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紅包又舉報,如此送禮太絕情,家長給老師送禮值得嗎?

2020-09-14 33教育

近幾日在網上看到這樣一件事:張老師是廣東連州第五小學一年級3班的班主任,她班上有一名學生家長要求給孩子調坐位,但這名學生個頭高,如果坐在中間會擋住其他學生,於是她就把孩子調到倒數第三排,但其家長仍不依不饒,打電話發微信要求調坐位,一時間使家長與老師的關係比較緊張。

2017年1月28日正好是農曆大年初一,這位家長給這個張老師發了一個88.88紅包,張老師以為禮尚往來,再說她也想改善一下家長與老師的關係,就順手點了紅包,並馬上返還了一個90元的紅包,但家長一直沒收。

之後沒想到這位家長把老師收受紅包的截圖發到網上,同時還到當地教育局反映,稱張老師收取家長紅包。

教育局對此事調查後做岀如下處理:張老師擔任班主任期間,領取了該班學生家長的88元紅包,之後張老師沒有歸還此紅包,也沒有向組織匯報並交組織處理,張老師身為人民教師,違反廉潔紀律,其行為已構成違紀。鑑於張老師收受學生家長的紅包後能馬上回贈超過學生家長所給紅包金額的紅包,主觀上沒有貪心佔有的故意,經研究對張老師免於紀律處分,給予誡勉處理,並將紅包交由組織處理。

一件因家長送禮老師收禮的案件結束了,這位張老師所幸沒有受到處理,是因為她立即返還了一個紅包,如果她沒有這樣做,她要是想著等開學後再想辦法把紅包裡的錢給學生的話,那教育局的處理結果可能就大不一樣了。算這位張老師好運氣,有驚無傷。但從這件事上我們似乎可以悟岀點兒什麼。

家長給老師送禮都有他自己的私心在裡面,老師呢,手裡沒有給人辦事的權力,無非就是給孩子調調坐位,多提問幾次,課堂上往孩子身邊多站站,根本也不值得家長去送禮。你見過自己的孩子不聰明,一送禮孩子就變聰明了,成績就在班級裡名列前茅啦,這都是不可能的事。不值得送禮,可家長為什麼還去給老師送禮呢?這是一種心理在作怪。文中的那個家長純粹是一種報復心理,他想通過送禮讓老師受到處分。還有一種心理就是無論什麼事老想賺便宜的自私心理。這種心理促使家長給老師送禮,他想通過送禮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許多家長想讓學校裡的老師多注意自己的孩子,在自己孩子身上多下點功夫,就想到了給老師送禮。他這一送禮不當緊,別的孩子的家長心理就不平衡了,別的孩子的家長都給老師送禮了,咱們要是不送,老師會不會對咱們孩子有看法呀,孩子在學校會不會吃虧呀?於是權衡再三還是也給老師送禮,於是給老師送禮也就成了一種風氣。

老師作為育人者,對家長的送禮,心裡確實不太滿意,並不是說對家長送的禮不滿意,而是感覺自己是一個教師,每天對孩子進行正常的教育,可有一個家長突然送了禮,要求對自己的孩子多加關注,老師如果不受這個禮,那就是不給這個家長面子,等於間接告訴他,你的事情我不給你辦,很可能就得罪了這個家長,說不定在什麼地方就給你使絆子。老師如果接受了家長的禮,最多能做的就是多問問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別的也沒什麼可以幫忙的,心裡總有一種受之有愧的感覺。

現在好了,國家對教師有了明文規定,教師不準接受學生或家長的禮品,如果有人違反將受到處罰,如果這時候有人給老師送禮,老師就可以拿國家的規定來當擋箭牌了,減少了教師許多的煩惱。

老師在學校教學需要的是公平公正的教育環境,教育的公平公正需要老師對學生無私的施愛,如果這時候有哪位學生家長給老師送了禮,想達到自己的私人目的,這就是對教育公平公正的挑戰,同時也是對教師責任心的挑戰,滿足家長的私利,教育就做不到公平公正,不滿足家長的私利,人情難違,就會心裡不安。

家長給老師送禮不外乎三種情況,一是想利用老師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想給孩子調調坐位,讓老師多關注一下自己的孩子(上課多提問,下課多輔導)。二是跟風,看別人都給老師送禮了,自己不送怕孩子在學校吃虧。三是純心報復老師,像本文中的那個家長給老師發紅包又去教育局舉報就是純心報復老師。真正想感謝老師對自己孩子的操心,這種情況就現在教師這種地位還真是太少了。

所以在這裡提議廣大教師遵守師德,用自己的良心去工作去教學,堅決不收受家長的送禮,無論他用哪種方式來送,我們都堅決杜絕。常言說的好,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只要我們行的正,站的直,還怕別人從雞蛋裡挑出骨頭來嗎?你不收人家的禮,你就不受別人的節制,什麼事都按理來,無怨無悔,堂堂正正。家長的送禮看似誘人,實際上那不是東西,那是收在我們身邊的定時炸彈,當你的行為稍微有點疏忽,它就爆炸,到時候後悔就晚了。

要煞住家長給老師送禮的這股邪氣,給老師定規矩是必須的,但還要從送的一方進行制止,就如同法律上的既懲辦受賄又懲辦行賄。就是這樣的案件不僅懲罰教師違規,還要對家長行賄給予一定的懲罰,從根源上斷除這種不良現象。

相關焦點

  • 一家長平時給老師送禮記錄下來,孩子畢業舉報了老師,老師被開除
    今天看視頻,一家長平時給小學老師送禮和紅包,年年送,然後都記錄下來,現在孩子上了初中了,於是就把小學老師舉報了,小學老師被開除了。老師收受禮品的問題,一時間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有人問,一個把班主任過個教師節,都能收受禮金近萬元,那麼老師收受禮金就沒人管了嗎?它不屬於受賄嗎?我也是小學老師,我想針對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 你支持平常給老師送禮,畢業後就把老師舉報了這樣的行為嗎?
    鹽城市民網網友在APP上發帖: 一位家長平時給老師送禮發發紅包都留下記錄,孩子上初中後把收禮的老師舉報了,後來老師被開除了,現在很多老師是不是要睡不著了? △網絡圖片
  • 家長該給老師送禮嗎?一家長舉報班主任收禮,數名家長聯名挽留:這是陷害!
    李先生(化名)是深圳市南山區第二外國語學校六年級的學生家長,他稱孩子的班主任突然被校方調查,「起因就是班上有個孩子的家長,舉報老師收受了他家送的禮物,還說老師冷暴力他家孩子等,實名舉報到學校。」被實名舉報之後,引起了校方的重視,並在最近面臨被調崗的局面,「那位舉報老師的家長說不把老師換掉不罷休,但是這位老師任教的其他班卻不變,而且現在還沒有老師願意來我們班當班主任了。」
  • 還敢收禮嗎老師?家長送禮多年並留下證據,孩子畢業立刻舉報
    最近,一則新聞刷爆全網,家長給老師送禮多年,並有意留下證據,等孩子畢業立刻舉報老師,老師因此被開除。網絡上討論非常激烈,主要分成兩個觀點。一方面大家認為此家長心機太重,既然要送禮為何還要舉報,可以選擇不送禮。
  • 家長微信群裡發紅包 老師「搶」到被家長截圖舉報
    老師呼籲,家長還是儘量不要在群裡「發紅包」   1.家長、孩子:一句暖心的祝福,遠比「紅包」感動  家長微信群是為了促進家長和老師之間的聯繫和交流。比如,向家長傳遞教育知識,使家長隨時關注到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便於家長之間、家校之間溝通,利用碎片化空餘時間學習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等。家長微信群有必要建立「群規」規範群內發紅包的行為,老師們也要謹慎,堅持不接收家長的微信紅包。如此,家校聯繫才會變得更加自然、順暢。  孩子家長總是希望老師可以更加關注自己的孩子,但是家長帶有目的性地「發紅包」行為是不合理的。
  • 一個月送禮4000?家長舉報老師索賄遭報復,多人辱罵還被熱水淋頭
    此貼公開後,輿論一片譁然,引發網友大量轉發和關注,有網友驚呼:「法治社會還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也太匪夷所思了,還能有這樣的老師?這樣的家長?真讓人驚脫了下巴!」據悉,這起事件,是由學生家長給老師送禮引起,儘管國家明令禁止學生和家長給老師送禮,但現今社會,仍然還有很多學校依然是「送禮風氣」盛行,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能夠得到老師的「特別」照顧,不得不跟風送禮,甚至還有送現金的。
  • 給老師送禮的陋習到底應該怪誰?聯繫實際告訴家長杜絕送禮的方法
    昨天刷到一篇微頭條,居然說孩子的老師找家長借600元錢,含沙射影地說是索要,我的天吶,老師有這麼不堪嗎?為了600元錢,將尊嚴放在地上這樣摩擦?我的兒子正上小學四年級,近段時間已停止了教學大綱之外的課外作業。教師職業操守失範的風波已經波及到了這個十八線的小縣城。
  • 教師節要給老師送禮嗎?這位退休教師的話,值得家長深思
    教師節要不要給老師送禮?這是很多家長都會糾結的問題。選擇隨波逐流,給老師送禮,似乎抹滅了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神聖」形象。堅守本心,不給老師送禮,又擔心老師對孩子有看法,不重視自己的孩子。教師節要給老師送禮嗎?
  • 家長為什麼要給老師送禮?
    莫源秋:大家捫心自問一下自己,人家孩子畢業了,還給我們送禮嗎?如果經常有家長送,說明我們確實應該洋洋得意。 AA:收送禮物後,老師是否可以平等地對待身邊的孩子,又如何面對送禮之下晦含著家長過高的期許和期待?而有些家長是欠缺自律和考慮,把年輕的老師放在一個尷尬的境地,這個禮你是接還是不接?
  • 家長群提議給老師送禮,遭另外一名家長炮轟,2000元不貴嗎?
    前不久一名學生初中畢業之後,其家長舉報了任課老師三年來的收禮明細,學校確認之後馬上開除了這名老師,對此,有人說家長不厚道,既然是以前送的禮物,就沒必要過橋翻版,畢竟也教過孩子,也有人支持家長的行為,認為老師本來就不應該收禮物,所以舉報這位老師純屬是秋後算帳。
  • 在給自己孩子的老師「送不送禮」這個問題上你糾結過嗎?
    「給老師送禮」這個問題,其實大家也是探討很久了的事兒。我們不得不說,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係,那是真的很微妙啊!那我們說趕緊送吧,送禮最管用了,你會質疑我們在傳播什麼樣的價值觀?在學校,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讓老師多加關照,是許許多多家長們心裡湧動著的念想。甚至有不少家長會選擇給老師送些東西或購物卡什麼的。其實,現在很多家長對老師都是有意見不敢說。
  • 為什麼很多家長都給老師送禮,該不該給老師送禮?家長說法不一
    孩子上學了,老師教孩子學習知識,這是老師的職責。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作為家長首先要教育孩子尊敬老師,教育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而不是要考慮給老師送禮的問題。現在大部分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唯恐自家孩子落在別的孩子後面,又害怕老師不盡心。
  • 教師節要不要給老師送禮?清楚以下3個問題,家長就知道怎麼做了
    她的話和上一個朋友截然相反,她是為學生家長送禮而發愁。因為她們學校上一年就有一個收了禮的老師,被學校處分。可這依然擋不住家長們的「熱情」,所以她來問我的目的,就是問如何禮貌拒絕送禮的家長和學生。大家看,臨近教師節,不僅家長焦慮,老師們也焦慮的不行。作為家長,我也曾有這樣的苦惱,也很糾結怎樣做才算最好。後來想明白,教師節要不要給老師送禮,清楚以下幾個小問題,就可以了。
  • 老師收禮 家長送禮 此風不可長
    關於老師收禮、家長送禮這種現象,是該引起高度的重視了。學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應該是個相對純潔的地方,是一個溫馨、和諧、陽光的校園。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接受教育,就是要孩子成為一個正直、正派、好學、有知識、有理想、有志氣的人,成為思想健康、積極向上的人,成為一個將來對社會有用的人。國家提倡尊師重教,把懲戒權歸還給教師,以便樹立教師的威信。
  • 節日到,美國家長給老師送禮嗎
    原標題:節日到,美國家長給老師送禮嗎  要過節了,想來不少中國家長又要想著給孩子老師表示下「心意」了,其實美國家長也不是絕對不給老師送禮,不過人家怎麼送、怎麼收,還是有不少「規矩」要遵守。因此,將心比心,她由衷感激老師的辛苦付出,所以願意給老師送點小禮物來表示心意。   一半的家長給老師送過禮   記者發現,還是有一定比例的美國人在節日給老師送禮的。Quartz網站曾經對2013年美國人給老師送禮做了一個小調查,其中有53%的家長沒有給老師贈送任何禮物,有16%的家長給老師送了禮品卡,有35%的家長給老師贈送了禮物。
  • 每一個家長都需要面臨的問題,要不要給老師送禮,又如何送禮?
    這個社會性話題太值得探討了, 很多家長都看不慣這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觀念中教師是個偉大的職業,他們是辛勤的園丁,偉大高尚,他們在燃燒自己,照亮後來人。反正老師就是偉大的職業。雖然家長不樂意,但是家長還是絡繹不絕的給老師送禮,從幼兒園到大學,甚至研究生。
  • 要不要給老師送禮?瑞安這個家長群吵起來了,網友炸了
    昨天的教師節,你送禮了嗎昨天一位家長在瑞安論壇憤怒發帖;孩子剛上一年級,某家委就組織家長給老師送禮,不送就是不懂得感恩,不同意見的家長在群裡開始了激烈的爭吵。圖片來源:瑞安論壇這樣的事已經不是特殊現象了,我們先來看看昨天教師節發生的那些奇葩事昨天很多給老師送禮的視頻佔據了短視頻各大熱搜,某學校校長直接站在校門口攔截帶禮物的同學,『都把禮物拿回去』網友不禁讚嘆,『太需要這樣的校長了』。但是這樣就能阻止家長送禮嗎?
  • 開學了,你給孩子的老師送禮了嗎?
    ,感覺自己不送又不太好;更多的則表示自己很討厭那種送禮的行為,但是沒辦法,有的家長送,為了讓孩子不被冷落,自己不得不成為自己討厭的人......不管是持什麼態度,為了孩子,送禮幾乎成了必然,因為誰也不確定別的孩子的家長沒有給老師送禮,同時誰也不希望為了省下點東西,讓孩子受到冷落,畢竟如果送點禮能引起老師對孩子的關注,那也算是非常划算的一筆投資。
  • 周圍家長都給老師送禮了,我也要送嗎?
    廣州受訪家長有 52 .24%表示會給老師送禮; 而佛山問卷調查的這一數字僅 25.57%,接近一半的佛山受訪者表示 不會給老師送禮。另一方面,62%的廣州教師對家長送禮有點糾結, 表示收不收都兩難。鍾老師說,中國是人情社會,比較崇尚禮尚往來,尤其碰上節日,送禮風氣更加難以遏制。以前去家訪,家長不但提前預備水果,還預訂酒店大餐。「每一次我都像窮兵敗寇般落荒而逃,家長看我的眼神太奇怪了,我問他們問題,他們總會答非所問,心思根本不在孩子身 上,他們把家訪看成是老師索取禮物的一種途徑。」
  • 家長給老師送禮是百害而無一利
    送禮是中國一種傳統的風俗,很多人不論幹什麼或者遇到什麼事情,都想著通過送禮去解決,或者得到一些額外的幫助。然而最近被很多人關注的家長給老師送禮的問題,卻更加值得我們警惕它的危害。送禮的家長無非都是想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進行一些額外的照顧,說實話作為一個班主任老師能對孩子進行什麼額外的照顧:安排最好的座位,永遠坐在第一排中間;上課多提問;作業有錯誤單獨輔導;安排一個班幹部的職位;各種活動優先讓孩子參加;三好學生評比優先。如果這些都算的話,我想問一下,這些對於孩子的學習,對於孩子的成長真的有用嗎?真的是有益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