色素就膽紅素,它的顏色是黃色的,並且膽紅素還屬於神經毒素。
這種毒素在體內含量升高,就會導致黃疸,出現眼睛發黃。一旦發現近期眼睛出現發黃,及時檢查。
2、尿液經常發黃
正常人體尿液是微黃色的,若尿液經常發黃,要引起重視。
尿液發黃也反映我們肝臟的健康。尿液經常發黃,其實與膽紅素也有很大關係,並且是肝病開始惡化的一種症狀。
人體膽紅素升高形成黃疸,尿液經常發黃則是黃疸較為嚴重的表現。
3、大便發黑
肝臟癌變後會出現大便發黑的症狀。
大便經常發黑的人,也要引起重視。其原因與我們肝癌變引起消化道出血,有密不可分的關聯。
肝臟發生癌變後,肝功能減弱,導致凝血因子的合成能力嚴重不足,引起消化道內異常出血。消化道內出血後,排出的大便就會發黑。
4、右上腹肝區疼痛
肝臟癌變後,會出現右上腹經常疼痛的情況。
右上腹肝區疼痛較嚴重時才會出現。因此一旦發現自己經常右上腹疼痛,建議去做個檢查。
肝臟是一個"啞巴器官",一般只有在較為嚴重的時候,才會出現肝區疼痛。肝臟外包裹著一層肝包膜,肝臟內癌變或者有炎症後,會刺激到肝包膜,就會經常疼痛。
肝癌"加速器",2個飲食習慣,儘快改掉
1、食用發黴食物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發黴食物幾乎沒有人再吃了。
但還是少不了一些人,還會有經常發黴食物的習慣,比如發黴不完全的蘋果。將蘋果發黴的一部分切掉,繼續食用剩餘部分。
剩餘部分蘋果中也有,我們看不見的有害物質。發黴食物容易滋生細菌和毒素,比如:米酵酸菌、黃麴黴毒素等等。
經常食用發黴食物,人體容易攝入低水平的黃麴黴毒素,其毒性非常的強,進入人體會對肝臟造成嚴重的傷害。
2、久泡木耳
久泡的木耳不建議食用,有害肝臟健康。
木耳屬於菌類食物,口感非常的酥脆,深受大家的喜愛。
但這類食物不能久泡,因為久泡的木耳容易被細菌感染。會產出米酵酸菌,這種毒素非常的強,人體攝入後會毒害肝臟,誘發肝臟類疾病,嚴重的還會導致肝細胞癌變。
做好肝病預防,養成2個好習慣
1、多喝養肝茶
經常喝養肝茶,促進人體新陳代謝。
知裡菊——養護肝臟。
知裡菊屬於懷菊,產自古代的懷慶府,也就是(今河南焦作),知裡菊富含:膽鹼、類黃酮、硒元素等,還有"菊花中的貴族"之稱,經常喝對肝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硒元素:可預防肝壞死,增強人體的免疫力,並且對受損的肝臟有修復作用,保護肝臟。
膽鹼:可加快肝臟的代謝速度,防止體內脂肪堆積,並且還可預防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
類黃酮:可活躍肝細胞、可抗氧化,保護肝臟,遏止脂褐素的形成。
建議杯中泡服知裡菊,堅持喝,養肝、護肝,肝功能逐漸恢復。
2、多吃蔬菜
多吃蔬菜,可減輕肝臟代謝負擔。
常見利肝蔬菜:大蒜、空心菜、包菜、蘑菇、空心菜等等。
蔬菜中維生素以及纖維素的含量非常豐富,長期食用能減輕肝臟負擔,有助肝臟排毒,促進新陳代謝。
因此,肝功能弱的人,生活中,飲食多以清淡為主,不可大量食用油膩性食物。
最後給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
三餐定時定量,有助肝臟健康
生活中,三餐定時定量,對肝臟會有很大的好處。三餐不規律或者暴飲暴食,會使體內自由基的數量飆升。
肝臟可以對抗自由基,若自由基數量過多,肝臟所受的傷害就越大。
因此,日常飲食應當時刻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切莫暴飲暴食,促使自由基數量增長,傷害肝臟。#養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