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現代醫學中描述惡性腫瘤的術語,而在傳統中醫理論的認知中,癌症屬於罕見疾病,並未形成系統的理論,但目前從中西醫結合的角度,已有一些從中醫理論探討癌症發病機制的書籍,如《腫瘤的辨證施治》《中醫腫瘤學》《現代中醫治療學》《腫瘤中西醫綜合治療》。其中普遍認為,癌症的發病機制「氣滯、血淤、痰凝、熱毒、溼聚、正虛」6個方面。
因此,依據辨證論治的思路,治療癌症的基本內容包括針對惡性腫瘤基本病理因素、病理機制的一些基本方法,如解毒抗癌法、化痰散結法、疏理氣機法、活血消淤法、化溼洩濁法、扶正培本法等。中醫有「藥食同源」的說法,食療在中醫中佔有重要地位,是中醫的一大特色。食療也廣泛應用於腫瘤康復治療中,其原則是:扶正固本,保護胃氣,調理陰陽。
扶正固本:腫瘤發生與正氣虛弱有密切聯繫,因而扶正固本為腫瘤食療的首要原則,且臨證時需衡量氣血陰陽辨證施膳。
氣虛者可食用珠玉二寶粥(《醫學衷中參西錄》)、補虛正氣粥(《聖濟總錄》)、山藥清湯(《聖濟總錄》)、薏苡仁蓮子粥(《粥譜》)、百合薏苡蓮子羹(《本草綱目拾遺》)等。
陽虛者可食用羊肉羹、狗肉湯等;血虛者可食用桂圓紅棗粥等;陰虛者可食用地黃粥、黃精玉竹粥等。放化療後食用菜花、甘藍、芹菜等減輕放療反應;食用銀耳、綠茶抗輻射;食用生薑、無花果健胃止嘔。
保護胃氣:中醫認為胃氣為養生之主,胃強則強,胃弱則弱,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且認為「胃氣敗,諸藥難施」。因此腫瘤康復治療的關鍵在於保護胃氣。護胃氣選用糯米粥、豇豆粥、紅棗粥、鴨汁粥等;提高食慾促消化可選陳皮鴨、白蘿蔔餅、山楂神曲粥等。
調理陰陽:食療應遵循「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原則進行調補。如陽偏勝者,可食用五汁飲、海帶冬瓜豆瓣湯等;陰偏勝者,可食用當歸生薑羊肉湯、肉桂甘草牛肉羹等。總而言之,其目的在於恢復機體陰陽之間的動態平衡。
放療中的患者由於受到放射線的損傷,熱毒傷陰,表現為口乾舌燥、咳嗽、咽痛,有的可出現消化系統症狀,除了藥物治療,飲食中應予以清熱解毒、生津潤燥調理,可多食蘿蔔、蘆筍、鴨肉等,多飲綠茶,不吃或少吃燻烤煎炸的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癌症患者的飲食康復治療不應千篇一律,要根據個體差異及機體陰陽偏盛偏衰,辨證配膳。
癌症患者經過多種方法的治療後,脾胃功能均會受到一定損傷,所以在飲食方面應以易消化、富有營養、清淡的食物為宜。為了保護胃腸功能,癌症患者在飲食方面忌食過多辛辣、生冷、油煎炸食品,菸酒適度或戒。此外,鑑於手術、放/化療對機體的損傷較重,導致正氣虧虛,加上癌症本身也消耗人之正氣,因此癌症患者應多食肉類、魚蝦、奶、蛋等高蛋白食品。
本文來自《家庭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