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
形容秋季晴空萬裡,天氣清爽。
出處:唐·杜甫《崔氏東山草堂》詩:「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方擬~,遣將西徵。★清·梁晉竹《兩般秋雨盦隨筆·史閣部書》
秋毫不犯
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後漢書·岑彭傳》:「持軍整齊,秋毫無犯。」~三吳悅,春日遙看五色光。★唐·李白《永王東巡歌》
秋毫無犯
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關於秋天的成語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後漢書·岑彭傳》:「持軍整齊,秋毫無犯。」老夫一生公廉正直,與人~。★元·嶽伯川《鐵拐李》第二折
秋毫之末
鳥獸在秋天新長的細毛的尖端。比喻極微小的東西或極細微的地方。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秋收東藏
秋天收穫,冬天存儲。泛指常規的農事活動。
出處:《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這力田呵,春耕夏耨,~,無飢無憂,何為不樂。★明·無名氏《三化邯鄲》第一折
秋荼密網
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網眼細密的魚網。比喻刑罰繁苛。——描寫秋天的成語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刑德》:「昔秦法每於秋荼,而網密於凝脂。」
秋月春花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出處:南唐·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易老,賞心悅事難憑。★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出
天末涼風
天末:天的盡頭;涼風:特指初秋的西南風。原指杜甫因秋風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摯友李白。後常比喻觸景生情,思念故人。
出處:唐·杜甫《天末懷李白》詩:「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望秋先零
零:凋零。望見秋天將到就先凋零了。比喻體質弱,經不起風霜。也比喻未老先衰。——關於秋天的成語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語言》:「松柏之姿,經霜猶茂。臣蒲柳之質,望秋先零,受命之異也。」
梧桐一葉落
梧桐落葉最早,故以之表示秋天來臨。後亦以比喻事物衰落的徵兆。
出處:無
西風殘照
秋天的風,落日的光。比喻衰敗沒落的景象。多用來襯託國家的殘破和心境的悽涼。」
出處:唐·李白《憶秦娥》詞:「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舊山河,故國遺臺憶獨過。★元·王惲《望歌風臺》詩
相關推薦:中考作文素材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信息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