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音樂學院官微2020-11-18 10:59
北京時間11月16日22時15分,由紐約聯合國總部牽頭髮起,聯合國訓練研究所(U. N.Institute for Training and Research—UNITAR)執行,全球表演藝術基金會、全球音樂教育聯盟共同承辦的「表演藝術的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暨全球音樂教育聯盟2020年年會在線上成功開幕。
此次高峰論壇暨全球音樂教育聯盟2020年年會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的活動組成部分,是應聯合國總部邀約,響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聯合國制定的17個全球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縮寫SDGs)舉辦的文化藝術領域的重要國際活動。可持續發展目標也是在2000-2015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MDGs)到期之後繼續指導2015-2030年全球發展工作的準則。
來自亞洲、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的世界一流音樂院校校長及國際音樂界的音樂家代表齊聚線上,就「表演藝術的可持續發展」主題展開討論,圍繞「專業發展與藝術家導師制」「全球音樂教育聯盟人才培養經驗分享」「國際音樂比賽——藝術家的發現與個人成長」「疫情下高等音樂院校全球合作的創新與發展」「以高精尖人才培養為目標的高等音樂教育」「音樂素質教育全球化」等分論題展開為期兩天的討論。
開幕式
在開幕式上,全球表演藝術基金會主席班傑明·伍德羅夫先生、紐約聯合國總部訓練研究所主任馬可·蘇亞索閣下、駐聯合國總部大使卡塔琳·博格亞閣下先後致辭,紛紛表示「全球音樂教育聯盟」雖然是一個年輕的國際學術組織,但是卻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全世界音樂藝術界的廣泛關注。全球音樂教育聯盟年會正在逐漸成長為文化藝術領域的「聯合國大會」。
全球音樂教育聯盟主席、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教授作為唯一亞洲音樂家代表致大會開幕辭。他表示「希望在聯合國帶領下,攜手世界各音樂院校、藝術機構,碰撞出新的合作火花,建立起新的交流合作機制,探索人才培養、音樂研究以及傳播普及的新模式,共同推動全球音樂教育邁上新臺階,為人類文明和諧共生與世界和平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理事主旨發言
在開幕式環節後,全球音樂教育聯盟2020年年會正式開幕。全球音樂教育聯盟主席、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擔任主持,芬蘭赫爾辛基藝術大學校長卡爾洛·希爾德、伊斯曼音樂學院院長賈馬爾·羅西、雪梨音樂學院院長安娜·瑞德、芝加哥大學人文與音樂學院院長安妮·羅賓森作為聯盟理事先後以「國際化與多邊合作在後疫情世界中的作用」「國際合作的機會拓展」「藉由音樂交流的文化認知轉變」「全球音樂教育聯盟院校間的跨機構科研合作」為題進行了主旨發言。
隨後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教授以全球音樂教育聯盟主席身份進行了聯盟理事主旨發言並總結道「藝術是人類文明的瑰寶,也是引導人類走向精神自由的夥伴。藝術教育千年傳承,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期,藝術教育創新發展,提升全人類的文化素質,是我們面對的新問題。」
發言最後,全球音樂教育聯盟主席王黎光向與會的各國音樂家與全球音樂教育聯盟全體成員呼籲「當前新環境下,音樂應該積極發揮在21世紀的新作用。各國音樂家、音樂教育家在音樂理論方面要積極引領新時代音樂藝術走進千家萬戶的潮流;在音樂創作方面要努力創作出包含各國民族音樂元素的可聽性和可記憶性強的優秀作品;在音樂表演方面積極開展殿堂及田野都可分享的藝術傳播方式;在音樂教育方面構建適用於音樂素質教育標準的課程體系。」
全球音樂教育聯盟
人才培養經驗分享
全球音樂教育聯盟全體理事主旨發言環節後,聯盟大會進入「全球音樂教育聯盟人才培養經驗分享」環節。英國皇家伯明罕音樂學院院長、義大利塔蒂尼音樂學院院長、英國約克大學音樂學院院長、美國克利夫蘭音樂學院院長、美國皮博迪音樂學院院長先後進行主旨發言,分享了各自院校在全球音樂教育聯盟框架內開展國際人才聯合培養的舉措與探索。各位院長紛紛表示,由中國音樂學院牽頭搭建的全球音樂教育聯盟平臺是全世界高等音樂教育人才培養的重大創新與突破。中國音樂學院培養的學生也在近年來聯盟院校間的聯合培養中展現出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水平。在聯盟大會線上討論中,「中國音樂學院」成為全體聯盟院校校長及各國音樂家代表在線互動討論中的「高頻詞」。中國音樂學院近年來的發展和成績得到了與會人員的廣泛關注和充分肯定。
全球音樂
教育聯盟
「表演藝術的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暨全球音樂教育聯盟2020年年會將在線舉辦兩天。北京時間11月17日晚22時將繼續進行大會第二天的專題討論。俄羅斯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義大利米蘭威爾第音樂學院、挪威音樂學院等20餘所新加入聯盟院校校長將在線研討未來國際合作的創新與發展。全體聯盟院校校長也將在聯合國紐約總部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引導下,就音樂素質教育的全球化議題進行深入討論。
出品:中國音樂學院黨委宣傳部
來源:中國樂派高精尖創新中心
文:牟笑飛
設計:高伊俏
來源:中國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