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梅州9月30日電 題:客家中秋糕點甜 牽動鄉賢思鄉情
作者 楊草原 周濤 王馥茵
中秋節是中國人的傳統佳節,自古有吃月餅、賞月的習俗。在世界「客都」梅州,除了吃月餅、賞月之外,吃上幾塊白切糕、豬腸糕是當地客家人必不可少的民風民俗,也是梅州人在中秋佳節思念故鄉的美味甜點。
今年中秋節前後,記者在梅州江北油籮街上的幾個賣糕點的店鋪看到,門前被顧客擠得水洩不通,攤檔內的服務員也忙不迭地為顧客選購的糕點裝袋稱斤。這些攤位都正在出售梅州中秋節必不可少的糕點——白切糕、豬腸糕和月光糕。
梅州客家人做甜糕點已有上百年歷史,糕點種類繁多,不管是逢年過節、探親訪友或是祭祀祈福,客家人都會把糕點帶上,有吉祥如意之義。其中,白切糕、豬腸糕、月光糕等糕點,則是客家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桌上美食。
原梅州油羅後廠的食品經銷部每年都製作大量客家糕點供當地人食用,現在已是陳老闆接手經營。經營三十多年糕點廠的陳老闆對白切糕的製作非常熟悉,他告訴記者,瓜片、白糖、花生、芝麻、蔥油,這些都是做白切糕時必不可少的原料。而現在會做得稍微清淡一些,因為如今人們都講求清淡、養生,所以在糖分配置上會有所調整。」陳老闆說,同樣暢銷的月光糕,則有專用的四方形或圓形的模具用來壓制定型,而舊時客家人多做圓形,以表月亮之意。
「每年中秋節前夕都有近千名顧客前來購買白切糕和豬腸糕,或自己吃,或送親朋,這都是我們梅州客家人過中秋的特色。晚上『敬月光』時,這些糕點也剛好能派上用場。」陳老闆說。
由於客家糕點寓意美好,受到廣大梅州市民的青睞,而在一旁出售的月餅則稍有遜色,「這些都是客家的傳統糕點,很甜,但很受歡迎,月餅我們不買多,但這些客家糕點在中秋節就不能少了。一般在賞月當晚,家人都會邊吃水果,邊吃月光糕、白切糕和豬腸糕這些客家特色甜點。這些都是客家祖先留傳下來的傳統,要是中秋沒有吃白切糕、豬腸糕、月光糕的話,就好像沒過中秋一樣。所以,每年家裡都會買這些糕點回去或送人、或敬月光、或自己吃。」剛買完糕點的顧客陳女士說。
「我有一個親人在香港生活,每逢中秋他們都會惦記著家裡的客家糕點,今年正好他沒時間回來,我就買上一兩斤白切糕和豬腸糕寄給他。他告訴我,還是家鄉的糕點好吃,嘗一口就讓他想到了家鄉的親人和家的甜美。」正在購買客家糕點的劉女士說。
每當客家人品嘗著糕點賞月,哼著「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這首熟悉的童謠,童年、家鄉的甜美記憶則似昨日重現,牽動所有海內外遠離家鄉客家人的思鄉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