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送福·生肖賀歲》景泰藍掐絲琺瑯畫全球首發儀式

2021-01-09 大河融媒

(大河融媒劉發祥)2021年1月3日,以辛丑牛年生肖郵票為藍本的《金牛送福·生肖賀歲》景泰藍掐絲琺瑯畫在北京東方珍寶藝術館隆重首發。國家郵票印製局原局長芮書香、故宮博物院張淑芬、《收藏》雜誌總編季英倫、首輪牛年生肖郵票設計者姚鍾華、國際工藝美術大師李佩卿、東方珍寶藝術館館長周劍出席了發布會儀式。

國家郵票印製局原局長芮書香、故宮博物院張淑芬、首輪牛年生肖郵票設計者姚鍾華、國際工藝美術大師李佩卿共同為《金牛送福·生肖賀歲》景泰藍掐絲琺瑯畫揭幕。

《金牛送福·生肖賀歲》景泰藍掐絲琺瑯畫以首輪牛年生肖郵票設計者姚鍾華設計的2021辛丑牛年生肖郵票為藍本,由國際工藝美術大師李佩卿創作,首次將生肖郵票與非遺景泰藍相結合,成為2021首件備受關注的景泰藍藝術作品。

整幅福牛形態健碩,牛尾自然上擺,周身充滿活力,寓意牛年辛勤耕耘、播種希望,耕出未來。這隻積極奮發的福牛,象徵明君志向,在辛丑年年,「牛」轉乾坤。

國家郵票印製局芮書香在首發儀式上談道:非常榮幸能夠來參加這次的首發儀式。中國郵票一直代表著國家名片,是向世界傳遞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作為國家名片的設計者,姚鍾華老師1985年為我國設計了首輪生肖「牛」票,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我們有幸再次邀請到姚鍾華老師來設計辛丑牛年的郵票,意義非凡。這幅《金牛送福》景泰藍掐絲琺瑯畫融合了中國的生肖文化、郵票文化以及中國國粹非遺景泰藍的文化,是一種跨界的創舉。

故宮博物院張淑芬在首發儀式上致辭:在2021這個特殊的年份,我們告別了不平凡的2020年,迎來了全新的辛丑牛年,《金牛送福》景泰藍掐絲琺瑯畫的誕生,不僅銘記了我們國家在2020年如同這金牛一般不畏艱險、奮勇向前,同時也迎來了朝氣蓬勃的2022年。

著名《收藏》雜誌主編季英倫致辭:在2021新年伊始,能夠來參加這次首發儀式,非常開心,這應該是整個業內發布的第一件藝術品。《金牛送福》景泰藍掐絲琺瑯畫讓我覺得非常震撼。2020年,不平凡,我們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情況下,全國人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戰勝了這一場戰疫,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金牛送福》景泰藍畫應運而生,作品充分體現了中國人一往無前的「牛」精神。整幅作品,將姚鍾華老師創作的金牛與景泰藍掐絲琺瑯畫的完美結合,將「牛」腳踏實地、一往無前的精神品格體現得淋漓盡致。無論是從作品的創作陣容,還是從作品本身的價值,都是一件「牛氣沖天」的大作,值得珍藏。

首輪牛年生肖郵票設計者姚鍾華、國際工藝美術大師李佩卿在發布會現場,親自為作品點藍。

發布會最後,所有到場嘉賓共同合影留念,銘記這一盛大時刻。

相關焦點

  • 再來說說景泰藍和景泰藍掐絲工藝畫
    景泰藍是中國著名的金屬工藝品之一,在明朝景泰年間(1450-1457)這種製作工藝達到頂峰,製作出的工藝品最為精美,當時品種有瓶、盤、碗、爐、圓盒、香燻等,後來才出現了鼎之類的欣賞品。因為釉彩多為藍色,後人便稱這種工藝品叫「景泰藍」。現如今我們說到景泰藍就是指「銅胎掐絲琺瑯」。因為黃金太貴,金胎製作的景泰藍專供皇帝個人享用,銅胎就成為製作景泰藍的首選。
  • 精美絕倫——景泰藍鉑金掐絲琺瑯彩盤口瓶
    景泰藍鉑金掐絲琺瑯彩盤口瓶景泰藍鉑金掐絲琺瑯彩盤口瓶款識:清代景泰藍鉑金掐絲琺瑯彩盤口瓶此對景泰藍鉑金掐絲琺瑯彩盤口瓶,整器採用掐絲琺瑯工藝製作,以紅色釉祥雲紋為地,肩部掐絲花卉,腹部採用佛教花卉題材寶相蓮花紋,眾所周知景泰藍主要是由紅銅製作
  • 景泰藍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膽瓶_晟德文化經久耐用
    景泰藍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膽瓶,晟德文化經久耐用,2016年,成為裡約奧運特許經銷商,被中國金幣總公司授予「中國熊貓普制金幣授權經銷商」資格,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選定為MBA實習基地,同時被選為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和北京工美聯合企業集團單位團體會員。
  • 景泰藍釉料知識(掐絲琺瑯畫釉料)介紹
    景泰藍釉料(掐絲琺瑯畫釉料),是製作燒制景泰藍的必用材料,為粉末和細小顆粒混合狀,爐溫燒前後色彩不一樣,比如「銀月白」,沒燒前是丹青藍色,燒了後就白了。目前景泰藍板畫也可以使用,只看未燒時的顏色選擇就行了。
  • 裝飾畫界的貴族——掐絲琺瑯
    掐絲琺瑯工藝畫2 掐絲琺瑯與景泰藍由上面可知,根據胎地的不同,琺瑯可分為金屬胎琺瑯、玻璃胎琺瑯或瓷胎琺瑯。其中,金屬胎琺瑯又可以分為掐絲琺瑯、嵌胎琺瑯(內填琺瑯)、畫琺瑯和透明琺瑯等。因此,掐絲琺瑯屬於琺瑯彩工藝的一種。
  • 掐絲琺瑯工藝之彩砂畫
    掐絲琺瑯,是中國傳統的工藝,製作方法是在金、銅胎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填上各種顏色的琺瑯之後,經過焙燒、研磨、鍍金等多道工序而成。由於此工藝在明代景泰年間獲得史無前例的發展,又一般多外飾藍色釉料,故叫作景泰藍。
  • 知道景泰藍的你,知道畫琺瑯嗎?
    畫琺瑯,也叫銅胎畫琺瑯,金屬琺瑯工藝之一。先在銅胎或瓷胎、玻璃胎上塗以白色琺瑯料,入窯燒結後,在白色琺瑯料的表面以各色琺瑯料及金彩描繪圖案紋飾,再入爐焙燒而成。畫琺瑯十五世紀末出現,至十六世紀最為發達。
  • 景泰藍銅胎掐絲琺瑯彩收藏界的潛力股
    景泰藍銅胎掐絲琺瑯彩收藏界的潛力股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瑯」,使用的琺瑯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歷史上對於中國掐絲琺瑯工藝的源起時間並無明確記載,但是多數中外學者、美術史家都主張掐絲琺瑯工藝是在元代從阿拉伯地區傳入中國的 ,在銅製的胎上捏出各種圖案花紋,再將五彩琺瑯點填在花紋內
  • 什麼是掐絲琺瑯?
    掐絲琺瑯步驟圖 掐絲琺瑯以明代宣德、景泰為代表,因此,也被民間稱為「景泰藍」,但規範叫法為「銅胎掐絲琺瑯」。掐絲琺瑯是一種瓷銅結合的獨特工藝品。元代時從阿拉伯半島陸路傳入,當時稱之為「大食窯」器,我國的古代工匠很快就掌握了「大食窯」的製作技藝,並與我國本土的傳統工藝相結合,製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嶄新的金屬掐絲琺瑯景泰藍。明代景泰藍受到皇帝青睞,它用薄而窄的銅絲掐作成多種圖案,粘在銅胎上,填上各色琺瑯料,經過烘燒、磨光等工序成器。因當時釉料多呈藍色,故俗稱「景泰藍」。景泰以後,這一工藝品種至乾隆時期達到了又一巔峰。
  • 景泰藍掐絲畫工藝流程簡介(景泰藍掐絲琺瑯彩工藝製作過程)
    本號中景泰藍畫系列文章《原創—景泰藍畫(掐絲琺瑯畫)製作技術詳解》中我們詳細介紹了景泰藍金絲彩沙畫、景泰藍畫製作過程,文章有些長,可能有些人沒有耐心看完,今天就寫個簡化版的製作技術資料。一幅景泰藍畫(也叫金絲彩沙畫、掐絲琺瑯畫等),在製作時,大致有5個環節:一、畫板和畫稿:選好畫板,把圖案轉印到畫板上。
  • 景泰藍和畫琺瑯到底有什麼區別
    最近看到好多小夥伴問我說景泰藍不就是琺瑯嗎?還有問琺瑯不是瓷器嗎怎麼成景泰藍了?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疑問呢。接下來傳世經典跟大家介紹一下到底什麼是景泰藍,什麼是畫琺瑯,這兩者又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先來看一下百度百科的解釋:這麼一對比最本質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景泰藍是特種金屬工藝品,琺瑯彩是彩瓷器。
  • 收藏馬未都:為何銅胎掐絲琺瑯要叫做景泰藍
    景泰藍真正這個名字的出現,就是清朝雍正年間才開始出現的,在這以前,它依然叫它學術的名字:掐絲琺瑯。但是到了清朝,尤其到了乾隆年間,景泰藍的這個俗名就開始逐漸的推廣起來了。景泰藍到今天我們都覺得這三個字的組合是一個很奇妙的事兒,我們先說景泰是一個年號,藍呢是它的基本色調,如果我們再拆開看,景:景色,景觀,景致是我們客觀的看待一個事物。泰呢,是一個主觀的感受,比如我們說國泰民安,這個國泰民安是主觀感受。那麼藍呢又變為一個極為可觀極為具象的感受。我們從「景「」泰「」藍」三個字中呢可以理解出多層含義.」景泰藍」三個字作為一個組合的時候,我們認定了就是這樣一個中國人創造的。
  • 景泰藍掐絲琺瑯手機殼製作步驟教程,小手工,大創意,趣味休閒
    不是畫的、也不是列印印刷的,而是用「軟鋁絲+彩色的細沙子」,手工製作出來的,這就是借鑑了傳統的景泰藍鑲嵌工藝的「景泰藍掐絲琺瑯工藝手機殼」。製作這種手機殼,材料不貴,也不是多複雜,基本上,你只要花些時間,能靜下來,幾個晚上就能做出一幅來的(因為得用膠水,需要時間幹)。
  • 銅胎掐絲琺瑯也叫景泰藍,各朝發展中特色各不相同
    金屬胎掐絲琺瑯器俗稱「景泰藍」,其製作工藝以金屬(主要是紅銅,少量為金)做胎,用細而薄的金屬絲焊著於成形的金屬胎表面形成花紋,然後填施各色琺瑯料,再經焙燒、鍍金及磨光等工序,成品厚重華美,琺瑯五彩斑斕,與通體繁密的金線和金飾交相輝映,呈現出富貴豪華之氣派。
  • 掐絲琺瑯畫怎麼做?製作掐絲琺瑯畫需要的材料,送掐絲琺瑯畫教程
    我們專注於景泰藍畫領域很多年,歡迎新老朋友關注我們,及時查看相關信息琺瑯,這兩個字,讀作:fa(四聲)lang(二聲),它的意思,通俗點說,是在金屬表面覆蓋一層類似玻璃性質的一種材料,呈現出一種光滑、通透、增亮效果,同時又很結實,耐磨損。
  • 「燕京八絕」之—,景泰藍掐絲琺瑯彩
    景泰藍經常擺在顯眼的地方。也難怪,景泰藍是京城工藝美術的奇葩,也是與玉雕、花絲鑲嵌、金漆鑲嵌、雕漆、內畫、漆畫齊名的工藝美術「燕京八絕」之一。景泰藍,也叫琺瑯。古代生產景泰藍的工廠就叫琺瑯廠。琺瑯是譯音,琺瑯的工藝最早是由阿拉伯人發現的。
  • 銅胎景泰藍掐絲琺瑯駿馬擺件
    清代康熙年間,中西方貿易禁止被解除後,歐洲的畫琺瑯器(洋瓷)傳人中國,並以貢品、禮品等形式進大清宮廷。銅胎掐絲琺瑯即為人們所熟知的景泰藍,歷史上稱為琺瑯器。其製作工藝使用的琺瑯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歷史上對於中國掐絲琺瑯工藝的源起時間並無明確記載。
  • 景泰藍和琺瑯是一回事嗎?兩者還真不是完全一樣的東西
    清 掐絲琺瑯甪端香燻 故宮博物院上文中有提到一句話「不同的琺瑯工藝」,意思是琺瑯工藝不只是一種,景泰藍指的是「掐絲琺瑯」,其做法是用銅絲掐成各種圖案,粘在銅胎上。接著根據圖案設計填充琺瑯,然後入窯燒制即可完成。說景泰藍是琺瑯沒有錯,景泰藍是琺瑯工藝的一種,但如果說琺瑯就是景泰藍,則是比較片面的。琺瑯工藝除了包括掐絲琺瑯,還有畫琺瑯、鏨胎琺瑯、透明琺瑯3種。
  • 景泰藍第一人:張同祿掐絲琺瑯鋼花瓶,可與官窯比肩的當代藝術品
    帝王御用,極盡奢華銅胎掐絲琺瑯,這名字乍一聽不像是藝術品,倒像是道工藝。俗名喚作是「景泰藍」,看到這兒就恍然大悟了。之所以俗名更廣為人知,要說到明朝景泰年間,只因皇帝極其喜愛此類工藝品,在朝廷督辦下達到巔峰。
  • 以製作掐絲琺瑯「長青杯」為例,馬未都談景泰藍的前世今生
    針對以故宮博物院院藏「清乾隆掐絲琺瑯爵杯」為原型,經由上百位工匠,歷時三年製成的掐絲琺瑯「基業長青杯」,日前,收藏家馬未都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在接受「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對話時結合其製作過程就此介紹景泰藍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