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經歷了共享單車大戰結束以及WeWork首次公開募股(IPO)遭遇「滑鐵盧」等事件,以共享經濟為理念的商業模式還在不斷湧出,個人信用租賃就是其中之一。
幾年前無法快速查詢個人徵信信息是個人信用租賃賽道面臨的最大難題,然而隨著淘系與支付寶掌握越來越多的數據,芝麻信用已經成為評估用戶信用與消費水平的重要指標,風控可以覆蓋到一批有潛在用戶,他們大多是學生、年輕的白領或藍領,這批人之前不在傳統銀行信貸業務覆蓋範圍之內,網際網路數據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對他們的徵信問題。
看到這個機會,2019年李昱龍創立了惠租,惠租定位於消費電子信用租賃平臺,平臺產品包含手機、電腦、相機等品類。目前註冊惠租的用戶已超200萬,入駐商家有數百個,產品SKU達上萬個,月均成交近萬單,年營收近億。目前惠租主要靠抽傭盈利,每單抽傭比例為6%,綜合壞帳率低於1%。
近日,惠租完成了近千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安徽楚旭,安徽楚旭的業務主要涉及網際網路金融與3C數碼供應鏈渠道。
輕資產「入駐模式」切入賽道
創立惠租之前,李昱龍曾在支付寶任交易支付的產品經理,2017年底參與推出淘寶租賃平臺。
當時電子產品更新換代越來越頻繁,一批緊跟時代潮流的消費者對於一款手機的使用時長大都在一年左右。而一般新一代產品上線後,之前的版本會迅速降價,以iPhone為例,新款iPhone上線24小時內,老款的二手交易價將最高有30%的下跌。在這種背景下,人們對於消費電子產品的租賃需求日益增長。
同時,二手經濟的興起已經起到了教育市場的作用,新一代消費者中有一部分人不再介意產品是新品還是二手,相對於產品歸屬權,他們更在意體驗。他們之中有的是時尚白領,有的則是追求時尚但資金能力欠缺的大學生。
而且李昱龍注意到,需求端的快速崛起讓這個行業利潤空間變得非常大:「當時大部分商家的毛利都在40%左右。」一時之間,大批數碼廠商開始進入賽道爭奪市場。
行業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已有數千萬用戶成為租賃用戶,超過1500家商戶加入線上租賃業務,整體資金規模達數百億人民幣,未來將以年超過30%的規模繼續增長。
而與這種需求端、供給端熱鬧場景不相符的是,由於這個賽道需要強風險把控,為二者提供交易的平臺寥寥無幾。當時賽道內最大玩家機蜜採用的是自營模式,這種模式雖然利潤高,但需要大批量採購,很難做到大規模擴張。
李昱龍具備多年支付交易經驗,並且對平臺的運營輕車熟路。今年2月李昱龍拉來了當時還在美團擔任商家產品負責人的好友楊代明一同創立了惠租。惠租作為消費電子信用租賃平臺,以輕資產的商家入駐模式切入賽道。目前平臺入駐商家達數百家,註冊用戶在200萬左右,產品SKU達上萬個,月均成交近萬單,年營收近億。
依託以前在淘寶租賃的資源李昱龍引進了最初的一批數碼渠道商。對於商家的篩選,惠租有一套標準。第一,商家都要有一定的資金實力,比如像較大型的數碼產品,商家總資產規模要在百萬以上級別,而手機渠道商的總資產規模則需上千萬;第二,商家團隊需要足夠年輕,這樣可以保證商家有能力與年輕顧客溝通。目前惠租數百家供應商中大部分集中在一二線城市。
在用戶的獲取上,惠租放棄了大面積鋪設信息流廣告的做法。在李昱龍看來,大眾對於個人信用租賃行業的看法區別很大,一部分人非常認可這個行業,他們會自己找平臺,而有一部分人則不能接受租賃消費電子產品,很難通過簡單的廣告扭轉這部分人的想法。目前惠租主要通過與支付寶、京東聯合營銷,精準獲取用戶,比如在活動中提供iPhone11、華為手機、蘋果電腦等作為獎品。
惠租現在的註冊用戶量有200萬,其中以20-30歲的年輕男性為主,大部分集中於一二線城市。
隨著入駐供應商與用戶的增多,整個行業的定價也在下降,據李昱龍介紹,現在商家的利潤一般在20%-30%之間。在對產品定價時,惠租會綜合官方價格與市場供需,最終所有產品的年化(年租金與商品貨值的比值)控制在30%-100%之間,像手機這種租期(最低半年)更長的產品年化一般會控制在36%以下,而對於相機來說,年化可能會達到100%。
跑得快就是最大壁壘
個人信用租賃市場可以發展起來,要歸功於支付寶的風控模型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對用戶的徵信問題,但芝麻信用的數據只反映了用戶在支付寶與淘系的消費能力,對於用戶是否有官司、是否是失信人與被執行人等都無法體現。
惠租在芝麻信用公共模型的基礎上,疊加了自己的風控,並在最後加入了人工審核程序。
惠租用芝麻信用判斷是否可以為用戶免押金以及到底應該免多少押金。用戶芝麻信用分數在超過600時,惠租可以為用戶免除2500元押金,超過650時,可免5000元,超過700時,可免除8000元。
在此基礎上,惠租會利用自己的風控模型判斷用戶是否被列入過失信人的黑名單。最後在發貨前,惠租還有一道電話審核程序核實用戶是否為本人,這主要是為了防止一些團體的欺詐與套現。
但即便如此,用戶信用問題也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相比於平時的一些個人壞帳問題,團體作案是讓行業內創業公司最為頭疼的問題。前兩年許多現金貸品牌倒閉,之前在P2P平臺上「薅羊毛」的團體開始紛紛轉戰租賃平臺,「現在每天都像在鬥法,我們設置防線,他們攻破防線。」李昱龍告訴小飯桌記者,這批人有群,有論壇,他們之間會分享養號經驗,比如在一個名為卡農論壇的貸款論壇中,有人專門分享怎樣在惠租上租手機並且賣出去。團體作案集中時,兩天內平臺上有幾十萬用戶下單,惠租無法識別哪些是正常用戶,只能採取不發單策略。
對於這些用戶,現在行業內除了走司法程序起訴,沒有其他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限制行業快速發展起來的另一個原因是目前平臺對於一些售後問題還無法解決。比如在用戶所租產品到期之後,產品上的數據需要由用戶個人處理,個人如果未處理,供應商只會進行格式化,無法完全保證用戶隱私數據的安全。
一般產品到期之後,用戶可以有寄回、續租與買斷三種選擇。
對於到期寄回的產品,用戶需保證產品的完整性與可用性,惠租根據不同產品制定了賠償標準。以iPhone 11為例,如果指紋功能異常需要賠付整機價格的30%,如果icloud無法註銷,需要扣減整機價格的50%。
同時,用戶可以在租期內隨時選擇續租。如果用戶決定買斷,買斷價格=市場價-已付租金+買斷幅度(聯繫商家確定)。
惠租在交易過程中一般會抽取6%的佣金,另外還會通過為商家提供展位賺取廣告費。「現在這個賽道內各個玩家其實都沒有壁壘,所謂壁壘,也只是跑得更快而已。」在李昱龍看來,只有快速擴大規模才能開展其他的盈利模式,比如為商家或用戶提供信貸資金。
據李昱龍介紹,明年惠租將會把業務從消費電子產品租賃擴展至綜合品類租賃,加入圖書、服裝等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