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了,老師教孩子學習知識,這是老師的職責。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作為家長首先要教育孩子尊敬老師,教育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而不是要考慮給老師送禮的問題。現在大部分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唯恐自家孩子落在別的孩子後面,又害怕老師不盡心。於是,就把主意打在了老師身上,想通過送禮讓老師對孩子好一點,在學習上多照顧一點,多讓孩子參加一些活動。但家長想過沒有,老師每天面對的是全體學生,不會因為誰送禮誰不送禮而區別對待學生。
老師們大都是有責任心的,對那個同學都是公平對待,一視同仁的。老師只要站上三尺講臺,看見那個學生,就會覺得是自己的孩子,唯恐學生們學不會,恨不得把滿肚子的知識都教給學生們。至於說老師們上課不教給學生知識,專等課後給學生補課收費,那畢竟是極少的個案,家長們大可放心。
如果孩子不爭氣,沒有端正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即使老師對孩子很上心,那也是沒有用的。我們知道再好的老師也只是孩子學習的外在條件,其關鍵作用的還是孩子這個內因。孩子學習努力,成績優秀,不給老師送禮,老師也是喜歡學生的。那個老師也不可能因為家長沒送禮,就不喜歡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學生。
給老師送禮是當前社會的不正之風,會滋長一部分老師的拜金主義。學校應該是一個風清氣朗的場所,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受到老師平等的對待,不能因為送禮而導致區別對待,這樣不利於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的建立,更有甚者會滋生學生對老師的厭惡情緒,進而影響班級總體的學習。因此,萬萬不能以特殊照顧為由給老師送禮。
在教師節,孩子畢業等情況下,以普通鋼筆,定製水杯,小手工製作等價格不高,紀念意義較好的紀念品贈送老師,表達敬意,增加孩子與老師的感情,則是非常好的教導孩子懂得感恩的方法。
但是現在社會給老師送禮都成為了時尚,好像不送就是斷了自己子女前程或者說看不起老師。從本質上說給老師送禮量力而行無可厚非,畢竟師恩太大了。但是,送了又能咋樣呢?老師就會用心照顧好我們的子女嗎?老師那麼多學生也不可能記得住你,除非你的李很標新立異,那這代價就很大了。
家長給老師送禮不但不一定能有所獲,還給老師增加了不少壓力。這種「花錢買方便」的行事風格,就是投機捷徑。如果被孩子知道或仿效,這會教壞孩子,形成不勞而獲的思想,不利於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