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見聞】學院派和江湖派

2021-12-22 隨浪書院

昨天有個妹子來找院長學八字,院長表示不想教人。然後就聊了起來,妹子就問經常在網上看到八字分為兩個大派,一個是江湖派,一個是學院派,到底有什麼區別?於是院長想著跟一個人講也是講,寫出來給大家分享也是講,那就乾脆寫一篇文章來聊一聊好了(文末有大爆料,毀三觀,要有心理準備)。

 

一般而言,大部分外行吃瓜群眾,都容易把江湖派理解為跑江湖的,成天拿著鈴鐺走街串巷給人算命佔卜,靠這門手藝吃飯餬口,把學院派理解為搞研究的,基本屬於不愁吃喝,純屬研究理論的。所以江湖派的人經驗足,學院派的人理論強,更有人認為,要是把江湖派和學院派都學會,那豈非理論經驗兩手抓,天下無敵?

 

這個說法不能說不對,但是肯定不全面,而且更多是經過了美化的。是的,這是美化過後的說法,你猜猜是誰去美化的?

 

江湖派和學院派在過去是沒有這個分類的,大體上是到了近現代才有的。而且也不是八字這一塊才分的,無論是術數還是法術,都有分出這兩個體系。他們兩者的本質區別,就在於一個屬於沒有文化的群眾,一個屬於有文化的知識分子,這才是根本區別,或者叫底層人民和士大夫階層。

 

正是因為兩者的群體文化層次不同,家境不同,也就導致了兩者的手段不同,方法不同。江湖派更注重的是實用性、方便性、以及能不能掙錢,他們把這些術數也罷,法術也罷,都當做一種掙錢的手藝。學院派不同,他們更注重儀式感、藝術感、以及那種逼格感,不掙小錢,要麼給大額鈔票,要麼乾脆不給你做。下面從術數和法術兩方面來進行簡單對比。

 

術數我們以八字舉例,江湖派講究一刀二嚇三詐四捧五收袋(這幾個字你在網上絕對查不到,民間很多東西網上是根本不可能有的,都是師徒口口相傳)。什麼叫一刀,就是一開口就要切中你的脈門,比如一張口就是你身上有疤痕、你離過婚、你打過胎諸如此類,把客戶鎮住。之後就是「嚇」,你打過胎,業力深重會倒黴的。三「詐」,套問你家的其他信息,讓你不知不覺就把家底透露了,家裡幾口人,有沒有錢,都知道了。之後就「捧」,哎呀,雖然之前不怎麼樣,後運還是有的,快要轉運了諸如此類,讓客戶開心,之後「收袋」,就是要收錢了,把客戶的錢說到自己口袋去。

 

業務流程最關鍵的是什麼?就是第一刀,所以江湖派學八字,開篇學的就是口訣,什麼兄弟幾人有沒有疤痕祖墳如何婚姻如何子女如何,先學這些,學完之後,學話術,怎麼嚇怎麼詐怎麼捧,到最後怎麼收網。如果有興趣的,就學學基礎八字理論,要是沒興趣的,就可以出師掙錢去了。

 

學院派不一樣,講究娓娓道來,你一坐下,先看個格局高低,再看個運勢好壞,再分析個流年走勢,都是一步一步慢慢來,絕無套路,你要問啥他就給你分析啥。所以學院派學習,一開始就學基礎,五行幹支陰陽八卦,然後往上一步一步來,一本書一本書的研究。

 

所以江湖派把這些當做手藝,吃飯的傢伙,那你要學,就得交學費,給師父免費打工,最後給你口訣。他們很保守,教會了徒弟就餓死了師父,在過去交通不便利,能學的都是同村同鄉,往往要等師父不幹這個了,才會把這些絕技教給徒弟。學院派就不一樣了,把這個當文化,可以不收你學費,但是要看你資質,要是資質不對路,對不起不教。要是資質對路,能夠光大師父的學說,那不僅不收學費還包吃包住,指不定還把女兒就嫁給你了。這是生活條件生活環境不一樣,民間師父靠這個吃飯,但是士大夫不缺錢。

 

正因為江湖派要掙錢,所以他們的東西就很實用,要是不實用,比如開頭那一刀沒砍到人,那後面就沒錢掙了(當然肯定有後手,但是我們省略不談),所以學的東西就屬於能唬人的玩意。學院派不同,搞研究的,就算是沒算對,那也沒事,分析一下,哪兒錯了,是技術錯了還是什麼問題,慢慢改慢慢調,於是給人的感覺就是江湖派實戰厲害,學院派理論超強。

 

再來談談法術類,這一類的對比就更明顯了。過去的民間法師,是要下田種地的,誰有功夫給你在家打坐修煉,所以民間法術就一個特點,又快又靈,快就是學的快,師父剛教完你就能用,這就是快。而且一用就得靈,不靈掙不到錢。很符合現代人的生活要求,快節奏,給錢就學,一學就靈。過去老法師學法之前,一般就要問師父,這法用不用修煉,要修煉我就不學,我就學不修煉的。而且民間法術不講究,給你畫個符,嘴裡叼著煙,翹個二郎腿,一邊接電話談業務,一邊給你呼呼呼就畫完了一張,看著不像樣,嗨,用著管用。江湖派有一句驅邪的咒語,是這樣的「不怕千年狐狸精」,很大白話。

 

學院派,一般叫正規道士(對比民間道士),那就不一樣了,戒律森嚴規矩多,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統統從基礎開始,內煉打坐科儀唱醮,沒個三五年見不到功夫,但是練成了那真是強,就是學得慢。而且無論是做法事還是念咒畫符,都非常的講究藝術感,比如同樣是驅邪的咒語,正規道士就是這樣的「馘滅邪精,驅除魘穢」,就很文藝範。更不要說那些青詞了,寫的那叫一個文採飛揚,比肩漢賦。

 

江湖派看著這麼好,但是他的成就有限,到了一個地步往往就很難再往上升,此時就需要轉到學院派,繼續深入精進。所以江湖派也罷,學院派也罷,本身都不衝突,都是需要學習的,可惜大部分江湖派的人瞧不上學院派,認為假正經沒效果;學院派的人看不起江湖派,認為沒素質太粗糙。

 

然而真正修道的高手,往往走的是「師道合一」的路子(有空院長再來寫一寫什麼叫師道合一)。

 

真傳一句話(一碗水),假傳萬卷書,說的就是江湖派;

 

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說的就是學院派。

 

法無好壞,人有高低,所以少談些門戶之見,多多提升自己,才是正道。

 

【全文完】

 

【驚天大爆料】

 

民間法師一般供奉某祖師的(就不說那個了),如果連續幾個月沒有生意,快餓死了,就會把祖師像丟到外面的臭水溝,說啥時候有生意了,啥時候再請你回來。於是該神靈就會去附近攬生意,也就是作妖,之後受害者就會來找法師去驅邪治病。法師就會把神像請回壇下,洗乾淨重新供奉。所以一般農村老年人,看到其他人家裡供奉了祖師,就會跑來罵,來鬧事,不準供奉,就是怕作妖,當然更怕被捉生替死(以後有機會聊)。

 

北方仙家多,不少無良的仙家,也會讓自家的仙家出去禍害他人,然後自己去收禁。南北雖然地域不同、門派不同,但是掙錢的套路,其實也都差不多。

 

林正英有部電影叫《靈幻先生》,開頭部分,吳耀漢飾演的道士,就是養著兩個鬼去百姓家中搗亂,然後自己去收妖驅邪,以此為生。可見藝術來源於生活,當然未必高於生活哈哈哈哈哈哈哈~

相關焦點

  • 漢翔書法教育:選擇學院派優於選擇江湖派
    (原標題:漢翔書法教育:選擇學院派優於選擇江湖派)
  • 寡人的江湖派英語大法
    按照寡人的紅式語言學習分類法,語言學習分為江湖派和學院派。 江湖派:以現實生活中交流為目的學院派:以考試為目的 如果你從事的並非是靠外語吃飯的專業,也沒有考試壓力。 那些小時候對你身邊說錯別字或者發錯音的小夥伴罵『文盲』的學院派們。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做人還是給自己留點後路。很多事情誰對誰錯,誰會笑到最後。還很難說呢。你可能以為那些江湖派的小夥伴是不入流的文盲,打心底裡嘲笑鄙視他們。搞不好人家是語言文字未來的風向標。 寡人一直都相信,在語言學習的戰鬥裡,小強一樣的江湖派不會太慘。
  • 朝廷慎用,自己不行,市場萎靡,心理江湖派緣何落敗?
    學院派,有名有利;醫院派,有活有地;江湖派,自生自滅。 ——我說的目前,心理理論技術有四五百種之多。但中國心理江湖可以大體分為三大門派:學院派,醫院派,江湖派。主要從事心理教育和理論系統研究,一般都有各類論文發表和高大上頭銜,他們站在系統理論研究的制高點上。很多心理政策法規起草決定者。學院派旱澇保收,有工資獎金,研究項目有經費保障,同時也有受邀走穴賺外快的便利。學院派,一般不涉及具體諮詢或者治療。
  • 陶晶瑩不排斥進軍內地主持:可以增廣見聞
    陶晶瑩不排斥進軍內地主持:可以增廣見聞
  • 學院派VS自由派,《歌手·當打之年》的選手哪個派別更強呢?
    在很多專業領域,都有「學院派」和「自由派」的分別。一般而言,所謂的學院派是指專業受過完整正規的教育,按部就班,最好師承大家或者學術研究有講究。相反,自由派也可以稱之為街頭派,主要指沒有接受完整的學校教師,老師籍籍無名,大多是依靠自學,野蠻成長,最後有所成就,在圈內獲得一定認同。
  • 增廣見聞?還是不恥下問?這是一個問題
    人際關係為什麼我們要「增廣見聞」?其實說的專業點是為了增加生活的樂趣,使自己有更大的彈性。
  • 福聯會青年團團長:大馬青少年紛紛出國增廣見聞
    中國僑網消息: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馬來西亞福建社團聯合會青年團團長翁隆秋指出,隨著時代的進步,許多大馬青少年都響應「立足大馬,放眼世界」的口號,並紛紛出國增廣見聞。  因此,他希望這一次隨團到澳門和珠海訪問的團員經過是次訪問後,更進一步認識澳門及珠海,並考慮日後在中國發展。
  • 精選書單,增廣見聞
    裡面有不少書是我曾經推送過的,這次我再補補其他書籍,喜歡的朋友可以買來看看,增廣見聞。備註1:本書單也只是初步書單,後續有時間我再分門別類整理一個「書單百本精選」。備註2:本文所有購買連結皆為我認為還不錯的版本,可以作為大家的參考。
  • 語文課的江湖——表演派和實踐派
    我看語文課堂的江湖,主要有兩大門派,理論派(也稱表演派)和實戰派(也稱實踐派)。這兩派各有其用。如果要講優質課、公開課、教學能手,必須上表演課。學生為演員,老師則兼編劇、導演及主演。因為下面坐著教研員和專家,他們腦子裡裝滿了各種「先進」的理念,合則是好課,不合則不是好課。如果要混過關,需要「專家理論指導實踐,專家理論決定實踐」。如果想學生語文成績好些,能真正學點東西,便要走實戰派的道路。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見聞」、「見識」與「見地」的關係
    人生難得,若要過得更加有意思,增長「見聞」、「見識」很有必要,不知朋友們對「見聞」、「見識」與「見地」的關係有沒有認真考慮過。在百度搜索中,可以了解到,「見聞」多指見到和聽到的事。「見識」指的是接觸事物、增廣見聞;以及經驗、知識。
  • 反對學院派的陳規的畫家Dante Gabriel Rossetti作品欣賞
    拉斐爾前派(Pre-Raphaelite)是1848年在英國興起的美術改革運動。這個畫派的活動時間雖然不是很長。但是對於19世紀的英國繪畫史及方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因認為真正(宗教)藝術存在於拉斐爾之前,企圖發揚拉斐爾以前的藝術來挽救英國繪畫而得名。拉斐爾前派得到藝術評論家羅斯金的支持。
  • 技術湃|實務派軍控專家向學院派學習什麼?
    中國軍控隊伍大致可以分為實務派和學院派。實務派是做軍控政策研究和軍控政策實際操作的,大多任職於政府中的外交、國防等部門和軍隊,以及這些單位附屬的研究院所。學院派是做與軍控相關學術研究的,大多任職於高校以及一些科研院所,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並不直屬於軍隊或者政府的外交、國防部門。
  • 【數據增廣】數據增廣之詳細理解
    ,主要用於增加訓練數據集,讓數據集儘可能的多樣化,使得訓練的模型具有更強的泛化能力.現有的各大深度學習框架都已經自帶了數據增廣,但是平時在用的使用只是直接調用了對應的接口函數,而沒有進行詳細的分析.在實際應用中,並非所有的增廣方式都適用當前的訓練數據,你需要根據自己的數據集特徵來確定應該使用哪幾種數據增廣方式.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各種增廣方式及其背後的真正原理.
  • 《模擬江湖》南城派怎麼打 南城派速通打法攻略
    導 讀 模擬江湖南城派是這次遊戲測試的最後一關,很多玩家還不知道多少護體可以過,下面下面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 學院派輸給了搖滾
    搖滾vs學院派我們在看這節目的時候。似乎大家有意無意間,都在強調「學院派」沒有搖滾精神。原因是福祿壽和mandarin一樣,他們都是學院派。原因除了對於學院派專業知識接受的少以外。實際上還有一個原因,它是文化上面的原因。那就是搖滾樂,本質上確實是"非學院派"。因為「搖滾樂」的發展歷史,從本質上確實不是學院派的。不管是外國還是國內。
  • 學院派是一種治學的態度和精神 | 管滄《吉他人物誌》專訪(二)
    那些不上臺的琴也給我許多樂趣,我從這些不同風格的樂器上學到了很多,豐富了我的技巧和想像力。我將在今年和明年迎來我多年夢寐以求的兩支吉他,Fritz Ober和Dominique Field。十分地期待。3. 中國內地及港臺的古典吉他演奏者和學習者,在音樂審美及表現上會有比較明顯的地域區別嗎?如南北方的演奏者會在作品處理及演奏上會更加細膩或更加奔放嗎?
  • 民間派中醫真的比學院派中醫厲害嗎?
    導讀 此文章比較真實的道出了民間派與學院派的區別,但按照國家政策,民間派無證叫非法行醫,學院派有證但效果不好,這樣使國人無語,只能承受病痛的折魔,這個現狀能否改變,得領導下基層多了解民眾的疾苦,來破解民間派與學院派的綜合能力,把祖宗傳下來的中醫藥發揚光大。
  • 英國皇家學院派的代名詞——Fucaschaikovi作品賞析
    Frederic Leighton弗雷德裡克·萊頓(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是19世紀末英國最有聲望的學院派畫家,他輝煌的藝術光芒甚至衝淡了雷諾茲的影響,成了英國皇家學院派的代名詞。
  • 北電發布八大電影項目 "學院派"尋求市場之路
    回顧中國電影發展,「學院派」是一支不容忽視的創作力量。從黃健中、謝飛、鄭洞天、張暖忻為代表的第四代導演,到陳凱歌、田壯壯、李少紅等第五代導演,再到賈樟柯、王小帥等第六代領軍人物,他們都出自「學院派」。而近年出現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萬箭穿心》、《狗十三》、《北京遇上西雅圖》等一批由高校相關專業教師和學生主導創作的電影,證實了「學院派」一直保持著創作活力。
  • 又有250名港生將赴內地實習 學姐稱內地實習可增廣見聞給求職加分
    【解說】啟動禮的現場,多名曾經實習過的學長學姐在場傳授經驗,以過來人的身份講述在內地實習的感受和得益。中國銀行(香港)員工謝苡琳是「共創系列」實習計劃的「前輩」了,她表示正是因為參加過一間國企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在非洲的投資項目,才在銀行面試中被問及相關問題時順利通過。謝苡琳表示,在座的學生們已經贏在起跑線上,因為他們知道如何去把握時代的機遇、開創自己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