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智能家居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智能家居可以說是一個自動化的物聯網系統,你可以用這個系統享受更高效、更有趣的服務,可以說是懶人的福利,當你在冬天晚上睡在被窩裡忘記關燈時候,可以讓你通過你的手機或智能音響控制你的家庭燈具,控制你家空調的溫度,控制掃地機器人掃地,控制你家裡的窗簾,這一切的一切都屬於智能家居的功勞。
多年來,智能家居行業一直處於「有點虛」的狀態,這意味著它沒有達到人們想要的服務功能和費用預算。當然,這一失敗在很大程度上是智能家居行業自己造成的,而Wink五月份的一則公告也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
我們都了解,Wink是智能家居主要廠商之一,Wink生產智能家居套件,一開始它收取硬體費用,並承諾不收服務費。但在今年五月,該公司發布一則公告,告知用戶將開始每月收取4.99美元的費用。如果不付費將會導致設備被禁用。這並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至少可以這樣說,會導致一些準備使用的客戶產生搖擺,甚至會有老用戶發起集體訴訟風險。所以說,智能家居一直處於兩難的局面,一邊企業為了運營來犧牲客戶利益,另一邊客戶又不買帳。
其實在物聯網神話中,我們討論了很多有關用戶體驗失敗的示例,其中相當一部分與智能家居有關。
記得有一則新聞,在2017年,Garadget公司居然遠程控制客戶正在使用的智能家居設備,遠程關閉了一個客戶的車庫門,只是因為這個客戶在亞馬遜網站上對他們的產品評了1星,並寫了負面評價。當然不止單單只有這些,同樣,據報導,汽車共享應用程式也出現過不良的體驗,因為車輛因超出行動網路覆蓋的範圍而拒絕啟動的一個事件。以上的種種都將服務提供商引入用戶和設備的不信任立場上。
不良的體驗導致越來越少的用戶為此而買單,但智能家居真的沒有明天嗎?
我們都知道隨著技能的發展,智能家居也不再僅僅局限於「家居」,但不管怎麼變化,安全、良好的用戶體驗依舊是家居生活中最主要的問題,智能家居也必定會更重視家庭的安全性,家居的安全性發展,滿足人們更高的生活環境需求和居住環境需求。
我們可以看看智能家居以往的幾個階段和未來的發展,我將智能家居這樣劃分的:
以場景為中心的互聯智能階段:在這一階段,「底層技術能力」與「構建生態能力」起到了決定性的因素,同時具備這兩方面能力的公司才可以將不同產品之間達到完美聯結一起,實現特定場景下的產品之間的聯動。
以用戶為中心的智慧家庭階段:未來的智慧家庭生活中,系統最終還是將要為人服務的,為用戶提供定製化的智慧解決方案,為用戶提供便捷、舒適、節能、健康的生活方式,人工智慧將在這一階段發揮關鍵作用。
在交互方式上,人工智慧對智能家居交互方式正產生著革命性影響;在執行決策上,人工智慧提供了機器自我學習自主決策的實現路徑,並且在已積累的用戶群體和大數據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的開展定製化研發,並不斷進行算法提升優化,真正達到夢想中智慧家庭的水平。
智能家居的最終形態標準毫無疑問為實現全屋產品的智能化,其中包括智能家電,家用安防,照明系統,路由器、網關等智能連接控制設備,應用在娛樂、安防、睡眠、廚房、衛浴等場景中,這一切一切只要生活中出現的,都將再次行列。智能家居行業涉及面非常廣泛,各垂直細分領域之間壁壘高,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態不是某個或某幾個獨立的智能單品所能代表的。智能家居行業本身的特性意味著一家獨大的情形難以出現,勢必要跨界融合,將不同環節和細分領域的參與者囊括進來。
毫無疑問未來智能家居的發展方向一定是多元化的,開放化的,可以讓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都可以享受科技帶來的樂趣。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智能家居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