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秘色瓷,最貴310萬,史上最權威的越窯瓷器拍賣榜

2021-01-09 藝術典藏家

如今,我們講到瓷器,首先想到的就是景德鎮瓷器,然而在1000多年前,景德鎮瓷器卻不是太出名的,那個時候最出名的瓷器是北方的白瓷和南方的青瓷,而青瓷的生產者,是統治了南方地區一千多年的越窯,彼時越窯的名氣可以比肩今日之景德鎮窯。

普通人對越窯也許不是很了解,但是如果提到越窯的另一個名稱「秘色瓷」,很多人也許就早已聞過其名了。晚唐詩人陸龜蒙的詩篇《秘色越器》裡讚美道: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鬥遺杯。從陸龜蒙這首詩裡我們可以得到三個信息:第一,越窯是山峰一樣的翠綠色的;第二,越窯瓷器是當時的上好的瓷器;第三,越窯瓷器當時的配方是保密的。歷史上也不乏類似的記載,宋人周輝《清波雜誌》云:「越上秘色器,錢氏有國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

越窯主要生產青瓷,自東漢開始生產,唐代時到達鼎盛,宋代逐漸衰落,後被鄰省江西的景德鎮窯終結。越窯的產地集中在唐代天寶年間越州轄區(會稽、山陰、諸暨、餘姚、剡縣、蕭山、上虞七縣)。

由于越窯依舊屬於比較粗糙的高古瓷,工藝價值不是特別大,主要的價值還是歷史價值,所以在拍賣場上的表現不盡如人意,最貴的越窯瓷器拍賣價格僅310.5萬元人民幣。但是由于越窯瓷出土量比較大,而且在古玩城很容易就能收藏到,所以也是一個藏家比較容易接觸到的品種,有介於此,玉齋君今天特意整理了這篇史上拍賣價格最高的越窯瓷器拍賣榜單,以供廣大收藏家欣賞、收藏和參考之用。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30名 五代 越窯青釉荷葉口盌

估價:HKD 350,000-600,000成交價:HKD 475,000拍賣會:佳士得香港2017年4月拍賣會專場:古今 | 佳士得時間:2017-04-04尺寸:長14cm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29名 五代 越窯牡丹紋洗

估價:HKD 100,000-150,000成交價:HKD 475,000拍賣會:佳士得香港2017年4月拍賣會專場:古今 | 佳士得時間:2017-04-04尺寸:直徑13cm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28名 唐五代 越窯秘色瓷高足海棠杯

估價:RMB 200,000-300,000成交價:RMB 483,000拍賣會:西泠印社2019年春季拍賣會專場:中國歷代瓷器專場時間:2019-07-06尺寸:高6.6cm;長14cm;寬8cm

此杯作32瓣海棠形,花瓣形口,腹部及圈足皆作瓜稜形,與杯口相呼應,整器造型一氣呵成,猶如一朵盛開之海棠花,雍容華貴。胎質細膩,裡外施滿釉,釉色青翠,至花筋處愈顯深沉,如潭深之處,濃淡相宜,明淨潔雅,溫潤如玉,甚為美妙。此杯器形優美,素雅高貴,靈巧又不失穩重,嫵媚又顯雍容。使人想起唐代詩人陸龜蒙的詩句:「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鬥遺杯。」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27名 北宋 越窯秘色鹿形枕

估價:RMB 300,000-400,000成交價:RMB 483,000拍賣會:西泠印社2018年秋季拍賣會專場:中國歷代瓷器專場時間:2018-12-15

傳世最早的瓷枕燒制於隋代,宋代瓷枕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南北各窯口均有燒造,這些瓷枕形制多樣,裝飾手法也非常豐富。此件越窯鹿形枕,腰間塑造一隻臥鹿,鹿呈回首姿,神態怡然。枕面如荷葉般捲曲,中間凹陷,頂面線刻牡丹花紋,線條流暢,花形豐盈。底面外撇,底足可見墊燒痕跡。瓷枕內部中空,應為模製。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26名 北宋 越窯青釉刻鸚鵡牡丹紋盒

估價:HKD 400,000-600,000成交價:HKD 500,000拍賣會:佳士得香港2017年春季拍賣會專場:中國宮廷御製藝術精品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時間:2017-05-31尺寸:直徑13.1cm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25名 北宋 越窯刻花牡丹紋蓋

估價:HKD 120,000-180,000成交價:HKD 525,000拍賣會:佳士得香港2017年10月拍賣會專場:古今 | 佳士得時間:2017-10-02尺寸:高10.1cm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24名 五代 越窯秘色鸚鵡紋粉盒

估價:RMB 400,000-600,000成交價:RMB 529,000拍賣會:西泠印社2017年春季拍賣會專場:中國歷代瓷器專場時間:2017-07-15尺寸:高7.4cm;直徑10cm越窯瓷器拍賣榜第23名 西晉 越窯青釉熊形尊

估價:HKD 35,000-45,000成交價:HKD 562,500拍賣會:邦瀚斯香港十月專場拍賣會專場:古雅致臻——奉文堂藏中國古代陶瓷時間:2014-10-09

該器外塑一跪熊,雙目圓睜,大口張開,露出牙齒,上臂高舉至耳畔,下肢彎曲呈跪坐狀。身體以刻劃方式描繪不同部位的不同紋樣,或線條,或大小斑點。獸頭部留一小孔。整器造型憨態可掬,周身施青釉。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22名 越窯鸚鵡紋粉盒

估價:RMB 100,000-150,000成交價:RMB 586,500拍賣會:中國嘉德2011年春季拍賣會專場:素瓷茶器遺珍時間:2011-05-23尺寸:直徑11.5cm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21名 北宋 越窯劃鸚鵡紋粉盒

估價:RMB 500,000-600,000成交價:RMB 655,500拍賣會:西泠印社2017年秋季拍賣會專場:居敬堂文房古玩專場時間:2017-12-24尺寸:高4cm;口徑12cm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20名 元 越窯青釉大蓋盒

估價:RMB 500,000-800,000成交價:RMB 667,000拍賣會:北京中漢2017年春季拍賣會專場:奉華格物陶冶篇卷一時間:2017-05-21尺寸:直徑15.6cm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19名 五代 越窯青釉刻蓮瓣紋蓋罐

估價:HKD 600,000-1,000,000成交價:HKD 708,000拍賣會:保利香港2019春季拍賣會專場:中國古董珍玩專場時間:2019-04-02尺寸:高14.6cm

瓶直口,平肩,肩往下收窄,平底,蓋以蓮藕為鈕,肩上有四貫系,瓶身刻以仰覆蓮瓣紋四層為飾,層層迭迭。通體施青釉,釉面肥厚瑩潤,造型敦厚端巧。此件越窯刻花蓮瓣紋蓋罐,胎體輕薄,胎面光滑,釉層勻淨,釉質瑩潤,顯示出當時高水平的制瓷技術,為五代越窯之上品。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18名 唐 越窯秘色瓷碗

估價:RMB 600,000-800,000成交價:RMB 747,500拍賣會:西泠印社2019年春季拍賣會專場:中國歷代瓷器專場時間:2019-07-06專場:高6.2cm;直徑17cm

碗廣口,斜腹壁微內收,玉璧底。通體滿施青釉,釉薄均勻,半透明狀。足部露胎,有支燒痕跡,胎壁輕薄,胎質細膩緻密,呈灰色。玉璧底碗盛行於唐代中晚期,越窯、邢窯、定窯等均有燒造,且樣式基本相同,事實上它就是《茶經》述及的專用於飲茶的甌。陸羽《茶經》中云:「甌,越州上,口唇不捲,底卷而淺,受半升已下。秘色釉為晚唐以來較為高檔的青釉品種,故而秘色瓷常為全素裝飾以彰顯釉質精純。玉璧底亦為晚唐越窯常見制式,時代特徵明顯,易為斷代。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17名 五代 越窯秘色瓷缽式洗

估價:RMB 800,000-1,200,000成交價:RMB 920,000拍賣會:西泠印社2016年秋季拍賣會專場:中國歷代瓷器專場時間:2016-12-17尺寸:高8.6cm;口徑20cm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16名 西晉 越窯青釉瑞獸

估價:HKD 300,000-400,000成交價:HKD 937,500拍賣會:香港蘇富比2017年春季拍賣會專場:瑩淨芳淳:顯赫私人瑰藏宋代瓷珍時間:2017-04-05尺寸:8.1cm

此瓷塑擺件形態生動,瑞獸伸手置於嘴邊,作沉思狀。此類拙巧擺件常置於文人案頭以供把玩。浙江北部及江蘇南部窯口均有燒制。三國西晉時期墓葬出土眾多蹲伏狀動物瓷塑,多為蟾蜍,然此類跪姿擺件甚罕,極近類例未見於世。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15名 北宋 越窯秘色雙鳳洗

估價:RMB 800,000-1,200,000成交價:RMB 977,500拍賣會:西泠印社2019年春季拍賣會專場:中國歷代瓷器專場時間:2019-07-06尺寸:高5.4cm;直徑17.4cm

洗敞口,淺腹微收,撇圈足,圈足滿釉裹足支燒,外底留有六個泥條狀支釘燒痕。外壁以深剔刻裝飾雙重蓮瓣紋,蓮瓣中鋒出脊。內底飾對鳳紋,鳳紋鷹喙,頭有翠毛,鼓翅,華尾,相對盤旋,仿金銀器紋樣,刻劃生動。器壁較薄,通體施翠青釉,釉色色青翠,不負越窯秘色瓷「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之美譽。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14名 五代 越窯青釉長頸瓶

估價:HKD 30,000-40,000成交價:HKD 1,000,000拍賣會:香港蘇富比2014年11月拍賣會專場:中國藝術時間:2014-11-24尺寸:21.7cm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13名 北宋 越窯牡丹紋蓋盒

估價:HKD 500,000-800,000成交價:HKD 1,062,500拍賣會:佳士得香港2016年秋季拍賣會專場:養德堂珍藏中國古陶瓷時間:2016-11-30尺寸:直徑14.7cm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12名 宋 越窯青釉八方蓋罐

估價:HKD 40,000-60,000成交價:HKD 1,062,500拍賣會:香港蘇富比2016年6月拍賣會專場:中國藝術品時間:2016-06-02尺寸:19cm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11名 五代至北宋 越窯青釉刻團花紋執壺

估價:HKD 800,000-1,000,000成交價:HKD 1,156,400拍賣會:保利香港2019春季拍賣會專場:十面觀止—十面靈璧山居甄藏曆代名瓷 山中商會、十面靈璧山居藏明早期銅漆金關帝坐像時間:2019-04-02尺寸:高16.4cm

此壺直口,豐肩,球狀腹,圈足。雙帶式曲形把手,細長流微曲。通體施青色釉,釉質極其細膩勻淨,如秋水碧玉,古樸典雅。腹身於釉下以細線刻畫纏枝花卉團花紋,紋飾清晰,線條流暢,深淺不一,疏密變化有致。由於畫面刻劃層次豐富,以致積釉處色深,浮雕處色淺,設色對比,明暗相間,層次分明,將主體紋飾襯託得格外鮮明。整器底部為裹足滿釉墊燒方式,此為晚唐五代以來,典型秘色貢瓷作品。五代吳越時越窯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為吳越王錢氏御用及貢品。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10名 西晉 越窯青釉羊形器

估價:HKD 30,000-40,000成交價:HKD 1,360,000拍賣會:香港蘇富比2014年11月拍賣會專場:中國藝術時間:2014-11-24尺寸:length 15cm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9名 五代 越窯秘色瓷執壺

估價:RMB 800,000-1,200,000成交價:RMB 1,380,000拍賣會:西泠印社2019年春季拍賣會專場:中國歷代瓷器專場時間:2019-07-06尺寸:高18.4cm

壺圓唇,喇叭形口,長頸,頸與腹交界處有一周凸起的稜裝飾,圓鼓腹,腹有3道瓜稜痕,圈足。肩腹部一側置長曲形流,執柄連於口和腹部,柄上有4道溝槽裝飾,一為美觀,二為持握方便。灰胎,胎質細膩堅實,通體內外施青釉,僅足端無釉,有支釘燒痕。釉面均勻,釉色青翠欲滴,釉光潤澤,寶光內蘊,為越窯秘色瓷典型器。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8名 晚唐 越窯青瓷執壺

估價:HKD 800,000-1,200,000成交價:HKD 1,600,000拍賣會:佳士得香港2016年春季拍賣會專場:開元大觀時間:2016-06-01尺寸:高20cm

此類越窯執壺始見於唐中期,為酒器用品。上海博物館藏一件尺寸及器形與本器非常相似的例子,現展覽於館內展示廳。另可參考一件尺寸較小的相似例,器身較寬,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7名 元/明 越窯纏枝牡丹紋瓶

估價:RMB 1,600,000-2,000,000成交價:RMB 1,840,000拍賣會:北京東正2014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專場:中國古董珍玩專場 Part1時間:2014-05-18尺寸:高15.6cm

為侈口,細長頸,扁圓鼓腹,圈足。通體施青釉,刻剔纏枝蓮紋。全器釉質腴潤勻淨如玉,纏枝花紋舒展優美。越窯是唐、五代時最著名的青瓷窯場,也稱「秘色窯」。所燒青瓷代表了當時青瓷的最高水平。唐代越窯青瓷已很精美,博得當時詩人的讚美,如,顏況「越泥似玉之甄」,許渾「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陸龜蒙「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等。五代吳越時越窯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為吳越王錢氏御用及貢品。徐夤有詩云:「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施薄冰盛綠雲」。此見長頸小瓶為北宋時期越窯之佳作,越窯行至北宋,青瓷的燒造達到最高水平,名滿天下。本品釉色明徹如冰,晶瑩溫潤如玉,色澤青中帶綠,類玉似冰,美輪美奐,正是北宋越窯中上佳者。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6名 五代 越窯皮囊壺

估價:HKD 100,000-150,000成交價:HKD 2,065,000拍賣會:中國嘉德香港2017秋季五周年慶典拍賣會專場:觀古—瓷器珍玩工藝品時間:2017-10-02尺寸:高21.6cm

越窯青釉四系皮囊壺其造型為仿皮囊式,上扁,下略近圓形,盅形橢圓小口,壺頸短細,弧肩起凸稜,作皮囊縫合狀。與皮囊式造型在功用上最為統一的設計是穿鈕,左右兩肩下各貼塑有兩對穿鈕,用以貫穿革帶,攜帶背負。穿鈕的兩頭與器腹粘合,恰到好處,毫無笨拙之感。器腹扁鼓,底部平,微內凹,矮圈足微微外撇。壺身刻有荷葉紋飾,刀法流暢嫻熟,生動明快,實屬難得。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5名 晚唐/五代 越窯秘色青瓷盒

估價:HKD 400,000-600,000成交價:HKD 2,100,000拍賣會:佳士得香港2017年春季拍賣會專場:中國宮廷御製藝術精品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時間:2017-05-31尺寸:直徑17.5cm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4名 五代 越窯青釉刻龍、鳳紋蓋盒各一

估價:HKD 80,000-120,000成交價:HKD 2,500,000拍賣會:香港蘇富比2019年5月拍賣會專場:中國藝術品時間:2019-05-30尺寸:13.8及14cm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3名 西晉 越窯青釉寶鵝紋鋪首耳罐

估價:HKD 800,000-1,000,000成交價:HKD 2,740,000拍賣會:香港蘇富比2017年春季拍賣會專場:瑩淨芳淳:顯赫私人瑰藏宋代瓷珍時間:2017-04-05尺寸:32.3cm

此罐器形渾圓,直口微撇,鵝形耳線條流暢, 神態自然, 極為罕見。此罐器形、紋飾皆新穎獨特,乃出自越 窯巧匠之手。越蜜位於浙江紹興, 興盛於晉,燒制日常 器皿及隨葬禮器, 以青瓷著名,軸色青綠如玉|且器形 及紋飾皆不拘定式。此罐所見之獸面紋飾常見于越窯青瓷.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2名 北宋十月款越窯刻花牡丹紋蓋罐

估價:RMB 400,000-500,000成交價:RMB 2,760,000拍賣會:西泠印社2018年春季拍賣會專場:中國歷代瓷器專場時間:2018-07-08尺寸:高12cm

罐身斂口,圓肩,鼓腹,圈足。腹壁四面海棠形開光,內剔刻盛開的牡丹,開光之間刻劃花葉紋。蓋上置花苞形鈕,下剔刻花葉紋,與罐身相呼應。深刻淺劃,紋飾精細,經脈畢現。整器猶如含苞待放的牡丹,亭亭玉立。此設計體現了越窯匠師超凡的想像力,觀察自然界之物狀,提梁其內在形與氣,洗去其外在鉛華,把自然美升華成藝術美。罐釉色青翠可人,釉面瑩潤亮麗。流傳有序,更為難得。

越窯瓷器拍賣榜第1名 元 越窯青釉劃花牡丹紋蓋盒

估價:RMB 500,000-800,000成交價:RMB 3,105,000拍賣會: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賣會專場:佞宋——宋元巷陌間的「色·聲·香·味·觸」時間:2017-12-18尺寸:直徑14.6cm此盒造型美觀,盒呈扁圓形,子母口,直沿,底部滿釉,中間內挖成圈足,內有六均勻分布的長條狀支燒痕,可見胎色淺灰。通體內外滿施釉,釉色青綠,釉層瑩潤,如玉清澈,積釉處呈湖綠色。蓋面微鼓,邊緣形成一道弦紋,盒蓋又起三道弦紋,與最邊沿處弦紋之間刻劃有六朵流雲紋。最內側弦紋內剔刻並蒂牡丹兩朵,花朵豐滿富貴,枝葉舒捲婀娜,布局有致,繁而不亂。整器造型簡潔,頗為雅致。

#藝術我們擅長.

相關焦點

  • 「世界十大秘色瓷」——World Top Ten Mi-se Porcelains
    前言 Preface瓷器,中國創造,世界通用。在中國瓷器史上,有一種瓷如其名字充滿神秘色彩,這種瓷器名為「秘色瓷」。秘色瓷是晚唐、五代、北宋時期浙江越窯為貢奉目的而專門燒造一種高級青瓷,浙江慈谿上林湖是秘色瓷最主要的生產地。秘色瓷是中國越窯青瓷中的頂級精品,是中國古陶瓷歷史上第一個「國際性」瓷器品牌,尤其在五代時期在多國皇室使用。在宋代湧現五大名窯之前秘色瓷地位最高,乃「諸窯之冠」。
  • 聽西關收藏家品瓷:越窯秘色瓷與柴窯的淵源
    黃金源說,要研究柴窯,首先就得先談談越窯。越窯是從漢代開始生產,一直延續到北宋,經歷了千年之久,是我國陶瓷史上的擎天一柱。中國陶瓷史上有很多帝王與文人墨客都讚美過越窯,在北宋朝以前,它一直獨領風騷。至晚唐,已有在吳越之地,上林湖設立官窯,因此有了「陶成先得貢吾君」等詞句。在五代十國的六十年間,吳越國王在上林湖建立官窯(上林湖即現浙江省東部姚江流域慈谿縣鳴鶴場水庫)。
  • 上海博物館藏,唐越窯青釉海棠式碗,唐代瓷器南青北白
    上海博物館藏,唐越窯青釉海棠式碗,唐代瓷器南青北白中國古代瓷器的發展,宋代雖然是一個非常繁盛的時期,但瓷器的發展並不是一朝一夕。在宋代之前,應該有一個瓷器的成熟和發展階段。尤其是唐代的時候,瓷器的初創和成熟大部分發源於唐代時期。
  • 一周觀展|秘色瓷回歸越窯故裡,梵谷展再現東京上野
    在浙江,載入中國陶瓷史冊的兩大名窯越窯和龍泉窯也迎來了回鄉展,其中,陝西法門寺博物館史無前例地一次性出借5件地宮出土的秘色瓷。在長沙,包括歷代諸多簡帛書法精品的「千年遺墨——中國歷代簡帛書法展」還有一周就將閉幕。
  • 秘色瓷工藝品在京展出
    40多件代表著青瓷燒造最高水準的秘色瓷作品亮相展覽,這次活動也為工美集團成立四十周年獻禮。展覽位於王府井工美大賽四層,將一直持續至今年年底,免費向公眾開放。本次活動由中共慈谿市委、慈谿市人民政府、北京工美集團主辦,中共慈谿市委宣傳部、慈谿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承辦。現場共展示了採用傳統工藝燒制的40多件精品秘色瓷作品。
  • 解密中國秘色瓷中最有代表性的這件作品|《青瓷英語公益課堂》Celadon English Lecture.2
    各位學員,歡迎來到第2期青瓷英語公益微信課堂,今天我們來欣賞下這件唐朝的越窯秘色八稜淨瓶。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14件唐代秘色瓷中,有一件八稜淨水瓶,瓶內裝有29顆佛教寶珠。 這件青瓷造型獨特,製作工藝達到了唐代青瓷的最高水平,被認為是所有秘色瓷中最具典型性的作品之一。 As a Buddhist utensil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holy water vase can be used to hold water. 淨瓶在唐代是佛教的一種用具,用以盛水。
  • 史上最權威的佛教瓷器和其他佛教藝術品拍賣榜單TOP前20
    清康熙 銅鎏金無量壽佛像佛教藝術品拍賣歷來是拍賣活動中不可小覷的一個部門,然而,大多數藏家都是只聞其聲,而未見其人。對佛教藝術品的印象停留在貴而不知其所以貴這個程度,聽過,但不敢參加,是大多數藏家對佛教藝術品收藏的態度。
  • 唐代瓷器的興盛和藝術特色
    瓷器的使用在唐代更為普及,唐代制瓷業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瓷器燒制技術迅速發展。制瓷的茶具、餐具、酒具、文具、玩具、樂器以及實用的瓶、壺、罐等各種器皿,幾乎無所不備。在唐代不少地方形成了不同風格的瓷窯體系。《陶錄》稱「陶至唐而盛,始有窯名。」
  • 我縣岔路越窯遺址出土的北宋茶具
    ●周衍平  唐代詩人陸龜蒙在《秘色越器》詩中讚美道:「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秘色瓷是越窯瓷器中的珍品,一直作為皇室的專用品,「為貢奉之物,臣庶不得用」。越州窯,簡稱越窯,是我國古代名窯之一,自東漢始燒,盛於唐,衰於宋。
  • 法門寺國寶圖賞,玻璃杯穿越1200年,失傳千年的秘色瓷無法複製
    和我們平常在超市見到的挺像的,不過這個杯子是1200多年前的,唐代時期的琉璃杯,強烈的穿越感。唐代的琉璃就是我們今天說的玻璃,這個杯子於1987年出土於佛教聖地法門寺的佛塔地宮,也是用來供奉佛指舍利的。
  • 1100年前 唐代甌窯窯工有著「微信」秘密
    而且,這次還首次在上林湖以外地區,發現了用釉封口的瓷質匣缽以及可以與秘色瓷媲美的部分高質量青瓷。  鄭建明也是上林湖後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窯址的發掘領隊,我們很熟悉越窯,同為青瓷,它和甌窯看起來有點像,淡淡的青,但最大的不同,就是素麵朝天的甌窯「臉上」,大部分都長了褐色的「小雀斑」——褐彩,有的是斑塊,有的一長條。
  • 史上最全瓷器知識帖:中國歷史上的100個窯口匯總
    了解窯口,對收藏鑑賞甄別瓷器具有很大益處,今天德視寶就為廣大藏家奉上這份史上最全窯口匯總,滿滿的乾貨,值得收藏 江西省 景德鎮窯 是中國宋、元兩代各大制瓷規模最大 ,延續燒造時間最長、生產的瓷器最精美著名的古代窯場。遺址保存的遺物非常豐富,歷代古窯遍地,有宋末的"馬蹄窯",明早中期的"葫蘆窯"等。在該遺址上建立起來的湖田古窯址陳列館,展示了在這裡出土各種窯具和瓷器。1982年,湖田古瓷窯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七裡鎮窯
  • 中國文學藝術,瓷器的發展,南方瓷器的材料
    (以上「北方青瓷」結論一 「青瓷」論畢)上面說過:從戰國到元代,大體上可以劃出一個「青瓷時代」,其主要的瓷器是「青瓷」。到了明清時代,各種色釉興起,爭妍鬥麗;花卉也很流行;瓷的顏色到這時候多而複雜,所以我們把瓷器史上這個時代稱作「彩瓷時代」。
  • 中國十大最貴瓷器排行榜,大開眼界!
    從規模和拍賣價格來說,中國藝術品之最當屬字畫和瓷器了。在瓷器拍賣場上,明清瓷器,尤其是官窯精品瓷器一直是市場追捧的焦點,並不斷刷新瓷器成交紀錄。這主要是因為此板塊瓷器不僅具有造型藝術,還具有繪畫藝術和歷史文物價值,而且在製造工藝上也更為繁複考究,一直是買家追捧的焦點。
  • 唐代甌窯出永嘉 窯工留下千年文字待解之謎
    考古專家在一件匣缽上發現「大中十一年」的紀年,由此確定窯址的時代為唐代中晚期。這是首次在上林湖以外地區發現唐代用釉封口的瓷質匣缽,並出土部分可與秘色瓷媲美的高質量青瓷。坦頭唐代甌窯遺址考古發掘領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鄭建明表示,坦頭唐代甌窯遺址的出現與該地區瓷土豐富、燃料充足以及水運便利的因素有莫大的關係。
  • 海底沉睡千年的越窯青瓷:黑石沉船裡驚現大唐佛光
    印尼爪哇井裡汶沉船出浮雕碗水蓮葉(圖片來源:《收藏》雜誌)  海上絲綢之路唐代貞元年間,中國對外交通中最重要的一條航線從廣州出發,沿著中南半島東海岸南航特別是越窯青瓷的瓷碗、水注、酒壺、燻爐等器物,更是帶有濃濃的佛教色彩,說明這艘船中途也在印尼的室利佛逝及中爪哇一帶進行貿易,為當時佛教盛行的舊港提供了不少與佛教有關的商品。越窯青瓷的佛教色彩在印尼出水的這一批越窯青瓷,有很多是類似陝西法門寺出土的秘色瓷。
  • 長沙窯開創中國瓷器釉下彩裝飾之先河
    值得一提的是,「海上瓷路」的部分瓷器,則是唐代從廣州出口外銷的長沙窯瓷器。 曾經多數人總認為唐朝炻器(介於陶器和瓷器之間的製品)有唐三彩瓷器,北方有以邢窯為代表的白瓷,南方有越窯為代表的青瓷——秘色瓷。地方窯口有四川的邛窯、湖南的嶽州窯、浙江的越州窯,安徽的壽州窯等等。
  • 漢帝國掀開世界瓷器歷史巨幕——東漢青瓷燻爐之傳奇 |青瓷英語公益課堂Celadon English No.32
    浙江是瓷器的發源地,古稱越地,其瓷窯統稱為越窯。早在夏商時期,就開始出現原始青瓷,東漢(AD25-220)中晚期,越窯燒制出真正意義上的成熟瓷器,在人類物質文明史上有著裡程碑的意義,最早完成了從陶到瓷的變革,而歐洲製作出瓷器已經是到了18世紀初,遲於中國至少1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