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位家長對孩子最大的期望;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每一位爸媽動力的來源。
作為老師,難免會碰到這樣的家長,為了讓老師對孩子有所照顧。於是,便動起了歪腦筋,給老師送禮,希望老師在某些方面給孩子特殊的關心。作為老師,我想說句真心話,家長這樣做,真的沒有用。不信,請看一下發生在這些學生身上的案例。
1.膽小的B同學
B同學的父母在本地經商,為了照顧孩子,便把孩子從老家帶到本市,安排在我們班。B同學應該是一名比較內向的孩子,因為他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聲音非常小,並且不敢抬頭看著大家。第二天,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我講了B同學的這些表現後,他的家長趁辦公室沒有人,塞到我的書裡500元錢。並說,希望老師多多關心孩子。我直接把錢拿出來,還給了他,說這個真沒必要,關心每一位孩子是我們老師的職責。並說我們辦公室有攝像頭,這樣做違反我們學校的規定。最後,B同學的家長把錢收起來。
我給他解釋,孩子之所以膽小,可能和你們家長一直在外工作,沒時間陪伴孩子有關係。如果你有時間,多陪陪孩子,孩子會變得陽光勇敢的。
2.自信的S同學
與B同學截然不同的是,S同學。他也是本學期初剛轉到我們班的一名新同學。S同學非常自信,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氣場十足,足以鎮住全班。他的家長在和我溝通的時候說,孩子以前在班裡做班長,看能不能在咱們班繼續作班長職務。說完,從包裡拿出一盒茶葉放在我的辦公桌的下面,以防被人看見。我對S同學的家長解釋說,我們班的班幹部不是班主任任命的,而是全班民主選舉出來的。下周正好進行新一屆班幹部競選,你可以讓孩子參加。家長離開後,我把那盒茶葉放在了我們辦公室的飲水機旁邊,並對其他任課老師說,這是S同學家長帶來的茶葉,請大家嘗嘗。
在後面的競選中,S同學不負眾望,這孩子不光有自信,還會搞公關,讓全班90%的同學都投了他的票,順利地當上了班長。
3.尷尬的D同學
家長給老師送禮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孩子的學習。家長給老師送禮的形式多種多樣,有送錢的,又送物的,還有另外一種形式。在我們班有一名女生D同學,她的媽媽是家委會的。當初,她參加家委會的時候也暗示過我,意思是,我參加家委會,希望你能多照顧照顧我的孩子。當然,家委會的家長比其他家長多參與班級的一些工作,給班主任幫了很大的忙。老師自然而然地對這些同學多關注一點,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D同學和其他同學的相處能力實在太差,我行我素,非常自私,其他同學也不喜歡和她在一起玩,學習方面,作業總是完不成。最終的成績可想而知。
她的家長參加家委會工作的熱情一點點降低。
4.學霸Z同學
Z同學在我們班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是他的父母卻很少和老師交流,只有在開家長會的時候,他的家長才會來學校,默默無聞地坐在孩子的座位上,開完家長會,又默默地離開。但是,每一位老師都喜歡D同學,都會關注他。
孩子的家長並沒有像前面三位家長一樣送禮,但是,孩子卻得到了送禮家長孩子應該得到的關心。
總結:作為一名教師,奉勸各位家長,不要把心思用在不該用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當你把禮物送給老師的時候,你是在推卸自己的責任。因為,老師只能伴隨孩子幾年的時間,而父母,卻要陪伴孩子成長的整個過程。
建議家長,從現在開始做起,關注孩子的每一頓早餐,每一次考試,每一次煩惱,每一次快樂。因為這些給孩子帶來的收穫,遠遠大於你給老師送禮所帶來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