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最看重培養學生家國情懷

2020-12-14 廣州日報

宋永華

澳門大學

澳門回歸20周年 高端訪談

12月20日,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澳門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三校學子齊聚澳門大學蓮花廣場,共同升國旗、奏國歌。隨後,三校國旗儀仗隊和澳門大學合唱團一起,用《七子之歌》《歌唱祖國》《我和我的祖國》三首讚歌為祖國母親和澳門特區送上最誠摯的祝福。

「澳門大學是『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踐的見證,也是受益者。」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在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世界一流大學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對自己的國家、民族、人民有感情,知悉國情、熱愛祖國,願意為祖國繁榮發展做出貢獻。」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歡歡

宋永華在英國工作18年,先後任布魯內爾大學副校長、利物浦大學副校長,兼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回國後任浙江大學常務副校長,對於我國高等教育和國際高等教育的管理實踐也深有體驗。他從2002年開始擔任澳門科技委員會顧問,對澳門有很深的感情。

國際化是澳門大學最大優勢

宋永華認為,澳門大學最大的優勢是國際化,現在要重點考慮的是如何把國際化這一優勢發揮得更好。澳門大學的教師隊伍80%以上來自國外,有一位副校長是葡萄牙人,課程主要採用全英文教學。在人才培養上,澳門大學採用住宿式書院,是亞洲最具規模的住宿式書院系統。澳門大學的特色就是「特區大學、特殊使命、特別地位、特色辦學」。

宋永華表示,澳門回歸20年來經濟飛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澳門的國際地位大大提高。澳門大學的發展歷程是澳門回歸20年發展成就的縮影,澳門剛回歸時,學校的學科建設尚不健全,如今學校已經有1萬多名學生,學科體系也更加完備,辦學條件今非昔比。特別是2013年,位於橫琴的新校園建成後,澳門大學的校園和硬體設施達到了一流水平。澳門大學的新校園面積達到1.09平方公裡,建成了國際一流的教學、科研和生活設施,是「一國兩制」下高等教育的創新。

澳門大學現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服務「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澳門大學過去10年的快速發展令人驚嘆,學校的區域地位、國際聲譽、辦學水平不斷提升,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越來越高。

向海外推廣中華文化

宋永華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給澳門大學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澳門大學服務於國家賦予澳門的使命,這也是檢驗一所大學辦得好不好的標準之一。

澳門要建設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並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澳門大學成立了憲法與基本法研究中心,與北京大學合作建立國家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成立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和孔子學院,並開辦中國歷史文化碩士學位課程以及國際漢語課程及師資培訓等,向海外推廣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

澳門的使命之一是扮演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商貿合作服務平臺。澳門大學的葡文系成立於1990年,是葡萄牙和巴西以外最大、最強的葡語教學研究實體,「讓我驚喜的是,我現在去很多葡語系國家都能看到熟人。有一次我去莫三比克做訪問,參觀中國援建莫三比克的中央電視臺,在現場我看到很多澳門大學校友,還有很多澳門大學的學生在當地創業」。

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

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也是澳門大學這些年一直在做的事情。宋永華說,這對於澳門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現在澳門大學有30多家由師生智力孵化的高科技企業,在橫琴孵化的一些企業已經實現融資,產品進入內地市場」。

澳門大學也鼓勵學生在大灣區發展,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市場化的產品。澳門大學於2016年成立了創新創業中心,幫助師生實踐創意理念和提供研究成果商業化的平臺,中心每年大約有10至20個團隊入駐。澳大還在橫琴建立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成為澳門大學在大灣區的一個產學研示範基地,目的就是把這些成果能夠推向大灣區。「澳大現在有很多研究都是大灣區急需的,比如中醫藥、微電子、先進材料、物聯網、大數據、中葡雙語教育等。我相信,隨著澳門其他產業陸續發展起來了,博彩業一業獨大的局面就會有所改觀。」宋永華說。

對話宋永華

憲法和基本法是本科生必修課

廣州日報:澳門大學如何傳承愛國愛澳傳統?

宋永華:我們的愛國愛澳教育要根據大學生的特點來進行,從法理、道理上跟他講清楚。去年,澳門大學成立了憲法與基本法研究中心。一直以來,我們都把憲法與基本法作為本科生的必修課程。學生必須系統性的、深層次地從法理上釐清認識,全面、準確理解憲法和基本法。我們還成立了中國歷史文化研究中心,設立了中國歷史文化碩士課程。我們把主要招生對象集中在澳門中小學任教的教師,每年有20個名額。我們70%的本科生都到過內地進行交流學習。澳門大學還實現了升國旗儀式全覆蓋,去年我們組建了學生國旗隊,在重大節日,比如開學典禮、畢業典禮、國慶節、澳門回歸日等,澳門大學都要舉行升國旗儀式。12月20日,清華大學、澳門大學、浙江大學三所大學組成聯合國旗隊一起升國旗,傳承這種愛國愛澳的傳統。

廣州日報:你的辦學理念是怎麼樣的?澳門大學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才?

宋永華:我一直強調,澳門大學致力培養的人才是須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全球競爭力和世界擔當的人才。第一,家國情懷。世界一流大學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對自己的國家、民族、人民有感情,知悉國情、熱愛祖國,願意為祖國繁榮發展做出貢獻。第二,國際視野。具備國際視野的人,才能站在全球或更廣闊的角度去觀察、把握世界各行各業的發展規律與趨勢,並更好地為國家事業服務。第三,全球競爭力。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在全球範圍內開展競爭、整合資源,提高人才的全球競爭力勢在必行。第四,世界擔當。如今人類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越來越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性,需要大家並肩攜手才能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廣州日報:澳門如何發揮自身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宋永華:未來20年,澳門發展要找到一條經濟適度多元化的道路,這才能可持續發展,從而在國家發展大局中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而粵港澳大灣區給澳門提供了一個巨大的發展機遇。《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澳門的定位為「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澳門在大灣區發展中可發揮自己獨有的優勢,比如,中國和葡語系國家有很多交往,特別是在非洲、南美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方面,通過澳門建立的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特別是部長級會議機制,讓澳門作為「超級聯繫人」,實現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外國企業「引進來」。我認為未來的10~20年,澳門如果抓住機遇,就可以再上新臺階。

相關焦點

  •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中西融合,培養有家國情懷、世界擔當的國際化...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專訪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  宋永華  1964年生於四川巴中,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澳門大學校長。  宋永華:作為澳門唯一一所綜合性公立大學,澳大將全面為把澳門建成「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及科技創新走廊做好人才及創新支撐,特別是澳大將會發揮自身的辦學優勢培養多元化人才,讓我們的學生不僅在澳門能夠做出成績,在粵港澳大灣區、甚至在更大的範圍內都能有所作為。因此,我們在學生培養過程中就要融入大灣區。
  • 抓住機遇 跨越發展——專訪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認為,是一國兩制給澳門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成就進步和未來發展的廣闊空間。澳門大學將緊緊抓住機遇疊加帶來的發展紅利,邁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跨越式步伐。在宋永華校長的視野中,澳門大學正面臨著三大難得的歷史性發展機遇。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國家給予澳門鼎力支持的獨特機遇。澳門大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 浙江大學常務副校長宋永華將履新澳門大學校長
    宋永華教授澎湃新聞記者11月17日從澳門大學官網獲悉,宋永華教授即將接任澳門大學校長一職。據澳門大學官網披露,該校下任校長遴選工作自2017年3月起展開,期間多次舉辦諮詢會收集了校董會、教職員、校友和學生對下任校長的遴選條件和要求的意見,並在歸納相關的觀點及提議後形成了下任校長的招聘準則。經過嚴格遴選後,澳大校董會最終一致向澳門特區行政長官推薦宋永華教授為澳門大學下任校長唯一候選人。
  • 澳門教青局深化大灣區教育合作與交流 培養學生家國情懷
    據澳門教育暨青年局消息,2020-2021學年,澳門教青局將持續優化教材建設及教學資源,同時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的教育合作與交流,加大力度推動中小學校把握大灣區發展優勢,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新學年,澳門教青局新修訂的《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將在初一及高一年級實施,歷史科須獨立成科和必修,以加強學生家國情懷的培育。配合課改的實務需要,教青局還完成了全套共12冊中學《歷史》試行版教材的出版工作,並繼續推進小學《常識》試行版教材至小學二年級,以及推出小學一年級及四年級的《中國語文》試行版教材。
  • 【校報特稿】 「人才培養目標」篇——「家國情懷」「家國情懷...
    提出「家國情懷」   彰顯「興學強國」使命擔當《天津大學章程》之所以在人才培養目標中提出「家國情懷」,主要是出於3個原因:一是「問題導向」。當代高等教育面臨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問題與矛盾是什麼?哈佛大學哈佛學院前院長哈瑞·劉易斯的觀點即「失去靈魂的卓越」,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認為,我們正在培養一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天大人」認為必須要涵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二是「方針指引」。
  • 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
    編者按:近日,省政協十二屆十五次常委會會議圍繞「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開展專題協商,10位省政協常委、委員作協商發言。本網摘要刊登。把鄉土文化印記建成家國情懷教育基地,發揮首批20項「浙江文化印記」在家國情懷教育中的作用,推進文化印記進校園、進地方教材;將文化印記融入青少年文化生活,開發符合青少年需求的文化印記衍生產品;把文化印記建成青少年心中鄉土文化的高地,開展「最具鄉愁」的標誌性鄉土文化選樹,倡導、鼓勵和選拔優秀青少年代表作為文化印記守護人與宣傳員。  要像樹立精神標杆一樣樹立地方名人榜樣。
  •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家國情懷是支撐一生發展的不竭動力
    7月2日,西安交通大學以「戶外現場+網絡直播」的形式舉行了2020屆學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校長王樹國寄語畢業生秉持家國情懷,錘鍊優秀品格。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 王樹國  各位來賓,各位老師、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畢業典禮進行到現在,我感到非常激動。
  • 讓家國情懷紮根學生心靈
    因此,作為奠基工程的教育事業,必須承擔起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以優質的教育質量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基於對時代、對中國、對教育的全面審視,從基礎教育階段,我們就要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結合新的時代目標,北京市史家教育集團將育人模式進行了完善,提出要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和諧發展的人。
  • 西交大的「小寶校長」——王樹國的家國情懷
    西安交大校長王樹國,因為笑起來很像一位小品演員,被學生親切地稱為「小寶校長」,也是工作時間實行「711」,也就是一周工作7天,每天11個小時的「工作狂人」。一個極其渴望通過高考,考上大學,然後運用自己的所學,報國為志。
  • 有信心辦好令澳門人驕傲的卓越大學(蓮花盛開·人物專訪)
    宋永華在接受採訪。新華社記者 劉金海攝創立於1981年的澳門大學,是澳門唯一一所綜合性公立大學。2018年1月,宋永華教授出任澳門大學校長一職。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在環境清幽的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宋永華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宋永華說,澳門大學在以往教學和研究領域已做出了很多值得驕傲的成績,還建立了學院與書院相輔相成的協同育人體系。
  • 澳門大學向235名學生頒發年度獎學金
    中新社澳門11月13日電 (記者 龍土有)澳門大學13日舉行「2019澳門大學獎學金頒獎典禮」,向品學兼優的學生頒發獎學金及學術獎項,共有235名學生獲獎。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祝賀獲獎學生,並向社會各界人士及機構的熱心捐贈表示感謝。
  • 廣安區:展課題研究成果 育學生家國情懷
    活動當天,與會人員觀看了舞蹈《小平精神代代傳》、參觀了廣安希賢學校校史館、聆聽了學生講解小平爺爺故事、觀摩了「小平爺爺愛勞動公開課」,進一步了解了《小平故裡小學生家國情懷培養實踐研究》取得的階段性成效,與會人員紛紛表示此項課題研究非常有意義,潛移默化中傳承了小平精神,培養了小學生愛家愛國的情懷
  • 澳門大學啟動40周年校慶活動
    新華社澳門1月17日電 (記者郭鑫、李寒芳)澳門大學17日舉行40周年校慶啟動儀式。澳門特區政府官員、中央駐澳機構代表、教育界人士、澳大教職員、學生、校友等聚首澳大圖書館廣場為校慶揭開序幕,分享澳大建校40周年的喜悅。
  • 西安交大籤約就業學生近半留西部 校長送上「家國情懷」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李元旭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海華)「最重要的、支撐你一生發展的不竭動力就是家國情懷。有了這份情懷,你才能看清國家和社會未來發展的方向,才能明白自己的價值和要承擔的社會責任。」7月2日,西安交通大學7000餘名畢業生通過線上與線下的方式相聚,通過「戶外現場+網絡直播」的形式參加2020屆學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校長王樹國為畢業生們送上一堂語重心長的「家國情懷」課。據了解,截至7月1日,西安交大2020屆畢業生總數為7184人,其中本科生3828人,碩士3070人,博士286人。
  • 西安交大舉行2020屆畢業典禮 校長講述「家國情懷」課
    圖為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寄語。 張一辰 攝中新網西安7月2日電 (記者 梅鐿瀧 張一辰)「最重要的、支撐你一生發展的不竭動力就是家國情懷。有了這份情懷,你才能看清國家和社會未來發展的方向,才能明白自己的價值和要承擔的社會責任。」
  • 在專業課上培養家國情懷
    在講解「誤差」概念時,播放短視頻《科學重器》以及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香港回歸」小節,讓學生從實際應用案例中體會「誤差」在生產生活中的影響。近年來,東北大學注重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在專業課上暢敘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是東北大學「課程思政」建設的生動實踐。
  • 畢業季·校長寄語|蘇州科技大學校長陳永平:涵養家國情懷,肩負時代...
    (投稿聯繫方式:手機13913990137;郵箱:12755061@qq.com)蘇州科技大學校長陳永平:涵養家國情懷,肩負時代使命親愛的同學們,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今天一定是一個難忘的日子。
  •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畢業典禮講話:家國情懷是支撐你們一生發展...
    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3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7月2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學舉行2020年學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2020屆7000餘名畢業生、教師代表、校友代表通過線上與線下的方式相聚,共同見證2020屆畢業生掀開人生新篇章,開啟新的人生旅程。
  • 溫州肯恩大學校長:國際化和家國情懷都要兼顧
    而此次中外合作大學招生遇冷,是否也反映出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趨勢在放緩?未來此類高校的發展前景又將如何?就這些問題,《中國科學報》專訪了溫州肯恩大學校長王立。「家國情懷」不能忽視《中國科學報》:展望後疫情時代,您覺得此次疫情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進程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 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
    張玲媛在致辭中提到,在新時代國際理解教育背景下培養具有人文素養、中華情懷、全球視野、具有全球勝任力的中國青少年已經成為學校發展的重要使命。她指出:「教育要側重提高學生的世界語言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增強學生的中國文化修養和文化使命感。」研討會上,教師翟任和在「提升學生思維品質,促進英語學科育人」主題圓桌會上和嘉賓一同分享了國際理解教育背景下的灃西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