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丨大渡河畔春潮湧

2020-12-17 浙報融媒體

不管今夜有沒有星辰,我都希望能做一個夢,做一個浩蕩的夢,做一個高山巍峨的夢,做一個關於大渡河激越奔湧的夢,因為這個山河之夢與中國東西部扶貧攻堅的大時代相符,與浦金兩地兄弟般的扶貧協作情義相符,與我此刻不平靜的心情相符。

2018年歲末,我原本並沒有四川金口河之行的計劃,但恰恰是這次隨浦江縣政府考察團一行飛越關山、穿行蜀道的扶貧經歷,使我有了非同尋常的體驗,對大西南和金口河有了新的認識。我的內心因大小涼山的壁立千尋而深深震撼,那些層層疊疊的無名高山一座連著一座,山下是萬丈深淵,是山體切割而成的巨大峽谷,流速極快的大渡河就奔騰在這些高山峽谷之中。但是,山水的群體固然入畫,在我眼裡也無比壯觀,可我想得最多的還是大山深處那些尚未脫貧的村民,他們世代生活在這樣貧瘠惡劣的環境裡日子一定不易,他們追求小康生活的夢想會比別的地方更加艱難。

眼下雖是隆冬季節,但金口河並不寒冷,相反,河水如同春潮一般歡快地奔向遠方。

早上從樂山出發,一路向峨邊而去,雨霧絲毫沒有減弱我們的熱情。狹窄的公路上僅夠兩輛車對向而行,超車很難,附近運送磷和矽原料的大型紅色工程車一輛接著一輛匯入,加上其他各種車輛,形成繁忙的車流,所以一點都不感到這裡的蕭條。我們的車子貼著大渡河的河沿行走,這讓我第一次有機會領略河的雄渾壯闊,感覺它就是一塊流動的綠色璞玉,既神奇又美妙。當然,讓我感到神奇而美妙的還有對岸的崇山峻岭,以及忽然間出現的那條蜿蜒於群山之間的鐵路,如果不是那些保護性水泥支架的出現和偶爾見到的一兩列火車穿出山洞,一時半會還真不知道那裡還有一條鋼鐵動脈在強勁有力地向前延伸——它就是中國大西南有名的成昆鐵路。我實在無法想像,當年英勇的鐵道兵是如何用鑽、錘、釺、炮,生生挖掘出一個又一個洞體,讓火車穩穩通過的。據說最多時,整個成昆鐵路沿線工地,鐵道兵和民工共有三十五六萬人在一起奮戰,那是何等壯觀的一種場景。後來在金口大峽谷腹地、全國唯一一座以鐵道兵為紀念主題的歷史博物館裡目睹了1100餘件歷史文物,看到了諸多關於鐵道老兵的珍貴歷史照片,以及建造鐵路時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書籍、證章、影像等,真實再現了那段崢嶸歲月。其實,金口河在公路建設史上同樣有著光榮的過去,早在抗日戰爭時期,粵漢鐵路被日軍切斷後,國際通道滇緬公路運送的戰略物資難以運抵重慶。為了打通四川通往緬甸的國際公路,1939年,國民政府決定在西康省境內修築連接川康的樂西公路(樂山至西昌),使之成為抗戰時期的一條運輸大動脈。當時,海拔2800多米的蓑衣嶺是全線工程最艱巨、氣候環境最惡劣、施工條件最艱苦、糧食藥品補給最困難的一段,這裡大部分時間雨霧繚繞或者冰天雪地,施工人員在此施工須常年穿著蓑衣,「蓑衣嶺」由此而得名並延續至今,僅此路段傷亡的民工就達3000多人,為中華民族救亡圖存並最終取得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到達金口河後,我才知道今晚就入住在大渡河畔。推窗望去,靜穆莊嚴的高山近在咫尺,大渡河水喧譁不停,寬闊的河床上正流淌著青碧的河水。入夜了,譁譁的大渡河水依然不絕於耳,我仿佛枕河而眠,腦子裡充滿了對大自然偉力的想像,興奮得夜不能寐。

從2017年開始,浦江縣委縣政府積極響應習總書記提出的「到2020年,中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落下」的號召,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按下啟動鍵,與四川省樂山市金口河區結成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子。緊接著,兩地精心謀劃精準發力,在產業、資金、人才、勞務、社會幫扶等方面開展多層次、寬領域扶貧協作,浦江的機關幹部、企業老闆、學校教師、醫護人員絡繹不絕來到金口河,加入到脫貧攻堅的行列,與當地幹部群眾一起並肩作戰。浦江與金口河的結對幫扶,既在添磚又在加瓦,無疑是東西部扶貧協作走向共同富裕的一個縮影。隨著扶貧協作工作向縱深推進,這個遠在兩千公裡外的金口河的名字在浦江人心目中漸漸耳熟能詳。

此刻,金口河脫貧攻堅戰正擂響戰鼓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中國歷史上,從先秦《周禮》「荒政十二策」,到南宋《救荒活民書》,再到清代《荒政輯要》,雖然對「貧不能自存者」政府也提供相應救助,並調動社會民間力量參與扶貧,但基本停留在「賑貸、平糶、蠲減、鬻爵、移民」上,如「極貧賑米,次貧賑錢,稍貧轉貸」,重在解決不時之需。人民日報社原社長鄧拓曾專門撰寫《中國救荒史》一書,可以稱得上這方面的扛鼎之作。但如果就其先進性、系統性、長效性、廣泛性、立體性來說,均無法與今天國家的東西部扶貧戰略相提並論,這也充分體現了當今為政者以人民為中心的治國理念和政治責任、政治擔當。據資料,自秦漢以來一直到解放後,金口河或屬峨眉,或隸羅目,或歸峨邊,均沒有獨立設縣。相傳,秦惠王滅巴蜀之後,就把原來黃河流域涇水的百姓遷來青衣江、大渡河,其中的一部分移民沿河定居在現金口河一帶。後來朝廷為安撫這些移民的思鄉之情,就把這裡叫做「涇水之口」,以後逐漸演變為今天的名字。涇水發源於寧夏,經甘肅、陝西後,流入渭河,屬黃河的支流,《詩經·邶風》中就已出現「涇以渭濁,湜湜其止」的句子,涇水一名歷史悠久。到唐宋時期,統治者在峨邊和金口河一帶設置關隘,沿大渡河設平夷堡、歸化堡和金口墩等,以防禦西南夷的入侵,同時為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客商提供便利,穿過金口河全境的陽山江(即大渡河)茶馬古道就出現在那個時期,從而連接起嘉州(今樂山)和西昌。清雍正年間,朝廷在西南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改土歸流」,即廢除土司制、實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改土歸流」實際上是把少數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改為政府官員管理方式,加強了中央對西南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統治,但金口河仍屬西風古道邊關冷月,經濟社會發展艱難遲緩舉步維艱。1978年,出於地方發展需要,從峨邊縣劃出一部分,單獨設立縣級金口河工農示範區,以後直接改叫金口河區,隸屬樂山市管轄,其發展步伐開始隨改革開放進程加快。

到達金口河的第二天,我們即來到高山之巔的永勝鄉建設村——浦江對口援建的一個貧困村。上山公路崎嶇蜿蜒,一邊高山,一邊懸崖,而且都是陡坡,交匯又困難,路十分難走,還要隨時提防滾落的石塊和泥石流,蜀道之難讓我有了最直觀的感受。如果不是爬行在盤山公路上,站在山下幾乎看不到山上還有一條路。農戶的房子全都見縫插針建在狹小的山地上,根本沒有辦法整齊劃一,自然條件給人的生存空間非常有限。村民僅有的那點旱地作物很多種在七八十度的陡坡上,下腳都覺得困難,更不用說播種和收穫了。一路上去,我們看到了已採收完成的玉米杆子在風雨中搖曳,當地人稱作紅苕的番薯應該已被掏挖乾淨,地裡唯有豌豆苗和其他各種綠色蔬菜,仍頑強地保持著它們獨有的貼地生長姿勢,沒有被惡劣的環境嚇倒,就像當地韌勁十足的山民一樣。

天氣好像越來越寒冷,哈出的熱氣瞬間在車玻璃上變成霧氣。昨晚山頂上下過雪,路的兩邊和灌木上白白的。現在外面又開始飛舞起毫無規則的雪花,而且越靠近我們要去的安置點雪越大。有幾處拐彎的地方我們覺得很難通過,枝丫刮擦著車窗車背不算,上下的路僅容得下一輛車子,還形似剪刀,但開車的簡師傅卻輕鬆過去了,我後來與他開玩笑說「你真是姓簡而不簡單」。

建設村位於海拔1700米的山上,有3個村民小組,65戶人家中光低保戶就有20戶,四分之一的人口沒有什麼生產能力,屬四川省定貧困村,主要以種植茶葉、花椒和中藥材為主。為改變這裡的落後面貌,各級黨委政府想盡一切辦法幫助村民脫貧,這些年該村先後成立香花槓農業發展中心、大瓦山雲霧茶種植專業合作社、興源養殖專業合作社、軍恆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佛芽茶、花椒、豪豬的種植養殖。現在通過危舊房改造,17戶貧困農戶已住進新房,全村人喝上了乾淨的飲用水,老百姓歡天喜地,臉上也有了笑意。我們在村口受到了冒雪等候的村支書羅培華一行人的熱情歡迎。在村茶廠,在安置點農戶家裡,這位51歲漢子說的話帶有濃重的四川口音,對浦江縣的援助幫困充滿感激,眼裡飽含真誠,臨走時緊握著我的一雙粗糙大手久久不願鬆開。

雪依然紛紛揚揚地下著。

下山的路上,我在心裡默默祝願這些大山深處的鄉民。無論是漢族還是彝族,他們都是我們的同胞兄弟,一樣生活在中國的這片土地上,他們只不過暫時遭遇貧困而已。相信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建設村的群眾一定會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戰勝各種困難,創造生活的奇蹟。

在大坪村高山有機食用菌產業基地,我們看到了科技項目引領脫貧的希望和曙光。金口河宏祥菌業有限公司充分利用高山低溫氣候和產品錯季上市優勢,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村級集體」發展模式,立足於「因地制宜保風味、綠色科技去土味、三產相融做品位」,通過網絡營銷模式,積極拓展市場,去年年銷售達1800餘萬元,精準扶持貧困戶223戶606人,人均增收3000元。在參觀完食用菌基地後,我們在其深加工食品陳列室裡,品嘗到了風味獨特的猴菇餅乾和杏鮑菇脆片。據介紹,當地正在統籌整合項目資金,撬動金融資本,強力推進重點農業項目提升,目前已建成紅豆杉、烏天麻、川牛膝、食用菌和核桃等九個產業扶貧示範基地,使近兩萬人受益。

永和鎮勝利村號稱峽谷第一村,它是浦江與金口河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另一個項目。該村地處中國十大最美峽谷之一的大渡河金口大峽谷腹地,距金口河城區10餘公裡,成昆鐵路、306省道穿境而過。該村以前祖祖輩輩居住在懸崖峭壁之上,所有用品都得靠背簍背,生活極不方便,是當地有名的「懸崖村」。如今,我們再也看不到它原來的影子,轉而成為川西一個十分漂亮的旅遊村,「浦江萬人工療走進金口河」就選擇這裡作為一個點。新房子設計新穎美觀,建造借山借勢,高低錯落,是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村、名副其實的省級「四好村」,村民們不但住上了好房子,過上了好日子,還養成了好習慣,形成了好風氣。這樣乾淨整潔優美的村莊,到過這裡的人都豎起大拇指點讚。當晚,我們乾脆就在村裡的農家樂吃了頓農家飯,砣坨肉,燻辣腸,折耳根,熱氣騰騰的飯菜辣得開心,麻得過癮。

大瓦山下的大天池,是我們這次去的另外一個點。十九世紀末,美國探險家、植物學家巴貝爾登上大瓦山後,一下被這裡壯麗的景色所徵服,盛讚這是「世間最具魔力的天然公園」。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先後五次到過中國的英國植物學家、探險家威爾遜從嘉定(今樂山)出發,經過六天的艱苦跋涉到達大瓦山下的大天池後同樣發出浩嘆。他當年走的應該是南絲綢之路的西夷道和南夷道之間的陽山江道,因為地形險阻,這條古道沒有直接穿越金口河大峽谷,而是由五池村翻大瓦山北側蓑衣嶺繞行,這雖使威爾遜錯過了一次探察大峽谷壯美的機會,但讓他欣賞到了大瓦山及五大池的奇特風光,威爾遜驚嘆道:「從峨眉山頂望去,大瓦山就像一隻巨大的諾亞方舟,船舷高聳在雲中……」像大瓦山這樣高海拔的平頂高山在國內堪稱絕無僅有,世界上也只有位於巴西、委內瑞拉和蓋亞那三國交界處的羅賴馬山可以相伯仲,是世界上罕見的自然奇觀,是上天賜予金口河人的巨大財富。隨著旅遊業的勃興,大瓦山神秘的面紗將被掀起。

在大瓦山腳下,共有五個天然的高山冰川湖泊,分別是大天池、乾池、魚池、高梁池和小天池。其中最大的湖泊是大天池,它的海拔超出1800米,卻是大瓦山五大天池中海拔最低的一個。據當地村民介紹,大天池的池水常年不滿不溢,水中沒有任何漂浮物。的確,我們在靠近它的時候恍如踏入仙境,不由地嘆為觀止。我們去的時候,正好雨雪初霽,天空中似有太陽的影子。大瓦山下的大天池周邊雲蒸霧繞,遠山被一大片濃霧包裹著,那隘口像是有風帆鼓蕩,霧的飄移速度極快,感覺時而有衣袂飄飄,時而有廣袖群舞,村莊在迷霧裡若隱若現,是美麗動人的仙女快要下凡了吧?仙女本應該從天上降下,但又可能從水中升起,抑或就從那隘口隨濃霧登臨,一時間,我們都失去了辨別能力。倏忽之間雲霧散掉後,山的雄偉輪廓開始顯現,白雪皚皚的山和樹與它們原本的青綠紅黃交雜在一起,真是好看極了,只有風過處吹皺了一池碧水。我們聽任凜冽的寒風吹刮在臉上,抓拍稍縱即逝的人間仙境,或者擺出不同姿勢留下最佳影像,好使自己也成為夢幻之境中的一部分。大天池就像是一處未開墾的處女地,我們離開時是那樣的依依不捨,我們還沒說再見就期待著與她再次相逢。

當然,仙女不可能下凡,神仙也不會降臨,金口河的發展必定靠勤勞智慧充滿活力的金口河人。

聽說大瓦山上生長著一種粉嫩嬌豔的轉轉花,形似車輪,學名粉被燈臺報春,屬報春花科。每到初夏的時候,轉轉花就會競相綻放,形成一片紅色的花的海洋,成為一道靚麗風景。或許,那成片好看的轉轉花就是金口河人脫貧致富的夢想。

追夢路上,純樸的金口河人一刻也沒有停下他們的腳步。

在紅華公司,我們邂逅了在延風中學支教的浦江縣黃宅中學女教師徐懿葶,她今年只有26歲,同行的人都叫她小徐老師。小徐老師是個樂天派,穿一件紅色的羽絨服,很勇敢,她自願報名遠離家鄉浦江來千裡之外的四川金口河支教,今年教初二一個班的語文課。因為我也當過老師,難免有幾分好奇。她教的班共有三十五六個學生,有漢族,也有彝族,操場上到處是孩子們奔跑的身影和歡樂的笑聲,所以她並不感到寂寞。但是她也有小小的隱憂:這裡的孩子因為種種原因,有部分不寫作業不交作業,有老師說批評多了他們乾脆就逃學。我鼓勵她要嚴格要求孩子,多做點家訪,多做點溝通,使家長全面了解我們這個日新月異發展變化的社會,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培養他們學會獨立思考。因為這樣年齡的孩子既受傳統家庭的影響,又受開放社會的引導,各種各樣的生存發展方式在他們還處於懵懂階段即已不知不覺傳導給他們,並且以他們的思考判斷融入未知社會。假如光靠學校而忽視家庭和社會兩個至關重要的成長極,往往會事倍功半。這些大山深處的孩子並不缺乏聰明才智,完全可以得到良好的塑造,他們成長路上的諸多問題,需要我們投入比對一般孩子更多的愛去關切,就像義大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亞米契斯所說的那樣,要用愛的教育,以便使他們每一個個體都能心智健康地成長。我想,我們在扶貧濟困的同時,更要扶志向、扶孩子、扶未來,讓他們從小懂得只有努力才會有將來,只有奮鬥才會有明天。

連日來的走訪考察,促使我徘徊窗前想了很多很多,內心就像窗外的大渡河一樣翻滾——關於金口河的交通,關於貧困戶的脫貧,關於剛剛種下去的1.5萬株浦江捐贈的黃桃苗,關於貧困家庭的孩子們的出路,關於大峽谷的旅遊業等等……推窗四望,與多年前到過的近距離的金沙江相比,與上遊瀘定橋邊的大渡河相比,眼前這條有名的河流似乎平穩了許多,安靜了許多,寬厚了許多,但這只是一種錯覺,或者因為俯視的原因,暫時掩蓋了它的真實面目。其實,它在偉岸高峻的山體襯託下,河水依然浩蕩,只是被一座又一座大壩鎖住,奔騰的野性稍稍有所收斂而已,到了江城邊上,河床一下變得開闊,迅速向前奔湧而去。現在雖還不是春天,但我已經從大渡河激越奔湧的河水中捕捉到了春天的汛息,堅信浦金東西部扶貧協作一定會取得驕人業績,金口河一定會有一個光明而美好的未來,就像初夏高山上盛開的轉轉花一樣。

祝福金口河!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

相關焦點

  • 大渡河畔脫貧忙
    ■吳 丹 馮 炫 本報記者 司李龍大渡河流經四川省瀘定縣、石棉縣等地,全長1062公裡,河道兩岸群山聳立,險灘密布。1935年5月,中央紅軍巧渡金沙江,順利通過彝區後,面對數十萬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中央紅軍佔領安順場後發起強渡大渡河戰鬥,在天險防線上打開一個缺口,為中央紅軍北上開闢了通道。85年彈指一揮間,記者來到位於大渡河畔的四川省石棉縣豐樂鄉田灣村,村口居民樓上張貼的「致富手拉手,軍民心連心」的橫幅格外醒目。「沒有石棉縣人武部的大力支持,田灣村的脫貧致富之路會很漫長。」
  • 石達開第14位妻子,在大渡河畔生下兒子,結果怎樣?
    1863年6月,曾經的一代戰神,吊打中興名臣曾國藩、胡林翼的翼王五千歲石達開帶領大軍來到大渡河畔,準備直取成都,在四川建立根據地。此時,他的夫人生下一幼子,活潑可愛。為了給孩子慶生,翼王下令大軍痛飲三天三夜,結果河水暴漲,無法渡河,最終全軍覆沒。那麼,石達開夫人在大渡河畔生下的這個兒子,結果怎樣呢?
  • 貢嘎山南·大渡河畔·探味石棉
    5月18日,以「貢嘎山南·大渡河畔·探味石棉」為主題,2018年四川飯店餐飲業職業技能大賽石棉賽區暨2018石棉「田灣河·草科溫泉杯」特色風味美食評比活動,在石棉縣川礦記憶廣場拉開序幕。此次活動由石棉縣旅遊局、石棉縣工商業聯合會、石棉縣電視臺、中共石棉縣委黨史研究室、石棉縣地方志工作辦公室、四川省飯店與餐飲娛樂行業協會聯合主辦。
  • 四川森林消防在大渡河畔駐訓的時光:痛並快樂著
    餐飲公司保障。比起滅火演練的激情澎湃,大渡河上的水域救援演練多了一絲兇險。波濤洶湧的大渡河上,新型衝鋒舟憑藉易操作、速度快的優勢,在幾十秒的時間內便輕鬆跨過了百米寬的河面。臨時消防站設在大渡河邊,這裡是無數革命先輩戰鬥過的地方。此刻,傳承紅色基因,繼承紅色夢想,尋初心,擔使命……「火焰藍」們的心中不由得湧起了奮進的力量。深秋的雅安依然驕陽似火。一上午的訓練結束了,烈日下大汗淋漓的消防員有了短暫的休息時間。山谷中,上午還晴空萬裡,下午便陰雲密布。
  • 大渡河畔,石達開第14位夫人生下兒子,結局如何?
    父母早亡,自幼讀書未成,長大後耕種為業。天王洪秀全聽聞他的名聲,和石達開、馮雲山三人一起結拜為兄弟,石達開為天父第七子。達開傾儘自身家產,同他們一起謀革命。在金田起義中,石達開領左軍主將,立大功,於太平天國辛開元年秋,封翼王,受命赴安慶,建立安徽地方革命政權。石達開關心民眾疾苦,布展新政,解救安慶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
  • 國社@四川|大渡河畔說奇蹟——感悟紅軍長徵的勝利密鑰
    新華社成都8月3日電 題:大渡河畔說奇蹟——感悟紅軍長徵的勝利密鑰  新華社記者丁玫、謝佼、胡璐  那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徵,也是一次開創新局的偉大遠徵。  80多年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非凡的智慧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戰勝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勝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冊的長徵。
  • 讀書筆記大全:英語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英語讀書筆記 2013-08-22 11:43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讀書筆記大全:活著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活著讀書筆記 2013-08-22 11:56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讀書筆記大全:怎樣做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怎樣做讀書筆記 2013-08-22 11:32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讀書筆記大全:讀書筆記100字
    新東方網整理中外名著讀書筆記大全,將好的讀書筆記摘抄,大家可以參考範文,總結讀書筆記格式,了解讀書筆記怎麼寫。更多內容推薦: 讀書筆記大全:中外名著讀書筆記摘抄1031篇1101篇讀書筆記大全告訴你讀書筆記該怎麼寫
  • 讀書筆記大全:靜悄悄的革命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靜悄悄的革命讀書筆記 2013-08-21 16:21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讀書筆記大全:格林童話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格林童話讀書筆記 2013-08-22 11:55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50字讀書筆記大全-讀書筆記摘抄
    ,將好的讀書筆記摘抄,大家可以參考範文,總結讀書筆記格式,了解讀書筆記怎麼寫。更多內容推薦: 讀書筆記大全:中外名著讀書筆記摘抄1031篇1101篇讀書筆記大全告訴你讀書筆記該怎麼寫   讀書筆記怎麼寫?
  • 高中生讀書筆記怎麼寫 讀書筆記的格式
    高中生讀書筆記怎麼寫 讀書筆記的格式讀書筆記是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讀書筆記的寫法,供參考!讀書筆記的格式是什麼樣的(一)提綱式讀書筆記。以記住書的主要內容為目的。
  • 讀書筆記大全:教育教學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教育教學讀書筆記 2013-08-22 11:53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讀書筆記大全:讀書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讀書讀書筆記 2013-08-22 12:14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讀書筆記大全:海邊的卡夫卡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海邊的卡夫卡讀書筆記 2013-08-21 16:17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讀書筆記大全: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2013-08-22 11:44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如何寫讀書筆記?——不會寫讀書筆記等於不會讀書
    寫讀書筆記是非常重要的,簡單來說,不會寫讀書筆記就是不會讀書。就像是一個人到了寶山,遍地是寶,但是卻空手而歸。即使是帶著寫讀書筆記的想法去閱讀,最後的效果也是比泛泛而讀的效果好太多。這樣你閱讀的時候,是一種主動的狀態,而不是被動的狀態。
  • 讀書筆記大全:俄狄浦斯王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俄狄浦斯王讀書筆記 2013-08-22 12:03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