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高中老師,讓學生送禮,學生不同意,然後被要求轉班,該教師已經被開除,校方承認零容忍,那麼教師節該不該送禮呢?送禮是感恩,還是巴結!
古人言: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
名言: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
有太多對於教師,這一職業的美稱和評價,足見幾千年來,人們對於老師崗位都是充滿了敬意和感恩,因為是他們用知識陪伴我們成長,用師德,讓我們學會做人。
教師節,每年的9月10日,設立教師節的目的是為了讓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但是如今教師節卻有了另外的含義,那就是教師節送禮狂潮!
其實原本的初衷非常簡單,就是孩子用自己的雙手做一份小禮物,送給老師,表達對老師的感恩,也是對於老師這份職業的尊重,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教師節已經不僅僅是禮物那麼簡單,已經開始和金錢掛鈎,家長之間也開始攀比,禮物的分量,而評估禮物分量的標準就是,價格的多少,貴的就是好的,便宜的就不好。
————————————————————————————————————
一個家長留言:
自己孩子剛上幼兒園,自己想著給老師送點自己的親手做的糕點吧,但是老師說什麼也不收,本來還感覺老師師德好,但是孩子同學媽媽送的錦旗,老師卻非常開心的收下了,兩個孩子是一起入園的,目前截止也就是十多天,錦旗真的有些太誇張了。
另一個家長留言:
孩子上了初中,一共七門課,一個老師500紅包,加一起一共3500元,一個月工資沒有了,並且學委會的會長還說要給老師送集體禮物,自己的真的是承受不起。自己不想掏錢了,被其他家長說的很慘,孩子也很沒有面子。
————————————————————————————————————
教師節該不該送禮,送禮是感恩還是巴結!
其實教師節送禮這個事情,是巴結還是感恩,問題都出在家長身上,很顯然,小孩子自己親手為老師做了賀卡(不是買的,自己獨立完成的),那麼這很顯然就是感恩。孩子的心是最真誠的。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不會因為他是老師逼迫自己喜歡他。
而家長較勁腦子給老師送禮,讓孩子給老師送禮,這些並不一定都是出於孩子自己的意願,這樣的目的,無非就是想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多些關照,不要厚此薄彼,但是每一個家長都送禮,而意志不堅定的老師,就會用貴賤來區分態度。
所以送禮的人不一樣,那麼意義就不同,到底該不該送禮,孩子自動送老師禮物可以,家長的參與不允許。
————————————————————————————————————————————————————————————————————————
當然這樣社會風氣,並不是單方面的原因,有不少老師也的確存在師德問題,比如這個福建的老師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不少老師因為工資太低,所以會想其他方法掙錢,比如說在校外辦補習班,給學生推薦課外課程,付費網課、書店練習冊等等,還有就是過節收禮。
而造成這樣局面的原因如下:
第一個原因:教師普遍薪資不高(三四線城市最明顯)
工資太低,生活成本高,所以錢成了第一位,沒有辦法去全身心的投入,只能賺些外快,最後這樣的思想已經讓他忘記自己還是一名老師,他只是記得,老師也是人,老師也得吃飯。
第二個原因:家長自作聰明
有些家長的確是感覺自己條件不錯,就故意給老師送禮,誘導老師犯罪,而且是想盡一切方法,讓老師收禮,那是無所不用其極,什麼蹲點、門衛親戚等太多太多!不勝累舉!然後其他家長就開始跟著學。
第三個原因:師德本身就差
老師是在為國家培養接班人,對於老師的素質要求應該是很高的,在教師從業的時候,一定是需要通過嚴格的審查,如今什麼樣的人都可以去當老師,只要有專業知識就可以了,專業的門檻只能說太低,知識是必須的,同樣素質和師德也是不可缺少的,這樣的要素缺一不可。
————————————————————————————————————
感恩老師的方式有很多種,並不一定是送禮,送禮是成年人之間的遊戲。而成年人的世界並不純粹。
。。。。。。。。。。。。。。。。。。。。。。。。。。。。。。。。。。。。。。。
那麼你感覺教師送禮是巴結還是感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