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日本必敗無疑,美軍為何仍投放原子彈呢日軍發明一酷刑

2020-12-23 騰訊網

二戰末期,日軍開始節節敗退,特別是在東南亞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上,更是處於一觸即潰的狀態,失敗的結局不可避免。二戰末期日本必敗無疑,美軍為何仍投放原子彈呢?其中必定有深層次的原因,首先按照當時的戰局來看,雖然日本戰敗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但如果早日結束戰爭,則可以減少戰爭造成的傷亡,雖然投放原子彈比較殘忍,但畢竟這樣做,可以使更多的人不再深受戰爭的摧殘。同時也可以減少美軍登陸日本本土造成的傷亡,畢竟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可是多次發動自殺式攻擊,美軍對這種做法也是比較恐懼的。那麼決定投放原子彈就只有這麼一個原因嗎?大家要知道的是,原子彈可是殺傷力極大的武器,肯定經過了多方協商,理由一定會有很多,其中日軍虐待美軍俘虜,肯定是其中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因了。

據資料揭露,二戰時期,日軍堪稱是對待戰俘最殘忍的軍隊,一旦盟軍的戰俘進入到日本集中營中,一般情況下來說,基本上沒有生還的希望。而且日軍並非只是在中國戰場這樣做,在太平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也是這樣,日軍逼迫戰俘們從事繁重的體力活,如修建機場和挖礦。基本上進入到集中營後,就沒有活命的希望了,大多數的戰俘都會活生生的累死。據史料記載,1941年日軍成功突襲美軍太平洋基地珍珠港,美國對日本正式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然而在戰爭初期,由於美軍準備不足,日軍勢如破竹,相繼攻佔了英美等大片殖民地,就在這一年裡,日軍足足俘虜了十幾萬美軍將士。這些美軍戰俘被迫徒步前往到卡帕斯集中營,足足走了好幾個月,在這期間,由於日軍提供的食物較少。再加上路途十分辛苦,結果數萬美軍在路上便死去了。

而倖存活下來的美軍戰俘,後面的日子更為悲慘,據統計,在當時的集中營中,美軍戰俘要工作12個小時以上,每天只有兩頓飯,而且飯量也十分少。根本就吃不飽,結果一個星期不到,許多美軍戰俘居然都餓死了,因此很多人便開始想著逃離這座集中營。不幸的是,大多數逃亡的人都被日軍抓了回來,並且日軍會活活折磨這些美軍戰俘,其中日軍發明一酷刑,這便是將逃跑的戰俘扔在廣場上,任由太陽暴曬,也不給一點水喝。結果可想而知,戰俘居然都變成了乾屍,為了避免犯人逃走,日軍居然還想出了連坐制度,只要是一人逃跑,同一個牢房的人都會被處死。除此之外,日軍的731部隊比集中營更為殘忍,美軍戰俘會被當成試驗品,被注射各種毒藥,就是為了研究生化武器的威力,日軍也會詳細記錄下這些美軍戰俘在注射病菌後的各種反應。

筆者認為,正是因為二戰時期日軍的殘忍和狠毒,使得美軍將士十分痛恨日軍的所作所為,而且美軍推崇的可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太平洋戰爭中,美軍一旦俘虜到日軍,也會想盡一切辦法來羞辱和折磨日軍,讓這些日軍戰俘也生不如死。正是因為美軍如此仇視日本,加上還有其他因素的考慮,最終美軍在日本本土扔下了兩顆原子彈。其結果還是比較明顯的,日本不久之後便選擇無條件投降了,其實在二戰時期,中國才是對待日軍戰俘最好的一個國家。畢竟深受儒家文化薰陶的中國人,將百萬日軍戰俘禮送出境,並且還供給好吃好喝的,這點是其他盟國都做不到的。

相關焦點

  • 二戰廣島原子彈,從投放到爆炸只有43秒,投彈美軍飛機如何逃生?
    二戰末期的時候,日本的敗局已定,但是日本仍然打出了一億玉碎的口號,堅持不投降,美國甚至都將日本的本土納為轟炸範圍了,但是日本卻絲毫不為所動,如果不是最後原子彈讓日本放棄了,誰也不知道二戰最終會走向什麼結果。
  • 《進攻日本:日軍暴行及美軍投擲原子彈的真相》出版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贈送新書《進攻日本》2文青攝2014年9月18日,即「九一八事變」83周年紀念日的下午,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主辦的「歷史的正義——《進攻日本:日軍暴行及美軍投擲原子彈的真相》新書發布暨捐贈儀式」在北大博雅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 二戰投放原子彈的美國飛行員,被問及後不後悔?一番話讓人流淚
    從人類發明核彈至今也只使用了兩次,並且成功的加快了戰爭的進程,這兩個地方就是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據了解,日本是二戰的協約國,為了一己私慾大肆發動戰爭。為此,許多國家開始與日本做抗爭,美國就是其中一個。在1945年夏季,儘管日本敗局已定,但是日軍還在負隅頑抗,造成大量盟軍士兵傷亡,為了儘快結束戰爭,美國決定使用原子彈。
  • 為敦促日本投降,美國向廣島長崎丟下2顆原子彈,為何沒有選擇東京?
    為敦促日本投降,美國向廣島長崎丟下2顆原子彈,為何沒有選擇東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時候,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分別是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造成了數十萬的人無辜傷亡以及非常大的損失。那麼有些人就問了,為什麼美國會在這兩個地方投放原子彈在東京投放呢?
  • 二戰末期,日本提出「一億玉碎」到底是怎麼個碎法?
    二戰末期,隨著外部形勢的不斷惡化,日本到了窮途末路的境地,戰敗已成了板上釘釘的事。不過,日本國內許多狂熱份子卻提出了「一億玉碎」的口號。究竟是什麼是「一億玉碎」呢?原來當時日本有一億國民,所謂「一億玉碎」就是指全民皆戰死。那麼,日本當時到底是打算怎麼個碎法呢?
  • 美國為什麼用原子彈炸日本,看看日軍怎樣對待美軍戰俘的,慘無人道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向日本投擲了兩顆原子彈,加速了日本投降的進度。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原子彈的威力巨大,將兩座城市幾乎夷為平地,美國為何要使用原子彈?看看二戰時美軍如何對待美軍戰俘就知道了。
  • 美國為什麼選擇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天意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軸心國的失敗,同盟國的勝利而結束,在這期間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的事件。原子彈的投放加速了日本的投降,無異於給垂死掙扎的日軍狂徒一個致命打擊,這個事件也成為了二戰的催化劑。在這裡面我們要提到一點,美國為什麼不選擇日本其他地方投彈,反而是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呢?
  • 美軍向日本扔原子彈,日本人卻不恨美國?2個日本老人揭曉答案
    上個世紀爆發的二戰給整個世界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傷害,日本作為三大軸心國之一給亞洲地區以及太平洋地區帶來了一場巨大的浩劫。如果不是美國向日本本土投放了兩顆原子彈,二戰不會結束得那麼迅速。這兩顆原子彈導致日本民眾大規模死亡,一般情況下來講日本對於美國應該非常仇視才對,但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日本人完全不怨恨美國,那麼美軍向日本投原子彈,日本人究竟為何不恨美國呢?2個日本老人說出實情,揭曉了答案。
  • 二戰時強大的美軍和蘇軍為什麼不願登陸日本本土作戰?
    之所以美軍和蘇軍在二戰後期沒有強行登陸日本開闢新的戰場,是由當時的環境和力量所決定的。二戰末期,雖然日本在各地的佔領區和殖民地節節敗退,但是本土所受的影響並不大,在本土內還是有著充足的軍事力量的。據相關資料統計,到了1945年時,日軍大本營為準備與盟軍決戰而進行的擴充軍隊的行動。先後進行了四次擴軍動員。
  • 二戰末期,美國為何不轟炸日本首都東京,而是選擇廣島長崎?
    但為了儘快逼日本投降,保護同盟軍,以及抑制蘇聯,美國總統杜魯門和美軍高層決定在日本投擲原子彈,加速戰爭進程。由於原子彈的數量不多,好鋼必須要用在刀刃上。最初,美方選了數個日本城市作為投擲原子彈的備選目標,包括東京、小倉、新潟、廣島、京都、長崎等城市。7月26日,美國、英國、中華民國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 美國為何要投放原子彈,真的是為了減少傷亡?我們都被騙了
    慶幸的是,美國的兩顆原子彈提前結束了這場動蕩,其實一直以來,國際上,包括美國本土國民,對美國投放原子彈的決定都頗有爭議,一部分人認為,原子彈殺傷力太大,太不人道,而另一部分則堅持,如果不投放原子彈,一定會造成更大傷亡。
  • 二戰時,美軍為何不直接向日本首都投原子彈?是因為浪費嗎?
    我們都知道,二戰期間美國為了贏得最終勝利,減少自身的人員傷亡,動用核武器對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進行了兩次轟炸。美國當時為何不直接對日本的首都東京,投擲原子彈啊?跟東京比起來,廣島和長崎的重要性,顯然要低了一截兒。如果對東京進行核武器轟炸的話,很可能會造成更加轟動的效果,美國對此表示,對日本這樣進行轟炸,純粹是一種浪費。
  • 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難道不是兩顆原子彈?
    隨後美國軍隊就準備對日本本土發起進攻,沒落行動計劃由此產生,意圖全面對日作戰,與此同時,日本號召「一億國民總玉碎」以應對可能會登陸日本本土的美軍,美軍沒落行動受阻,最後美國採用了今天的人們廣為熟知的辦法,兩顆原子彈在日本掀起了巨大的蘑菇雲,日本戰敗的命運就已經被書寫好了。在1945年,二戰已經走到了終結的邊緣,各處受挫的日本就連本土都受到了來自美軍的打擊。
  • 二戰日本傾盡全力造原子彈,為何沒成功?輸在了哪裡?
    還記得世界第二次大戰中日本國家最後的敗局,敗得有多麼慘烈嗎?儘管日軍在我國領土上犯下了滔天惡行,還因為日本的無條件投降,我國並未怪罪日本,但美國卻好好的給世界各國出了一口惡氣,那就是向日本的廣島長崎地區投放了2顆原子彈。
  • 《決戰中途島》:二戰中美軍智慧反擊一役
    對於二戰,有不少影視作品以此為題材,也讓我們不要忘了歷史上時長多年的殘酷戰爭,在這次漫長的戰鬥中,涉及了全球多個國家,最終以日本投降拉下了序幕,而日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其中一個表現就是美國對衝繩投放的原子彈。
  • 二戰廣島原子彈,從投放到爆炸僅43秒,投彈美軍飛機為啥能逃生?
    二戰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人為災難,由於法西斯國家欲望的膨脹,二戰隨之而來,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後來美國丟了兩顆原子彈,日本無助地投降,這場戰爭就此結束。誠然,在最開始的時候,美國並沒有使用原子彈的想法,只是想要登陸作戰,但是當時日本全國都充滿了軍國主義思想,一旦美軍登陸,就會遭到極其頑固的抵抗,這必然會造成極大的傷亡。第二次世界大戰最激烈的時候,日本軍人被軍國主義思想所洗腦,給美軍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心理陰影。因此在權衡利弊後,美軍還是選擇放棄登陸作戰,改用原子彈。
  • 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軍實力不輸美軍,為何卻說日本必敗無疑?
    太平洋戰爭日本必敗無疑,這是一個死局。無論有著何種假設,都無法填補日本與美國之間的巨大國力差距。值得肯定的是,日本憑藉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帶來了一定的局部優勢,在太平洋上對美國海軍形成了實力壓制。
  • 二戰時日本對中國使用化學武器,為何挨了原子彈也不對美軍使用?
    日本是唯一一個遭受過原子彈襲擊的國家,但很少有人知道,整個二戰期間,日本也是唯一一個,有計劃有步驟地大量使用化學武器的國家。更加耐人尋味的是,日本使用這種武器時,竟然還分國籍:如,在危急情況下,可以對中國人使用,但是對美國人,則絕對不允許使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投放原子彈前,美軍曾向廣島丟下6000份這東西,內容道盡人道主義
    投放原子彈前,美軍曾向廣島丟下6000份這東西,內容道盡人道主義美國在日本投放的兩枚原子彈可以說是二戰期間最受人關注的事情了,因為那是第一次在戰場上出現了原子彈,也是第一次有國家遭受了原子彈的攻擊。因為長時間的戰爭,日本在二戰以後,實力比以前衰退了許多。但是投降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因為他們認為這是非常可恥的行為,會令人蒙羞,所以戰敗之後他們的將領是剖腹謝罪而不是投降。最初美軍只是隔岸觀火,並沒有參與二戰,但是日本卻率先攻擊了美軍,以至於美軍覺得不能忍受,反擊就開始了。
  • 二戰時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日本第一時間為何沒有選擇投降
    導讀:1945年,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聯合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日本拒不接受《波茨坦公告》。隨後美國在廣島投了一枚原子彈城市幾乎被毀滅,日本依然在選擇戰鬥。二戰有兩個國家是罪孽最深重的,一個是奉行法西斯主義的德國,以希特勒為首;一個是奉行軍國主義的日本,以裕仁義即日本昭和天皇為首。二戰時期,日本不停的在叫囂著打打打,守著本國的國土,擴大侵略範圍。而後來其他法西斯國家已經開始投降了,唯獨日本依舊不肯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