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2020-12-14 陝西黨建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把我國建成文化強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同時,把「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設置專章對「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戰略部署。這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指明了努力方向。

一、深刻理解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意義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從新中國成立初期明確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到改革開放以後強調「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再到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首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了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這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對文化建設價值意蘊的深刻認識,體現了黨團結帶領人民對文化建設的積極踐行。

首先,建設文化強國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內在要求。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強國,文化建設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也就無法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文化強國既構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條件和精神支撐。

其次,建設文化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容;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文化在國家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越是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越是離不開文化的保證、力量和滋養。

最後,建設文化強國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現實要求。我國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也意味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已經日益發展到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等綜合性滿足,精神文化的需求日漸佔據重要位置。我們黨始終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提高優秀文化產品供給,提升社會文明程度,以人民文化生活的豐富更好踐行為人民謀幸福的宗旨。

二、建設文化強國,迫切需要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回顧了「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的建設成就,指出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為開創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但仍應看到,當前國際輿論格局中「西強我弱」「失語挨罵」的情況仍然存在,國內文化建設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不容忽視。因此,必須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文化軟實力是指一個國家相較於以經濟、軍事、科技為基礎建構起來的國家硬實力而言的精神力量。它以文化、價值觀、國家形象等的柔性力量,通過吸引、凝聚、濡化受眾來達到對人的文化內化和價值取向的影響力。它是「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最高層的」的內容。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軟實力的文脈根基。社會文明程度和人民道德素養構成文化軟實力中的人格精神力量。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水平是衡量文化軟實力強弱的重要指標,等等。可以說文化軟實力既是精神文化,又涉及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等多方面。它不僅表現為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力量,也表現為一個國家的文化職能,以及對人民文化權利滿足的能力和程度。

文化軟實力發展水平,事關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強國建設、綜合國力強弱。沒有強大的文化軟實力,就不會有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實現。不斷提高文化軟實力,是文化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文化強國建設也將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文化力量。

三、著力重點任務,推進文化軟實力提升

全會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對今後五年文化建設工作既有總體要求,也明確了重點任務。特別提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必須聚焦文化建設重點任務,不斷提高文化軟實力,為文化強國宏偉目標的實現不懈努力。

一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高水平的社會文明是實現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軟實力的社會力量源泉。要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最重要的是要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教育。要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積極開展「四史」學習教育活動等,努力使理想信念深刻熔鑄於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內心。推進公民道德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對提高社會文明風尚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推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全面繁榮,是提高文化軟實力的必然要求。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全媒體傳播工程,是文化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物古蹟保護和利用等,不僅增強人民群眾文化自信,同時也使人們深刻感悟中國智慧、中國文化之美,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徵、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可以把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用感性、走進的形式來體現、體驗,這些可以激發全國各族人民的愛國情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同時,它們也構成國家形象的重要部分,可向世人展示中國形象。

三是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是文化產業體系的價值取向。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產業規劃和政策等是方法、途徑。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是文化生產的供給側考量,目的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文化產品。實施文化產業數位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是適應人民群眾文化欣賞和消費新趨勢的積極選擇,更好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在著眼國內人民文化需求的同時,也要重視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

(作者單位: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責任編輯:李曉恆

相關焦點

  • 習近平: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0日下午就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進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要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不斷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朝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不斷前進。
  •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建設文化強國
    本文轉自【光明網】;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建設文化強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訪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
  • 2021國考申論模擬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建設文化強國
    2021國考招錄專題 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信息匯總2020年11月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還用專門一個部分對文化建設進行部署,提出今後五年文化建設的基本思路和重點任務,顯示了我們黨對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
  • 文化強國:文化軟實力的中國目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建議》,給我們指出了2035年的文化發展目標——建成文化強國,這是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大舉措,也是實現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的重要步驟。   文化強國目標的實現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臺階和砝碼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就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總書記又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意義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就是要堅守崇高的文化理想,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設與我國深厚文化底蘊和豐富文化資源相匹配、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戰略布局相適應、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原標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主席強調,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並強調,展形象,就是要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 【學習強國】十九屆五中全會|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就是要堅守崇高的文化理想,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設與我國深厚文化底蘊和豐富文化資源相匹配、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戰略布局相適應、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 更好把握建設文化強國的方向與思路
    需要認識到,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任務,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支撐。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將「建成文化強國」納入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的重要內容,並圍繞「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出一系列要求,作出重要部署。
  • 【學習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專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要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不斷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朝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不斷前進。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
  • 文化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軟實力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就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進行的第十二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適逢盛世,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具有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我們時代的大課題和歷史使命。
  • 【十九屆五中全會】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從黨...
    【十九屆五中全會】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看文化強國建設 2020-11-30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中的若干重要關係
    原標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中的若干重要關係   國家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國家基於其價值理念、文化創造、精神風貌等顯示出來的國際影響力,主要包括核心價值觀的國際吸引力、對外宣傳的國際感召力、新聞媒體的國際傳播力、文化貿易的國際競爭力、人文交流的國際親和力等等。
  • 推進文化強國建設要把握好根本遵循
    如何紮實有效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全會審議通過的《建議》為我們規劃了清晰的實踐路徑;如何確保文化強國建設始終沿著「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既定的方向接續前行,則必須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並將其作為根本遵循,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 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看...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 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看文化強國建設  新華社記者周瑋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必須把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人民日報海外版:奮力前行 建設文化強國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賴睿「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文化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題中應有之義。偉大事業需要文化助力。即將開啟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必然需要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的支撐。
  • 奮力前行,建設文化強國(望海樓)
    本文轉自【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文化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題中應有之義。偉大事業需要文化助力。即將開啟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必然需要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的支撐。
  • 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就是要堅守崇高的文化理想,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設與我國深厚文化底蘊和豐富文化資源相匹配、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戰略布局相適應、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任務。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內在動力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了兩次飛躍,分別誕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體系兩大理論成果。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自信重要論述的現實意義先進的理論必然符合時代的需要,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自信的重要論述體系完備、內涵豐富、意義深遠,對於挖掘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文化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 習近平:滋養民族心靈 培育文化自信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習近平給國家圖書館老專家的回信 習近平:滋養民族心靈 培育文化自信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2019年09月09日 19:50 來源:新華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
  • 重視文化軟實力建設,制定文化強國戰略
    作者: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李庚香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實施中國的文化軟實力提升戰略,需要我們積極探索提高文化軟實力的現實路徑,有效實現文化軟實力發展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