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來醫院看病怕什麼?一怕跑腿,二怕排隊。在大多數人的就診體驗中,開發票往往需要排隊等待較長時間,而這個現象很快將在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成為「過去時」—— 今天,江蘇省內第一張醫療電子發票在江蘇省人民醫院成功開具, 這也標誌著江蘇省醫療行業進入電子發票進入實質應用階段,同時標誌著江蘇省人民醫院在電子發票服務平臺率先實現應用。
原先排隊等發票 現在手機點點就搞定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以往開發票還需要挺長時間:收費人員要掃描導診單的條碼進行結算,患者交了費後還要等待較長時間取紙質發票,紙質發票一旦遺失還難補打,這些都給患者帶來了不便。而現在患者交費後,只需稍等片刻,系統就會給就診卡預留手機號上發送一條簡訊,簡訊內容會包含一個網址連結,只需要點擊連結,就能打開電子發票,患者可自行點擊下載、列印電子票據,或者通過醫院自助設備進行發票列印。
江蘇省人民醫院計財處處長賁慧表示,電子發票的應用在各個領域已普遍使用,電子發票和普通發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票面上清晰標註了發票代碼、發票號碼和校驗碼,患者如果需要紙質發票,也可以自行列印,電子發票的應用,既節約了紙張,又可方便患者保存,同時也大大縮減患者在窗口排隊等待的時間。
就診全程無紙化 患者無須多跑腿
2019年4月,根據《關於我省全面啟用財政機打發票和推進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的通知》(蘇財綜[2019]13號)《關於全面完成政府非稅收入收繳電子化改革和全省統一公共支付平臺建設的通知》(蘇財綜[2019]26號),為全面落實全國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工作會議精神,在江蘇省財政廳的指導下,江蘇省人民醫院組建了由院領導掛帥,財務處、信息處、門診部、醫保辦等部門組成項目小組,啟動了電子發票改革工作。
今年5月中旬,江蘇省人民醫院開始調試測試環境,醫院信息處工程師們放棄節假日休息,投入到緊張的調試中,確保各項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在電子發票改革工作中,省財政廳和醫院開展了數次熱烈探討,最終敲定票據樣式。經過多次溝通、討論與多部門通力合作,6月12日上午,江蘇省人民醫院成功開出江蘇省第一張財政電子票據。醫院信息處副處長王忠民表示,目前,雖然系統環境已就位,整個就醫流程仍有諸多細節需要完善,電子發票距離正式投入使用,仍需一段時間。
提升患者就診體驗 「網際網路+醫療」步履堅實
記者從江蘇省人民醫院了解到,為深化「放管服」改革、貫徹「網際網路+醫療」要求,近年來,江蘇省人民醫院高度重視智能化、信息化建設,相繼在全省率先開展了系列支付改革如手機掛號支付、手機掛當日號、開通「刷臉」支付等, 此外還上線運行了AI隨訪系統、網際網路醫院,開通遠程專科醫療服務,並與騰訊「智慧醫院」、中國移動江蘇公司、新華網融媒體未來研究院等籤約,不斷深入醫院信息化智能化內涵,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為廣大患者帶去更加優質便捷的就診體驗。
江蘇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唐金海教授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等,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也都做出了部署。醫院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回報社會」的辦院宗旨,始終以改善患者就醫感受、提升就醫效率和提高患者滿意度為己任,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路,緊密圍繞醫改要求,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信息化、智能化變革下醫院服務質量與內涵的提升。
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趙俊教授告訴記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在國家大力強調「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大背景下,醫院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患者的就醫效率,進一步提升患者就醫的獲得感、幸福感。首張電子發票突破了醫療行業在電子發票應用領域的重重限制,將為整個行業成功推行電子發票奠定堅實的基礎。
江蘇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劉雲教授表示,電子發票的成功應用標誌著江蘇省人民醫院能夠實現看病就診全流程的電子化和無紙化,接下來,醫院將不斷改善優化電子發票的應用,進一步做好信息化在醫療服務環節各個環節的推廣應用,如門診就診、住院結算、網際網路診療等,跑好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最後一公裡。
交匯點記者 劉暢 通訊員 周寧人 焦鈺 張小亮
小連結:
1、電子發票其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基本使用規定與傳統紙質發票相同。如要查詢真偽,可藉助全省統一的財政票據服務平臺下載票據查驗,有效解決醫療假票問題。
2、電子票據的優點有哪些?一是有助於最大限度的減少紙質票據的列印,提高患者就醫體驗,二是為患者、醫保部門的票據調取和查閱提供便利,三是減少門診窗口壓力,票據的申領、使用、列印、整理、存儲等成本減少,綠色環保。四是利於防範和杜絕虛假發票,提升監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