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寫真:客家中秋糕點甜 牽動鄉賢思鄉情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嶺南寫真:客家中秋糕點甜 牽動鄉賢思鄉情

  中新社梅州9月30日電 題:客家中秋糕點甜 牽動鄉賢思鄉情

  作者 楊草原 周濤 王馥茵

  中秋節是中國人的傳統佳節,自古有吃月餅、賞月的習俗。在世界「客都」梅州,除了吃月餅、賞月之外,吃上幾塊白切糕、豬腸糕是當地客家人必不可少的民風民俗,也是梅州人在中秋佳節思念故鄉的美味甜點。

  今年中秋節前後,記者在梅州江北油籮街上的幾個賣糕點的店鋪看到,門前被顧客擠得水洩不通,攤檔內的服務員也忙不迭地為顧客選購的糕點裝袋稱斤。這些攤位都正在出售梅州中秋節必不可少的糕點——白切糕、豬腸糕和月光糕。

  梅州客家人做甜糕點已有上百年歷史,糕點種類繁多,不管是逢年過節、探親訪友或是祭祀祈福,客家人都會把糕點帶上,有吉祥如意之義。其中,白切糕、豬腸糕、月光糕等糕點,則是客家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桌上美食。

  原梅州油羅後廠的食品經銷部每年都製作大量客家糕點供當地人食用,現在已是陳老闆接手經營。經營三十多年糕點廠的陳老闆對白切糕的製作非常熟悉,他告訴記者,瓜片、白糖、花生、芝麻、蔥油,這些都是做白切糕時必不可少的原料。而現在會做得稍微清淡一些,因為如今人們都講求清淡、養生,所以在糖分配置上會有所調整。」陳老闆說,同樣暢銷的月光糕,則有專用的四方形或圓形的模具用來壓制定型,而舊時客家人多做圓形,以表月亮之意。

  「每年中秋節前夕都有近千名顧客前來購買白切糕和豬腸糕,或自己吃,或送親朋,這都是我們梅州客家人過中秋的特色。晚上『敬月光』時,這些糕點也剛好能派上用場。」陳老闆說。

  由於客家糕點寓意美好,受到廣大梅州市民的青睞,而在一旁出售的月餅則稍有遜色,「這些都是客家的傳統糕點,很甜,但很受歡迎,月餅我們不買多,但這些客家糕點在中秋節就不能少了。一般在賞月當晚,家人都會邊吃水果,邊吃月光糕、白切糕和豬腸糕這些客家特色甜點。這些都是客家祖先留傳下來的傳統,要是中秋沒有吃白切糕、豬腸糕、月光糕的話,就好像沒過中秋一樣。所以,每年家裡都會買這些糕點回去或送人、或敬月光、或自己吃。」剛買完糕點的顧客陳女士說。

  「我有一個親人在香港生活,每逢中秋他們都會惦記著家裡的客家糕點,今年正好他沒時間回來,我就買上一兩斤白切糕和豬腸糕寄給他。他告訴我,還是家鄉的糕點好吃,嘗一口就讓他想到了家鄉的親人和家的甜美。」正在購買客家糕點的劉女士說。

  每當客家人品嘗著糕點賞月,哼著「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這首熟悉的童謠,童年、家鄉的甜美記憶則似昨日重現,牽動所有海內外遠離家鄉客家人的思鄉情。(完)

相關焦點

  • 嶺南寫真:客家服飾傳承漢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嶺南寫真:客家服飾傳承漢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2015-05-21 11:33:04廣東梅州市收藏家協會副會長魏金華21日向中新社記者講述了客家服飾的文化內涵。  為迎接「國際博物館日」,「魏金華藏客家服飾展」正在此間的中國客家博物館展出,吸引著海內外前來參觀的遊客,也喚起了客家人的集體記憶。  客家服飾主要是指閩粵贛三地的客家人的傳統衣著,主要由大襟衫、大襠褲、頭巾等組成。
  • 疫情難阻思鄉情 遊子中秋「雲」團聚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團聚是這個節日不變的主題,而對於那些逐夢世界的海外遊子,因種種原因不能與家人團聚,「團圓節」便成為了「思鄉節」。擔任中國鐵建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東段大直徑盾構項目經理高宇田告訴記者,「有了孩子以後,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才更能體會中秋的意義,更加重視從古至今延續下來的團圓的傳統」。
  • 嶺南寫真:兩岸遊客粵東南澳總兵府度中秋
    嶺南寫真:兩岸遊客粵東南澳總兵府度中秋 2014-09-06 16:47: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汕頭9月6日電 題:兩岸遊客粵東南澳總兵府度中秋  中新社記者 李怡青  中秋節將至,記者6日來到粵東汕頭南澳總兵府,見到年輕小夥柯潤澤正嘗試抬起一塊大石頭。
  • 嶺南寫真:鄉情中的潮汕朥餅香飄海內外
    嶺南寫真:鄉情中的潮汕朥餅香飄海內外 2014-09-08 16:45:4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汕頭9月8日電 題:鄉情中的潮汕朥餅香飄海內外  中新社記者 李怡青  今年中秋節,記者走訪中發現,在僑鄉潮汕,人們品嘗、贈送特色的潮汕月餅、傳統糕點的風俗至今仍世代相傳。
  • 這種傳統的客家年糕,米制糕點偏清甜,是逢年過節必備的美味!
    這種傳統的客家年糕,米制糕點偏清甜,好吃不膩人,寓意好,是逢年過節必備的美味!現在「年」的氣息越來越重了,到了大年三十那一天,客家的年宴上更是會出現許多獨特的地方美食,發粄就是其中的一種。以前,做碗發粄時,都加上些花紅粄粉去,把粄子做成紅色的,看上去有喜慶的氣氛。發粄又被叫做「碗粄」,也就是廣府人稱作松糕的,它是經過發酵的,粄面從碗裡隆起來,會出現裂縫。
  • "梅州月·中華情"央視中秋晚會舉行 客家圍龍屋 團圓慶中秋
    昨晚(19日),「梅州月·中華情」2013年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在「世界客都」梅州舉行,央視綜合頻道、中文國際頻道向全球華人同步現場直播晚會盛況,與全球華人共賞「梅州月」、同抒「中華情」。中秋晚會是春節晚會之外,央視在全球華人中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品牌節目,成為全球華人的一個情感紐帶。  當晚,中秋晚會主會場梅縣文體中心燈光璀璨。
  • 嶺南印象:客家印記,專屬客家的美麗
    再衝入沸水,適當攪拌,再佑以炒米、花生米、豆瓣、米果、燙皮等,就是一缸集香、甜、苦、辣於一體的擂茶了。一場擂茶席,就是一幅淳樸的風俗書。一張張桌子排開來,男女老少團團圍中。客家桐花祭客家桐花祭主要流行於臺灣,客家桐花祭以雪白桐花為意象,傳遞客家人敬天地、重山林之傳統,更以桐花、山林之美為表,客家文化、歷史人文為核心,展現客家絕代風華。
  • 來自客家美食,都給看餓了!
    // 客家釀豆腐 // 客家釀豆腐傳說源於北方的餃子 因嶺南地方少麥 思鄉的客家移民便以豆腐替代麵粉 將肉餡塞入豆腐中
  • 中秋節思念親人的詩句古詩說說 中秋表想家思鄉的句子
    深夜思鄉不能寐,半夜院中空徘徊。中秋皎月空中懸,團圓佳話繞心扉。中秋佳節中秋節表達對親人思念的句子  1、中秋,是一扇厚厚的門,門內是故鄉,門外是遠方。中秋!故鄉,就在那裡!家,就在那裡!  4、今年的中秋又悄悄來到,仿佛感覺這個秋和那個秋不曾分開過。八月清風八月秋,又一個思念的季節,獨在異鄉的遊子,鄉音難覓,鄉愁相依。  5、月到中秋分外明,萬家燈火賀中秋,俗話說:親不親,故鄉人;美不美,鄉中水。在我心中,故鄉的大山最美,故鄉的井水最甜,故鄉的人最親。
  • 遙寄思鄉情賞月品茗嘗月餅
    QQ群:70040176郵箱:99241980@qq.com電話:0757-82363482(接聽時間:周一至周五9:00~17:00)(美食出品由今誠美食站提供)每逢佳節倍思親,又到一年一度的中秋團圓佳節。對在外的遊子來說,越是接近中秋佳節,思鄉之情就越濃。
  • 中秋糕點:總有一種老味道讓你念念不忘 - 梅州網 - 梅州新聞|梅州...
    月到中秋,闔家團圓。中秋佳節,讓人眷戀的,不僅僅是皎潔的月色、濃濃的親情,還有各具特色的中秋美食。  再過幾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在客家地區中秋節叫「八月節」或者「八月半」,在梅州,除了月餅這個傳統的、帶有普遍意義的中秋食品外,吃上幾塊月光糕、豬腸糕、白切糕……更是客家人過中秋必不可少的美味甜點。
  • 對於孤獨的人,中秋的圓月,是思鄉的離愁!
    開篇導語:又是一年中秋到。每逢此時,遠在他鄉的遊子,總是難掩心中那鬱郁的思鄉之情。在這個闔家團圓的節日裡,一人在外總是感到分外的孤獨!自古以來,圓月便是鄉愁,而中秋則更是對思鄉的寄託。每年中秋,總是一個人靜靜地蜷在租住的冰冷的房子內。一個人,一杯酒。端著酒杯,拿著手機,聽著手機那端父母充滿關懷的嘮叨,以此衝淡內心的孤獨和對遠方親人的思念。此時,父母慈祥的聲音化作最美味的下酒菜,衝淡了白酒的苦澀。曾經的她,那麼多年沒有聯繫,可還好嗎?她一定也在舉頭望著這輪鏡子般的圓月吧?
  • 嶺南寫真:「天穿日」客家農曆節日的傳說
    稿源:中國新聞網  2012-02-13 09:24   中新社梅州2月12日電題:「天穿日」客家農曆節日的傳說  作者楊草原鄧廣敬  農曆正月二十客家人稱之為「天穿日」,是廣東梅州客家地區一個傳統民俗節日
  • 中秋佳節:二十首思鄉詞,道盡人世的滄桑和思念,句句肝腸寸斷!
    中秋佳節:二十首思鄉詞,道盡人世的滄桑和思念,句句肝腸寸斷!一句「每逢佳節倍思親」勾起無數遊子的思鄉之情。在這中秋佳節本應是家人團聚的時候,但又有多少人為了這個家在外奔波,又有多少年邁的老人望著空蕩蕩的房子。隨著科技的發展,交通的更加的便利,就算你遠在他鄉,只要有時間都可以一天內回到家中。再加上網際網路的普及,就算沒有時間回家都可以通過打電話、接視頻和他鄉的親人。
  • 舌尖上的客家傳統美食,你知道多少?
    春節跟元宵剛剛過去,人們也陸陸續續開始了自己的工作每次回去都能吃到自己的家鄉美味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美食,自己的風味,在我們梅州,也有數不盡的獨特客家美食醃面三及第湯醃面三及第湯是客家美食之一,是傳承著世代客家民系的生活特色,也成為了海外客家遊子思鄉的眷戀。
  • 豬腸糕,沒有豬肉也沒有豬大腸,是客家人中秋佳節的必吃的甜點!
    它只是一種用糯米粉加糖壓製成形似豬大腸的小圓柱圓形糕點,香甜柔韌,是客家人中秋佳節的必備甜點。「豬腸糕」是客家的傳統小吃之一,口感清香可口,柔軟有嚼勁,好吃不粘不膩。以前是梅州地區客家人中秋佳節必備的小點心,現在不過節也常吃。中秋節是中國人們的傳統佳節,自古有吃月餅、賞月的習俗。
  • 它是潮汕地區中秋糕點的佼佼者,入口清香甜美,風味獨特!
    中秋佳節即將到來,相信大家都開始垂涎中秋可以吃到的美食了吧!每個人都很熟悉自己家鄉的味道。綠豆糕,是潮汕地區特色的美食糕點,圓圓薄薄的一塊,猶如天上的圓月,入口細膩清甜,是不少潮汕人喜愛的甜食,也是中秋拜月娘及贈送親友的佳品。
  • 「情」與「餅」交融,小小模具如何製作出深入人心的糕點
    這種糕點叫做喜糕,也可以叫做喜餅。喜糕代表主人向賓客表達了自己的喜悅之情,同時也可以作為伴手禮。喬遷之喜時常送的糕點種類和前兩者有所不同。有送定勝糕的,寓意吉祥,喜慶,高升。也有送豆沙包的,寓意甜甜蜜蜜,生活和美。最後就是賀壽的時候所送的糕點了。送給老人的糕點大多為桃子形,這來源於古代軍事家孫臏的故事。
  • 過中秋 吃麻餅 徽州傳統糕點受追捧
    劉鴻鶴 攝中新網黃山9月26日電(劉鴻鶴)「過中秋,吃麻餅」是徽州民間的一項傳統習俗。雖然造型不像西式糕點那麼精美,但卻飽含了人們對遊子的思念以及與家人團圓的嚮往。9月26日,在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新安鎮的一個手工作坊裡,十餘位糕點師傅正忙著配餡、打餅、上芝麻、烘烤……各司其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