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流感疫苗再次成為熱議話題。
一方面,韓國已有59人在注射流感疫苗後死亡,官方隨後聲稱,死因與疫苗直接因果關聯性較低,將不會叫停疫苗接種;另一方面,在我國不少地區,流感疫苗「一針難求」,成為了不少接種者的「痛」。
疫苗短缺背後,市場早已增加供給。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下稱「中檢院」)數據顯示,今年流感疫苗批籤發總量已超過去年同期,且首批產品上市更早。但為何流感疫苗接種還是這麼難?
流感疫苗成為「緊俏貨」
10月27日, 在石牌街暨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約接種門診人頭攢動,「以前來了就能打,今年提早這麼多來排隊都不知道能不能打上。」年近80歲的李阿婆告訴南方日報記者。
這是李阿婆第二次到現場預約。國慶前,她曾到接種門診,但被告知流感疫苗已經消耗完畢。這一次,儘管提前一個小時排隊,李阿婆還是沒有成功預約接種流感疫苗。
三天來,南方日報記者走訪了廣州市大東街、東山街等多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約接種人員給予的答案為「疫苗搶手」。在越秀區大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接種門診,工作人員說,不少居民諮詢流感疫苗接種,但是近段時間沒有貨,也無法確定何時才能到貨。
在某些有流感疫苗的社區,疫苗存量也不多。
廣州市白雲區景泰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4日曾發布通知:3歲以上及成人四價流感疫苗缺苗,3歲-17歲鼻噴式流感活疫苗少量供應,6月齡-3歲兒童流感疫苗暫時供應充足。
不過,預約門診工作人員坦言:「一旦這批兒童流感疫苗消耗完,後期再次到貨可能性較小。」成人流感疫苗方面,9月底至今已補充供應兩三次,需求火爆,甚至出現過只用一個上午就消耗完新到貨流感疫苗的情況。
流感疫苗,為何一針難求?
8月,在由廣東省預防醫學會組織的新形勢下流感和肺炎球菌疾病防控策略研討會上,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肖東樓倡導聯合接種肺炎與流感疫苗,加強預防相關呼吸道疾病。
9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武桂珍曾表示,秋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如流感、肺炎等,且低溫利於新冠肺炎病毒傳播。同時,新冠肺炎和流感有一定的相似性,包括流行季節與早期症狀。「希望大家能夠注射流感疫苗,也防止發生感染以後,在臨床上造成識別困難。」
在我國,流感疫苗屬於二類自費疫苗,接種率多年維持在2%左右,遠不及歐美。過往經驗顯示,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流感疫苗的接種率會有所上升。如2003年SARS之後,流感疫苗接種量從2003年的300萬劑次左右,增加到了2008年的3700萬劑次。
穩定需求,才能緩解「供不應求」
疫苗接種需求猛增的背後,供給早已增多。
8月30日,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副院長張輝在2020年(第37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分會場上表示,2019年籤發了6家企業生產的2種流感疫苗,共計3078.42萬瓶(支),相比2018年增加90.6%。「今年到現在為止,已經籤發了3000多萬人份,到下個月流感季來臨前,估計將達到5000萬人份。」
市場火爆,正在刺激企業的生產。
多家流感疫苗生產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均表示,正在加班加點生產流感疫苗。
中檢院數據披露,賽諾菲、科興生物、華蘭生物、雅立峰、長春生物製品所獲批三價流感疫苗,華蘭生物、北京科興生物、江蘇金迪克等獲批四價流感疫苗。
10月22日,華蘭生物相關負責人回應媒體時表示,公司的流感疫苗生產線滿負荷運作,24小時三班倒,而且今年的產量多於去年。
事實上,流感疫苗增產,沒那麼簡單。
疫苗行業從業者劉沛誠發表文章稱,「供不應求」主要是因為國內流感疫苗市場沒有穩定的需求、企業擴產的動力不足。
一直以來,流感病毒變異能力強,且疫苗保質期、有效期都在1年以內。每一年,世界衛生組織都會提前監測流感病毒傳播狀況,預測當年主要病毒株,隨後,疫苗生產企業預測疫苗使用量,確定生產規模,然後開始生產。在這過程中,如果疫苗生產企業低估市場需求規模,就很容易出現疫苗供應短缺現象。
當有穩定的需求,疫苗的供應也就會跟上來,供不應求的矛盾才可能緩解。
劉沛誠說,流感疫苗的可及性涉及三方:疫苗生產企業、接種服務提供方和接種者。對於接種者而言,要提高他們的接種意願,包括提高對於流感和疫苗的認知,提升支付能力。研究顯示,有保險覆蓋或者政府買單,疫苗接種意願就會上升。比如,北京市每年免費給中小學生和60歲以上北京市戶籍老人接種流感疫苗,目前這些人群接種率在50%左右。
秋冬季節是多種呼吸道傳染病高發的季節。專家提醒,除了接種疫苗外,大家應養成勤洗手、多通風的習慣,儘量少去人多擁擠、通風不暢的聚集性場所,必要時佩戴口罩並及時更換。
【記者】黃錦輝 實習生 關煒瀛
【作者】 黃錦輝
廣東健康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