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專家指南:中國瓷器年款掃盲帖

2020-12-22 人民網

原標題:佳士得專家指南:中國瓷器年款掃盲帖

文章來源:佳士得

通過此文,佳士得倫敦專家何玉清 (Kate Hunt)與我們分享鑑賞中國瓷器年款的入門知識,指引藏家解讀年款背後的皇帝及朝代,以及如何分辨「仿款」及假年款。

什麼是年款?

年款記錄工藝品製造的朝代及年號,由四字或六字組成,一般見於御製器物的底部。

釉下青花大清康熙年款

如何閱讀年款?

年款通常為直書,應由上至下、右至左閱讀,這種書寫及閱讀方式相信源自古人在竹簡或甲骨上以直行書寫的習慣。另外,年款亦可以橫書,並從右至左閱讀。

釉下青花大明嘉靖年款

舉例而言,上圖的六字年款「大明嘉靖年制」指此品制於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年),而下圖的「大清雍正年制」則指制於清代雍正年間(1723-1735年);前者署於一個青花天馬紋罐的底部,後者則署於一個青花梵文碗底部。

釉下青花直書雍正年款

年款方便我們追溯工藝品的製造年代,但買家亦要留意,後期年代出現的仿製品及贗品皆署有非當朝之年號。

年款於何時興起?

以楷書題寫的年款從明朝(1368-1644年)起開始時有出現,一直延續至清朝(1644-1911年);明朝以前製造的工藝品則鮮少署有年款。瓷器中最常見的年款,多為釉下青花雙圈款。

康熙六年(1667年),康熙皇帝曾一度下令禁止於瓷器署上其年號,以免署有年款的瓷器因殘破而被丟棄。因此,當時大部分瓷器只署以空白的釉下青花雙圈,又或繪以艾葉、靈芝或如意等寓意吉祥的青花圖案。

釉下青花道光六字篆書款

篆書年款盛行於雍正時期(1723-1735年),並沿用至十九世紀。上圖的六字道光(1821-1850年)年款乃「大清道光年制」篆書款,署於一個青花高足碗上;可見篆書字體比楷書風格強烈,更具稜角。

如何題寫年款?

年款一般以兩種各具特色的字體題寫,分別是楷書及篆書。

藍色釉上琺瑯乾隆篆書款

楷書源於中國隋朝(公元581-618年)及唐朝(公元618-906年),與現代漢字字體最為相近。篆書源自商朝(約公元前1500-1028年)及周朝(公元前1028-221年)的古青銅器,字體稜角分明,於乾隆年間尤期盛行。

藍色釉上琺瑯乾隆四字楷書款

年款一般以釉下青花,或鐵紅色、淺藍色或黑色等釉上琺瑯題寫,視乎工藝品所用的材質而定,亦可以描金、雕刻或壓印而成。

年款署於何處?

年款一般署於器物底部中央,但亦可見於外底或口沿,通常為一行橫書。

鐵紅色釉上琺瑯嘉慶六字款

如何辨別年款真偽?

要鑑定年款為本朝制還是後期仿製,必須與其所署之工藝品的品質一併鑑別。

即使為真年款,品質也有參差,但若為皇帝及皇室御製瓷器,年款品相必須極為講究,以匹配造工精湛的藝術品。若為御製瓷器,但年款卻粗糙,則需加倍留神。

即便如此,很多品質稍遜的瓷器或工藝品也常見字體較為鬆散的年款,但這些瓷器並非出自御用官窯,而是民窯出產。

釉下青花乾隆六字篆書款

官窯與民窯的質量之別,從兩組乾隆時期的瓷器年款便可見一斑:上圖出自一對御製粉彩花蝶紋如意耳葫蘆尊;下圖來自一對礬紅描金花卉紋碗。

釉下青花乾隆篆書款

若工藝品署有後期仿款,是否屬於贗品?

未必。數百年以來,中國工匠為向前朝致敬,許多瓷器也印上前朝年號。拍賣圖錄一般稱之為仿款,但仿款的原意未必一定為存心誤導買家以為購入前朝真品。

例如,清康熙制的青花瓷不少也會署以十五世紀的明朝年款,而宣德及成化年款為最常被仿製的年款。

成化御瓷以品質上乘見稱,歸功於當朝之官窯制瓷標準極為嚴謹,燒制御瓷時如有任何瑕疵或失誤,均會予以銷毀,故成化瓷器極為罕有。

宣德六字仿款

同樣以品質卓著而聞名的,有宣德年期製造的青銅工藝品,由是大部分十七及十八世紀製造的青銅香爐底部皆署有宣德年款。上圖所示的仿宣德年款,便是署於一個十七至十八世紀海棠形雙耳銅爐底部。

 

(責編:潘佳佳、魯婧)

相關焦點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中國瓷器在佳士得拍賣的臺前幕後
    剛剛過去的紐約亞洲周中,佳士得推出的「美藏於斯——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珍藏中國瓷器」專場拍賣早在消息放出時就在古董圈引起震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期待。此次爭取到大都會的委託,是紐約佳士得繼2014年的安思遠(Robert Ellsworth)專場拍賣後推出的又一具有巨大品牌效應的專場拍賣。在和競爭對手蘇富比的對壘中,佳士得在中國瓷器和藝術品板塊的市場瓜分中又進了一步。
  • 廣東省中博藝術品鑑定有限公司:收藏中國瓷器十大要點
    佳士得紐約於2017年9月14至15日舉行的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拍賣中呈獻此拍品。不同朝代青花瓷呈現的藍色亦有所分別,例如萬曆年間(1573-1619年)的青花瓷一般為灰藍色,嘉靖年間(1522-1566年)則近乎紫藍色。明初 青花纏枝菊花紋六方罐,高 4 吋 (11.3公分)。估價:70,000-90,000美元。佳士得紐約於2017年9月14至15日舉行的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拍賣中呈獻此拍品。
  • 近20年全球藝術市場上中國瓷器拍賣概況
    以佳士得為例:佳士得(倫敦)「亞洲藝術」拍賣會(開設於2005年)中國瓷器品種、數量、成交額迅速上升;5月,佳士得(阿姆斯特丹)舉辦的「亞洲陶瓷工藝」拍賣會中,中國瓷器數量達到了全場拍品總量的90%,同時以265萬歐元成交的全場最高價拍品也為中國瓷器;6月,在佳士得(倫敦)舉辦的「中國和日本出口藝術」讓中國外銷瓷首次以專場拍賣的形式亮相佳士得;隨後佳士得(倫敦)「中國陶瓷工藝專場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為什麼要賣500多件中國瓷器?
    紐約佳士得將於2016年9月15日推出「美藏於斯——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珍藏中國瓷器」專拍,釋出501件藏品。作為館藏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何要集體出售?將上拍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國瓷器藏品——兩件元代鈞窯藍釉紫斑盤紐約佳士得將於2016年9月15日推出「美藏於斯——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珍藏中國瓷器」專拍,分為線上與線下兩個部分。其中,明清單色釉與五彩瓷頗為搶眼,如上拍的多件康熙五彩瓷器品質優良,在國內並不多見,十分珍貴。
  • 佳士得香港康熙御製琺瑯彩千葉蓮碗成交
    幸運的是,康熙、乾隆皇帝對之情有獨鍾,不但多次題詩詠贊,更命畫匠繪於皇家御製瓷器之上。2019年11月27日,佳士得香港2019年秋拍特別為「清康熙御製胭脂紅地琺瑯彩千葉蓮紋盌」設置一專場,此盌便呈現了絕種千葉蓮花之綽約風姿,這隻琺瑯彩碗是康熙執政最後一年燒造的圓夢之作。
  • 明清瓷器珍品:盤點這些年拍賣會上的高價單色釉瓷器!
    單色釉瓷器胎體優雅、流暢,釉色純正、明快,部分單色釉瓷,釉下的暗刻刻花,似有似無,既不失單色釉的素雅,又有圖案可供養眼品賞,可謂雅上加雅,光照下更是剔透玲瓏,精美無比。單色釉瓷器不浮、不囂、不靡、不媚,與彩釉瓷器相比,渾然天成、素雅淡淨,是公認的陶瓷製。如果說粉彩是皇家富貴的彰顯,單色釉瓷器則有高雅文士的氣質。
  • 2017年,他花1.4054億拍下雍正單色釉瓷器,卻成了一場笑話
    一說起中國最古老的瓷器,很多人都會想到青瓷和白瓷。青瓷和白瓷是中國人最早掌握的瓷器,它們都是單色釉瓷器。此後,中國人一直對這種色彩純粹的瓷器情有獨鍾,此後雖然又出現了釉裡紅、青花瓷、琺瑯、粉彩等不同風格的瓷器,人們對單色釉瓷器的執著依然如故。
  • 中國十大最貴瓷器排行榜,大開眼界!
    三、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拍賣時間:2005.7.12拍賣公司:倫敦佳士得成交價:2.3億元人民幣2005年,這件瓷器將青花瓷推舉到了一個難以到達的高度,創下了中國瓷器的世界最高紀錄,五年來,其榜首之位從未被撼動。作為中國青花瓷的代表作,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確實將「青花瓷」的價值詮釋的十分全面。
  • 佳士得短談清乾隆磁胎洋彩錦上添花御題詩描金「玉泉山」圖瓶
    猶如在瓶身之上徐徐展開一幅山水畫手卷,此御藏洋彩瓷瓶上所描繪的地方,對乾隆皇帝乃至中國歷史而言均有著重要地位。佳士得專家曾志芬在此深入剖析箇中奧妙。佳士得中國瓷器及藝術品部主管曾志芬解說道,這尊珍罕洋彩瓷瓶上繪有北京玉泉山的蒼翠景色,幾可肯定是乾隆皇帝特別訂製之臻作。此瓶將於11月28日在香港舉行的繁華似錦-乾隆彩瓷三絕拍賣中呈獻。
  • 大維德瓷器裡的中國
    大維德爵士在1935年最終從兩位不同的藏家手中購得這兩隻花瓶,讓他們重聚。20世紀20年代,英國瓷器專家R.J.霍蒲孫曾提出元青花存在的可能性;但世人公認元青花,已是20世紀50年代的事。1934年英國瓷器專家霍蒲孫所著的《大維德所藏中國陶瓷圖錄》中提到,大維德注重稀有品種、帶款識的資料性瓷器。如磁州窯「至和三年」、「張家造」瓷枕,指出了製作者的姓名;如「元祐年造」「洪武五年」的青瓷硯,記錄了製作的年代;如明「內府供用」藍釉尊,說明了陶瓷曾經的歸屬者。這些款識是大維德收藏的重要特點,也是研究中國陶瓷史的重要史料。
  • 絕代雙驕:明宣德青花石榴紋盤、南宋龍泉花插領銜佳士得7月拍賣
    佳士得香港7月拍賣會將於7月8日拉開序幕,帶來市場上最精緻多樣的頂尖臻品。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拍賣中有兩件估價待詢拍品非常吸睛。估價待詢來源:香港蘇富比,1994年11月2日,拍品37號香港佳士得,1997年4月27日,拍品72號著錄:《香港蘇富比三十周年》,香港,2003年,頁228,圖
  • 秋拍高古瓷器依舊看日本
    人民網北京11月24日電: 2015年香港佳士得秋拍預展瓷雜部分中,臨宇山人的收藏專場可謂近些年來高古瓷器拍賣中,最具代表性的宋代瓷器私人珍藏拍賣。2012年,佳士得就為日本藏家臨宇山人舉辦了其珍藏宋瓷的展覽。臨宇山人在1970 年第一次收藏宋瓷到今天,對高古瓷器的收藏有著獨到的見解。
  • 佳士得南宋龍泉花插:首次釋出,花落誰家?
    原創 拍賣速遞 雅昌藝術網公元1323年,一艘滿載中國瓷器、香料、紫檀的商船自寧波出發,本該駛向日本的博多港,卻不幸沉沒在韓國新安海域。這位教師認為,既是從海底打撈出來的,便是一件古物,值得向文化與情報部文物管理局報告,後來才知道它們竟然是中國元代龍泉窯青瓷,崔氏兄弟因此收到100萬元獎金。新安號沉船裡的瓷器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引起不法分子注意。有人躍躍欲試,開始打聽瓷器的出土地點。
  • 明永樂瓷器,開啟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
    明永樂朝(公元1403-1424年,明成祖朱棣年號)歷時21年,是明代國力強盛時期。隨著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
  • 清代琺瑯彩瓷器的製作工藝及鑑定技巧
    琺瑯彩瓷器在胎質的製作方面是非常講究的。胎壁極薄,均勻規整,結合緊密。在如此的胎質上又施釉極細,釉色極白,釉表光澤沒有桔皮釉、浪蕩釉,更沒有棕眼的現象,確可用「白璧無瑕」來讚譽。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琺瑯彩瓷器拍賣價不斷飆升,並且跨越億元關口。
  • 唐代的秘色瓷,最貴310萬,史上最權威的越窯瓷器拍賣榜
    佳士得香港2017年4月拍賣會專場:古今 | 佳士得時間:2017-04-04尺寸:直徑13cm越窯瓷器拍賣榜第28名 唐五代 越窯秘色瓷高足海棠杯估價:RMB 200,000-300,000成交價:RMB 483,000拍賣會:西泠印社2019年春季拍賣會專場:中國歷代瓷器專場時間:2019-07-06尺寸:高6.6cm;長14cm;寬8cm此杯作32瓣海棠形
  • 2019拍賣榜瓷器Top50:單色釉、高古瓷成市場新寵
    從瓷器top50榜單來看,共32件清「三代」和10件明代瓷器,3件過億成交,拍品多數在估價範圍內成交,而符合現代人審美的單色釉瓷器多以估價數倍成交,可謂獨領風騷。換言之,目前高端市場主要以「基數」較大的明清瓷器為主要支撐,乾隆瓷(21件上榜)仍是拍賣市場重中之重,在前十名佔據五個席位,並包攬瓷器榜單前兩名。
  • 1956年中國為掃盲推行簡體字,70年後,為何專家卻呼籲恢復繁體字
    尤其是從1956年開始,中國為掃盲推行簡體字,漢字簡化就成為中國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務之一。國家為何會在這個時候選擇繁體字化簡、推行簡體字呢?除此之外,在1956年全國進行文字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數以萬計的農民們,要在短時間裡學習文化知識,完成掃盲的政治任務,讓廣大農民群眾學習繁體字,可能每天能寫下一個都不錯了。就這樣而言,怎麼可以完成國家的掃盲任務呢?
  • 元朝青花瓷罐被主人閒置多年,拿去拍賣,刷新中國瓷器拍賣紀錄!
    青花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在歷史上我國的瓷器文化主要是靠明清時代的青花瓷一枝獨秀,觀賞者們多見的都是明清炫目亮彩的陶瓷藝術品,而其他時代的瓷器作品往往不是那麼常見,明朝之前的元代更是被認為不具有造瓷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