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念想:一周城市生活

2020-12-14 澎湃新聞

城市裡的新鮮事總來源於居住者的一些念想——堅信公共空間之於大眾意義的人創造了新地標,熱愛推廣海派文化的人創建了俱樂部新分支,希望輸出自己生活理念的人聚集在新市集。在沒划龍舟的端午節,新生活在疊加,城市被反覆塑造。

上周回顧:新地標、新俱樂部、新市集與新故事

上海城市愛好者新地標 

6月20日,群島BOOKS空間在徐匯濱江跑道公園開幕。書店所在地是曾經的龍華機場跑道。建築師祝曉峰用「家的延伸」這一概念將遠超一般建築長度的外部空間與容納公共活動的室內空間結合在一起。疫情之下,群島的夥伴們仍然堅信公共空間之於大眾的意義。開幕展是100本城市主題圖書的微書展和10位藝術家關於城市的個人敘事。展廳一角,定海橋舊書店老闆趙明也帶著他的舊書和書法作品與劉家琨、班宇一道參展。隨著群島BOOKS空間和城市交集的陸續開幕,以及正在籌備中的卷宗書店,上海城市生活愛好者又多了不少新地標。(王越洲 圖/文)

脫胎於老房子俱樂部的海派生活推進會  

2020年6月20日,

老房子俱樂部

成立兩年後,發起人之一,70後的胡平出於讓上海的年輕人更多了解和認識海派文化、海派生活的目的,組織原班人馬在花園飯店成立了海派生活推進會。「推進會」的命名來自於作家、美食家沈嘉祿。成立儀式上,沈嘉祿說,「再難的情況下,也不放棄對品質生活的追求。體面地,有尊嚴地活著,這就是上海人。這就是海派文化,海派生活。」推進會成立儀式還邀請了滬上兩家主要由年輕人組成的城市行走團體——城市考古和織城網絡(UNO)的代表人物上臺發言,並預告了接下來的合作計劃。胡平說,「作為一個俱樂部,一定要有顧問團。」第一批顧問從美食、建築、石庫門和弄堂文化、古董家具、歐美懷舊音樂等方面邀請,受聘人包括:沈嘉祿、惜珍、宋路霞、婁承浩、壽幼森、樂建成、柯煒文夫婦、陳志偉、錢蕊嫣、屈一峰,以及嚴爾純。(沈健文 圖/文)

虹橋天地的理想市集  

虹橋天地後備箱市集於端午假期開放。現場略顯雜亂,豪車、廉價小商品與個人收藏展並存,配上漢服變裝與音樂表演的助興,已然脫離了最初人們對「地攤市集」的想像,甚至轉化成一個文創類精神展覽。在我花費了一筆不小的錢購入了一對手工稻草編制的兔子後,碰上攤主向我講解他們自己的品牌價值與理念。我意識到,商品只算是賣主的興趣與雅致的載體,與攤主的交流與探討將會更有價值。(周天鳴 圖/文)

動畫短片講述臨時人口的故事 

在這個名為

《臨時人口》

的動畫短片中,我們看到一個看似時間停滯的城市,主人公卸下口罩在小屋裡端詳著手機中的災難信息,手機也反向凝視,在面部和鏡面間形成光帶。外面沒有陽光,人們帶著口罩,彼此並無互動,仿佛有關災難的信息碎片一樣與彼此無關。然而每個人的際遇都大同小異,並憑著流行病這一紐帶緊緊相連。(Jady Liu 截圖/文  Aaron 插畫/定格  Leah & Lily 腳本)

本周關注:地方文化

寧波·書展|多向的南方——潮溼和鬆軟之外 

假雜誌圖書館將重新圍繞書本,做一系列「藝術書的展覽」。展覽會基於某個主題做深入研究、討論,選出5本左右最有代表性的書,為每本書預留一堵牆,再與藝術家或作者來回溝通,做出最終展陳方案。此次展覽以假雜誌所在地寧波為參考坐標,以「居住於生活」為視角,為讀者提供一條進入「南方」的路徑。

相關藝術家:214(中國貴州)、黃淑婷(新加坡)、香港浸會大學視覺學院(中國香港)、Romi Perbawa(印度尼西亞)、Vasantha Yogananthan(法國)、Kevin WY Lee(新加坡)、趙仁輝(新加坡)

時間:2020年6月27日-9月20日

地點:假雜誌圖書館二樓展廳(寧波市江北區八號公園三號樓)

詳情請關注

JIAZAZHI LIBRARY

微信公眾號

雜誌:《GS樂點:故鄉》「東北與廣州故事集」 

GS雜誌去年開啟了一項非虛構寫作計劃「故鄉計劃」,這個項目關注主流之外的同志生活。這期雜誌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東北故事集,在東北這塊魔幻之地,有許多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著;第二部分,是GS雜誌與廣州老年同志口述史合作的「廣州老年同志口述故事」,與被遺忘的東北地不同,廣州作為最早的同志生活方式的開始地,當年的同志曾以怎樣的方式生活?

同志是沒有「故鄉」的,但同志又真有其故鄉,在這種有無間,正是複雜產生之地。

詳情請關注

GS樂點

微信公眾號

近期線下活動推薦

上海·行走|蘇州河河濱尋城記西線 上海·展覽|神秘參與 

展覽透過多種媒介的形式,以幻想為探索線索,展現一系列由「集體無意識」到「模仿欲望」等精神分析學理論的藝術實踐參照,挑戰身體欲望的感知與想像,重新連結人與世界複雜的精神聯結。其中不少作品是第一次在國內展出。

總策劃:邱志傑

策展人:錢詩怡

時間:2020年6月27日-9月6日

地點:McaM明當代美術館(上海市靜安區永和東路436號)

詳情請關注

McaM上海明當代美術館

微信公眾號

上海·招募|706上海招兵買馬 

疫情之前,在上海各個地方的書店,我們討論空間、建築、民俗學;在706上海生活實驗室的客廳,也嘗試完全由參與者設計環節的「48小時生活實驗室」;冬日的夜晚,組起熱熱鬧鬧的聖誕火鍋趴;周末窩在沙發上一起看電影、討論觀後感。暢想太空城市、遊擊城市與分布式協作社群。現在,706上海生活實驗室歡迎有想法的人,帶著創意來發起線下活動。

近期分享預告:1930年代國際共運在上海的事件、情報和管控

嘉賓:陳仲偉

時間:2020年7月4日 15:00-17:00

詳情請關注

706上海

微信公眾號

杭州·讀書會|「城市影像」讀書會讀者招募 

本次讀書會的主題是

「城市影像」

,由1908閱覽室和國內首個城市紀實攝影師聯盟——拾城共同策劃。拾城兩位成員陳中秋和朱駿將帶來剛剛發表的拾城五周年紀念畫冊《日常照度》,與讀者一起分享拾城五年來對城市影像的記錄。晚上還將邀請法律專家一起探討新民法典對城市攝影的影響。

時間:2020年6月27日 13:00

地點:杭州市下城區鳳起路290號三華園3-1908室(近地鐵2號線中河北路站B2出口)

詳情請關注

1908閱覽室

微信公眾號

武漢·放映丨「不可靠岸的重逢」:王育臣作品展 

王育臣導演的《發條兔子》《死命力》《皺紋》將來到無為書屋的閉門放映計劃與觀眾見面,放映員認為這一年的武漢是極度適合放映他的片子的空間,其作品從演員到對白,從場景到鏡頭,無一處不時時透露出漩渦般的吸力。

時間:2020年6月27日 15:00

地點:無為書屋(武漢市武昌區和平大道1024號)

詳情請關注

都馬蕩

微信公眾號

武漢·音樂丨Field Day

科技的進步,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也創造了更多時空之外的可能性,真實與虛擬之間的界限,變得愈加模糊。這次Wuhan Prison將通過網絡,與遠在加拿大的視覺藝術家進行實時合作。基於Zoom會議系統,音樂人的聲音信號與藝術家的視覺元素將會進行實時交互,最後將處理後的視頻,實時的反饋在現場的投影上。同時現場會用到多層全息紗幕投影,在現場營造出足夠真實的夢幻場景。

時間:2020年6月26日 20:30

地址:Wuhan Prison(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國光大廈半地下室)

詳情請關注

WuhanPrison

微信公眾號

成都·音樂丨AXIS*Do Hits『X周年雲碾』

關於 Do Hits 的創立,Howie Lee當時的想法很簡單,最開始只是因為中國電子音樂的環境不太好,沒有供 producer 施展的空間 ,Do Hits 就是為了當時包括他在內的電子音樂人設立的平臺。該廠牌迅速晉升為中國地下音樂圈的中流砥柱,接二連三地發行了數張合集,這些作品是都來自五湖四海具有前瞻性的音樂製作人們。本次,廠牌10周年巡演成都站將在AXIS進行。

時間:2020年6月26日 22:00

地點:AXIS(成華區望平街23號紙箱廠2F)

詳情請關注

AXIS

微信公眾號

成都·分享|探秘老成都——《影像中的成都》分享籤售 佛山·展覽|合意——中國園林中的人線上活動推薦

有獎徵文|2030:新冠紀元十年 

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邀請你嘗試跳出「身在其中」的狀態,從未來的視角「回望」和思索新冠病毒可能對整個世界和個體生活帶來的產生的影響。文章需以2030年為出發點,與新冠疫情有所關聯,在此基礎上盡情暢想、展開敘述或議論。你可以描繪一幅烏託邦式的社會圖景,也可以構建一個令人窒息、荒誕的「美麗新世界」。中文字數需控制在3000字之內。

投稿截止日期:2020年7月6日

詳情請關注

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

微信公眾號

線上觀影|雲上坎城:夢境之旅 線上講座|新的銀色世界中國左翼電影運動回顧(上海電影博物館嗶哩嗶哩直播間) 線上對話|失序時代與建築學 線上分享|我們一起和工友們聊聊天 線上對話|國際疫情下藝術機構數位化轉型的再思考 線上分享|一個Vlogger在武漢 線上沙龍 | 七月時鐘:在變遷之中生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念想新學期
    念想是心心念念,念想是初心不變……新學期即將起航!老師們用在狀態,念想新學期!
  • 個體與社會:一周城市生活_城市漫步_澎湃新聞-The Paper
    本次展覽以三個歷史性的空間轉變時期為構架,還原了上生·新所所在地的建成史和轉變過程。通過「田園」、「單位」和「社區」三個主題單元,分別對應作為1924年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的1920-1930年代、作為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的1951-2016年、作為當代城市更新以及未來都市新社區的上生·新所。展覽空間使用了原孫科住宅的書房、餐廳和客廳,二樓以上不對外開放。
  • 網紅還是野生:一周城市生活_城市漫步_澎湃新聞-The Paper
    網紅還是野生:一周城市生活 沈健文 Jady Liu 王越洲 劉懿琛(實習生) 2020-11-27 17:12 來源
  • 被藝術治癒:一周城市生活
    當藝術介入城市更新,當藝術被用於營造社區,當藝術變成特殊群體手中的魔法棒,它便成了現代人生活中的一劑良藥,治癒隱匿在心靈深處的瘡疤。薦書|《用後即棄的人:全球經濟中的新奴隸制》從泰國的妓院到巴基斯坦的磚窯,再到巴西的木炭營,凱文·貝爾斯深入世界各地的奴役現場,通過實地考察揭示了當代新奴隸制的出現及其可怖的運作方式。今天,大多數奴隸制隱藏在欺騙性勞動合同的面具之下,公認的勞動關係體系被用來合法化並掩蓋奴隸制。
  • 網紅還是野生:一周城市生活
    社交媒體塑造了生活與社交的新形式,同樣也影響著人們對建築翻新和城區設計的進一步探討,當網紅建築開始淪為自拍照中一張外形精緻的扁平化背景幕布時,我們又該如何去探尋建築的文化意義,去打造一張獨特的城市文化名片?在本周回顧中,我們將介紹一家美術館向社區開啟的「客堂間」和一場在北京發生的紀念「烏力波」60周年的活動。
  • 回顧與展望:一周城市生活
    尤其在新冠疫情下,健康衛生問題顯得尤其緊迫。截至目前,「清潔小手」計劃已經為11個省市的131所農村幼兒園安裝了洗手池和捐贈清潔衛生物資,超過10000名師生受益。參觀者可以在這裡隨手捐一份給鄉村兒童的清潔套裝,包含肥皂、臉盆和起泡袋。
  • 都市映像:一周城市生活_城市漫步_澎湃新聞-The Paper
    關於一座城市的記憶往往源自於哪裡?是你小時候生活過的那個街道,曾經最愛去的美食鋪所在的那條老巷,還是你每日必定要途經的那個不起眼的路口?有關城市的記憶也許被我們留在一張老照片中,也許是喚起回憶的一種聲音或是氣味,又或者源自於一首老歌和一段文字……近期回顧
  • 男人對女人斷了念想,才會說出這樣的話!
    當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徹底的斷了念想的時候,才會說出這樣的話!1、「你走吧」其實,這很簡單的三個字,但是包含的卻是最徹底、最決絕、最冷漠的態度。當一個男人在分手的時候,對你說:你走吧,就說明這個男人對你已經不再想挽留了。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在他的心中,這段感情在這裡已經上了一個句號。所以,也只有在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斷了念想的時候,才會說出這樣的話。
  • 男人對你斷了念想,會做出這些改變!
    倘若男人對你斷了念想,一般會做出這些改變!1.不再主動聯繫你男人如果知道自己沒有機會了,那麼首先會做出的改變就是不再主動去聯繫你了,一方面男人是很要面子的,這個時候還去找你無異於死纏爛打。另一方面主動聯繫你並不會使得你們的關係有任何的進展,所以為了對你斷了念想,就會毫不猶豫選擇那麼做,儘管內心特別受煎熬,但是看清現實是最重要的。
  • 隔離中的出版:一周城市生活_城市漫步_澎湃新聞-The Paper
    本次展覽以書為形式線索,以城市為內容核心,分為微書展:城市狀態,和呈現個體多樣敘事的「10人的當代中國城市變奏」兩部分。行走線路一:摩登公寓之咖啡行遊UNO特邀領隊:慫兒(咖啡達人、食庫遊創始人)時間:6月25日 15:00 - 17:30集合地點:淮海中路1848號,URBANCROSS Gallery | 城市交集行走線路二:浪漫化的城市生活UNO
  • 男人這3個轉變,意味著他對你已經斷了念想!
    可是,當他因為某些事,對你斷了念想後,他就會出現巨大的轉變。曾經那個把你捧在手心的人,也會變得忽冷忽熱,讓你捉摸不透。你不需要問為什麼,因為愛與不愛都沒有為什麼,當男人有這3個轉變時,就意味著他對你已經斷了念想!1、變得不主動聯繫你男人愛你的時候,打開手機你就會看見他的消息;加班的時候會接到他的電話;晚上他都會找你聊天。
  • 遊戲式紀錄:一周城市生活_城市漫步_澎湃新聞-The Paper
    遊戲式紀錄片《Out For Delivery》用360°鏡頭記錄了除夕前一天,也就是武漢封城日的北京外賣配送員的生活。街道森友會」為主題,帶著大家體驗北京充滿趣味的城市景觀,找回和自然植物、景觀環境的互動,了解城市規劃和景觀設計如何打造屬於市民的「綠島」。本次漫步將途經安德城市森林公園、環二環的城市綠道、二環城市公園,最後到達五道營胡同的沙龍場地。
  • 王興江作別中宇動情落淚 留與姚明合影照做念想
    這張照片是王老闆想留給自己關於籃球的最後念想  長時間的沉默……  誰也不知道,這第一句話該說什麼?「這鞋是新賽季發的吧?」有記者不鹹不淡地問了句。「上賽季就穿著。」王老闆答得也是寥寥幾字。  王老闆突然想起一件事,「去年和上海隊打季後賽時,我和姚明的合影是哪位拍的?回頭給我一張照片,離開籃球了,好歹是個念想。」  按照合同,汾酒集團從這一天起全面接管俱樂部。已經將球隊整體出讓的老闆王興江,就將離職,當晚對陣上海隊的比賽,他不會到現場。
  • 生活壓力大的城市,只是三線城市,房價卻比一線城市還高
    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好,但隨之而來的是壓力, 很多人認為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但壓力也比以前大了,能讓自己開心的事越來越少了, 特別是對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人們來說壓力無處不在, 但是,生活壓力最大的城市決不是北上廣。
  • 男人一旦對你斷了念想,就容易有這些表現!
    男人一旦對你斷了念想,就容易有這些表現!愛情是珍貴的,一旦失去就很難再挽回,但是如果你們之間從來都沒有過愛,就真的沒必要再堅持一段無愛的情感,倒不如爽快一點去追求自己所愛。從古至今我們聽過很多男人絕情的故事,現實中也有很多這樣的男人,真不希望大家會遇到這樣的人。
  • 李克強「擔任了公職就要斷掉發財的念想」告誡誰
    既然擔任了公職,為公眾服務,就要斷掉發財的念想」。 (據3月17日新華社) 腐敗既是發展的絆腳石,也是破壞幹群關係、黨群關係的蠹蟲。堅決懲治腐敗,是我黨的一貫態度和立場。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堅決查處大案要案,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不管涉及什麼人,不論權力大小、職位高低,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要嚴懲不貸。
  • 廈門SM新生活廣場榮獲「新一線城市商業地標」大獎
    2017年11月30日,由贏商網主辦的「影響一座城,新一線城市商業地產高峰論壇」,在南京金奧費爾蒙酒店隆重啟幕,活動以「影響一座城」為主題,共議新一線城市商業地產未來發展之勢,共尋中國商業地產發展新路徑。
  • 一塊小小的「黑板新聞」 成了村裡人每天的念想
    10年間,這位老人把家門口變成了村裡的「文明驛站」    黃銀大的黑板報,是村民們每天的念想    武進區嘉澤鎮南莊村村民黃銀大的家門口,掛著一塊小黑板,他每天在上面更新內容,和村民們分享國家大事、時事信息、讀書心得,十年如一日為村民提供豐富的精神大餐。
  • 一百年前德國的城市規劃與生活「新」方式
    1925-30年,Ernst May作為負責人,開展了名為「新法蘭克福」計劃的城市規劃和社會住宅建設。6年間在老城外圍共建了24片居住區,這些住宅樓摒棄了傳統的建築造型,是經典現代主義和功能主義的重要代表,其風格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同時期的法蘭克福廚房還是現代整體式廚房的開山鼻祖。本期由曉萌通過三個展覽帶大家了解一百年前德國法蘭克福的城市規劃與生活新方式。
  • 一座城市需要的生活方式——「生活愛上心中新」·2018虹橋麗寶...
    新銳的氣息、新鮮的活動與新奇的靈感,這是更多來自於這座城市紛呈且不斷更新的商業體驗。毫無疑問,在上海這樣一座商業競爭尤為激烈的城市,消費者對於商業空間的期待和需求日異月殊——任何一個商業對此的解讀,歸根結底都是對「這座城市裡,人們需要怎樣的生活方式」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