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九祖蕅益大師未出家時有一位善友,名叫黃洪江居士,他因為親身經歷一件投胎轉世的事實,因此發起學佛的心。
這件事頗多轉折,又感人至深,所以蕅祖把這故事收錄在《見聞錄》中。
江蘇省蘇州的南濠街,有一個人常到陰曹地府去做差役。每隔幾天,他就要去值班。
某日,有一位鄰居滿懷好奇地跟他請求說:「你去地府輪值時,能不能帶我一塊去遊逛?」
差役答說:「可以!你只要靜靜地躺臥在房間,交代家人千萬不可開門,我就可以帶你一同前往,然後再送你回來。」
鄰人便照著陰差的話,閉門靜臥在房間內等候。陰差就攝取他的魂魄,一同來到縣府城隍廟前,叮囑他一定要在廟前石牌樓下等著,自己就拿著文書進入中庭裡去了。
這位鄰人在外面等得太久,開始厭倦不耐煩,這時湊巧看見有一輛大馬車從西向東跑過來,車上載著四個娼女和兩個男人。
當中有一個娼女跟鄰人是老相好,就揮手招呼他,鄰人見狀馬上登車跟著一同走了。
陰差辦完公事,出了廟門,遍尋鄰人不著,趕緊轉問旁人,才知道他剛剛登上車子離開了。
於是返回陽間,急忙趕往城牆門外的一家民宅,發現這戶人家的母豬剛產下七頭小豬,當中一隻正是那位鄰人來投胎的。
陰差上前抓起一扔,小豬即刻斃命,可是魂魄卻忽然消失了。
陰差又趕忙到處尋,在田岸邊見到一條偌大的赤蛇仰頭倒在那兒,心知那就是鄰人轉胎變成的。
陰差上前又是一擊斃命,然後攝取魂魄返回鄰人的房間,往躺在臥室的鄰人身上一擲,鄰人終於醒過來了。
陰差試探性地問他:「你同我一起遨遊地府,玩得還滿意吧?」
鄰人答說:「你把我放在城隍廟前的石牌樓下,你進去許久都還不出來。我正感厭倦不耐煩時,恰好遇見熟識的妓院姑娘,邀我一起到城門外一戶人家裡。
大夥吃吃喝喝,正在歡暢快樂時,忽然有人奪走我的食物,又打我的脖子,我怒不可遏地衝向外頭。
跑了一陣子之後,感到疲憊不堪,倒在地上休息,卻聽到有人喊到:赤蛇!赤蛇!
接著就有人用手使力地將我扭絞,我便痛得醒過來了。這一趟折騰下來,哪有什麼快樂可言呢?」
陰差望著鄰人失魂落魄的可憐模樣,不禁笑了起來,於是將當初如何攝取鄰人魂魄,後來又如何變豬變蛇,如何追回魂魄的驚駭情節,一五一十地道了出來。
鄰人聽到這件事後,驚魂不定,便發心學佛。
你看,這位鄰人的神識完全暗鈍、懵懂無知,順著自己的業習,變形易貌,輪轉生死,絲毫作不得主。一念貪慾成豬身,一念瞋心又化為了赤蛇。在生死攸關之際,這一念可不是最關鍵的嗎?
人的念頭不外七情六慾,這當中又以「怒」與「欲」帶給人最多苦惱,因此孔聖人說:君子以懲忿窒欲。
一位有道的君子必得損去忿怒和貪慾才能趨吉避兇,化險為夷。
可憐世人於「忿、欲」大都習以為常,一任其煩惱動亂迷而不覺,擾得身心世界不得安寧!
這位鄰人因為出入娼館,染上色慾習氣,一見娼妓即尾隨而去,心靈不由自主,完全被習氣牽著走。
所以佛陀悲心懇切地勸眾生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啊!
這個故事讓我畏懼於輪迴路上的風險,想到自己應如何才能走出這茫茫生死路呢?唯有往佛法裡頭尋取出離的法子。
《三寶歌》裡面有句歌詞:人天長夜,宇宙黯暗,誰啟以光明?三界火宅,眾苦煎迫,誰濟以安寧?今乃知,唯此(佛法僧三寶)是真正歸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佛法僧三寶是眾生得以出離三惡道,乃至出離輪迴,了脫生死的重要依怙。
這一世得以生而為人,應當好好利用這百千萬劫難得的人身好好修行,好好聽經聞法,護持道場,護持善知識的弘法利生事業,在三寶門中培福懺罪,與三寶結下清淨而又深厚的善緣,種下將來了脫生死,成就道業的厚實資糧!
我們此時發心請供佛像,不僅與佛、法、僧三寶結下了深厚的法緣,更是支持弘法利生事業,支持楞嚴道場的建設,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
請供小佛像,支持楞嚴的弘揚,為楞嚴道場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功德無量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