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為什麼中國人把年三十叫「除夕」?「除夕」從何而來?漲知識了
一直以來人們通常都會非常珍惜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這天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人們可以團聚在一吃一些平時吃不到的東西的,同時也可以聚在一起看看跨年的各種晚會,並且大家在一起的時候,還可以聊聊這一年發生的事情,並且不同的電視節目以及各種平臺都會有一些關於新年的儀式,讓人們看到之後感覺非常熱鬧。就而很多朋友卻並不是非常了解除夕這個名字究竟是從何而來,又有一些怎樣的含義。
對於出現來歷不同年代甚至會有不同的說法,但是一個普遍被人們接受的觀點就是,除夕這一天,「夕」指的是在傳說高中那種頭上長著角的怪獸,並且它非常兇猛,經常會吞食家裡的牲畜,甚至會傷害人的性命,而在過去村子裡的人們每當這種兇獸來襲擊的時候,總是需要攜家帶口的逃向深山,而在有一年除夕的這一天,這個村子裡的人們正準備往山上避難,這時從村外來了一個小孩,並且小孩長相非常可愛漂亮,而這個小朋友在村子裡問大家為何會如此驚慌,一個老婆婆就回答他,那個兇獸又來搗亂了,這個小朋友就告訴這個婆婆,她的名字叫做年,並且它可以幫助他們吃住這個兇猛的怪物,只要讓他在村民的家中呆上一晚上,這種怪獸肯定就會被他攆走了。老婆婆當時忙著逃跑,一時間也沒有多想就答應了。
而猛獸闖進村子裡的時候,發現村子裡這位老婆婆的家中門口貼著大紅色的紙,並且在屋子裡點滿了蠟燭,「夕」就渾身發抖,發出了很大聲的怪叫,朝這位老婆婆在家中望,隨後便大叫著撲了過,但在接近門口的時候這,院子裡突然傳來噼裡啪啦的響聲,而這個怪獸就因此感到害怕,從而不敢再往前了,因此人們才知道,他原來是害怕紅色,害怕火光,以及害怕炸裂的聲響。
村子裡的人在了解之後,都非常敬佩這位小朋友,所以才會有了拜年的這種習俗,而人們在知道驅趕這種猛獸的方法之後,就會在過年前有放鞭炮和在門上貼福字的這種習慣,因此在代代的傳承演變之下,才變成了我們今天過年的種種習俗。因此現在很多人一些們看起來讓人費解的習慣,原來在過去都是有很深的淵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