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儘快恢復身材是所有的寶媽的夢想,尤其是電視裡某某明星產後復出,那完美的身材讓無數女性感到驚嘆,她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自己又想減肥,又怕影響寶寶正常生長,這可讓無數的寶媽為之苦惱。那麼產後減肥究竟該怎麼做呢?
一、產後為什麼瘦不下來呢:
很多寶媽分娩以後,看著旁邊的寶寶滿心高興,望著身上多餘的肉肉又發愁,那麼產後瘦不下來的原因是什麼:
1、脂肪堆積
懷孕以後準媽媽體內的雌激素就發生變化了,然而這一變化就會發使得女性體內脂肪增加,更為關鍵的是雌激素變化使得大部分脂肪固定在特定部位,尤其是孕中期後,孕媽媽可能存在水瀦留,下肢和雙腳會出現水腫,看起來就會特別的胖。而分娩後以後,雌激素並不會短時間恢復正常,自然脂肪也不會短時間消失。
此外易胖體質、缺乏瘦素酶都可能導致女性在生完孩子以後一直瘦不下來,
2、遺傳性肥胖:
遺傳性肥胖症主要指遺傳物質(染色體、 DNA)發生改變而導致的肥胖,這種肥胖極為罕見,常有家族性肥胖傾向。
3、肚子肥肉「元兇」
眾所周知,女性懷孕期間腹部是改變最為明顯的,這其中腹壁皮膚、筋膜、腱膜、肌肉等會隨著子宮內胎兒逐漸增大而擴張,且腹直肌出現分離。尤其是腹直肌會拉長至原來的50%。
4、盆骨產後錯位
大約70%的人生完孩子後骨盆不能自然縮回。分娩會讓女性的身體產生一定的變化,骨盆很有可能前傾或後傾。
綜合以上所述,各位寶媽想要瘦下來,單純的減脂可能無法瘦下來,最好根據自己的體質來具體分析,找到有針對性的減肥辦法,否則就會發現很難瘦下來。
二、不要從這個時間開始減肥:
相信很多寶媽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出了月了就開始減肥,讓自己恢復身材,總感覺越早越開始越好。這想法是極為錯誤的,千萬不要在出了月子就開始減肥,建議寶媽開始減肥的時間是從寶寶半歲。
產後6個月內,母體的荷爾蒙會迅速恢復原有的狀態,同時新陳代謝的速率也會因此恢復正常,甚至加快,使得身體自然進入到最佳狀態,所以產後6個月可說是「減重的黃金時期」
三、產後如何科學減肥:
1、根據自己腹直肌受損情況來進行恢復:
* 腹直肌分離不嚴重的媽媽(2指以內),可以使用正規的束縛帶來幫助恢復腹部問題;
* 腹直肌分離2~3指的媽媽,可通過專門的運動項目矯正。(具體方法媽媽們可以諮詢專業人士)
* 腹直肌分離3指以上的,建議產後42天去做檢查的時候,找專業醫生問問該如何修復,情況比較嚴重的醫生一般會要求手術治療2、幫助自己的盆骨復位:
*立式鍛鍊:站立,雙腿微分開,收縮兩側臀部肌肉,大腿部靠攏,膝部外轉,然後收縮收縮陰道和肛門括約肌,經過反覆訓練可改善盆骨錯位狀態。
*臥式鍛鍊:靠床沿仰臥,臀部放在床沿,雙腿伸直並懸空。雙手扶住床沿以保持姿勢。此外瑜伽、跳操或者遊泳等都是很好的骨盆恢復運動。
在進行以上兩項以後,再有針對性進行減肥,因為這兩項是基礎,寶媽可以堅持以下辦法:
3、讓小寶寶吃好:
哺乳就已經在進行產後瘦身。哺乳時,寶寶吮吸乳頭,會刺激子宮收縮,幫助子宮恢復;哺乳時,媽媽的身體就如同一個營養補給站,始終提供給寶寶最好的脂肪和營養,媽媽自然會逐漸瘦下來。4、調整飲食規律:
管住自己的嘴格外關鍵, 不要給自己一個藉口說,我是為寶寶吃就放開了,其實很多食物是寶寶不需要的,因此各位寶媽要注意定時、不可濫吃。要減慢吃飯的時間,每頓飯的時間不少於20分鐘。
5、不可盲目節食:
很多寶媽為了儘快達到減肥效果,便開始盲目控制食量,其實這樣不光影響寶寶營養需要,同時還有可能導致胃下垂6、選擇合適自己的運動:
如瑜伽、跳操或者遊泳都是不錯的運動方式,但是各位寶媽需要根據自己恢復情況來定,尤其是遊泳。如果恢復得不錯,建議每次進行半個小時左右。各位寶媽,產後減肥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建議的步驟最好是先產後修復,特別是腹直肌、盆骨恢復情況,再進行減肥。在減肥過程中,注意營養與消耗儘可能相平衡,努力不給自己找藉口,讓管住嘴,邁開腿真正動起來,這樣才能讓減肥看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