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截圖
新浪科技訊 8月29日下午消息,針對今天在朋友圈刷屏的「小朋友畫廊」事件,騰訊官方給出了回應。
騰訊公益表示,這其實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洩露」。原本計劃在線下互動展覽發布,也就是9月1日上午。但有合作夥伴非常喜歡,自己轉發到了朋友圈而沒有告知。沒有想到這個簡單的舉動,在8月28日晚上迅速發酵。
另外,騰訊公益只是一個平臺。用戶捐贈的善款不會進入騰訊公益,將直接存入接受善款的公募機構帳戶。作為平臺方,騰訊或騰訊公益在中間不存在」分成「,亦沒有所謂的投資商。
WABC無障礙藝途創始人苗世明表示,項目所有籌款都會用於幫助患有自閉症、腦癱、唐氏綜合症等精智障礙的特殊人群改善生活、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譚宵寒)
以下為騰訊官方對話騰訊公益相關負責人以及WABC無障礙藝途(以下簡稱WABC)創始人苗世明的實錄:
Q:有意料到這個H5會刷屏嘛?
WABC:非常意外,我今天早上才看到的消息。公眾竟然會如此關注這個群體和這個事件,這對我們的鼓勵是很大的。
我現在手機都還是卡的,一波一波的電話來不及接。
騰訊公益:這其實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洩露」。原本計劃在線下互動展覽發布,也就是9月1日上午。
但有合作夥伴非常喜歡,自己轉發到了朋友圈而沒有告知我們。沒有想到這個簡單的舉動,在8月28日晚上迅速發酵。
目前轉發量過大,可能出現一些不穩定情況,已經緊急調用伺服器分擔負荷,開發團隊也正緊急協調優化H5。
Q:這個創意是怎麼誕生的?
騰訊公益:我們一開始鎖定的是小朋友,但後來接觸了這個特殊群體後發現,他們當中有很多人已經是成年人了。而一路走來,都鮮有被世界關注過。
我們從他們的畫裡看到,成年的他們卻有著孩子一樣的天真想像和對美的敏銳捕捉。所以,就有了「我的心裡住了一個小朋友」這樣的創意想法。
其實這個H5的程序並不複雜,並沒有炫技,只是用最平實的方式將這群特殊「小朋友」的畫作呈現給了大家。並通過網際網路公益的方式,讓大家能夠簡單地參與到其中。
所以短時間內獲得了大規模傳播應該歸功給這些畫作背後可愛的作者們和堅持這個公益項目的WABC無障礙藝途的公益人們。
WABC:這個創意我們和騰訊方面已經準備了兩個多月了。期間我們收集了很多孩子的畫作、故事,還有他們的聲音。WABC主要進行內容上的提供,包括去整理畫作、採集音頻、配合視頻拍攝等等。
Q:捐款款項最終的去處是?
WABC:項目所有籌款都會用於幫助患有自閉症、腦癱、唐氏綜合症等精智障礙的特殊人群改善生活、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
例如我們目前在10座城市開辦的藝術體驗課,WABC目前關懷的人數已經超過3000人。
騰訊公益:騰訊公益網絡平臺是民政部根據《慈善法》認定的13家網絡募捐平臺之一,愛心網友通過該平臺捐贈的所有資金,均進入政府認定的具有公開募捐的慈善組織的帳戶(此項目帳戶為深圳市愛佑未來慈善基金會)。
用戶每購買一副自閉症人士創作的的電子畫作,就相當於向騰訊公益平臺上的「用藝術點亮生命」公益項目進行了捐贈。項目詳情戳此
「用藝術點亮生命」由上海藝途公益基金會(WABC)聯合深圳市愛佑未來慈善基金會在騰訊公益平臺共同發起,善款由具有公募資質的深圳市愛佑未來慈善基金會負責接收並監管,上海藝途公益基金會(WABC)具體執行。
Q:捐款款項使用會進行公示嘛?
WABC:每年在我們官網上都會有公開的信息年報,分階段的進展都會在騰訊公益上公示,相關信息也會推送給捐贈人。
騰訊公益:項目後續的善款使用情況,公益機構必須在騰訊公益平臺上進行定期公示,接受所有公眾的監督和詢問。
方式一:可以通過項目頁面直接查看
方式二:打開微信,我-錢包-騰訊公益-個人中心-捐款記錄-項目動態
另外,捐贈過善款的用戶若關注了「騰訊公益」微信服務號,也會收到善款執行明細情況的及時推送。
作為平臺方,騰訊公益會做好透明方面的指引和監督的工作。這一次也給我們做了個提醒,項目的透明披露機制必須做的更加完善。
Q:如何查看自己已經購買的畫呢?
騰訊公益:在騰訊公益的「個人中心」可以查看已經捐贈過的項目,其中就包括已經購買的畫。進入騰訊公益移動端首頁——個人中心——捐贈記錄查看。
Q:目前該H5已經停止募捐了嗎?
騰訊公益:按照平臺規則,H5所指向的項目籌款1500萬已經滿額。我們在頁面上作了提示:該項目已籌滿。已購買者可以點擊查看已購畫作。
Q:有傳聞騰訊或機構在裡面有」分成「,有投資商?
WABC:相關捐款將用於項目本身,傳聞不實。
騰訊公益:騰訊公益只是一個平臺。用戶捐贈的善款不會進入騰訊公益,將直接存入接受善款的公募機構帳戶(詳情請查看上文)。作為平臺方,騰訊或騰訊公益在中間不存在」分成「,亦沒有所謂的投資商。
Q:可以介紹一下這個群體嘛?
WABC:這個人群的定義一直都是不明確的,他們的命名和家長的認知也都是不統一的。一般我們說心智障礙、精智障礙,或者特殊需要人群,說的就是這樣一個群體,主要包括腦癱、自閉症、精神障礙等。
我們去年有參與拍攝過一個視頻去介紹這個群體,大家可以觀看:
外界對他們有一定的偏見,這些腦部有「障礙」的孩子,普遍融入社會比較難,但是我們發現有的時候藝術可以改變他們。
Q:國內有多少這樣的「來自星星的孩子」?
WABC:這個有心智障礙的人群目前預估有三千多萬,其中自閉症就有一千萬以上。這背後涉及到的家庭就更多了,人數過億。
Q:WABC以及其他公益機構做了哪些努力來幫助他們?
WABC:WABC到現在已經做了8年了。目前,我們在中國的十個城市建立了藝術工作室,為這個群體免費提供藝術體驗課,希望他們能通過藝術融入社會。
我們提供的課程和服務主要有這些內容——
一個是藝術體驗課,培養他們的語言能力、表達能力、集體意識等等。
一個是社會融入課,邀請更多公眾可以和群體走的更近,一起交流、相互尊重、獲得認同。
一個是價值提升,讓這個群體的人覺得自己是有用的。有些家長會質疑說「雖然我的孩子會說話了,但他到底有什麼用」。我們就會通過孩子的畫作去開發衍生品、去拍賣、為學員提供融入社會去企業工作的機會。
騰訊公益:目前,騰訊公益平臺上有9471個在籌項目,全面支持扶貧救災、疾病救助、教育助學、環保動保、社會創新、特殊群體關懷等領域,其中,有370多個自閉症兒童關懷相關項目,主要集中在藝術療愈、康復訓練、融合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等領域。
Q:為什麼這個群體會有這樣的創作能力?
WABC:首先我們要注意的是,不是這個群體裡的每一個人都是如此。但是一般來說,他們語言表達能力很差,不代表他們沒有表達的欲望。
相反,他們非語言表達需求很強,在這個層面會有很強的表達的能力。就像那句話說的: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也會給你打開一扇窗。
我自己是在幾年前,偶然發現有一些這樣的孩子,在藝術上非常有才華。通過藝術這種媒介,你可以明顯可以感覺到他們對生活的憧憬和希望、他們對美和愛這種發自內心的表達。
Q:可以介紹一兩個小孩的情況嘛?
WABC:小龍是88年出生的,是名腦癱患者,在WABC有7年了。剛來的時候他很愛哭,很容易著急;但後來經過一定的藝術培訓,變得很開朗。
以前他因為運動神經有障礙,拿筆就會被人嘲笑,不願意拿筆。但經過鼓勵和治療,他現在更願意跟大家溝通、願意拿筆了。他性格比較活潑開朗,但畫畫的時候會沉默、憂傷,又富有想像力。
他的畫都比較感性,比如浪漫的場景,夢中情人、海邊看晚霞等。
捷麟是一個1994年出生的自閉症患者,他在創作時非常投入,而且非常有情感。
曾經有一次他從晚上九點畫到第二天六點才停筆去睡覺,畫了四十幾幅畫,填滿了我們整個出租房,畫畫很瘋狂。
捷麟的媽媽說,這個孩子很奇特,一周歲手會抓筆的時候,他就喜歡塗鴉亂。他創作很感性,對時間、對記憶特別敏感,按照他的感覺——他是有上輩子的。
Q:這些畫有經過作者授權嘛?
WABC:已經得到作者同意並獲得授權。
Q:有人質疑,這些畫作不是這個群體畫的,是有人代筆?
WABC:所有畫作均為這樣的「小朋友」創作的。在藝術療愈課堂上,老師會就主題給到學員啟發和引導,再由孩子們選擇畫材自由創作。
我們會啟發學員進行繪畫的嘗試性探索。因為我們的學員存在感知覺能力的特殊性,所以對於他們的喜好的探索我們不能停。只有更多的和學員互動,帶給他新的認知和感受,才能更好的幫助他們用藝術表達生命。
Q:有傳聞稱,WABC僅是一個教人畫畫的培訓機構?
WABC:我們提供的藝術療愈不等同於美術教育,在過程中我們注重引導學員表達,鼓勵他們表達,也重視他們的表達。作品只是學員情緒的載體,但不是我們課程的全部。
Q:錢是捐給孩子還是捐給項目?
WABC:此次籌得的款項都將用於WABC各城市藝術中心的藝術療愈課程以及社會融合活動的開展,我們向「小朋友」提供的課程和活動都是免費的。
另外,我們的款項使用會對應WABC各城市藝術中心的運營,所需經費均向深圳市愛佑未來慈善基金會進行申報審批,合理合規方可使用。
WABC無障礙藝途是專注特殊人群藝術療愈的項目,旨在通過藝術教育幫助特殊人群實現他們的價值,改變他們的情緒,也讓社會更容易接納他們。所以捐款主要是用於藝術療愈項目,而不是用於讓這個特殊人群脫貧。
他們並不是都來自貧困家庭,他們需要的是社會接納。他們的家庭需要的是孩子的病症通過藝術療愈得到好轉,通過藝術作品得到尊重。
Q:很多人在問,可不可以購買實體畫,或者開辦畫廊?
騰訊公益:這些精彩繪畫作品將在9月1日在上海南京東路地鐵站被展出。
這個「小朋友畫廊」佔據南京東路地鐵站站廳近50米牆面,共12個60寸電子大畫框,讓畫作得以充分展示,比手機看的更清晰。畫框上同時也呈現畫作介紹和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