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周作為一件具有儀式感的事情,現在仍然在很多家庭中存在。孩子抓到的物品也是父母重視的一個結果,抓到家人認為寓意美滿的結局就是皆大歡喜,抓到家人不喜歡的物品,日後的每天都會憂心忡忡。
自古以來,抓周只是一個寓意美好的傳統習俗,是家人齊聚慶祝孩子成長的機會。可過分注重結局是不是就讓原本的美好習俗變了味道。孩子未來成就如何讓大家也開始質疑抓周的封建迷信成分。
抓周結果成現實,母親卻慚愧懊悔
糖糖的父母按照家鄉的習慣,在孩子一周時準備了一次抓周活動。他們精心地準備了各種物品,面對琳琅滿目的小玩意,糖糖一眼就選中了蠟筆。對於這個結果家裡人也比較滿意,這次抓周活動也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生活依舊繼續,似乎沒有人再記得抓周這件事。可糖糖三歲時,媽媽卻提起了這件事,開始給糖糖報興趣班,買各種材料學畫畫。自此糖糖的生活不是在學繪畫的路上,就是在畫畫。
糖糖這個孩子懂事得讓人心疼,即便不喜歡,每天都身心憔悴,也不願讓媽媽失望,一直在堅持。努力還是有結果的,糖糖的畫功實在了得,媽媽也不斷地拿她的畫去參加畫展,功夫不負有心人,糖糖得到了很多珍貴的機會,也在這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糖糖如媽媽所願考取藝術學院,成為一名畫家。一切看似風平浪靜,可糖糖卻像媽媽說了實情,自己根本不喜歡畫畫,更不想當畫家。「你抓周時不是一下就選中了蠟筆」媽媽的回答震驚所有人,除了媽媽誰還記得20年前的抓周。
誰又能證明糖糖當時不是被蠟筆的色彩給吸引了呢?長時間有目的的訓練培養,對於一種結果的取得是輕而易舉的,就像糖糖一樣。自然抓周結果能印證未來發展就沒有肯定的科學依據了。
父母在抓周活動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一.拒絕主觀幹預
不要錯誤引導孩子去選擇你希望他拿起的物品。不要選擇色彩鮮豔的物品。
二.刻意調整位置
位置會佔有相對的優勢,首先引入眼帘的物品就會映像深刻許多,留下第一印象。家長不要刻意選擇物品擺放位置。
三.保證安全
抓周的物品要保障沒有傷害性,避免過小的鋒利的物品,孩子沒有安全意識家長一定要小心謹慎。
四.不要過於相信結果
抓周作為一項有美好寓意的傳統習俗,結果的可信度沒有科學依據作支撐。所以不要過分輕信結果。只是圖個樂呵,不要較真。
這樣做的家長,孩子都擁有了自己的興趣。
一.尊重孩子的選擇
即便經過了抓周,孩子的興趣愛好也不一定和抓周的物品有關。給予子女足夠的尊重和天賦的肯定,不要仰仗自己見多識廣來局限孩子的興趣,
二.能力範圍的支持
對於孩子的選擇,不要幹預、不要口頭支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給予實際支持。幫助孩子獲得在喜歡領域內大展拳腳的機會。
三.忘記抓周結果
對於沒有科學依據的抓周結果,在得到心理安慰,美好心願寄託後選擇忘記。不要有目的的刻意培養孩子興趣愛好的挖掘發展。
抓周作為寓意美好的傳統習俗,應該得到弘揚和繼承。但與時俱進的科學發展時代,要求我們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至少做到不盲目信從。對於傳言能預測未來的抓周活動有科學理性的認識。
你家的寶寶抓周了嗎?留言評論分享一下孩子抓到了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