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只要和平、不要統一的時代終將終結

2021-02-11 今日臺灣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華中師大臺灣與東亞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

「第二十八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日前在南寧舉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華中師大臺灣與東亞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在會上指出,當前兩岸關係面臨三重斷裂:和平發展機遇期的斷裂、中美共管「臺獨」的斷裂、認同的斷裂。

周志懷指出,2016年在民進黨重新執政後,在關乎臺海和平前景問題上,兩岸關係出現了三個嚴重斷裂,導致臺海形勢未知風險加大,和平前景受到嚴重衝擊。這三個斷裂是:

第一,兩岸關係面臨和平發展機遇期的斷裂。周志懷指出,蔡英文當局以「終極獨立」為指向的「漸進臺獨」作為,導致兩岸溝通對話協商談判的斷裂,兩岸良性互動與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坍塌,對抗裂度日趨強化,兩岸通過協議維護和平的可能性正在逐漸喪失。

第二,中美共管「臺獨」的斷裂。周志懷提出,2016年後美國對臺政策遽變,美國的所謂「一個中國」政策嚴重空心化。40年來,軍售、美國的所謂「與臺灣關係法」均未獲解決,美國又出臺了「臺灣旅行法」,將來可能還有「臺灣保證法」,嚴重限制與阻礙了兩岸關係的改善,使臺海形勢日趨緊張。

第三,認同的斷裂。一方面,島內認同的斷裂使臺灣長期處於藍綠與「統獨」對立狀態之中,對立的任何一方都難以、也無法與另外一方妥協。臺灣社會完全分裂為勢不兩立的兩大陣營。另一方面,兩岸認同斷裂所導致的島內深層政治分裂,往往成為綠營挑釁大陸並進行選舉操作的武器,從而不斷升高與大陸的對立。未來認同斷裂的加劇,特別是臺灣青年世代認同的斷裂,預示著兩岸關係在未來一、二代人的時段內,有可能繼續惡化。

周志懷認為,兩岸關係面臨「三重斷裂」,他預測,這可能導致「臺灣獨立」的可能性真實存在。如果民進黨繼續執政、持續執政,切香腸式的「臺獨」的危險,不僅的確存在,而且還會持續增大。對此,我們不可能視而不見、置之不理,這也意味著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的可能性真實存在。

對此,周志懷提出了「兩個需要」:即需要進行危機管理,需要臺灣端出自己的統一方案。

周志懷指出,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加緊推行「去中國化」「漸進臺獨」,圖謀推動「法理臺獨」,強化敵意對抗,挾洋自重,在分裂道路上越走越遠。「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始終是臺海和平穩定的最大現實威脅,是祖國和平統一的最大障礙。今後反分裂鬥爭形勢更加嚴峻,我們應該以史為鑑,需要進行危機管控,臺海形勢的穩定與危機管控的最好辦法是對話協商談判,同時臺灣也需要端出自己的統一方案來與大陸進行協商。

周志懷最後指出,兩岸關係只要和平、不要統一的時代終將終結,民進黨執政下的臺海對立強度不斷升高,不斷加劇臺灣的衰落、衰敗,臺灣如果無法拿出自己有效的替代方案,在將來的兩岸談判中將會居於下風與劣勢,如果臺灣沒有自己的統一方案,那就只能在大陸的方案下被統一。

相關焦點

  • 吳家瑩:和平統一是正道,是兩岸關係的唯一出路
    同時,表達了中國和平統一是對人類世界進步的貢獻,表明了中國作為一個世界大國的擔當和榜樣。兩岸和平統一是正道,也是今後兩岸關係唯一的出路所在。」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如是表示。吳家瑩認為,40年來,《告臺灣同胞書》成為了指引兩岸關係前進發展的明燈,實現破冰起航,兩岸交流也從無到有,再從「小三通」到「大三通」,實現了多個跨越,給兩岸同胞帶來了巨大的福祉,兩岸隔絕造成的親人思念和痛苦已經一去不復返,兩岸交流、和平發展以及「九二共識」成為了主流民意,有力的抨擊了島內的「臺獨」勢力。
  • 兩岸專家學者:和平統一是兩岸關係發展趨勢
    兩岸專家學者:和平統一是兩岸關係發展趨勢 2008年12月13日 22: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福州十二月十三日電 (記者 鄭長靈)「臺獨是絕路,中國必統一
  • 蔡英文贏了選舉,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無望了嗎?
    兩岸關係會如很多大陸網友擔心的那樣: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無望了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得搞明白蔡英文勝選的原因。首先,蔡英文借把持執政資源肆意操弄選舉。如果民進黨當局繼續分化臺灣社會,繼續與大陸對抗惡化兩岸關係,最終受損的只能是臺灣民眾的福祉,臺灣的未來也只能繼續向下沉淪,民進黨終將因此受到歷史的嚴懲。其二,這麼多年來,大陸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始終堅定不移,也一直在以最大的誠意爭取和平統一。經過與「臺獨」的無數次較量,早已經證明大陸是有能力遏制「臺獨」的。
  • 兩岸和平統一希望有多大?
    「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成為本次年會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圖為年會現場(中國臺灣網 李柏濤 攝)中國臺灣網北京12月5日訊(記者李柏濤、王婉涵) 2020註定在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無法被遺忘。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作為開場嘉賓率先發言,他認為,兩岸關係進入嚴峻時刻,由於島內政治體制、談判對手及生態環境已發生變化,和平統一可能性在逐漸喪失。隨後發言的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則持不同看法,他指出,和平統一可能性並未消失,主導權在大陸手中,要樹立「和平統一自信」。
  • 兩岸和平統一可能性有多大?兩岸專家激烈討論
    2020年,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兩岸關係面臨複雜嚴峻的挑戰。祖國大陸積極應對,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續向前邁進,2021年的臺海局勢將格外引人關注。12月5日,《環球時報》2021年年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年會的主題是「疫情下世界,危局與變局」,其中的兩岸話題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
  • 《建議》談兩岸統一,為何沒有出現「和平」兩字?
    對此,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唐永紅表示,「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這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重要體現,是習近平總書記長期以來的一貫思想,符合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和偉大復興大局大勢,符合兩岸同胞共同願景和福祉。
  • 思辨統一:兩岸統一需要先做好一件事 大參考
    想一想,如果兩岸終止對抗,如果兩岸是一個共同的市場,我們每天朝九晚五所期待的國泰民安、國強民富,是不是容易的多?旺報兩岸互信智庫與鳳凰國際智庫,於兩岸同步推出的統一的思辨報告,以民生話題作為終結篇,希望以此先行,凝聚兩岸共同價值觀。黃丙喜:假如兩岸是一個市場,國強民富是不是容易的多?「動蕩」已是今日世界新常態。
  • 國臺辦原副主任:兩岸和平統一可能性越來越小
    對此,國臺辦原副主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坦言,當下兩岸和平統一可能性越來越小。王在希表示,美國的企圖非常明顯,就是想辦法在臺海誘發戰爭,使兩岸中國人互相殘殺,坐收漁人之利。民進黨甘心充當美國的棋子,兩岸關係處於70年來最為嚴峻的時刻。「我認為美臺勾結、互相利用,是導致目前臺海局勢緊張的主要原因。」
  • 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邱毅:沒有壓力下的和平統一沒有可能
    不過,大陸一直以來都在積極推動兩岸的友好溝通,希望能夠在和平穩定的道路上繼續前進,所以2021年的臺海局勢也註定會引發全球關注。據媒體報導,環球時報年會於近日在北京正式舉行,而此次年會主題就是「疫情下,世界的危局與變局」,而這其中所涉及到的兩岸議題就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在對「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
  • 妙天語中評:和平統一 臺灣前途在大陸
    針對兩岸關係,「國會政黨聯盟」(簡稱:「國會黨」)主席悟覺妙天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他主張和平統一,兩岸「憲法」都是「一個中國」,大陸曾說可以平等協商
  • 從「一國兩制」的「模範生」澳門,看兩岸和平統一
    從「一國兩制」的「模範生」澳門,看兩岸和平統一 2019年12月20日 14:3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祖國大陸用咱們中國人的智慧設計出了這套制度。伴隨著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再到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一國兩制」已經在港澳地區成功實踐,其中在澳門特別行政區非常成功,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得從澳門回歸前說起。
  • 孫亞夫談新時代兩岸關係的挑戰和風險
    香港中評社4月21日報導,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20日於武漢出席第二屆「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研討會時指出,新時代兩岸關係是個判斷兩岸關係歷史方位的問題——第一,中國大陸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是兩岸關係新的時代背景;第二,臺海形勢基本格局中力量對比已發生歷史性巨大變化;第三,兩岸經濟
  • 蔡英文終結兩岸交流?臺媒:兩岸和平失去基礎,臺灣可能萬劫不復
    兩岸關係步入黑暗時刻,《人民日報》高分貝批評蔡政府「以疫謀獨」,《環球時報》也發出「勿謂言之不預」的罕見警告,接著遼寧艦隊出現在臺灣東部海域。對比擦槍走火的危機,兩岸和平三支柱─文教、社會與經貿,正面臨全面性的瓦解危機,更令人憂心。
  • 解讀:蔡英文贏了本次選舉,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還有希望嗎?
    蔡英文贏了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兩岸關係會如很多大陸網友擔心的那樣: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無望了嗎?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首先得明白蔡英文能夠勝選的原因何在。其中「軟」招有:大把到處撒錢、大方地買票、還買網軍在暗處攻擊自己敵對方……「硬」招有:不停「修法」在臺灣社會到處營造「綠色恐怖」氛圍,在她的高壓政策下,去大陸的臺灣民眾就可能被定罪,批評臺當局的媒體就可能被關停,只要是支持統一的就是「叛國」……這場選舉在她的團隊的操縱玩弄之下毫無疑問成了「臺灣史上最骯髒的一次選舉」。
  • 張安樂:推動一國兩制框架下兩岸和平統一
    中評社香港7月4日電(作者 張安樂)兩岸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紛紛擾擾,不但使得臺灣政局動蕩不安、經濟每況愈下,也讓我們的前途蒙上層層陰影,沒有明天,沒有未來。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與大陸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是八0年代鄧小平為了港、澳回歸及兩岸統一後,維護臺、港、澳居民的權益而提出的政策。兩岸四地,由於歷史的原因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都有相當的差異,而「一國兩制」的設計,就是讓大家在一個國家的框架下,四個地區各行各的制度,彼此尊重,互不幹涉。
  •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自七十年代末開始,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一些重要變化:中美建立外交關係,實現了關係正常化;中國共產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現代化經濟建設上來。與此同時,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港澳同胞以及海外僑胞、華人,都殷切期望兩岸攜手合作,共同振興中華。
  • 習近平: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 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鬥——在...
    ——70年來,我們把握兩岸關係發展時代變化,提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政策主張和「一國兩制」科學構想,確立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進而形成了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基本方略,回答了新時代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團結臺灣同胞共同致力於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和祖國和平統一的時代命題。
  • 和平統一希望有多大?兩岸專家提有壓力下「以武促統」
    圖為年會現場,「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成為本次年會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中國臺灣網 李柏濤 攝)  中國臺灣網北京12月5日訊(記者李柏濤、王婉涵) 2020註定在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無法被遺忘。
  • 習近平這14句話為兩岸關係發展指明方向
    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70載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2、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3、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的家裡事,當然也應該由家裡人商量著辦。和平統一,是平等協商、共議統一。4、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是影響兩岸關係行穩致遠的總根子,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
  • 兩岸和平統一可能性有多大?邱毅提出8個障礙
    編輯:拾遺眾所周知,自從蔡英文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後,兩岸關係就面臨了更為嚴峻的挑戰,大陸積極推動兩岸關係正常化,國際社會也將重視的目光紛紛投向臺海兩岸。近日,就和平統一有多大的可能性這個問題,兩岸專家展開激烈討論。兩岸專家熱烈討論和平統一可能性根據相關報導顯示,12月5日,《環球時報》2021年年會舉辦。在年會上大家熱烈討論「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據悉,王在希指出,有三個原因表明當下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