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華
澳門大學
澳門回歸20周年 高端訪談
12月20日,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澳門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三校學子齊聚澳門大學蓮花廣場,共同升國旗、奏國歌。隨後,三校國旗儀仗隊和澳門大學合唱團一起,用《七子之歌》《歌唱祖國》《我和我的祖國》三首讚歌為祖國母親和澳門特區送上最誠摯的祝福。
「澳門大學是『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踐的見證,也是受益者。」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在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世界一流大學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對自己的國家、民族、人民有感情,知悉國情、熱愛祖國,願意為祖國繁榮發展做出貢獻。」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歡歡
宋永華在英國工作18年,先後任布魯內爾大學副校長、利物浦大學副校長,兼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回國後任浙江大學常務副校長,對於我國高等教育和國際高等教育的管理實踐也深有體驗。他從2002年開始擔任澳門科技委員會顧問,對澳門有很深的感情。
國際化是澳門大學最大優勢
宋永華認為,澳門大學最大的優勢是國際化,現在要重點考慮的是如何把國際化這一優勢發揮得更好。澳門大學的教師隊伍80%以上來自國外,有一位副校長是葡萄牙人,課程主要採用全英文教學。在人才培養上,澳門大學採用住宿式書院,是亞洲最具規模的住宿式書院系統。澳門大學的特色就是「特區大學、特殊使命、特別地位、特色辦學」。
宋永華表示,澳門回歸20年來經濟飛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澳門的國際地位大大提高。澳門大學的發展歷程是澳門回歸20年發展成就的縮影,澳門剛回歸時,學校的學科建設尚不健全,如今學校已經有1萬多名學生,學科體系也更加完備,辦學條件今非昔比。特別是2013年,位於橫琴的新校園建成後,澳門大學的校園和硬體設施達到了一流水平。澳門大學的新校園面積達到1.09平方公裡,建成了國際一流的教學、科研和生活設施,是「一國兩制」下高等教育的創新。
澳門大學現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服務「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澳門大學過去10年的快速發展令人驚嘆,學校的區域地位、國際聲譽、辦學水平不斷提升,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越來越高。
向海外推廣中華文化
宋永華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給澳門大學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澳門大學服務於國家賦予澳門的使命,這也是檢驗一所大學辦得好不好的標準之一。
澳門要建設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並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澳門大學成立了憲法與基本法研究中心,與北京大學合作建立國家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成立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和孔子學院,並開辦中國歷史文化碩士學位課程以及國際漢語課程及師資培訓等,向海外推廣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
澳門的使命之一是扮演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商貿合作服務平臺。澳門大學的葡文系成立於1990年,是葡萄牙和巴西以外最大、最強的葡語教學研究實體,「讓我驚喜的是,我現在去很多葡語系國家都能看到熟人。有一次我去莫三比克做訪問,參觀中國援建莫三比克的中央電視臺,在現場我看到很多澳門大學校友,還有很多澳門大學的學生在當地創業」。
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
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也是澳門大學這些年一直在做的事情。宋永華說,這對於澳門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現在澳門大學有30多家由師生智力孵化的高科技企業,在橫琴孵化的一些企業已經實現融資,產品進入內地市場」。
澳門大學也鼓勵學生在大灣區發展,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市場化的產品。澳門大學於2016年成立了創新創業中心,幫助師生實踐創意理念和提供研究成果商業化的平臺,中心每年大約有10至20個團隊入駐。澳大還在橫琴建立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成為澳門大學在大灣區的一個產學研示範基地,目的就是把這些成果能夠推向大灣區。「澳大現在有很多研究都是大灣區急需的,比如中醫藥、微電子、先進材料、物聯網、大數據、中葡雙語教育等。我相信,隨著澳門其他產業陸續發展起來了,博彩業一業獨大的局面就會有所改觀。」宋永華說。
對話宋永華
憲法和基本法是本科生必修課
廣州日報:澳門大學如何傳承愛國愛澳傳統?
宋永華:我們的愛國愛澳教育要根據大學生的特點來進行,從法理、道理上跟他講清楚。去年,澳門大學成立了憲法與基本法研究中心。一直以來,我們都把憲法與基本法作為本科生的必修課程。學生必須系統性的、深層次地從法理上釐清認識,全面、準確理解憲法和基本法。我們還成立了中國歷史文化研究中心,設立了中國歷史文化碩士課程。我們把主要招生對象集中在澳門中小學任教的教師,每年有20個名額。我們70%的本科生都到過內地進行交流學習。澳門大學還實現了升國旗儀式全覆蓋,去年我們組建了學生國旗隊,在重大節日,比如開學典禮、畢業典禮、國慶節、澳門回歸日等,澳門大學都要舉行升國旗儀式。12月20日,清華大學、澳門大學、浙江大學三所大學組成聯合國旗隊一起升國旗,傳承這種愛國愛澳的傳統。
廣州日報:你的辦學理念是怎麼樣的?澳門大學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才?
宋永華:我一直強調,澳門大學致力培養的人才是須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全球競爭力和世界擔當的人才。第一,家國情懷。世界一流大學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對自己的國家、民族、人民有感情,知悉國情、熱愛祖國,願意為祖國繁榮發展做出貢獻。第二,國際視野。具備國際視野的人,才能站在全球或更廣闊的角度去觀察、把握世界各行各業的發展規律與趨勢,並更好地為國家事業服務。第三,全球競爭力。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在全球範圍內開展競爭、整合資源,提高人才的全球競爭力勢在必行。第四,世界擔當。如今人類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越來越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性,需要大家並肩攜手才能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廣州日報:澳門如何發揮自身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宋永華:未來20年,澳門發展要找到一條經濟適度多元化的道路,這才能可持續發展,從而在國家發展大局中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而粵港澳大灣區給澳門提供了一個巨大的發展機遇。《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澳門的定位為「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澳門在大灣區發展中可發揮自己獨有的優勢,比如,中國和葡語系國家有很多交往,特別是在非洲、南美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方面,通過澳門建立的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特別是部長級會議機制,讓澳門作為「超級聯繫人」,實現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外國企業「引進來」。我認為未來的10~20年,澳門如果抓住機遇,就可以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