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孤獨的人,中秋的圓月,是思鄉的離愁!

2020-12-20 逍遙於野

開篇導語:又是一年中秋到。每逢此時,遠在他鄉的遊子,總是難掩心中那鬱郁的思鄉之情。在這個闔家團圓的節日裡,一人在外總是感到分外的孤獨!

自古以來,圓月便是鄉愁,而中秋則更是對思鄉的寄託。一輪皓月當空,獨自站在漸寒的夜色裡,沐浴著清冷的月光。「今月曾經照古人」,明月照見了幾多悲歡離愁,不變的是月光裡那份對故鄉的牽掛,變了的是牽掛故鄉的人。

記得小時候,家鄉的月亮是那麼的圓,月光是那麼的潔白。而那散發出仿似天香的金色桂花,也成為了獨有的故鄉味道。自從為了理想背起行囊遠赴他鄉,好像再也沒見過那樣的月亮。每次見到桂花,也總沒有故鄉那濃鬱的幽香。

每年中秋,總是一個人靜靜地蜷在租住的冰冷的房子內。一個人,一杯酒。端著酒杯,拿著手機,聽著手機那端父母充滿關懷的嘮叨,以此衝淡內心的孤獨和對遠方親人的思念。此時,父母慈祥的聲音化作最美味的下酒菜,衝淡了白酒的苦澀。

曾經的她,那麼多年沒有聯繫,可還好嗎?她一定也在舉頭望著這輪鏡子般的圓月吧?因為,好像從月亮中看到了她飄逸的長髮,嬌美的笑容。她是不是也能看到想她的人呢?也許吧!這時,他會不自覺地捋一捋頭髮,拍一拍衣服上的皺褶。

「年怕中秋月怕半」,中秋,又一年在不知不覺中溜走了大半。當初一人一包離家,只為闖出一個未來。如今,家未成,業未立。眼看著又要長一歲,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曾經的激情漸漸的被無情的現實消磨殆盡,曾經年少的稜角也在社會的沙礫中越滾越圓。可未來?在哪?

今年中秋夜,註定又是醉酒的一夜!

篇末結語:祝願所有在他鄉獨自打拼,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得回家團圓的朋友們,中秋節安好!自己的家,永遠是最溫暖安全的避風港灣!

相關焦點

  • 2018年中秋節優秀作文賞析:中秋思鄉
    中秋的夜晚,一輪寒月,數道清輝,輕伏在抬頭望月的思鄉人的肩上,徹骨的思念叮叮咚咚,和著月光,敲擊在那一顆思鄉的心頭。   凌晨的月光格外美,朦朧的圓月向一盞孤窗中無法入眠的思鄉人訴說著千年的離殤。在團圓之夜,形影單只的人兒,眉頭微顰,眸中銀淚閃閃,對家鄉的思念搖曳在風中絮語裡,籠罩在酸楚的心頭上。
  • 人們都愛中秋圓月,這7款設計也對月亮情有獨鍾
    又是一年中秋節,這個中華傳統節日始於唐朝延續至今,2008 年,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假期,人們也開始更加重視中秋。在《周禮》《禮記·月令》中記載:「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中秋」一詞。隋末唐初,唐軍裴寂為解決軍糧問題,以圓月為靈感,發明了月餅,並作為軍餉,而當時的宮廷中也有在八月初秋賞月的習俗。
  • 中秋節思念親人的詩句古詩說說 中秋表想家思鄉的句子
    深夜思鄉不能寐,半夜院中空徘徊。中秋皎月空中懸,團圓佳話繞心扉。  6.月圓人更圓,越是團圓佳節越是思念至親至愛的人,家人,親人,和最愛的人,如今越來越想多陪陪你們,陪在你們身邊會覺得很心安,也越來越想擁有一個圓滿的家。  7.每逢佳節倍思親、對於在外的人總會思念著家裡的每個人,想著一起和親人賞月的情景。此刻,我想著自己也曾在異鄉過過這樣的節日,心裡很酸楚。 一年又一年的中秋節快樂吧!
  • 除了「明月幾時有」的離愁,古詩詞中的中秋還有這些
    說起中秋的詩句恐怕我們第一句想到的是蘇軾的《水調歌頭》中: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蘇軾的《水調歌頭》可以說是傳唱度最高的,詩中的思鄉之情溢餘詞中。古代時的交通不發達,古人的思鄉之情比較重。現代隨著通訊技術的發達,視頻是闔家團圓之際所有離鄉人對家人想念的寄託。中秋不僅僅是思鄉和離愁,古代詩句中也有著不同的中秋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 一年一中秋,圓月圓相思
    中秋節一年一中秋,圓月圓相思自古以來文人墨客便鍾情於中秋圓月正如李白所言「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情愫經月光洗禮,更顯長久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根據我國的曆法,農曆八月在秋季的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又稱為「中秋」。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明天就是中秋節了,作為中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擁有獨具地域特色的民俗。
  • 如何用詩詞來表達對思鄉之情?這三首詩意境太適合
    當我們遠在他鄉,每逢佳節,心中湧現出的往往是和父母一起生活時幸福快樂的時光,對比此刻獨自一人的情景,孤獨之感油然而生。《論語·裡仁》裡講要孝敬父母,便不要隨便遠行,除非是有遠大的理想要去實現,並且告知父母去處的情況下,才算達到了遠遊的條件:「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 巧扮家居,打造溫馨中秋節 中秋應景家居好物推薦
    在這個充滿溫馨的節日裡,除了吃月餅、賞花燈,家裡也應該裝飾起來,營造一個過節的小氛圍~對於經常出門在外的遊子,也可趁此美好的團圓之際,為家人打造一個溫馨、浪漫的小家;中秋將至,這些應景家居好物,助你度過一個更有韻味的中秋~-1- 意外設計 滿月小夜燈
  • 一度中秋正思鄉 一輪圓月誘感傷
    中秋佳節是合家團圓的日子,但我那兩鬢斑白而又瘦骨嶙峋的爺爺奶奶卻獨自留守在老家。由於遠隔萬水千山,身在異鄉的晚輩們不能回去和他們共度這良宵佳節,心中不禁在想:「他們的中秋過得如何?他們應該也在思念著異地的我們吧!」雖然身處異鄉,但好在老家的不少親戚也都在美麗富饒的老家討生活,因而大家自會在這萬家燈火共團圓的時刻一起聚聚。
  • 2019北京樂多港奇幻樂園中秋圓月會時間+門票+購票入口
    樂多港奇幻樂園中秋圓月會  日-9月15日  門票:39.9元(原價120元)  搶購日期:即日起-9月15日(以售罄為準)  1、提花燈  人群中你是那個閃亮主角,花燈種類繁多,宮燈、荷花燈、生肖燈、蘑菇燈,樣式豐富、色彩鮮豔,每一款都會讓你成為人群中最亮的那個主角,中秋圓月會每天限量免費贈送花燈
  • 127.相見歡-五代.李煜: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默默無言,孤孤單單,獨自一人緩緩登上空空的西樓。抬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悽涼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
  • 疫情難阻思鄉情 遊子中秋「雲」團聚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團聚是這個節日不變的主題,而對於那些逐夢世界的海外遊子,因種種原因不能與家人團聚,「團圓節」便成為了「思鄉節」。擔任中國鐵建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東段大直徑盾構項目經理高宇田告訴記者,「有了孩子以後,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才更能體會中秋的意義,更加重視從古至今延續下來的團圓的傳統」。
  • 七首一斛珠:訴盡離愁詞一闋,黯然無語相思切
    在徘徊中,我孤獨的以文字成眠。許盡了雪月的繾綣,卻換不來片刻的纏綿。訴盡離愁詞一闋,黯然無語相思切。在守望中,隨著風霜麻木的,是一句句曾經炙熱的誓言。——皛玊題記盡離愁淚水打溼了面龐,心早已滄桑,不知何時,生命,只剩下一抹孤獨的荒涼。
  • 中秋又賞團圓月,始信人間勝天堂;七首中秋詩,團圓是最美的願望
    月過中秋念,千裡共嬋娟!中秋是一個圓,月亮的圓,月餅的圓,團圓的圓。團圓是中秋節永恆的主題,也是國人文化心理的最終歸宿。只有家人團圓了,我們的人生才能圓滿無缺。中秋又賞團圓月,始信人間勝天堂。團圓,是最美的願望!
  • 嶺南寫真:客家中秋糕點甜 牽動鄉賢思鄉情
    嶺南寫真:客家中秋糕點甜 牽動鄉賢思鄉情   中新社梅州9月30日電 題:客家中秋糕點甜 牽動鄉賢思鄉情  作者 楊草原 周濤 王馥茵  中秋節是中國人的傳統佳節,自古有吃月餅、賞月的習俗。
  • 共賞中秋圓月,杭州城中香格裡拉大酒店中秋戶外賞月宴虛位以待
    中秋的月亮格外圓,在市中心黃金位置的露天草地,和家人團聚品嘗美食之餘共賞一輪明月,豈不妙哉?今年杭州城中香格裡拉大酒店特設露天團圓晚宴,中秋夜齊聚於酒店戶外草坪,共享美食,共賞美景。 以自助形式呈現匯集海陸美食,中西式相結合的饕餮盛宴。
  • 兒童畫教程|趣味色彩+創意線描——中秋節的圓月
    今天在課堂上用印的方法印出斑駁肌理的圓月和明亮的許願燈,用線描刮畫的方式來表現皎皎明月下的樓房,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顏色和線條的魅力吧!情景描述著名詩人杜甫在詩句中寫到:「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意思是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表達了詩人由月而引發的思鄉之情。
  • 古詩詞飛花令之圓月
    徐集孫《中秋夜雨》兩年客帝畿,圓月浸秋輝。今夜月圓時,風雨打門歸。年年此桂魄,不照今年客。明月應團團,只被浮雲隔。倉央嘉措《情詩其十三》明眸皓齒豔無雙,比擬圓月兩相仿。惆悵嬋娟多寂寞,歡情只供一夜長。朱敦儒《浪淘沙·圓月又中秋》圓月又中秋。南海西頭。蠻雲瘴雨晚難收。
  • 中秋之夜沒有月亮,幸好詩歌裡還有圓月
    而最後一句,卻嘆月,他看到月亮,卻嘆息,如此美好動人的月亮,卻不能用雙手捧著,贈送給心愛的人,只好回屋裡繼續睡覺,在夢中與親人共賞一輪中秋月吧。雖然結局很悵然,但開篇卻宏大,廣闊,而開篇被後人引用。這簡直是為中秋月量身定做的詩篇啊。
  • 中秋團圓夜 與詩共赴約
    原標題:中秋團圓夜 與詩共赴約   摘要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   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都充滿了遊子深切的思鄉之情;張九齡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月,竟夕起相思」,表達了詩人望著圓月思念遠方之人的感情;蘇東坡《水調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