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研報|國內人工智慧行業全梳理(內附 PDF 版)

2020-12-15 極客公園

編者註:

閱讀本文大約需要 30 分鐘。

在極客公園微信(ID:geekpark)後臺回復「人工智慧」,獲取 36 頁 PDF 圖文全本下載連結。

極客公園將持續出品高質量的行業報告。免費訂閱所有報告,只需簡單兩步:

  1. 註冊一個極客公園(www.geekpark.net)帳號;
  2. 進入「用戶設置」,在頁面底部開啟訂閱即可。


在東西方神話中,上古「智人」通過各種方法製造「人類」這一物種並賦予其智能;而到了中世紀的歐洲,古典哲學家們嘗試著用機械符號處理的觀點解釋人類大腦的活動;直到 20 世紀 40 年代,來自數學,心理學,工程學,經濟學和哲學等領域的一批科學家們基於抽象數學推理的可編程數字計算機的發明使得智能大腦出現的可能性被廣泛探討。

1950 年,Marvin  Minsky 和 Dean Edmonds 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臺神經網絡計算 SNARC(Stochastic Neural Analog Reinforcement Calculator),它通過使用 3000 個真空管和 B-24 轟炸機上的自動指示裝置模擬了 40 個神經元而組成神經網絡。

同期,被譽為「計算機科學之父」的 Alan Turing 在 Mind 上發表論文,第一次提出機器智能設想。雖然未提到具體的研究方法,但論文中提到的「圖靈測試」、「機器學習」、「遺傳算法」和「強化學習」等理論也在日後成為了人工智慧領域重要的分支。

圖靈的計算理論認為任何形式的計算均可被數位訊號描述,這也為人工智慧的後續實踐提供了理論基礎。

隨後的 1956 年,在 Marvin  Minsky 連同 Claude Shannon 和 Nathan Rochester 一起組織的 Dartmouth 會議上,「人工智慧」這個概念首次被提出並開啟了西方「人工智慧」科學長達半個多世紀的高速發展。

在中國,關於「人工智慧」的研究和探討在 70 年代末被解禁後又不適時地與「特異功能」聯繫在一起而停滯不前,直到 80 年代初期隨著技術和思想的不斷進步才取得實質性進步。

而今,全球共有近千家人工智慧公司遍及 62 個國家的十餘個產業,國內涉及人工智慧領域的公司也早已破百。

除了「機器學習」、「模式識別」和「神經網絡」這些晦澀的詞彙和各種層出不窮的借勢營銷,這個看似離我們越來越近的市場卻在「網際網路玄學」的外衣下顯得愈發迷霧重重。

那麼,關於人工智慧,你究竟了解多少?在下一個產業浪潮到來之前,我們到底又應該關注什麼?

一、國內人工智慧產業鏈解構

「基礎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和「人工智慧應用」構成了人工智慧產業鏈的三個核心環節,我們將主要從這三個方面對國內人工智慧產業進行梳理,並對其中的「人工智慧應用」進行重點解構。

1.基礎技術提供平臺

人工智慧的基礎技術主要依賴於大數據管理和雲計算技術,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國內大數據管理和雲計算技術已從一個嶄新的領域逐步轉變為大眾化服務的基礎平臺。而依據服務性質的不同,這些平臺主要集中於三個服務層面,即「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 平臺即服務(PaaS)」和「軟體即服務(SaaS)」。

基礎技術提供平臺為人工智慧技術的實現和人工智慧應用的落地提供基礎的後臺保障,也是一切人工智慧技術和應用實現的前提。

對於許多中小型企業來說,SaaS 是採用先進技術的最好途徑,它消除了企業購買、構建和維護基礎設施和應用程式的需要;而 IaaS 通過三種不同形態服務的提供(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可以更快地開發應用程式和服務,縮短開發和測試周期;作為 SaaS 和 IaaS 中間服務的 PaaS 則為二者的實現提供了雲環境中的應用基礎設施服務。

SaaS:提供給客戶的服務是運營商運行在雲計算基礎設施上的應用程式,用戶可以在各種設備上通過客戶端界面訪問,如瀏覽器。

PaaS:將軟體研發的平臺作為一種服務,以 SaaS 的模式提交給用戶。

IaaS:分為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三種形態,提供給消費者的服務是對所有設施的利用,包括處理器、存儲、網絡和其它基本的計算資源,用戶能夠部署和運行任意軟體,包括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

2.人工智慧技術平臺

與基礎技術提供平臺不同,人工智慧技術平臺主要專注於「機器學習」、「模式識別」和「人機互動」三項與人工智慧應用密切相關的技術,所涉及的領域包括機器視覺、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視網膜識別、虹膜識別、掌紋識別、專家系統、自動規劃、智能搜索、定理證明、博弈、自動程序設計、智能控制、機器人學、語言和圖像理解和遺傳編程等。

機器學習:通俗的說就是讓機器自己去學習,然後通過學習到的知識來指導進一步的判斷。我們用大量的待遇標籤的樣本數據來讓計算機進行運算並設計懲罰函數,通過不斷的迭代,機器就學會了怎樣進行分類,使得懲罰最小。這些學到的分類規則可以進行預測等活動,具體應用覆蓋了從通用人工智慧應用到專用人工智慧應用的大多數領域,如: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生物特徵識別、證券市場分析和 DNA 測序等。

模式識別:模式識別就是通過計算機用數學技術方法來研究模式的自動處理和判讀,它偏重於對信號、圖像、語音、文字、指紋等非直觀數據方面的處理,如語音識別,人臉識別等,通過提取出相關的特徵來實現一定的目標。文字識別、語音識別、指紋識別和圖像識別等都屬於模式識別的場景應用。

人機互動:人機互動是一門研究系統與用戶之間的交互關係的學問。系統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機器,也可以是計算機化的系統和軟體。在應用層面,它既包括人與系統的語音交互,也包含了人與機器人實體的物理交互。

而在國內,人工智慧技術平臺在應用層面主要聚焦於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和語言技術處理領域,其中的代表企業包括科大訊飛、格靈深瞳、捷通華聲(靈雲)、地平線、SenseTime、永洪科技、曠視科技、雲知聲等。

3.人工智慧應用

人工智慧應用涉及到專用應用和通用應用兩個方面,這也是「機器學習」、「模式識別」和「人機互動」這三項人工智慧技術的落地實現形式。

其中,專用領域的應用涵蓋了目前國內人工智慧應用的大多數應用,包括各領域的人臉和語音識別以及服務型機器人等方面;而通用型則側重於金融、醫療、智能家居等領域的通用解決方案,目前國內人工智慧應用正處於由專業應用向通用應用過度的發展階段。

(1)計算機視覺

在國內計算機視覺領域,動靜態圖像識別和人臉識別是主要研究方向:

圖像識別,是計算機對圖像進行處理、分析和理解,以識別各種不同模式的目標和對像的技術。識別過程包括圖像預處理、圖像分割、特徵提取和判斷匹配。

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的一系列相關技術,通常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

目前,由於動態檢測與識別的技術門檻限制,靜態圖像識別與人臉識別的研究暫時處於領先位置,其中既有騰訊、螞蟻金服、百度和搜狗這樣基於社交、社交、搜索大數據整合的網際網路公司,也有三星中國技術研究院、微軟亞洲研究院、Intel 中國研究院這類的傳統硬體與技術服務商;同時,類似於 Face++ 和 FaceID 這類的新興技術公司也在各自專業技術和識別準確率上取得了不錯的突破。

而在難度最大的動態視覺檢測領域,格靈深瞳、東方網力和 Video++ 等企業的著力點主要在企業和家庭安防,在一些常見的應用場景也與人臉識別技術聯動使用。

圖像識別代表企業:百度、搜狗、三星中國技術研究院、微軟亞洲研究院、Intel 中國研究院等。

人臉識別代表企業:曠視科技、騰訊優圖、螞蟻金服、FaceID、漢王科技、三星中國技術研究院、微軟亞洲研究院、中科奧森、深圳科葩、linkface、SenseTime 等。

動態視覺檢測代表企業:格靈深瞳、東方網力、Video++ 等。

(2)語音/語義識別

語音識別的關鍵在於基於大量樣本數據的識別處理,因此,國內大多數語音識別技術商都在平臺化的方向上發力,希望通過不同平臺以及軟硬體方面的數據和技術積累不斷提高識別準確率。

在通用識別率上,各企業的成績基本維持在 95% 左右,真正的差異化在於對垂直領域的定製化開發。

類似百度、科大訊飛這樣的上市公司憑藉著深厚的技術、數據積累佔據在市場前列的位置,並且通過軟硬體服務的開發不斷進化著自身的服務能力;此外,在科大訊飛之後發布國內第二家「語音識別公有雲」的雲知聲在各項通用語音服務技術的提供上也佔據著不小的市場空間。

另外,除了科大訊飛,依託中科院自動化所的紫冬銳意和納象立方以及有著海外背景的蘇州思必馳在教育領域的語音識別上佔據著領先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機器人和通用硬體製造商在語音、語義的識別上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例如智臻智能推出的小 i 機器人的語義識別、圖靈機器人的個性化語音助手機器人和服務、被 Google 投資的出門問問的軟硬體服務。

語音識別:科大訊飛、百度、出門問問、智齒客服、思必馳、雲知聲、助理來也、京東 JIMI 智能客服、普強科技、捷通華聲、紫冬銳意、納象立方等。

語義識別:科大訊飛、百度、騰訊、智臻智能、智齒客服、助理來也、京東 JIMI 智能客服等。

(3)智慧機器人

由於工業發展和智能化生活的需要,目前國內智慧機器人行業的研發主要集中於家庭機器人、工業\企業服務和智能助手三個方面。

根據《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15-2020年)》中的數據,2014 年,我國服務機器人銷售額 45.56 億元,同比增長 34%;分布地區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為發達的環渤海(27.3%)及長三角(29.6%)、珠三角地區(32.7%),中部地區(8.9%)和西部地區(1.5%)應用較少。

其中,工業及企業服務類的機器人研發企業依託政策背景和市場需要處於較為發達的發展階段,代表性企業包括依託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的新松機器人、聚焦智能醫療領域的博實股份,以及大疆、優愛寶機器人、Slamtec 這類專注工業生產和企業服務的智慧機器人公司。

在以上三個分類中,從事家庭機器人和智能助手的企業佔據著絕大多數比例,涉及到的國內企業近 300 家,其中的代表性企業包括:

家庭機器人:優必選、Rokid、公子小白機器人、北冥星眸GalaxyEye、A.I.Nemo、極思維智能科技等。

智能助手:百度、小 i 機器人、圖靈機器人、優必選、北冥星眸GalaxyEye、蘿蔔科技等。

工業\企業服務:新松機器人、博實股份、優愛寶機器人和 Slamtec 等。

(4)智能家居

與家庭機器人不同,智能家居和物聯企業的主要著力點在於智能設備和智能中控兩個方面。

在這其中,以海爾和美的為代表的傳統家電企業依託自身渠道、技術和配套產品優勢建立起了實體化智能家居產品生態。

而以阿里、騰訊、京東、小米和樂視等網際網路企業為代表的公司則通過各自平臺內的數據和終端資源提供不同的軟硬體服務。

值得關注的是,科沃斯、broadlink、感居物聯、風向標科技、歐瑞博、物聯傳感和華為等技術解決方案商在通用硬體和技術、系統級解決方案上已成為諸多智能家居和物聯企業的合作夥伴。

綜合來看,智能家居和物聯企業由於市場分類、技術種類和數據積累的不同各自提供著差異化的解決方案。在既定市場中,沒有絕對意義上的排斥競爭,各企業之間的合作融合度較強。

傳統家電企業:海爾U+、美的M-Smart 等。

網際網路企業:阿里小智、QQ 物聯、京東微聯、小米、樂視樂居家等。

技術解決方案商:科沃斯、broadlink、感居物聯、風向標科技、歐瑞博、物聯傳感、華為等。

(5)智能醫療

目前國內智能醫療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於醫療機器人、醫療解決方案和生命科學領域。

由於起步較晚和技術門檻的限制,目前國內醫用機器人的研發水平和普及率相較於國際一線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從事企業主要集中與手術機器人和康復機器人兩大領域,以新松機器人、博實股份、妙手機器人、璟和技創等企業為代表。

在醫療解決方案方面,以騰訊、阿里巴巴、百度和科大訊飛為代表的公司通過和政府、醫療機構的合作,為腦科學、疾病防治與醫療信息數據等領域提供智能解決方案。

而在生命科學領域,研究的著眼點在以基因和細胞檢測為代表的前沿研究領域,代表企業有華大基因、碳雲智能和貝瑞和康等。

醫療機器人代表企業:新松機器人、博實股份、妙手機器人、璟和技創等。

醫療解決方案代表企業: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科大訊飛等。

生命科學代表企業:華大基因、碳雲智能、貝瑞和康、安諾優達、聯合基因、北科生物等。

綜合來看,國內人工智慧產業鏈的基礎技術鏈條已經構建成熟,人工智慧技術和應用則集中在人臉和圖像識別、語音助手、智能生活等專用領域的場景化解決方案上。就趨勢來看,未來國內人工智慧領域的差異化競爭和突破將主要集中在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的突破和應用場景升級兩個層面。

二、國內人工智慧行業關鍵力量

在國內人工智慧產業鏈中,雖然 80% 的企業屬於 B 輪或 B 輪以前的初創企業,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一批關鍵勢力依託自身技術、資金與數據門檻構成了國內人工智慧行業的第一梯隊。這其中既包括以 BAT 為代表的傳統巨頭,也有科大訊飛這樣的細分領域龍頭。從日漸完善產品線到平臺構建,這些企業形成了國內人工智慧行業的核心力量與關鍵勢力。

1.百度:技術驅動的應用型生態

百度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布局更側重於應用型生態,在 BAT 三家中,百度也是最接近由專用應用向通用應用過度的公司。

目前,百度研究院有三大實驗室,分別是北美矽谷人工智慧實驗室、北京深度學習實驗室和北京大數據實驗室,目前已在圖像識別、圖像搜索、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語義、機器翻譯和精準廣告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超過 500 項國際專利,其中包括超過 270 項的神經語言程序學領域專利和超過 120 項的深度學習專利)。

憑藉搜尋引擎發家的百度擁有強大的數據獲取和挖掘的能力,百度為外界提供了大數據存儲、分析和挖掘技術,促進其在醫療、交通等多領域的具體運用,並在若干領域開放了自己的人工智慧生態並發布了多款應用型產品。

語音識別

在語音識別方面,吳恩達及研究團隊發明了一種新的語音識別方法,這款基於深度學習的語音識別系統可以在嘈雜環境下實現將近 81% 的辨識準確率。該語音識別系統採用深度學習算法取代了原來的模型,在遞歸神經網絡或者模擬神經元陣列中進行訓練,讓語音識別系統更加簡單。

圖像識別

在圖像識別方面,百度也一直在利用深度學習技術來提高圖像識別的精度。2014 年 9 月,百度雲結合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提供的人臉識別及檢索技術,推出雲端圖像識別功能。11 月,百度發布了基於模擬神經網絡的「智能讀圖」,可以使用類似人腦思維的方式去識別、搜索圖片中的物體和其他內容。

深度學習

為滿足深度學習在計算和存儲上的要求,百度在國內建立了十幾座雲計算中心並投入使用了4萬兆交換機。此外,百度還是全球首家將 GPU 用於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領域、並規模化商用 ARM 伺服器的公司。

整合了這些的百度形成強大的存儲計算能力,從而可以進行多樣的並行計算,支持生成、配置針對不同應用和場景網絡結構,為人工智慧提供有力的硬體支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百度大腦」通過深度學習來模擬人類大腦的神經元,參數規模達到百億級別,構建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深度神經網絡。百度大腦融合了深度學習算法、數據建模、大規模 GPU 並行化平臺等技術,實現了實時學習和成長,它擁有 200 億個參數,構成了一套巨大的深度神經網絡。

2.騰訊:基於用戶體系的軟硬體服務型生態

相比於以技術為導向的百度人工智慧生態,依託高頻應用和龐大用戶群體的騰訊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布局主要聚焦於基於用戶體系的軟硬體服務型生態。

隨著技術成熟和應用環境的成熟(移動端設備普及、用戶使用習慣和認可度的提升、雲服務軟體形態的成熟),整個人臉識別和圖像識別行業都屬於朝陽產業,而有著中國網際網路最大用戶基礎的騰訊也選擇了在人臉和圖片識別領域的切入,這也成為了整個騰訊人工智慧生態的最和諧競爭力。

在這一領域的技術研發和落地應用中,騰訊均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在 FDDB 人臉檢測、LFW 人臉識別、PASVAL VOC2012 圖片識別大賽中,騰訊優圖團隊都刷新了國際識別準確率記錄。

依託騰訊內部完善的生態,騰訊優圖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組建與金融、安防與身份識別等領域結合在一起。其中,既包括與騰訊徵信、微眾銀行和財付通、QQ、廣點通等內部業務的合作,也涉及與相關機構的信用評估和基於公安部數據的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在內外部的合作中,相關技術也在業務中完整落地形成閉環,經過業務海量數據的長期實際考驗,並持續反饋來優化算法。

而在成立了騰訊智能計算與搜索實驗室之後,微信也與香港科技大學聯合建立了人工智慧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包含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語義理解等方面,部分基礎研究成果(如語音轉文字)已被集成為微信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專業應用領域,騰訊也在不同程度上做出了嘗試。無論是由騰訊財經研發的自動寫作機器人「Dreamwriter」還是在硬體領域推出的智能球型機器人「微寶」都反映了騰訊在未來更多細分領域推出服務型產品的思路。

未來,隨著 TencentOS 的應用以及 QQ、微信物聯更多的落地實踐,騰訊在智能生活層面硬體產品的研發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領域。

3.阿里巴巴:以阿里云為基礎的業務藍圖

與騰訊和百度不同的是,阿里巴巴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布局主要集中在專業領域的通用應用和智能家居兩個方面,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以阿里云為基礎的大規模分布式雲計算和 GPU 集群。

從 2015 年開始,阿里就開始在人工智慧領域發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首個可視化人工智慧平臺 DTPAI,它集成了阿里巴巴核心算法庫,包括特徵工程、大規模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在此基礎上,阿里巴巴推出人工智慧客服「小蜜」以及基於神經網絡、社會計算、情緒感知等原理工作的智能程序小「Ai」。

2015 年 6 月,阿里巴巴向軟銀旗下的機器人公司 SBRH 戰略注資 145 億日元。相比於機器人製造,阿里巴巴的優勢在雲計算和大數據領域,這也將成為阿里巴巴在機器製造領域的差異化競爭壁壘。

而通過投資 SBRH,阿里巴巴得以建立起機器人產業的通路,並在機器視覺、語音解析、家庭智能控制、智能網絡安全等方面與 SBRH 建立研究合作和溝通機制,幫助其在智能家居方面基礎技術的積累和擴展。

在智能物聯領域,阿里巴巴整合了集團旗下天貓電器城、阿里智能雲、淘寶眾籌三個業務部門,在內部調動各類優質資支持智能產品的推進並加速智能硬體孵化速度。而在 2015 年 4 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成立阿里巴巴智能生活事業部,全面進軍智能生活領域。

4.科大訊飛:基於語音系統的通用解決方案

與 BAT 三家圍繞自身技術、用戶與基礎服務構建著差異化的人工智慧競爭生態不同,科大訊飛選擇在語音識別這一單點領域進行突破,並圍繞於此建立基於語音系統的通用解決方案平臺。

依託於中文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口語評測等多項技術研發與突破,科大訊飛以專用領域的技術解決方案為切口,分別在智能家居、行業安全、教育考試解決方案、智能硬體語音識別解決方案等專用領域產品的研發構建了目前國內最全的語音技術平臺並實現了語音領域最為廣泛的落地解決方案。

基於此,科大訊飛也最接近由人工智慧專用技術解決方案商向通用技術應用平臺的角色過渡。就目前科大訊飛推出的從大型電信級應用到小型嵌入式應用,從電信、金融等行業到企業和家庭用戶以及從 PC 到手機等各種行動裝置來看,科大訊飛已具備能夠滿足不同應用環境的多種產品的能力。

而在目前的國內語音識別市場上,科大訊飛研發的語音合成產品的市場份額達到 70% 以上,在電信、金融、電力、社保等主流行業的份額更達 80% 以上,開發夥伴超過 10000 家,以訊飛為核心的中文語音產業鏈已初具規模。

可以看出, 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三家巨頭分別圍繞著自身技術、用戶與基礎服務構建著差異化的人工智慧競爭生態。其中,百度和騰訊更側重於圖像、語音和智能生活場景的解決方案,而阿里巴巴雖然對此有所涉獵,但主要重心在於數據和技術結合的服務型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提供上。

與 BAT 為代表的大而全生態構築不同,科大訊飛依託絕對市場份額的絕對佔有率和構築多年的技術門檻形成了他們在語音識別解決方案領域獨特的市場競爭力,這也為國內其他初創型人工智慧企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鑑。

可以預見的是,人工智慧產品線更為完整的百度將會更快地由專用領域人工智慧向通用領域人工智慧過度,騰訊的視覺和生活場景解決方案也將有更多的落地實踐空間,阿里巴巴則會在基礎技術提供和綜合解決方案上形成自己的競爭壁壘;而以科大訊飛為代表的由專用領域技術解決方案商向專業平臺過渡的模式也將會成為相當一部分初創型人工智慧企業發展的借鑑。

三、八個國內人工智慧領域最具價值的新銳公司

除了以 BAT 和科大訊飛為代表的核心勢力,近幾年來國內也湧現出了一大批極具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的初創型人工智慧企業。他們分別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智能生活解決方案和醫療基因等領域形成自己差異化的競爭態勢,並在各自領域內的技術領先度和市場佔有率上領先其他對手。

在這其中,既有格靈深瞳和曠視科技類的現實應用服務解決商,也涉及到華大基因和碳雲智能這類的未來技術研發商,他們一道組成了國內人工智慧領域未來發展的不可忽視力量。

1.格靈深瞳  

在國內初創型人工智慧企業中,格靈深瞳可以算是國內計算機視覺商業解決方案,尤其是在動態圖像識別領域最具代表性的企業,這一切也得益于格靈深瞳在人和車的檢測、跟蹤與識別方面所形成的技術門檻。

在具體應用中,除了在人臉識別、圖片識別、視頻內容識別、OCR、三維深度視覺等方面中的數款落地產品的推出,格靈深瞳還早早地將落地應用瞄準了零售、安防、汽車等領域。在行業自動化與智能化的技術實踐中,格靈深瞳走在了國內計算機視覺識別領域的前列。

除此之外,格靈深瞳還在早期通過開放計算機視覺模塊的方式嘗試進行計算機視覺技術平臺的搭建,這一類似科大訊飛發展路徑的戰略規劃也將使得更多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優秀企業提供更多的智能化解決方案並推動格靈深瞳內部產品的優化與創新。

2.曠視科技

與格靈深瞳稍顯不同的是,曠視科技的優勢集中在人臉識別和靜態圖片識別解決方案的落地實踐上。通過人臉識別雲服務平臺 Face++、Image++ 以及智能硬體 Megvii C1 等產品的推出,曠視科技在人臉識別和靜態圖片識別等領域為行業解決方案、智慧安防解決方案獲得了最為廣泛的應用成果。

在國內以人臉識別為核心的計算機識別技術代表公司中,曠視科技不僅在識別準確率上取得了領先,在金融、安防等領域的落地應用中,曠視科技也提供了最成熟的技術解決方案。

在這其中,作為阿里巴巴的戰略合作夥伴,曠視為支付寶開發人臉識別模塊,其識別率超過了 99%;除此之外,曠視科技還為小米金融、聯想之星、民生銀行和公安系統等企業、單位和機構提供不同的視覺技術解決方案。

3.優必選

在國內智慧機器人研發與應用企業層出不窮的同時,「優必選」選擇了以服務型機器人市場為切口構築競爭壁壘。

基於這一思路,「優必選」從人形機器人的核心源動力伺服舵機研發起步,逐步推出了消費級人形機器人、商業人形機器人、智能家居機器人和積木機器人系列。

在國內商用化人形機器人普遍面臨零件成本過高和編程困難的瓶頸情況下,「優必選」的優勢在與選擇了一條從機器人的研發、零配件製造、生產、到銷售全部環節的商業化道路。

從機器人在結構上、硬體上的核心的關鍵部位到人形機器人研發生產,繼而進軍機器人 app 軟體商店,甚至牽動全球機器人愛好者一同參與到編程開發的環節上來,「優必選」形成一個開放式的產業生態系統,讓服務型人形智慧機器人同時成為未來多個智能領域的入口。

4.出門問問

一套成熟的語音識別和語義理解系統 Ticwear 以及搭載該系統的智能硬體 Ticwatch,「出門問問」是國內智能語音領域軟硬體聯動和應用結合最成熟的企業。

在具體的應用中,「出門問問」完全接受語音輸入,通過語音識別將用戶聲音轉化為文字,再運用自然語意分析理解用戶行為,給用戶以精準的搜索結果,其核心技術在於用自然語義分析來理解人們像日常說話一樣的提問。

目前,已獲得 Google C 輪融資的「出門問問」總估值達 3 億美金,其產品方向也由智能語音解決方案進一步擴展到了智能生活助手領域。

5.地平線機器人

與大多數商用機器人解決方案商專注於機器人系統的軟硬體研發不同的是,由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 IDL )創始人餘凱創辦的「地平線機器人」則聚焦於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人工智慧「大腦」平臺 。

「地平線機器人」所搭建的人工智慧「大腦」平臺包括軟體和晶片和人工智慧的解決方案,目前已經研發出分別面向自動駕駛的「雨果」平臺和智能家居的「安徒生」平臺,並取得了多項落地成果。 

在具體的應用中,「地平線機器人」將雲端的大規模深度神經網絡算法實現在高性能低功耗的「大腦引擎」上,大幅提高了設備端上的智能;依託於橫跨圖像、語音、自然語言理解和運動控制上的軟硬體解決方案,「地平線機器人」的應用領域涵蓋智能家居、汽車和安全等

6.Broadlink

在國內智能家居市場,「Broadlink」是鮮有在軟硬體解決方案上均取得領先的新興企業。

在具體應用中,「Broadlink」自主研發的 Wi-Fi 物聯網傳輸模塊、雲計算平臺和智能終端 app 應用,為各類家電廠商提供了成熟完整的智能家電解決方案;同時「Broadlink」還為用戶提供 DIY 智能插座、智能遙控、家庭空氣品質分析儀等智能家居產品。

早期,BroadLink 是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包括 WIFI、GPRS 聯網方案以及整套監控系統。BroadLink 最早開始涉足的領域是太陽能,目前眾多太陽能企業成為忠實客戶。

後來,BroadLink 在點名時間的眾籌,將產品推到用戶面前,獲得了普通用戶的認知和支持,接著發布自己的多款產品,包括智能插座 SP2、智能遙控 RM2、牆壁觸控開關 TC1、空氣品質檢測儀 e-Air,基於 BroadLink DNA 做產品上的嘗試,之後,順勢推出 BroadLink DNA 這樣家用電器實現智能化的解決方案。

從 BroadLink 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原本就是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在經歷了產品這個維度之後,又回到當初做智能家居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起點。但在這個過程裡,基於 BroadLink 系列產品的成功和嘗試,原本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的基因和 DNA 已經發生了進化,將網際網路的互通互聯引入,成為一套更為智能更加開放的多元化方案。

7.華大基因

在國內乃至全球人工智慧領域最前沿也是最難突破的生命科學領域,「華大基因」選擇了「基因」作為研究的突破口。

通過簡歷高端儀器研發和製造平臺、大規模測序、生物信息、基因檢測、農業基因組、蛋白組等技術平臺和大數據中心,「華大基因」實現了從中心法則到結構與功能的貫穿研究,並以此構建了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的網絡體系。

此外,通過「國家基因庫」的構建,「華大基因」還在多個層面與國家醫療、技術、教育等機構進行了深度研究合作,這也是其他同類企業所不具備的競爭優勢和壁壘。

8.碳雲智能

由原「華大基因」CEO 王俊創辦的「碳雲智能」在人工智慧健康領域選擇了同「華大基因」不同的方向——健康大數據平臺,通過運用人工智慧技術處理這些數據,幫助人們做健康管理。

「碳雲智能」的數據來源包括兩部分,一部分靠自己的技術能力獲取,一部分靠合作夥伴獲取。靠該團隊的核心技術獲取的有基因數據、微生物數據(腸道、口腔、皮膚等)、蛋白及代謝數據(尿液、汗液、血液等)等,合作夥伴包括研究機構、藥廠、體檢中心、醫院、診斷公司、保險公司、健康管理公司等,從合作夥伴處獲取的數據有臨床及體檢數據、環境數據、運動數據、飲食數據等等。

目前,「碳雲智能」已經建立了數據採集和技術平臺、人工智慧數據分析技術平臺、智能硬體、資料庫和樣本庫及為每個用戶提供個性化 O2O 體系的五大基礎設施;而在企業服務上,「碳雲智能」也通過為藥廠、化妝品公司、農業企業、體檢中心等提供相關的數據服務建立著自己的服務入口。

四、未來國內人工智慧行業發展的五大趨勢

(1)機器學習與場景應用將迎來下一輪爆發

根據 Venture Scanner 的統計,截至 2015 年 9 月,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獲得投資的公司中,按照平均融資額度排名的五大業務依次是:機器學習(應用類)、智慧機器人、計算機視覺(研發類)、機器學習(研發類)和視頻內容識別等。

自 2009 年以來,人工智慧已經吸引了超過 170 億美元的投資。過去四年間,人工智慧領域的民間投資以平均每年 62% 的增長速率增加,這一速率預計還會持續下去。

而在 2015 年,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佔到了年度總投資的 5%,儘管高於 2013 年的 2% ,但相比其他競爭領域仍處於落後位置。

目前中國地區人工智慧領域獲得投資最多的五大細分領域是計算機視覺(研發類)、自然語言處理、私人虛擬助理、智慧機器人和語音識別。從投資領域和趨勢來看,未來國內人工智慧行業的資本將主要湧向機器學習與場景應用兩大方向。

數據儲存容量和技術能力的提升為機器學習爆發提供了基礎保障,而機器學習又是人工智慧的核心技術和涵蓋面最廣的應用手段;但由於現階段運算能力的局限和通用解決方案的研發門檻限制,基於安防、智能生活、教育和健康等場景的場景應用成為了大多數國內企業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突破口。

以下為國內知名投資機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代表性投資:

真格基金:地平線機器人、智齒科技、格靈深瞳、助理來也、億航無人機、潑辣熊、零零無限科技。

紅杉資本中國:地平線機器人、格靈深瞳、助理來也、大疆科技等。

IDG資本:小i機器人、智齒科技、SenseTime、碳原子科技、芋頭科技、零零無限科技、科沃斯機器人等。

創新工場:藍胖子機器人、小魚在家、易致機器人、曠世科技等。

金沙江創投:地平線機器人、零零無限科技、天機等。

北極光創投:圖譜科技、進化動力等。

啟明創投:雲知聲、曠世科技等。

東方富海:億航無人機、永洪科技等。

聯想之星:曠世科技、思必馳、樂駕等。

晨興資本:地平線機器人、碳原子科技、美洽等。

英諾天使基金:臻迪智能、通用機器人、速感科技等。

GGV紀源資本:億航無人機、深之藍水下機器人、元趣味等。

湖杉資本:天博智、元趣等。

光速安振中國創業投資:助理來也、小魚在家等。

高通:雲知聲、七鑫易維等。

線性資本:地平線機器人、芋頭科技等。

經緯中國:Camera360、永洪科技等。

達泰資本:金石機器人、永洪科技。

極客幫創投:異構智能、碳原子科技等。

(2)專用領域的智能化仍是發展核心

基於 GPU(圖形處理器)計算速度(每半年性能增加一倍)和基礎技術平臺的飛速發展,企業對於人工智慧神經網絡的構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是,由於人工智慧各領域技術和算法的複雜性,未來 20 年內人工智慧的應用仍將集中於人臉和圖像識別、語音助手和智能家居等專用領域。

通過上述產業鏈環節構成和投資分類可以看出,優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集中於特定領域的專用技術研發;其中,計算機視覺和語音識別領域的研發和應用已處於國際一流水平,專業應用機器人的研發也有望近 10 年內迎來突破性發展。

可以預見的是,在由專業領域向通用領域過渡的過程中,自然語言處理與計算機視覺兩個方向將會成為人工智慧通用應用最大的兩個突破口。在未來 20 年內,通用領域研發所需的技術和數據也會隨著各專用領域差異化發展的日臻成熟而迎來突破。

(3)產業分工日漸明晰,企業合作大於競爭

隨著專用領域應用開發的成熟和差異化技術門檻的存在,國內人工智慧產業將逐漸分化為底層基礎構建、通用場景應用和專用應用研發三個方向。

在底層基礎構建方面,騰訊、阿里巴巴、百度、華為等企業依託自身數據、算法、技術和伺服器優勢為行業鏈條的各公司提供基礎資源支持的同時,也會將自身優勢轉化為通用和專業應用領域的研究,從而形成自身生態內的人工智慧產業鏈閉環。

在通用場景應用方面,以科大訊飛、格靈深瞳和曠視科技為代表的企業將主要以計算機視覺和語音識別為方向,為安防、教育和金融等領域提供通用解決方案。

而在專用應用研發方面則集中了大部分硬體和創業企業,這其中既包括以小米和 broadlink 為代表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商,也包含了出門問問、linkface 和優必選這類的差異化應用提供商。

總的來說,由通用領域向專業領域的進化離不開產業鏈條各核心環節企業的相互配合,專用領域的競爭儘管存在,但各分工層級間的協作互通已成為多數企業的共識。

(4)系統級開源將成為常態

任何一個人工智慧研究分支都涉及到異常龐大的代碼計算,加上漏洞排查與跨領域交叉,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做到在封閉環境內取得階段性突破的可能。

可以看到的趨勢是,Google、微軟、Facebook 和雅虎等視人工智慧為未來核心競爭力的頂級企業都先後開放了自身的人工智慧系統。

需要明確的一點是,開源並不代表核心技術和算法的完全出讓,底層系統的開源將會讓更多企業從不同維度參與到人工智慧相關領域的研發,這為行業層面新產品的快速迭代和共同試錯提供了一個良性且規範化的共生平臺。於開放企業而言,這也確保了它們與行業最新前沿技術的同步。

基於此,騰訊、阿里巴巴、百度和科大訊飛等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領先優勢的企業都在不同維度和空間開放了自身的人工智慧系統。而在未來,隨著專用領域應用的普及和通用技術應用需求的增強,這種開放性還會不斷地加大。

(5)算法突破將拉開競爭差距

作為人工智慧實現的核心,算法將成為未來國內人工智慧行業最大的競爭門檻。以 Google 為例,Google 旗下的搜索算法實驗室每天都要進行超過 200 次的改進,以完成由關鍵字匹配到知識圖譜、語義搜索的算法創新。

在未來競爭的重點機器學習領域,監督學習、非監督學習和增強學習三個方面算法的競爭將進入白熱化階段。而正是算法層面的突破造就了騰訊優圖、科大訊飛和格靈深瞳等企業在圖像識別和計算機視覺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和國際一線的技術水平。

但就目前國內人工智慧算法的總體發展而言,工程學算法雖已取得階段性突破,但基於認知層面的算法水平還亟待提高,這也是未來競爭的核心領域。

總的來看,雖然基礎技術的成熟帶來了存儲容量和機器學習等人工智慧技術的提升,但由於現階段運算能力以及大規模 CPU 和 GPU 並行解決方案的局限,目前國內人工智慧的發展主要集中於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智能生活等方向上。

雖然目前專用化領域的場景應用仍是目前研發和投資的核心,但隨著技術、數據的積累演化以及超算平臺的應用,由專用化領域的場景應用向語音、視覺等領域的通用化解決方案應該在未來 20 年內成為發展的主流。

未來,隨著國內人工智慧行業的產業分工和企業競合日漸明晰,國內的人工智慧產業鏈也將更為明顯地分化為以 BAT 為代表的生態平臺、以科大訊飛和格靈深瞳為代表的通用技術解決平臺以及以出門問問、broadlink 為代表的人工智慧專用領域解決方案提供商。

部分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和網絡

相關焦點

  • 極客研報|給你一幅中國 VR 產業的全景圖(內附PDF版)
    57 頁 PDF 全本下載連結:http://geekpark-media.qiniudn.com/geekpark-vr-report.pdf極客公園將持續出品高質量的行業報告。相比前兩者,眼部追蹤技術應用到VR領域內還處於概念期,國內的七鑫易維、青研科技等公司都在做眼球追蹤類產品。泛體感類輸入設備通常被理解為「輔助外設」,比如Omni體感跑步機、KAT Walk體感跑步機、PP GUN和各種蛋椅等。
  • AI產品經理必讀丨人工智慧入門書單(附PDF連結)
    作者|王天一出處|極客時間專欄《人工智慧基礎課》工學博士、副教授的人工智慧珍藏書單,隨文附送 PDF 版本連結。機器學習篇在機器學習上,首先要推薦的是兩部國內作者的著作:李航博士所著的《統計學習方法》和周志華教授的《機器學習》。《統計學習方法》採用「總 - 分 - 總」的結構,在梳理了統計學習的基本概念後,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統計學習中的 10 種主要方法,最後對這些算法做了總結與比較。
  • 人工智慧入門書單(附PDF連結)
    工學博士、副教授的人工智慧珍藏書單,隨文附送 PDF 版本連結。 在機器學習上,首先要推薦的是兩部國內作者的著作:李航博士所著的《統計學習方法》和周志華教授的《機器學習》。《統計學習方法》採用「總 - 分 - 總」的結構,在梳理了統計學習的基本概念後,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統計學習中的 10 種主要方法,最後對這些算法做了總結與比較。
  • 「AI投研邦」團體會員上線!75折解鎖會員權益、PDF版研報、AI峰會...
    2,1份PDF版研報(價值10000元)「AI投研邦」團體會員服務包括1份PDF版研報,供企業內部傳送閱讀。目前「AI投研邦」已上線的4份萬字AI+行業研究報告:包括兩份智能駕駛細分領域行研報告——《2018 智能駕駛視覺技術行業研究報告》、《2018 智能駕駛晶片行業研究報告》;一份AI+醫療領域報告《2018醫學影像AI行業研究報告》;一份AI+教育領域報告《2018AI自適應教育行業研究報告》。
  • 《人工智慧標準化白皮書(2018版)》發布(附PDF版下載地址)
    [導讀]白皮書通過梳理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和產業演進情況,分析人工智慧的技術熱點、行業動態和未來趨勢
  • 研報網站全對比
    看研報的人都想要一個研報非常全、數據非常多、查詢還方便的研報網站。我用的是【慧博投研】和【發現報告】。【慧博投研】作為國內第一批誕生的研報平臺,有著多年運營研報平臺的經驗。研報多,性價比也不錯,APP與客戶端使用起來也相對便捷。憑著多年來的投研數據,吸納了大量用戶。
  • 《人工智慧基礎(高中版)》發布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一直都有提到,目前國內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儲備一直處於匱乏狀態,而面對這一現象,儘管呼聲一直很大,但教育行業卻一直缺乏一個有力的反饋
  • 極客學院首次技術分享在微軟亞太總部順利舉行
    極客學院金牌布道師ljason老師、融雲聯合創始人兼CTO楊攀、APICloud技術負責人李德興等領域頂尖技術人,從H5整體知識體系結構梳理分析到具體應用,全面剖析了學習HTML5全過程,為現場300多名IT從業者帶來了一場技術饕餮盛宴。
  • 【報告】2020年中國面向人工智慧「新基建」的知識圖譜行業白皮書...
    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艾瑞諮詢: 《2020年中國面向人工智慧「新基建」的知識圖譜行業白皮書》 >(完整版.pdf ) 以下僅展示部分內容
  • 方劑學第九版李冀pdf題庫!
    D.石膏方劑學第九版李冀pdf題庫【答案】D方劑學第九版李冀pdf題庫【答案】D.生薑,吳茱萸方劑學第九版李冀pdf題庫【答案】C方劑學第九版李冀pdf題庫【答案】D.六味黃丸方劑學第九版李冀pdf題庫【答案】B方劑學第九版李冀pdf題庫【答案】
  • 人工智慧:AI in All,普惠AI改變遊戲規則 | 極客網年度報告
    >相關關鍵詞 極客網·人工智慧2月25日,2018年,以ABCDE(AI、Block Chain、Cloud Computing、Data Tech、Edge Computing
  • 【研報掘金】國內IDC行業仍處於高成長階段 具有這些特徵的企業是...
    美股市場,IDC板塊估值相當於成長性仍有優勢;國內市場,行業仍處於高成長階段,在一線地區擁有豐富資源儲備,或和雲計算巨頭深度綁定的第三方IDC企業是機構首選。核心邏輯1、預計未來2年的全球和中國數據中心需求仍將保持約20%和30%的增速。
  • 少兒編程將成為剛需教育,極客晨星普及編程教育
    極客晨星作為少兒編程專業培訓機構,它認為:未來不會編程,就是與世界脫軌,少兒編程將會成為剛需教育。無法在工作及生活場景內建立有效的溝通。 我國也逐漸意識到編程對於青少年的重要性,逐步將它納入應試教育體系內,讓每一個孩子從小就接觸編程,掌握這項AI時代的基本技能。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出在中小學階段推廣編程教育。
  • 江蘇省人工智慧學會與華為終端雲服務聯合開啟DigiX極客校園大賽
    江蘇省人工智慧學會與華為終端雲服務聯合開啟DigiX極客校園大賽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馮少東、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院長周志華、華為消費者業務雲服務總裁張平安、南京大學計算機系和軟體學院黨委書記武港山、華為南京研究所所長郭坤以及江蘇省人工智慧學會、華為的相關領導、專家出席了本次啟動儀式,圍繞著人工智慧發展與應用,就大數據
  •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七版pdf!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七版pdf!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7版)網授精講班【教材精講+考研真題串講】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七版pdf編號:959348授課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七版pdf特點:講解細膩,旁徵博引,深入淺出。
  • 極客邦科技成功舉辦2019年AICon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技術大會...
    極客邦科技成功舉辦2019年AICon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技術大會(北京)    11 月 21 日- 11 月 22 日,AICon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技術大會在北京順利召開
  • 精彩回顧|「博雅極客」2021公益公開課第一講
    通過此次活動,小極客們走入博雅極客GEEKUP教育基地,近距離觀摩高校、科研機構的研究成果,了解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的科研熱點和前沿知識,體驗酷炫的AI互動項目,還與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和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們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一起來回顧活動現場的精彩瞬間吧 ——在活動開始前,工作人員向大家介紹了「博雅極客」研學營的創建歷程。
  • 賦能校園AI開發者 華為DigiX極客校園人工智慧雙賽在南京落幕
    2019年8月26日,由江蘇省人工智慧學會和華為終端雲服務聯合舉辦的DigiX極客校園人工智慧雙賽(DigiX極客·算法精英大賽和人工智慧校園創新大賽)在華為南京研究所圓滿落幕,DigiX極客·算法精英大賽和人工智慧校園創新大賽的各大獎項及123萬總獎金歸屬塵埃落定,其中NURBS戰隊摘得了算法精英大賽的桂冠,HiWeGo戰隊贏得了人工智慧校園創新大賽應用賽道的冠軍
  • 極客閱讀周刊: 第 34 期
    🚩 重要通知:• 極客閱讀啟用了新域名(中文全拼):jikeyuedu.cn•「極客閱讀」上新:我的關注[1],登錄用戶在該板塊可以自定義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從而在「關注」頁顯示您關注的話題的內容。文章專欄 | 編程開發速成課[2]通過這些速成課你可以在短時間內了解並上手某種技術,快速提升你的技術水平。
  • 一財研選|科技巨頭紛紛搶籌,人工智慧加速發展前景看好!
    券商研報浩如煙海,投資線索眼花繚亂,第一財經推出《一財研選》產品,挖掘研報精華,每期梳理5條投資線索,便於您短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專業團隊每周日至每周四晚8點準時「上新」,助您投資順利!東方證券指出,人工智慧專用晶片備受青睞,科技巨頭與國家資金紛紛搶籌。就國內而言,在國家和地方基金持續加大對集成電路產業各環節投資力度的同時,人工智慧專用晶片也逐漸受到科技巨頭以及國家基金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