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教育界有點「熱鬧」:
先有美女校長胡紅梅爆出書籍抄襲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後有名師熊芳芳因「生命無法重來,不願一生被人安排」瀟灑辭職而名聞全國,現有名師校長陳曉麗因公權私用被老師舉報,而鬧得天下皆知。
胡紅梅
有人問:教育怎麼了?為什麼事情都發生在名師身上?難道這就是名師之所以成為名師的原因所在?
三位名師,都處於事業巔峰、好為人師的黃金年齡,但她們卻以三種不同的方式向社會發出了三種不同的警示:
胡紅梅,一個被稱為360度美女的名師副校長,因名不符實被拉下了神壇;
熊芳芳,一個提倡「生命語文」的全國名師,為了追求心中的幸福,輕輕地揮揮手,告別了三心講臺;
陳曉麗,一個全國課改優秀教師,在誘惑面前喪失了初心,不得不吞下自種的惡果。
她們都是優秀的女教師,都曾在熱愛的崗位上付出心血和智慧,但卻因價值觀不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只是有的走向了心中的幸福之路,有的走向了苦澀之路。
熊芳芳
今天,咱們不說胡紅梅,也不說熊芳芳,單說說陳曉麗。
5月22日,西安市高新區南窯頭小學21名教師實名舉報該校校長陳曉麗,以權謀私、濫用職權,並詳細列舉了19個經濟問題和16條違背師德師風的問題,包括:剋扣老師工資,將午託費存入私人帳戶、安排會計做假帳、冒充貧困黨員領補貼、公費旅遊、利用學校的施工機會給自己家裡裝修……
一條條,一樁樁,看得人瞠目結舌,讓人恍然:原來校長還可以這樣當!
目前西安高新區紀工委和教育局紀委,已成立了聯合工作組調查此事,而涉事校長陳曉麗也於5月31日被停職接受調查。
陳曉麗
如果舉報屬實,這位「優秀」的校長就不是違反紀律,而是違反法律了。從舉報內容來看,陳曉麗的行為已經脫離了教育的本質,嚴格說來已經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了。這樣的人被處理,不是教育之失,而是教育之幸!
陳曉麗將面臨怎樣的處罰,現在不得而知,只有等調查組結果出來才知道。但令人不禁要問的是,一位曾經優秀的教師,為什麼一走上管理崗位,就被權力綁架,如此大膽地以權謀私、濫用職權呢?
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名校長若德才兼備,是學校師生之幸;若校長德不配位,對學校發展和師生成長將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校長這個職務非常特殊,在基礎教育階段,除了高完中的以外,其他學校的校長連職務級別都沒有,但其手中的權力卻不容小覷。
自從實行校長負責制,尤其是縣管校聘後,校長總攬了學校人事、財務、後勤等大權,是既當運動員也當裁判員,儼然成為學校這一畝三分地上的土皇帝。
缺少監督,就會滋生腐敗。像陳曉麗這樣的校長,在現實生活中雖然不多,但也不少。他們之所以會走到這一步,除了缺少應有的擔當和素養外,這跟當前的用人制度也有很大的關係。
以陳曉麗為例。在當普通老師時,她應該也是一名愛崗敬業,勤鑽苦研的教育工作者,否則她也不會被獲得:全國課改優秀教師,陝西省教學能手,西安市學科帶頭人 ,西安市骨幹教師……這一系列頗有分量的榮譽稱號了。
然而,教學能手並不意味著是管理能手。在中國的教育界總存在著一種奇怪的現象:優秀教師不算優秀,優秀教師要能當領導才叫優秀。
這是幾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在作祟,也是當前人事制度在搞怪,簡單來說就是:只有當了領導才能體現人生價值。結果往往是,優秀的人在並不適合的崗位,漸漸失去了優秀的光輝,在誘惑面前成為了制度的犧牲品。
一名教學能手,只有給予其應有的待遇,享受應有的資源,發揮應有的作用,這才是對其最好的尊重和保護,而不是非要爬上管理崗位做那所謂的「人上人」才算功成名就。在我看來,有時「人中傑」比「人上人」更能體現一個人應有的價值。
寫在後面:眾怒難犯,凡事有底線。陳曉麗被舉報了,如果舉報屬實,等待她的將是應有的懲罰。這是教師法治意識進步的表現,也是行業規範不斷完善的體現。
我不想說這是陳曉麗的不幸,畢竟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我真的希望,作為傳承和發揚文明的學校,應該優化用人制度,讓更多的陳曉麗不因誘惑而墜落,讓更多的陳曉麗在權力的約束下,守好心,教好書,育好人。
此則教育之幸,社會之幸!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