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芯】BBC:美制裁中國企業或適得其反;海康威視:晶片受限制就換晶片 如有必要自研;天數智芯或下半年開始量產計算晶片
1.BBC:適得其反!美制裁中國企業或加速中國芯國產化進程
2.海康威視:晶片受限制就換晶片,如有必要將自研晶片
3. 堪稱國內唯一?天數智芯或下半年開始量產計算晶片
4.專注於AI語音交互晶片開發,芯聲智能完成數千萬級新一輪融資
5.振華科技:正在開展IGBT相關晶片的研發及產品送樣
6.中科大石墨烯離子存儲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1.BBC:適得其反!美制裁中國企業或加速中國芯國產化進程
集微網消息(文/小如)最近美國制裁黑名單上新增許多中國人工智慧領軍企業,包括海康威視、商湯科技、依圖科技、科大訊飛、曠視科技等。
BBC報導稱,以上企業將受到一定的衝擊,部分原因是它們一定程度上依賴於美國的技術。而美國接連制裁中國AI企業,將促使中國科技行業降低對外國合作夥伴的依賴,很可能推動中國晶片國產化進程。
BBC報導指出,美國是半導體行業無可爭議的領導者,來自英特爾的CPU、英偉達的GPU,甚至來自安森美、Ambarella等企業的AI晶片都為中國科技公司的進步提供支撐,然而這種依賴性並沒有被忽視。
美國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報告顯示,目前中國使用的半導體只有16%產自中國,且其中只有一半是由本土企業生產。而中國的目標是到明年將這一數字提高到40%,到2025年將這一數字提高到70%。
《跨太平洋實驗》(一本關於中美科技關係的書)一書的作者Matt Sheehan表示,幾十年來,製造本土晶片一直是中國的願望,而美國實體名單也將成為中國芯的「催化劑」,當然這也需要經驗的積累。但短期內,中國AI晶片初創企業短期內不會缺少現金和新訂單。(校對/小北)
2.海康威視:晶片受限制就換晶片,如有必要將自研晶片
集微網消息(文/小如)日前,美商務部產業安全局(BIS)在《聯邦紀事》上預發布將對「實體清單」進行修訂,並將中國28家實體增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對此,海康威視於10月9日召開了投資者電話溝通會。
值得注意的是,海康威視特別澄清了三點內容:
1、繼續向美國出口。海康威視沒有放棄美國市場的計劃,仍然會繼續開拓美國市場,繼續服務美國市場的客戶;
2、為中國國內客戶或其他國家客戶提供海康威視的產品和服務不受任何限制,海康威視有能力保證持續、穩定的產品供應;
3、除了受到限制的採購內容,海康威視其他方面的經營活動不受任何限制。
海康威視表示,目前,絕大多數美國元器件都可以進行直接替代或通過新的設計方案進行替代,不會影響產品性能或影響較為輕微。少量暫時來不及替代的物料,將通過增加庫存來換取更長的替代處理時間。還有少量物料,通過調整業務策略,由客戶自行採購,組合使用。
有些人擔心不能直接替代的物料會對公司產生較大影響,公司自己判斷影響的範圍比較有限,可以提供性能相同或相似的其他產品方案進行替代。
在保持產品核心競爭力方面,海康威視表示,公司的態度非常堅決,晶片受限制,我們換晶片,換不了晶片的,我們換組件,換不了組件的,我們重新設計產品。如果必要,我們將自己設計晶片。由於這兩年美國斷供的壓力存在,公司也在考慮自研,並且已經做了一些工作。
未來,海康威視會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從產品、系統,到探測器、處理器,會向更基礎的領域投入研發資源。但我們依然會保持開放的心態,依然發展全球供應鏈體系。(校對/小北)
3. 堪稱國內唯一?天數智芯或下半年開始量產計算晶片
集微網消息(文/小如)據金陵晚報報導,天數智芯預計2019年下半年將會開始量產計算晶片。
天數智芯成立於2015年12月29日,公司創立團隊來自於Oracle、AMD等科技企業,業務聚焦於高性能通用計算晶片與基礎軟體兩方面,在南京、上海、矽谷、北京設有研發中心。
金陵晚報報導指出,位於中國(南京)軟體谷的天數智芯是國內唯一可覆蓋從IP架構設計到物理設計「計算晶片」六個流程的公司。
今年5月,在2019年世界半導體大會期間,天數智芯CEO李雲鵬公布了天數智芯幾款晶片的推出時間表:自主研發的低端SoC產品,將在2019年下半年推出;高端SoC產品,將在2020年上半年推出;中端SoC產品,將在2020年下半年正式推出。此外,天數智芯也展示了多系列產品布局與具體規劃:面向雲端智能計算,大規模AI訓練和推理計算,天數智芯將發布High-end GPGPU產品Big Island;面向邊緣側智能計算需求,天數智芯即將推出邊緣智能加速晶片EPU;未來隨著5G網絡的商用,天數智芯將推出聚焦邊緣雲推理計算的Mid- Range GPGPU晶片,從而完成「雲+邊」的芯雲戰略布局。
天數智芯8月官方消息顯示,其面向邊緣端晶片產品EPU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出。據悉,EPU是一款基於卷積神經網絡(CNN)的高性能邊緣端AI推理加速晶片,採用16nm製程工藝,主打以視頻識別類的設備端AI加速器解決方案市場,可用在裝備製造領域,包括軌道交通的一些實驗、風電領域安全監控、石油天然氣大型煉油廠的安全設備監控等落地場景。
在今年9月,天數智芯宣布完成B輪融資,金額達數億元人民幣。根據當時消息,融資資金將用於產品研發、市場拓展、業務落地、產品量產等方向。
綜合來看,天數智芯產品量產工作在穩步推進中。(校對/小北)
4.專注於AI語音交互晶片開發,芯聲智能完成數千萬級新一輪融資
集微網消息(文/春夏)近日,AI語音交互晶片提供商杭州芯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聲智能」)宣布完成數千萬級別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高捷資本領投,杭州甌石投資跟投,資金將主要用以研發投入和量產投片等。
芯聲智能成立於2018年,並於同年獲得中科創星及甌石投資的天使輪投資,是一家專注於人工智慧晶片設計及配套智能算法引擎開發的公司。據芯聲智能官網介紹,目前該公司已申請發明多項國內外專利,研發了領先的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人工智慧算法與晶片,具備高性能、超低功耗、高識別率、低成本等優點,特別適合於手機、耳機、可攜式、IoT、白電等方向的智能語音識別應用。
據透露,芯聲通過1年的時間從晶片定義、MPW、客戶聯調一路走來,終於把產品打磨成熟。團隊未來將繼續圍繞語音處理場景,做更深且更廣泛的產品開發。
芯聲智能的主打產品XS2001是一款專用的語音識別前端晶片,它兼顧了超低功耗和近/遠場識別高強度計算的兩方面需求。
據高捷資本官微消息,當前芯聲智能已經與數個主流藍牙平臺、ODM以及眾多終端廠商完成了design-in。
此外,芯聲智能具備一支完整且成熟的創始團隊。創始人姜黎出生於60年代末,已是半導體行業裡的晶片老兵,擁有20餘年的技術積累。姜黎早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微電子專業,後公派留學於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曾任世界500強的晶片公司任SoC開發部門總經理,並帶頭組建了該公司的上海技術團隊。姜黎此後加入國內某知名晶片設計上市公司,任CTO和公司董事。期間,姜黎領銜的技術團隊參與了直播衛星、AVS/AVS+等多項明星產品開發,並最終幫助公司成功上市。(校對/小北)
5.振華科技:正在開展IGBT相關晶片的研發及產品送樣
集微網消息,10月10日,振華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正在開展IGBT相關晶片的研發及產品送樣工作,時機成熟即可批量生產。
行業周知,IGB,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是由BJT(雙極型三極體)和MOS(絕緣柵型場效應管)組成的複合全控型電壓驅動式功率半導體器件,具有高頻率、高電壓、大電流、易於開關等優良性能,被業界譽為功率變流裝置的「CPU」。
據權威機構統計,現階段,國內IGBT產品市場規模大概在150億-180億元人民幣。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IGBT需求市場,主要市場份額被歐美、日本企業所佔據,但是經過多年努力,目前已建立起完整的IGBT產業鏈,包括IDM、設計、製造、模組等多個板塊的國產企業已經逐漸成長起來。(校對/GY)
6.中科大石墨烯離子存儲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集微網消息(文/春夏)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日報導,中科大朱彥武課題組提出,低缺陷含量的單層石墨烯可為從理解極化作用下石墨烯界面離子吸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個優良模版:既消除了孔道離子受限效應,又不受大多數多孔碳材料中孔隙或缺陷的影響。
中科大消息顯示,經研究發現,在石墨烯正極化區間,電荷儲存受帶正電的團簇類離子脫附主導;在負極化區間,石墨烯表面質量變化較小,顯示表面離子重排效應。隨著施加電勢的增加,兩種類型的界面響應主導著雙電層的變化,導致雙電層電容增加。
該研究為進一步理解石墨烯-電解液界面結構以及石墨烯雙電層儲能提供了基礎。
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此外,該研究工作還得到了自然科學基金基金委、the Agence Nationale de la Recherche、國家留學基金(CSC)項目的支持。(校對/小北)
*此內容為集微網原創,著作權歸集微網所有。未經集微網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