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裡的電視遙控器抽風的時候,相信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會像我一樣 —— 敲它啊!
用這種敲打的方式來修復遙控器之所以可行,是因為在遙控器內部,與電池接觸的地方常常會出現氧化的問題,導致電流無法流通,這時如果我們用力敲一敲,就可能會讓電池稍微移動下,當移動到沒有氧化的地方時,電流流通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這種敲一敲的方法不僅適用於遙控器,回想起小時候老爸在家裡可是敲電器的一把好手。
那時家裡有臺巨大的映像管電視,使用時偶爾抽抽風,每次電視顯示不出畫面的時候,我和老媽在那敲半天都沒用,只有老爸知道該敲哪個地方,用多大的力氣去敲它,基本上敲一下就好了,只能說敲電視根本就是一門技術啊。
但現在好像越來越多的電器,沒辦法靠這種敲一下的技藝修好了,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電器能源效率的提高
以映像管電視為例,大家應該還有印象,常常看了一兩小時之後,電視機外殼就會變得超級燙手,關機後才能降溫。
這樣一來一回,反覆的熱脹冷縮,就會造成機器內部零件產生一定的形變,導致接觸不良的問題。
不僅是電視,以前大部分的電器都存在類似發熱問題,而現代的電器越來越講究節能效應,所以產生的廢熱也不斷減少,這種因形變導致的故障也隨之大大減少。
零件整合度的提高
以前的電器裡,大部分零件都是用插槽與電線連接起來的。
而現代的電器,設計師都會儘量把零件整合在一起,大多數零件會被直接焊在電路板上,這樣一來,接觸不良而產生的故障就會被大大較少了。
但相對來說,現代的電器如果壞了,基本上就沒法修了,一但維修費用貴的話,還不如直接買新的了。
所以,在電子產品的能源效率越來越好、零件整合度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現代這些電器基本上很難再靠敲一敲就能修好了。
構造相對簡單的遙控器,可能是現在少數能夠拿來回味敲一敲技藝的電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