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中央聯合教育部等開展大學生課外體育鍛鍊活動

2020-12-11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14日電(記者李彥龍)為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鍊,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精神,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激發參加體育鍛鍊的主觀能動性、形成良好的體育鍛鍊習慣、提升身體素質,並從中磨練堅強意志、培養良好品德和拼搏精神,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全國學聯近日聯合下發通知,決定從2014年開始,在全國高校範圍內全面啟動和廣泛開展大學生「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主題群眾性課外體育鍛鍊活動。

  通知指出,增強大學生體質、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是關係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事,對於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頒布以來,各地各高校普遍重視學校體育工作,廣泛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等工作和活動,在幫助和促進廣大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鍊、提高體質健康水平等方面營造了良好氛圍、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同時,由於學生學業壓力、對於網際網路依賴程度的加深、群眾性體育活動載體不足等因素,當前青少年學生特別是大學生群體對於體育鍛鍊的自覺意識和重視程度以及體質狀況和健康素質仍有差距和不足。

  通知強調,主題活動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為統一主題,充分發揮各高校的工作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學生宿舍、班級等為主體,通過廣泛開展各類大學生群眾性課外鍛鍊活動,努力實現《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提出的有關要求。

  通知要求,各級共青團組織、教育部門、體育部門、學聯和學生會組織要圍繞活動統一主題,在本地區本學校開展各類大學生群眾性課外體育鍛鍊活動,注重把握重在基層、重在學生的原則,注重以宿舍、班級、實驗室、學生生活園區等為參與主體,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活動、自主設計活動,積極倡導宿舍運動會、趣味運動會等活動形式,鼓勵創建興趣愛好類的學生體育社團、體育俱樂部、興趣小組等,把更多學生吸引到健康向上的體育鍛鍊活動中來。要廣泛開展主題團日活動,邀請學生當中堅持體育鍛鍊的典型榜樣及長期堅持運動的教師、校友等,走進學生中間,開展班級、院系主題團日活動,面對面開展交流、分享體會,營造積極參與體育鍛鍊的濃厚氛圍,加強對身體健康素質的重視,大力倡導「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理念。要尊重大學生的現實特點和行為習慣,運用網際網路、手機等新媒體,號召和組織學生設計開發推動同學積極參加體育鍛鍊的手機APP應用程式等,通過微博、微信、人人網等形式和渠道開展「我的身體我做主」、「我的運動風採」等照片展示評選活動,在校園內營造青春健康的生活風尚。

  通知強調,開展大學生群眾性課外體育鍛鍊活動是一項長期性、經常性工作。各級共青團組織、教育部門、體育部門、學聯和學生會組織要立足長遠,制定保障制度措施,設計和組織開展好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動,形成促進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鍊活動的有效平臺和長效機制。要著眼於工作的普遍性、覆蓋面和持久性,將活動與學校體育課教學、體育運動會等常規工作有機結合,在活動中注重大學生參與的人數、時間、頻率,努力做到人人有體育項目、班班有體育活動、校校有體育特色。要藉助電視、報紙、廣播及網際網路等多種形式加大對活動的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擴大在校園中和社會上的影響,努力將大學生「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主題群眾性體育鍛鍊活動做成品牌、做出實效。要注重把握大型體育賽會舉辦、全民健身日等契機,推動活動不斷形成熱潮。要加強教育引導,防止發生各類安全事故。

  據了解,為行之有效地開展好這一活動,下一步將在全國範圍內選擇不同地域、不同類型高校,開展大學生群眾性課外體育鍛鍊活動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充分發揮團學組織作用,通過開展活動、協調資源、出臺政策、創新手段等,著重促進以班級、宿舍為單位的群眾性課外體育鍛鍊活動,幫助和促進大學生增強體質認知、提高體育鍛鍊自覺性、提升身體素質。此外,還將適時在全國高校範圍內組織開展爭創「大學生百鍊之星」活動,鼓勵堅持參加體育鍛鍊的宿舍、班級、社團等學生集體,帶動更多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鍊。

相關焦點

  • 大學生「三走」課外體育鍛鍊活動指導意見印發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27日(記者 劉洪俠)日前,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鍊,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精神,進一步推進大學生「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主題群眾性課外體育鍛鍊活動(以下簡稱「三走」活動)常態化、機制化,廣泛深入開展,結合近期召開的「三走」活動推進會的有關精神和工作部署,共青團中央、教育部
  • 「課外鍛鍊計入體育成績」具有破冰意義
    課外時間跑步、騎行等將計入體育課成績,課外不鍛鍊很有可能會掛科。10月30日,武昌理工學院出臺新規:針對大一大二學生推行「體育課程改革」,對體育課的平時成績構成做出調整,將體育課程的平時成績與大學生課外體育鍛鍊緊密結合,課外體育鍛鍊情況將影響體育課期末考試成績。(11月1日《中國青年報》)  著名教育學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完全人格,首在體育」的觀點,今時今日,這一理論仍有借鑑意義。
  • 教育部: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教育部在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424號(教育類033號)提案答覆的函中表示,要保證青少年體育鍛鍊活動時間,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一、保證青少年體育鍛鍊活動時間 一是明確時間要求。《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均要求實施好體育課程和課外體育活動,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 江蘇大學生每周至少參加3次課外體育活動
    新華網南京10月24日電(記者凌軍輝)記者從江蘇省教育廳獲悉,為切實增強大學生身體素質,江蘇在開展大學生冬季長跑活動基礎上,將進一步加強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建設,同時積極開展面向全體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確保每個大學生每周至少參加3次課外體育鍛鍊。
  • 江西74萬名大學生參加「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活動
    宅宿舍,玩電腦……這些已成為部分大學生校園生活的常態。相關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鍊的時間逐步減少,身體素質不斷下降。  日前,為了在大學生群體中推廣快樂健身理念,團中央、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全國學聯聯合主辦了大學生「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主題群眾性課外體育鍛鍊活動(簡稱「三走」活動)。
  • 團中央青年發展部負責同志就開展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答...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18日電(記者劉喆)6月11日,共青團中央發出通知,對全國大學生常態化組織開展「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進行部署安排。日前,團中央青年發展部主要負責同志就此項活動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問:請介紹一下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基本情況。
  • 教育部通知: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近日,從教育部網站獲悉,教育部在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424號(教育類033號)提案答覆的函中表示,要保證青少年體育鍛鍊活動時間,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 「趣動中國」暨《國家體育鍛鍊標準》體驗活動在京舉行
    人民網北京5月25日電(記者李長雲)為積極響應國家促進體育產業發展出臺的新政,更廣泛的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更深入地推廣科學健身理念,不斷的增強體育意識,由北京奧銳搏體育文化交流中心、北京中體亞奧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冠軍基金共同發起「趣動中國」暨《國家體育鍛鍊標準》體驗活動,首先面向大學生展開,於5月23日分別在中央財經大學和中華女子學院成功舉辦了兩站比賽
  • 教育部規定:大學生體育達不到50分 按結業處理
    昨天(7月8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標準」規定,體育不達標,學生將無法得到獎學金等獎勵。學生體育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處理,即拿不到畢業證和學位證。體育不達標,學生將無法得到獎學金等獎勵。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負責人向記者解釋「標準」中的特色與亮點。
  • 高校課外體育活動內容豐富多彩
    課外體育活動是指學生在課外業餘時間,運用各種身體練習的方法,以增強體質、愉悅身心、提高運動水平、豐富業餘生活為目的而進行的體育娛樂活動。其內容包括早操、課間操、課外體育活動等。學生通過參與課外體育活動,有利於進一步地提高和鞏固課堂上學得的知識技能從而促進認知能力、道德品質的提高,使當代大學生具備更為完善的開拓精神與創新意識。課外體育活動是實現學校體育目的任務的重要組織形式;是增強學生體質、發展個性重要途徑之一;是豐富大學生課餘生活,活躍高校校園氣氛、促進校園和諧的重要手段。
  • 邯鄲市趙王小學榮獲全國小學「最佳課外體育活動案例獎」
    11月15日晚,在由教育部體衛藝司指導,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耐克體育公益部聯合舉辦的第四屆「全國小學體育活力校園優秀案例」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本次評選共有來自全國的2600餘份申請案例參加,該校的《創建社區特色家庭體育活動》案例榮獲全國優秀案例100強,同時獲得了「最佳課外體育活動案例獎」。
  • 【重磅】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發文:中考體育分值將逐步提高!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強調體育的重要性,多省市也陸續出臺文件來提高體育課的學科地位和社會重要性! 9月21日,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體育總局 教育部關於印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
  • 武漢一高校出新規:課外鍛鍊要用健身軟體打卡,計入體育成績
    課外時間跑步、騎行等將計入體育課的成績,課外時間不鍛鍊很有可能會掛科。近日,武昌理工學院出臺新規:針對大一大二學生推行「體育課程改革」,對體育課的平時成績構成做出調整,將體育課程的平時成績與大學生課外體育鍛鍊緊密結合,課外體育鍛鍊情況將影響體育課期末考試成績。
  • 普通高校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情況的調查分析
    課外體育活動是實現學校體育目的任務的重要組織成形式,也是增強體質發展個性重要 途徑之一,為提高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效果,本文著重調查研究了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興趣與動機,探索一系列措施,為在高校普及課外體育活動提供參考。
  • 淺談大學生自我體育鍛鍊能力的培養
    論文摘要:大學體育課是學校體育教育與社會全民健身運動的重要的聯繫環節。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要,大學體育課教學除增強大學生的體質,提高其運動能力,使他們掌握基本體育技能要求以外,還可以培養和提高大學生們的自我鍛鍊能力,掌握鍛鍊身體的科學方法,養成經常參加體育運動和鍛鍊的習慣。
  • 教育部:嚴禁擠佔體育課和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近日,教育部針對在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關於要保證青少年體育鍛鍊活動時間的提案做出回應,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中小學生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   回應指出,要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明確要求中小學生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
  • 體育老師的春天?教育部: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 嚴禁擠佔體育課
    近日,教育部針對在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關於要保證青少年體育鍛鍊活動時間的提案做出回應,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中小學生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明確要求中小學生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針對突發疫情,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學校體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體育教育教學活動,創新形式加強學校健康教育教學。
  • 教育部:嚴禁擠佔體育課和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近日,教育部針對在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關於要保證青少年體育鍛鍊活動時間的提案做出回應,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中小學生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回應指出,要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明確要求中小學生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
  • 教育部等聯合發文:中考體育科目將逐步提高分值 體育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每日商報綜合 今天,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體育總局 教育部關於印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 通知指出,要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納入中考計分科目,科學確定並逐步提高分值,啟動體育素養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 受疫情影響,今年杭州體育中考是取消的,往年體育佔分30分。考試項目共分為三類6項。
  • 中國大學生志願者網開展清明節掃墓活動
    原標題:中國大學生志願者網開展清明節掃墓活動2018年3月31日上午,由中國大學生志願者網組織的「緬懷革命先烈 牢記歷史使命」清明節為革命烈士掃墓活動,在濟南市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園隆重開展。為深入貫徹落實民發【2015】149號團中央、民政部、教育部和中央文明辦等四部委聯合發布的《關於規範志願服務記錄證明的指導意見》的文件要求,大力弘揚志願精神,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從事志願服務要有記錄證明,作為以後評獎、評優、入黨、保研及企事業單位招錄人員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