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秋實
華:花。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採和德行。現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出處:《三國志·魏志·刑顒傳》:「而楨禮遇殊榮,顒反疏簡,私懼觀者將謂君侯習近不肖,禮賢不足,採庶子之春華,忘家丞之秋實。」《後漢書》卷五十二:「春發其華,秋收其實,有始有極,愛登其質。~,沒有那浩蕩的春風,又哪裡會有這滿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峻青《秋色賦》
春蘭秋菊
春天的蘭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出處:戰國·楚·屈原《九歌·禮魂》:「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所恨芳林寥落甚,~不同時。★魯迅《偶成》詩
春去秋來
春天過去,秋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描寫秋天的成語
出處:明·劉基《大堤曲》:「春去秋來年復年,生歌死哭長相守。」~,他覺得自己真的老了。
春生秋殺
春天萬物萌生,秋天萬物凋零。
出處:唐·白居易《賀殺賊表》:「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君臨八表,子育群生,合天覆地載之德,順春生秋殺之令。」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穫,冬天儲藏。指農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亦比喻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出處:《史記·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
春蛙秋蟬
春天蛙叫,秋天蟬鳴。比喻喧鬧誇張、空洞無物的言談。——關於秋天的成語
出處:晉·楊泉《物理論》:「夫虛無之談,尚其華藻,此無異於春蛙秋蟬,聒舌而已。」
洞察秋毫
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鳥獸秋天身上新生的細毛,比喻極其細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桂子飄香
指中秋前後桂花開放,散發馨香。
出處:唐·宋之問《靈隱寺》詩:「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金風送爽
金風:指秋天的風。古時以陰陽五行解釋季節,秋為金。秋風帶來了涼意。——描寫秋天的成語
出處:魯迅《述香港恭祝聖誕》:「金風送爽,涼露驚秋。」
金風玉露
泛指秋天的景物。
出處:唐·李商隱《辛未七夕》詩:「由來碧浪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利析秋毫
析:分析;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出的細毛。形容管理財務極細心、精明。
出處:《史記·平準書》:「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
相關推薦:中考作文素材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信息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