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麗退市富貴鳥破產,它卻一年賣1億雙鞋!究竟有什麼致勝秘訣?

2020-12-22 騰訊網

作者:可為商學院

近幾年,鞋業一直處在寒冬之中,百麗退市,富貴鳥破產,達芙妮則連續4年巨虧,僅剩2000多家店鋪。

在其他鞋企黯淡之際,一家叫做「大東」的鞋企卻強勢進入人們的視野,甚至成為諸多企業學習的對象。人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總是在促銷打折,這樣的店怎能讓人不喜歡。

1

人生第一桶金

陳光敏17歲就出來「闖江湖」,做過鞋廠學徒、養過蜂,後來還是回到溫州做了一位賣鞋人。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溫州鞋業小作坊遍地開花,大東也是家庭小作坊起家的。把家裡的院子蓋起來,一臺製鞋機,三五個人就能撐起一個小廠。陳光敏笑稱這為中國式「車庫創業」。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趁著改革的風口,溫州小商品經濟蓬勃發展,皮鞋、打火機、服裝、電器等前店後廠的小作坊紛紛冒頭。回到家的陳光敏選擇批發賣鞋,一開始他並沒有自己的門店,由於他經營有道,第二年陳光敏就在鄭州開了一家店。

1995年,陳光敏也在自家院子裡開起製鞋小作坊。由於規模小,他既當員工又當老闆,趕製著市場上鞋店的訂單。也是在這一年,陳光敏賺到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當時賣的最火的是富貴鳥的一款男士套包鞋,仿造的人很多,陳光敏和別人不同的是把這款暢銷鞋改成了女鞋,這款鞋子一上市就被瘋搶一空,連續賣了兩年。在陳光敏看來改做女鞋並不複雜,難的是勇於嘗試。

如今大東已經在全國開店約9000家店,年銷量達1億雙,並計劃在2030年實現銷售額1000億的目標,被媒體評為新一代的溫州鞋王。

2

自我改革適應市場的變化

陳光敏的第二次勇於嘗試發生在2008年。陳光敏放棄了鞋企通用的「省級代理制」改用直銷模式。那次選擇在陳光敏看來是迫不得已,原先的制度需要經過公司、省級代理商、經銷商之手,到消費者手裡的鞋子已經是成本的4倍,這樣大家才能都賺到錢。

但當消費者不再願意買單時,這條路就行不通了。經過沉思熟慮,陳光敏決定分兩步走:第一步,打通分公司,即省級代理商;第二步,打通門店。

2012年6月,大東整編當時由代理商掌控的18個省級分公司,進行「自營改造」,改為由總公司控股,股權持比為總部佔51%、分公司佔49%。7-8月,大東對各個專賣店進行「聯營改造」,變成聯營店,公司統一定價、統一配貨。加盟店需向公司交5萬元到20萬元的貨物押金,每日營收必須轉入公司指定帳戶。

通過改革,大東完整疏通了從原料到售賣的產業鏈,並讓它的產品能夠去掉中間環節,以高性價比的姿態出現在市場上。至此,79元一雙的大東女鞋誕生了。

大東以79元一雙的女鞋出名,事實上,大東門店裡價格更是低的超出想像,路過大東的門店,59元一雙、100元/2雙起等打折的紅色條幅常年懸掛,這讓逛街的人們能夠毫無心理壓力的走進去挑選。

這種低價也和大東不對顧客年齡層進行細分有關,在大東從兒童到老人都能選到自己想要的鞋。這種做法毛利潤雖不高,但重在薄利多銷,都說消費是一場心理戰,陳光敏顯然深諳此道。

對於自己的低價策略,陳光敏曾打過一個比喻,「牛、羊、馬吃同一塊地的草,羊吃了最嫩的草尖,馬吃中間那一截,留給牛的就只有最苦的草根。而大東就是那頭吃草根的牛」。

3

速度是關鍵

大東的崛起的另外兩個特點就是「零庫存」以及14天快時尚。

庫存是鞋服企業沉重的包袱,死在庫存積壓上的公司並不少。一來攤薄企業的利潤,二來,鞋服本身就是快時尚品牌,尤其容易貶值。

早就實現「零庫存」的大東,在這方面已遙遙領先國內同行。

去網上看看大東的鞋子,大部分集中在79,最貴的也不超過200,最便宜的19塊錢,這麼低的價格本來剩下的庫存就不會多。清倉處理時,不管是19元、20元賣掉,還是買一送一「硬塞」給顧客,無論如何都要處理完。

大東還有一點能完全秒殺傳統代理商模式的,就是快!

一是,回款速度極快。大東門店的規定是:當天銷售,次日回款到總公司。目前,全國的門店約9000家,日均回款正常都是在3000萬到5000萬,節假日都是1-2億起。這意味著,大東擁有了非常強大的現金流。

打個比方,如果是1億元的資金,一年周轉兩三次,可以做兩三億元的生意;一年周轉五六次,就可以做五六億元的生意了。

二是,生產速度極快。對於走低價路線的品牌來說,最大的成本不是原材料成本,而是時間和計劃所產生的成本。

比如每家門店永遠都會碰到這樣一種情況:好賣的鞋子不夠賣,不好賣的鞋子剩了很多。所以好賣的鞋就成了門店最大的需求。

但是,從門店發出需求,到生產、發貨到門店,這中間很多時間被浪費了。所以,大東在快上做到了極致,從設計、生產到專賣店裡賣,整個過程只需14天。

製鞋這個行業,其實跟賣海鮮一樣有時效性,一旦物流遲了,這批產品就沒用了,本來能賣139元的鞋,也只能賣59元了。

近幾年,消費市場一蹶不振,整個鞋類市場哀鴻一片,一大批知名鞋類品牌倒閉的倒閉,關店的關店。

大東也曾面臨著被時代拋棄的命運。它痛定思痛,做出了改革,實現了逆勢上揚,業績持續走高。

可為商學院綜合自馮侖風馬牛、電商之家、銳公司、金錯刀。

相關焦點

  • 達芙妮告別線下、富貴鳥破產、百麗退市……昔日「鞋王」為何紛紛...
    據悉,鼎盛時期的達芙妮一年能賣出5000萬雙女鞋,換句話說,國內每賣出5雙女鞋,就有一雙是達芙妮。「這幾天聽說達芙妮要全面關閉線下零售店,突然才意識到我已經好幾年沒買過這家的鞋了,看來達芙妮真的過氣了。」8月27日,記者走訪鄭州市場時一80後女士表示。
  • 百麗退市,達芙妮關閉,下一個隕落的「鞋王」是誰?
    而近幾年,達芙妮一直不溫不火,沒想到這次火了,竟是因為這個,8月26日,「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的新聞衝上了微博熱搜第一,一時間引發人們感嘆,從曾經的女鞋之王到如今的瀕臨破產,達芙妮到底經歷了什麼?
  • 把鞋當白菜賣,一年賣1億雙,「新一代鞋王」怎麼做到逆勢而上的?
    一片蕭條之中,卻有一家叫大東的鞋企逆勢而上。目前它已經在全國開店約 9000 家店,年銷量達 1 億雙,並計劃在 2030 年實現銷售額 1000 億的目標,被媒體評為新一代的溫州鞋王。
  • 你還瘋狂「炒鞋」嗎?「真皮鞋王」富貴鳥都退市了
    富貴鳥被授予「中國真皮領先鞋王」稱號創立於90年代的「富貴鳥」,曾先後榮獲「中國真皮鞋王」「福建省名牌產品」等榮譽,於2013年在港交所上市,然上市之後業績直線下滑,於2016年9月1日宣布停牌,且一停就停了三年,而且最後的命運是退市,連公司也破產了。
  • 「真皮鞋王」富貴鳥的至暗時刻:欠債40億,副董被捕,退市倒計時
    被稱為「中國真皮鞋王」的港股上市老牌鞋企——富貴鳥,迎來至暗時刻,停牌近三年後,將計劃取消上市地位,已進入退市倒計時。資料顯示,昔日「鞋王」富貴鳥負債至少42.29億元。副董事長被抓、40億債還不起,如今又被退市富貴鳥皮鞋很多人至今仍留戀富貴鳥的真皮鞋,質量確實不錯,穿不壞。如今,一代「中國真皮鞋王」富貴鳥連遭劫難:主要創始人過世、廠房倒閉,40億還不起,如今還被取消港股的上市地位。
  • 瀕臨退市,富貴鳥「折翼」!鞋王之路為何走「斜」了?
    曾經風光無限的老牌鞋王,到底做錯了什麼,才一步步走到退市邊緣? 瀕臨退市 富貴鳥做錯了什麼? 【新聞連結】富貴鳥處在退市邊緣 2019年8月9日,香港聯合交易所向富貴鳥發出函件,告知其最後上市日期為2019年8月23日,而股票上市地位將於2019年8月26日上午9時起取消。
  • 曾經的「中國真皮鞋王」,不再「富貴」!負債42億,黯然退市!
    最近,這個曾風光無限的扛把子,連連被爆出驚人猛料,遭遇創立以來最大危機——退市!廠房停工、員工流失、庫存嚴重、42億巨額債務……曾經的服鞋老大,一路走來究竟經歷了什麼?10歲時,林和平不得不輟學幫助父母幹農活,他種過地、燒過磚、賣過魚,幾乎什麼苦活累活都幹過。1976年,林和平進入了長福村興辦的「長福村瓦窯農業社」,做管理人員兼出納,一幹就是6年。由於平時頭腦靈活,做事愛琢磨,並且有眼光,能團結人,有號召力, 1982年林和平被選為廠長。
  • 達芙妮巨虧、富貴鳥破產,鞋王百麗憑什麼浴火重生
    17年4月,百麗私有化退市,19年8月富貴鳥破產清算,19年12月貴人鳥債務纏身……不過,在眾多衰落的鞋履企業中,百麗早在18年就大刀闊斧地戰略變革。如今,無論是技術還是品牌,都堪稱新一代的鞋王。18年雙十一,百麗的鞋、體、服三大業務線上合計銷售9.68億元。天貓時尚鞋靴行業前10名中,百麗旗下品牌佔據5席。
  • 盤點十大沒落國產鞋品牌:有品牌市值縮水千億,大眾鞋王關店千家
    上世紀90年代於福建石獅成立的富貴鳥,曾被譽為「中國真皮鞋王」,在輝煌階段擁有3000餘家門店、上萬名員工,演員陸毅曾為其品牌代言人。2007年,創始人林和平兄弟身價曾達50億元。但可惜這隻富貴鳥沒能富貴太久,近年來富貴鳥的利潤接連下跌,2019年8月26日,富貴鳥正式退市並宣布破產,留下30億元的巨債。作為創始人之一的林國強去世時,其子女都因巨額債務而不敢繼承遺產。(文|AI財經社 王賀龍 編| 明萱)同出福建的另一隻「鳥」也飛不動了。成立於1987年的貴人鳥曾是A股上市的體育鞋服第一股,曾花重金請劉德華為其形象代言人。
  • 旗下門店超8000家,一年賣女鞋超1億雙,大東女鞋咋玩的?
    然後,在整體鞋行業遭遇寒冬時,卻有這樣一家企業,一年賣出了1億雙女鞋,不斷增加門店,現已在全國擁有了8000家店,年銷售額超過50億元,這家企業便是大東。在同類企業門店和銷售額銳減的情況下,大東卻能夠逆向崛起,並成功打造了「大東模式」,它的秘訣又是什麼呢?
  • 富貴鳥25日正式從港交所退市 此前兩隻債券違約法院宣告破產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在這停牌的三年多裡,富貴鳥發生了什麼? 25日上午9:00,停牌三年多後,一代鞋王富貴鳥(01819.HK)正式退出港交所舞臺。與此同時,富貴鳥在阿里拍賣上的破產資產拍賣已進行到了第五輪,最近的一次是在11月20日,多數掛出來的車輛和存貨為重新折價拍賣。
  • 「鞋業大敗退」,為何百麗能夠涅槃重生?
    事實上,在電商的強勢衝擊下,「鞋業大敗退」正在整個行業內蔓延:曾經煊赫一時的富貴鳥、玖熙等品牌相繼宣告破產。陷入水逆周期的鞋業,正在經歷一場早已開始卻遠未結束的寒冬。但下行周期之中,也有贏家。經歷過2017年黯然退市的百麗,正在上演「鞋王歸來」:從巨虧當中艱難回血涅槃重生,在資本的加持下,百麗的突圍路徑可圈可點。
  • 中國又一鞋王誕生,打敗達芙妮、百麗,年銷1億雙鞋
    對於女性消費者來說,鞋櫃裡永遠都會缺少一雙鞋,由此可見,鞋子對於女人來說有多重要。雖然女鞋擁有龐大的市場需求,但是在網際網路電商的影響下,想要突破重圍,做成品牌,並非容易的事。自從有了電商之後,一大批小眾女鞋品牌崛起,憑藉價格實惠、款式新潮,贏得消費者的青睞。而那些布局線下門店的傳統女鞋品牌,沒有及時轉型線上,又不能很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很快就被拋棄掉,比如達芙妮和百麗,銷量一年不如一年,只好縮減門店數量,維持最基本的運營。
  • 「鞋王」百麗退市:港交所史上最大私有化交易
    在線下,百貨商場向購物中心的轉向,則讓百麗20多年積累的渠道優勢不斷弱化。  前路未知:2016年,電商在鞋履品類的滲透率達到了24%,也就是說,大約每四雙鞋中就有一雙是通過電商渠道購買的。所有的鞋類企業都在面對產品同質化、價格戰以及高庫存三大挑戰。  「如果不轉型的話,公司只會慢慢死去。」在2016年5月的業績發布會上,百麗CEO盛百椒如此感嘆。
  • 達芙妮、奧康、百麗……這些曾經的「鞋王」你還穿嗎?
    作者:姚露達芙妮、百麗、紅蜻蜓、富貴鳥……他們都曾封號「鞋王」,但如今,卻鮮少一直屹立山巔。「大眾鞋王」達芙妮,過去3年關店3000家,市值從195億港元縮水至不足6億港元;稱霸一時的百麗,「平均不到兩天便會開出一家新店」的盛況成為傳奇,常規操作是關店止損;而一代男鞋巨頭富貴鳥如今債臺高築,27年崢嶸換來的只有42億巨額債務……商場即戰場,「鞋王」們曾打下的江山,已經改朝換代。
  • 一代「鞋王」百麗退市後獲了個獎,有望華麗轉身?
    一代「鞋王」百麗退市後獲了個獎,有望華麗轉身?此外,百麗還拿到了Bata、Clarks等國際品牌在華代理權。據統計,百麗集團擁有國內女鞋市場排名前10名中的6個品牌,並且曾連續13年拿下中國女鞋銷售榜冠軍,當之無愧為中國鞋業規模最大的公司。  去年7月完成私有化從港股退市後,外界對百麗的前景曾有一些爭議。
  • 百麗宣布退市 縮水過半的背後難掩「一代鞋王」的暗淡和無奈
    7月27日,百麗國際(以下簡稱「百麗」) 在香港聯交所退市。531.35億港元的私有化交易創了港股歷史之最,創始人鄧耀和CEO盛百椒均不參與此次私有化要約收購,套現百億離場。相比2013年巔峰時期1500多億港元的估值,縮水過半的背後難掩「一代鞋王」的暗淡和無奈。
  • 「79一雙」的大東,如何成為溫州鞋王?
    近幾年,百麗退市、富貴鳥破產、達芙妮關店……中國鞋企的頭上仿佛籠罩著一朵烏雲。在鞋業一片蕭條中,一家來自浙江溫州的鞋企卻逆勢上揚。2018年時,大東已經默默開出了8000多家店,一年賣出了1億雙鞋。它的創始人還喊出了十年實現1000億營收的目標。由於價格便宜,以「79一雙」出名,專耕二三線及以下市場,它被稱為鞋屆「拼多多」。
  • 高瓴鼎暉坐鎮,「鞋王」百麗又收穫一個IPO,市值超550億港元
    年入325億,靠著阿迪耐克,它成為中國頭號運動品零售商 靠著賣阿迪、耐克等國際品牌,滔搏國際坐上了國內頭號運動品零售商的寶座。 據了解,滔搏國際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涉足運動產品經營,2006年成為百麗國際旗下的子公司,此後一直作為百麗國際的一項獨立業務運營。
  • 大東鞋業悄悄開了1萬家店,1年賣1億雙,憑什麼?
    一代鞋王百麗?不過這個千億市值的公司早已低價賣身並在港股退市,此前百億級年度營收,也不過是做了「代理」這個中間生意。中國鞋業第一股星期六鞋業?1年內虧掉了過去7年賺的總利潤,而今的星期六不得不逐漸剝離女鞋業務,淪為一個殼公司。號稱一年賣出5000萬雙的達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