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日消息,昨夜今晨,科技圈都發生了哪些故事,以下是要聞回顧:
先關注Facebook:
谷歌、Facebook面臨更多反壟斷訴訟 1月底之前多達4起
知情人士稱,科技巨頭的法律困境預計將在接下來幾周惡化,美國聯邦和州反壟斷機構準備對谷歌和Facebook提起新的訴訟。在美國司法部10月份對谷歌提起反壟斷訴訟後,美國當局正準備在1月底之前對谷歌或Facebook再提起4項訴訟。美國聯邦和州官員正在調查科技巨頭是否濫用他們在網際網路經濟中的力量,例如谷歌主導搜索和廣告領域,Facebook主導社交媒體領域。谷歌和Facebook已對此否認,認為他們在高度競爭的市場運營,其服務令消費者受益。
10億美元!Facebook收購客戶服務平臺Kustomer
圖1:Facebook
Facebook周一宣布,將收購創業公司Kustomer,後者擅長客戶服務平臺和聊天機器人。Facebook此舉旨在幫助企業使用其平臺開展業務。
儘管Facebook並未披露這筆交易的財務條款,但知情人士稱,該交易對Kustomer的估值略高於10億美元。Kustomer的技術能夠吸收不同渠道的對話,然後整合到單一屏幕上,在大約一年前的私募融資中估值為7.1億美元。
其他要聞:
標普道瓊指數:特斯拉將一次性被納入標普500指數
圖2:特斯拉
標普道瓊指數公司周一宣布,特斯拉公司將會被一次性納入標普500指數。由於特斯拉市值較高,標普道瓊指數公司與投資者磋商將特斯拉納入標普500指數的最佳方式,是一次性全部納入還是分兩次納入。特斯拉市值超過5550億美元,它被納入標普500指數將引發大量指數基金交易。特斯拉將於12月21日股市開盤前加入標普500指數。受此消息影響,特斯拉股價周一盤後上漲4%。
SK海力士重慶工廠2600多員工新冠檢測均呈陰性 復產時間待定
就SK海力士重慶工廠因員工感染新冠停產何時復產等問題,記者今日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重慶工廠全部員工約2700人,截止11月29日早上,韓先生(感染者)所住賓館已有3000多人參與檢測,其中2600多人已出檢查結果,均顯示陰性。該知情人士表示,正按照重慶市指引,希望早日恢復工廠生產,至於何時復產還未知,但在往較好的方向發展。(財聯社)
SpaceX 24億美元外包星鏈衛星接收器生產 賣一個虧2000美元
圖3:星鏈衛星信號接收器
業內人士對《商業內幕》透露,SpaceX達成了一項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製造協議,將「星鏈」衛星網際網路的一項關鍵組成部分外包。過去兩年,SpaceX的表態和招聘公告暗示公司將儘可能多的自主生產星鏈組件,但是該公司很少談到面向消費者的星鏈「用戶終端」的生產,即允許顧客接收服務的衛星信號接收器。《商業內幕》得到的消息顯示,SpaceX可能向意法半導體支付了24億美元為其生產100萬個星鏈用戶終端。行業專家稱,SpaceX無法以低於500美元的成本生產這些用戶終端,每賣一個可能虧損近2000美元,儘管它可以通過訂閱費攤銷部分成本。
蘋果挖來知名風投人士 為App Store找應用
蘋果公司聘請前風投公司Greylock Partners風險資本家喬什·埃爾曼(Josh Elman)從事App Store業務。埃爾曼曾領導了對企業通信應用Discord和TikTok前身的早期投資。他在一份聲明中稱,他將專注於為顧客發現最佳應用。
視頻會議公司Zoom第三季度營收7.8億美元 同比增長367%
視頻會議軟體開發商Zoom今天發布了截至10月31日的2021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Zoom第三季度總營收為7.77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666億美元增長367%;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1.984億美元,較同期的220.7萬美元增長89倍。
32家倡議組織督促拜登拒絕受科技巨頭影響
32家倡議組織在周一致信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督促他拒絕大型科技公司對其政府的影響,其中包括了聚焦反壟斷、消費者倡議以及改革議題的組織。在拜過渡團隊中,來自科技公司的高管數量超過了直言不諱的批評者。倡議組織在信中呼籲拜登將那些為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Facebook等公司工作或者與他們合作的高管、遊說者及顧問排除出去。
加拿大將在2022年對谷歌、Facebook開徵數字稅
加拿大財政部周一表示,該國在2022年對數字服務公司徵稅的計劃不變,直到主要國家在徵稅問題上提出一個協調方案。在新冠疫情衝擊政府預算之際,經合組織正在制定一套通用方案,確保谷歌、Facebook等數字巨頭支付他們該繳的稅款。
蘇寧易購對網際網路平臺業務進行重組 並引入A輪融資60億元
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於控股子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公告稱,旗下雲網萬店科技有限公司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60億元人民幣。公開資料顯示,雲網萬店成立於2020年雙十一期間,是蘇寧易購旗下新設子公司。雲網萬店成立的目的是對網際網路平臺業務進行整合重組,重組後的業務包括面向用戶和商戶提供電商和本地網際網路融合交易服務、面向零售商和供應商提供供應鏈、物流、售後和各業態的零售雲服務,並配套相關研發和運營管理團隊。(澎湃新聞)
美團三季度營收354億元 表態支持監管
11月30日,美團發布2020年三季度財報,營收同比增長28.8%至354億元,經調整淨利潤21億元,同比增長5.8%。對比各板塊,美團營收主力餐飲外賣環比增長明顯,到店、酒旅營收同比恢復正增長。在第三季度業績後的投資者電話會上,在問及對近日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有何看法時,美團高管稱,該法案從長遠看,對網際網路和科技行業整體有積極意義,是為了追求公平競爭和鼓勵創新的市場環境,以及整個生態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界面新聞)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可能已開始試生產Model Y
外媒報導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可能已開始試生產Model Y,源自最新公布的對上海超級工廠的一段航拍視頻。從航拍視頻中,外媒發現在特斯拉位於上海的超級工廠內,有一輛Model Y正在廠區內的道路上進行測試,另有5輛停放在Model Y生產廠房旁邊的車位上,外媒據此認為,上海超級工廠Model Y的試生產看起來已經開始。(TechWeb)
人民日報:今年5G通信產業規模預計達5036億元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近日發布《5G產業發展白皮書(2020)》。《白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5G通信產業規模達到2250億元,同比增長133.2%。工信部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底,我國5G基站總數將超過60萬個,據此測算,2020年我國5G通信產業規模將達到5036億元,同比增長128%,實現跨越式發展。(人民日報)
財報季公司表現:
蘑菇街第二財季淨虧損9373萬元 同比收窄
蘑菇街發布2021財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數據顯示,蘑菇街報告期內營收1.13億元,去年同期為1.98億元;淨虧損為9373萬元,去年同期為淨虧損3.27億元。同期,蘑菇街總GMV達31.12億元,其中,蘑菇街直播業務GMV同比增長42.2%至23.16億元,直播的購買用戶同比增長20.7%。(36氪)
36氪第三季度營收1.235億元 同比下滑5.7%
36氪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總營收為人民幣1.235億元(約合182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309億元下降5.7%。淨虧損1400萬元人民幣(約合210萬美元),而上年同期淨虧損1240萬元人民幣。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調整後的淨虧損為930萬元人民幣(約合140萬美元),而上年同期淨利潤為1340萬元人民幣。(鈦媒體)
汽車之家第三季度營收23億元 同比增長7%
汽車之家(NYSE: ATHM)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0財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報。財報顯示,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計算,汽車之家第三季度淨營收為23.156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3.41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1.702億元增長7%;歸屬於汽車之家的淨利潤為8.467億元(約合1.24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6.437億元增長32%。
更多一手新聞,歡迎下載鳳凰新聞客戶端訂閱鳳凰網科技。想看深度報導,請微信搜索「iFeng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