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化工大學在校園內應用了海康威視「校園人員管控系統」,通過在重要出入口安裝深眸人臉抓拍機,在指揮中心部署海康臉譜系列人臉分析伺服器,實現校園人員的有效管控。
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海康威視基於深度學習技術的「深眸」人臉抓拍攝像機,在人臉跟蹤、抓拍角度選擇以及成像質量上均有較大提升,並行處理能力也提高到同時檢測抓拍30張人臉,無論大小場景均能保證人臉抓拍效果。
有了前端的人臉高效採集,更需要後端提供人臉建模後的各類業務,諸如人臉多條件檢索、以臉搜臉和人臉布控等。此外,高校師生人數規模大,一天內的人臉抓拍數量可達上萬張,高峰期或校內活動期間甚至會出現數據井噴。
針對高校的特殊情況,可提供不同建模和比對性能的海康臉譜系列人臉分析伺服器,滿足人臉數據的各類業務應用,應對初期小規模建設和後期集群化擴容的建設方案。
這套系統上線不久,已助力學校在短時間內快速破獲多起案件。
華西醫院聯合希氏異構成立人工智慧研發中心
近日,華西醫院將基於醫學多學科優質資源和科技實力,與四川希氏異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 「希氏異構」)聯合成立華西-希氏醫學人工智慧研發中心,開展系統性的醫學人工智慧研發、轉化、應用和推廣;研究範圍涉及消化內鏡、病理、CT、MRI、超聲等學科的醫學人工智慧技術。
據了解,早在2017年3月份,華西醫院已經和希氏異構在消化內鏡人工智慧技術研發方面進行了先期合作。並取得階段性進展。
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教授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華西-希氏醫學人工智慧研發中心,既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重大科技轉化平臺,也是華西醫院以開放姿態釋放醫院資源的重要標誌。
華西醫院將在中國醫學人工智慧的發展和應用上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與產學研用各單位開放合作,共同形成醫學人工智慧的『中國力量』。」
Facebook擬利用AI來完善用戶翻譯服務近日,Facebook宣布其提供的用戶翻譯服務全部由神經網絡完成。
今天標誌著Facebook過渡時期的結束,這是他們以前的基於短語的翻譯系統和他們新的以AI驅動的神經網絡機器翻譯(NMT)系統的過渡時期。
雖然Facebook在這一舉措背後有點落後(像谷歌和微軟等科技公司自去年以來一直在使用NMT),但這項技術應該會給這家社交媒體巨頭帶來巨大的翻譯準確性。
Facebook之前的基於短語的翻譯系統的問題是,它不能被看作是一個完整的句子。相反,系統會將句子分解為單個短語和關鍵字,然後使用概率計算和搜索算法來嘗試創建準確的翻譯。
這在理論上聽起來很好,但當面對翻譯成漢語和英語等不同句子結構的語言時,這種技術很快就會崩潰。另一方面,神經機器翻譯試圖根據上下文,而不是單個單詞或短語來查找完整的句子並生成翻譯。
如果你把幾年前的谷歌翻譯和今天的谷歌進行比較,你就能清楚地看到這種技術的不同之處。然而,人工智慧翻譯技術還遠遠不夠完善,在翻譯網站內容方面,Facebook還面臨著一套獨特的問題。
"AI+目標檢測"為醫療檢測提速日前,北京羽醫甘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布了宮頸細胞塗片智能輔助篩查系統。該系統通過人工智慧、圖像處理等手段,分析細胞塗片上是否存有病變細胞,將疑似塗片提交醫生再次審核,並篩除掉陰性細胞塗片,可幫助醫生節省90%以上的閱片時間。
據悉,該系統利用卷積神經網絡和計算機視覺中的目標檢測技術,自動分析宮頸數位化細胞病理塗片,檢測細胞塗片中存在的可疑病變細胞,並為醫生標出可能的亞型和可疑細胞位置。值得一提的是,整張細胞病理塗片的分析過程不超過1分鐘。
在準確率方面,該系統對相關高度病變的敏感性達99%,可以儘量避免宮頸癌前病變漏檢,大大減少醫生的工作量。
目前,該篩查系統已進入醫院試用,並將進一步提升技術標準,瞄準醫療檢測行業痛點,為醫生賦能,為醫療服務水平的整體提升貢獻力量。
百度與中國科技館達成戰略合作 推廣人工智慧基礎知識8月4日,百度公司與中國科學技術館在北京舉辦「人工智慧科普中國行」的發車儀式,標誌著兩者此前基於人工智慧科普達成的戰略框架合作協議第一階段正式拉開序幕。
根據雙方的合作內容,此次人工智慧科普中國行的主要展示內容包括圖靈測試、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用戶畫像等能力的互動,以及智能家居、AR技術、VR技術的體驗等。
參加的觀眾能夠在活動現場體驗百度大腦現場寫詩、多種智能設備打造的智能家居場景、28種語言之間的多種形式互譯、以及AR和VR技術對文化和知識的傳播等演示,還可以親自上陣與百度語音和圖像識別系統「較量」一番,體驗機器識別的準確與便捷。
明年,由百度最新人工智慧技術打造的互動科普展項將進一步落地於中國科技館「科普大篷車」及流動科技館等各流動科普項目中。
騰訊旗下企鵝醫生發布「醫掌柜」 推動個體診所信息化建設近日,騰訊旗下「網際網路+」 醫療健康平臺企鵝醫生宣布推出信息化、智能化的個體診所綜合管理系統「醫掌柜」。
醫掌柜的功能在於輔助診所快速實現標準化就診流程,提高盈利及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和醫療風險;並為診所提供營銷平臺及藥品金融供應鏈平臺,輔助診所運營患者,管理藥品供應鏈及金融等。
企鵝醫生方面介紹,「醫掌柜」的診所營銷、診所管理、藥品金融供應鏈三大平臺將著重提升個體診所的診療效率、財務管理水平、營銷水平和服務水平。具體來說,診所營銷平臺可為診所實現引流和促進二次消費;診所管理平臺將通過智能化方式提高就診效率,加強患者管理;藥品金融供應鏈平臺則集合了藥品供應功能和金融授信服務,為個體診所解決資金、人力、時間等問題。
在細節方面,「醫掌柜」擁有智能病種辨別輔助、用藥輔助、多點執業醫生對接、診所醫保代辦、病例篩查、經營數據分析等功能;也實現了移動端與電腦端的無縫銜接。
對此,「醫掌柜」負責人表示,「如果個體診所應用「醫掌柜」就能實現數據管理、跟蹤,以及和患者進行及時準確的溝通,這也為診所隨訪和遠程醫療構建了技術基礎。」
此次推出這款「醫掌柜」,可謂是企鵝醫生完善其大健康產業布局的又一裡程碑。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