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屢獲強調 機構看好四大主題、十二賽道、三條主線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財聯社APP

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根據目標,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要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消費儘早達峰,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要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汙降碳協同效應。要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數據顯示,我國已提前完成2020年氣候行動目標,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重大貢獻。中國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已經上升到近15%,可再生能源裝機已佔全球的30%,在全球增量中佔比44%,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佔全球一半以上。

新能源發展如火如荼之際,碳中和所引發的產業鏈變革以及行業增長還能持續多久?除了一般意義上的新能源,如光伏、風電、新能源車以外,還有哪些被忽視的環節?

中泰證券:四大主題、十二賽道 賽道坡長雪厚

中泰證券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按照強度由強到弱,中國執行低碳經濟轉型有四個路徑:政策路徑(沿15年巴黎協定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強化政策路徑(在15年目標基礎上加大減排力度)、2℃路徑(與2050年全球溫升2℃相契合的路徑)、1.5℃路徑(與2050年全球溫升1.5℃相契合的路徑)。

2060碳中和承諾意味著,長期發展路徑需向最嚴格的1.5℃路徑靠攏,2030年前碳排放需達峰,2025年左右碳排放需進入平臺期,考慮到2019年中國碳排放仍處於上升通道,2060年的遠期承諾實則在十四五期末即將面臨重要考驗。

沿碳中和總體策略及每個策略中的「堵點」,自上而下地思考,四大主題及對應的十二個細分賽道有望受益於碳中和承諾帶來的邊際變化,且「坡長雪厚」:

1)電力脫碳主題:風電/光電實現對火電的規模化替代是「堵點」,對應儲能、分布式光伏、特高壓產業鏈;

2)終端電化主題:化工/商用車/建築等較難電氣化的領域脫碳是「堵點」,對應廢鋼處理、石墨電極、氫能-燃料電池、生物燃料、裝配式建築產業鏈;

3)節能提效主題:對應功率半導體IGBT產業鏈;

4)排放綠化主題:廢塑料等廢棄材料脫碳與碳收集是「堵點」,對應生物降解塑料、塑料回收、CCUS 產業鏈。

中金公司:圍繞三條主線邏輯

中金公司則建議圍繞三條主線邏輯去選擇投資標的:

1、技術變革帶來的市場份額變化是主線。包括光伏發電圍繞效率提升、成本下降的技術競賽持續白熱化;大尺寸風機不斷突破極限,以容量換取成本下降途徑;鋰電池技術從高鎳向固態演化;汽車電氣化帶來的機會。

2、數位化浪潮下,下遊應用端新的商業模式可能是下一個投資主題。包括分布式裝機降低發電門檻,打破發用二元結構;儲能應用解決電網被動調節負擔,以主動的發用平衡能力創造商業價值;新能源車智能化邏輯。

3、怎麼選擇穿越周期者,成長賽道中的傳統行業。包括光伏行業的典型代表如光伏玻璃、膠膜;新能源車領域如鋰、銅、汽車玻璃。

相關焦點

  • 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碳中和對能源投資究竟有什麼影響?我們認為主要關注成長空間和三條主線。我們預計未來國內光伏累計裝機空間會達到成長70倍,年裝機或超20倍。 從投資的角度我們認為將圍繞三條主線邏輯去選擇投資標的。1)技術變革帶來的市場份額變化是主線,包括光伏新技術、大尺寸風機和鋰電池技術。2)下遊應用端新的商業模式可能是下一個投資主題,包括分布式光伏、儲能和新能源車智能化。3)成長賽道中會出現部分傳統產業受益於行業需求的持續增長,而自身存在供給壁壘,因此成為穿越周期、量價雙擊的受益者。
  • 中金公司: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碳中和對能源投資究竟有什麼影響?我們認為主要關注成長空間和三條主線。我們預計未來國內光伏累計裝機空間會達到成長70倍,年裝機或超20倍。從投資的角度我們認為將圍繞三條主線邏輯去選擇投資標的。1)技術變革帶來的市場份額變化是主線,包括光伏新技術、大尺寸風機和鋰電池技術。2)下遊應用端新的商業模式可能是下一個投資主題,包括分布式光伏、儲能和新能源車智能化。3)成長賽道中會出現部分傳統產業受益於行業需求的持續增長,而自身存在供給壁壘,因此成為穿越周期、量價雙擊的受益者。
  • 碳中和 風來了
    原標題:中金首席訪談:碳中和,風來了   從國家提出中國2060年碳中和目標之後,無論是市場還是行業,「碳中和」都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那麼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對於我們國家的能源經濟意味著什麼變化
  • 光伏板塊持續拉升,如何挑選「碳中和」主題基金?
    重倉光伏和新能源板塊個股的農銀匯理基金經理趙詣,管理的三隻產品2020年收益排名更是有望獨攬冠亞季軍。那麼,2021年是否仍有布局的機會?如果有,還有哪些(類)主題基金值得關注?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聊「碳中和」政策背景下的投資機會。
  • 剛剛,張磊重磅出手,158億攬下「碳中和第一股」!
    其中,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就是其中的主要任務之一。而從資本市場來看,深耕太陽能的隆基股份在很多市場人士眼中就是「碳中和第一股」。其實,除了碳達峰+碳中和帶來的三大產業利好之外,此次會議還利好種業、5G、晶片和物流等8大產業。那麼,誰將在未來的行情中跑出來?
  • 碳中和已經成為全球共識,可再生能源概念後市潛力巨大
    目前碳中和規劃已經成為了全球共識!從2009年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開始,一直到2015年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都是重點強調要減少碳排放。先科普一下什麼叫做碳中和?由於人類活動而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從而使全球氣候變暖,這已經是如今全世界人類最關心的問題。碳中和就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來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 「碳中和」背景下環保行業的投資機會 企業陣營不斷擴大
    2020-12-18 08:27:30 來源:銀河證券 「碳中和」背景下的行業機會碳中和是當下世界發展的主題, 對行業的發展同樣也有著深遠的影響。環保行業天然具有綠色低碳屬性,與碳中和理念十分契合,或將成為未來實現碳中和目標 的重要媒介。
  •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碳中和帶來的投資機遇
    11月26日,在環球時報、環球網主辦的「2020環球趨勢大會—ESG高峰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以《碳中和願景下的綠色金融發展機遇》為主題進行分享。
  • 剛剛,張磊重磅出手,158億攬下「碳中和第一股」!最高層會議釋放...
    其中,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就是其中的主要任務之一。而從資本市場來看,深耕太陽能的隆基股份在很多市場人士眼中就是「碳中和第一股」。其實,除了碳達峰+碳中和帶來的三大產業利好之外,此次會議還利好種業、5G、晶片和物流等8大產業。那麼,誰將在未來的行情中跑出來?
  • 盤後更有重磅利好,這一行業意外獲加持,碳中和接著舞?
    碳中和徹底炸了!上周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碳達峰+碳中和任務。本周一,碳中和成為盤面最大的看點。新能車龍頭寧德時代漲超12%創新高,市值突破7500億元,首次躋身A股前十;比亞迪受其帶動午後封板。擬獲高瓴入股的太陽能第一股隆基股份收於漲停,全天成交額約89億元。
  • 碳達峰、碳中和怎麼做?大連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會議專題部署
    碳達峰、碳中和怎麼做?會上,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領學了2020年9月22日至1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第三屆巴黎和平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G20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氣候雄心峰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7次重要會議中就二氧化碳排放問題進行的論述。
  • 環保專題報告: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問題二,碳中和對新能源主題相關到底會帶來多少裝機和產值空間?問題三,碳中和對能源投資究竟有什麼影響?從投資的角度我們認為將圍繞三條主線邏輯去選擇投資標的:第一、技術變革帶來的市場份額變化是主線。看好寧德 時代。 隨著汽車電氣化帶來的機會:汽車電氣化也將重構整車電子電氣架構,對高壓電氣 組件、優質電機電控、先進電池熱管理系統帶來更大的需求空間,利好宏發、三花、 匯川。第二、數位化浪潮下,下遊應用端新的商業模式可能是下一個投資主題。
  • 「碳達峰、碳中和」到底啥意思?
    「碳達峰、碳中和」到底啥意思?在第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氣候雄心峰會及202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什麼是「碳達峰」「碳中和」?為何要實現、以及怎樣實現呢?
  • 粵開證券:關注「碳中和」「生物育種」等主題投資機會
    對此,粵開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殷越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為周一A股注入強心劑,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增「碳中和」「糧食安全」等亮點,均在周一盤面中有所體現。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板塊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增「碳達峰、碳中和」方面的關注,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推動煤炭消費儘早達峰,大力發展新能源。在海內外需求共振+國內新版雙積分政策+新出臺的新能源頂層規劃等多重利好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是必然路徑,目前新能源車產銷兩旺的趨勢不斷得到確認,板塊中長期將維持高景氣度。
  • 券商晨會精華:市場反彈或持續 關注「碳中和」主題機會
    粵開證券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為周一A股注入強心劑,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增「碳中和」、「糧食安全」等亮點,均在周一盤面中有所體現,中短線可繼續關注。中原證券預計創業板市場短線震蕩上漲的可能較大,建議投資者短線謹慎關注有色金屬,農牧飼漁,航天軍工以及汽車等行業的投資機會,中線繼續關注低估值藍籌股的投資機會。
  • 一圖讀懂 | 都說碳中和,啥是碳中和?
    一圖讀懂 | 都說碳中和,啥是碳中和?來源 | 人民網原標題:《一圖讀懂 | 都說碳中和,啥是碳中和?》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
  • 主力機構已跑步進場。「碳中和」產業鏈全方位梳理,股民看清楚!
    最近機構大動作不斷,前有通威60億定增計劃驚現16家頂級機構,後有高瓴資本158億大手筆拿下隆基6%的股份,且折價不到10%。另外,外資持續15天流入隆基,斯達15日跌停那天竟有2.8億的接盤資金!老陶發現,這些動作都指向了一個方向,那就是「碳中和」!
  • 實現碳中和 我們對2060年的承諾-認識碳中和
    畢馬威近期將發布碳中和系列文章,介紹碳中和的意義及影響。本系列文章共三期,本次為第一期,主要介紹碳中和的基本認識。背景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新領導人選與「碳中和」之爭困擾歐盟
    歐盟成員國除在英國「脫歐」問題上重申不與英國重新談判的統一立場之外,在下屆歐盟機構領導人選、「碳中和」等重大問題上都未能達成一致。 領導人選討論無果 今年是歐盟機構領導人的「換屆年」,涉及歐盟委員會主席、歐洲理事會主席、歐洲議會議長、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歐洲中央銀行行長等多個要職。
  • 「碳中和」對銀行意味著什麼?
    在此背景下,銀行作為經濟社會系統中的重要金融中介機構,同時也是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的主要金融機構,需未雨綢繆、積極應對國家碳中和目標。「碳中和」目標意味著什麼?其中,能源部門是二氧化碳排放的直接來源,低碳化發展主要涉及到四個方面:一是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等;二是智能電網與儲能技術的發展;三是氫能源等除電力以外的二次清潔能源的發展;四是能源行業碳捕獲與封存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