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
由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
在全省衛生健康系統開展的
「廣東醫生戰疫情」系列主題展示活動
在廣州舉行
活動發布了第四屆「廣東好醫生」推選結果
市人民醫院兒科主任 關小萍
榮獲「廣東好醫生」稱號
守護
兒童健康
關小萍自1984年大學畢業後就從事兒科方面的診療工作。36年的職業生涯裡,她以精湛的醫術、高度的責任心和高尚的醫德贏得了患者、家屬、同事一致好評。去年4月8日,關小萍懷抱患兒49秒狂奔搶救的畫面,更是被廣大網友稱為「最美奔跑者」。
因為喜歡,毅然選擇兒科
在醫學界有這樣一句話:「金眼科、銀外科、哭哭啼啼小兒科。」這雖是一句調侃的話,卻道出了兒科醫生獨有的辛苦與艱難。從小崇拜醫生的關小萍,當年高考時考入湛江醫學院(現為廣東醫科大學),而喜歡小孩子的她,選擇了兒科專業。「我喜歡小孩子的童真,那種給人天真無邪的感覺。」就此,關小萍踏上了兒科醫生這條充滿挑戰的路,在崗位上和孩子們打了30多年交道,救治了無數患兒。
「兒科有時是門『啞科』,大多數患者年齡很小,不能清晰表達身體的病痛,家長有時對孩子病情描述不準確,我們就要耐心地詢問。」關小萍說道,兒科門診量大,每個醫生多時日接診近100名患者。兒科門診裡,孩子們的啼哭聲、喊叫聲容易使人煩躁,但關小萍接診時總是面帶微笑,耐心地詢問患兒病情,為他們進行身體檢查。
「畢竟是小孩子,不舒服了會鬧騰一點,這很正常,如果一聲不吭的話才讓人擔心。」30多年的從醫經歷,讓關小萍的醫術越來越精湛,心態越來越平和。在就診時,面對孩子,關小萍會與患兒進行互動,拉拉手、摸摸頭,用一些肢體語言讓患兒放鬆,「小孩子怕進醫院,怕見醫生,為了消除這種恐懼心理,不僅靠嘴說,還要注意自己的神情動作,綜合起來才能給孩子安全感。」關小萍說。
心系患者,踐行醫者使命
醫院時常會出現一些緊急狀況,兒科也不例外。回憶起去年4月8日,關小萍懷抱患兒49秒狂奔搶救的場景,關小萍仍心有餘悸:「當時這個孩子出現了抽搐的症狀,情況危急,需要馬上進行施救,但時間已經是中午12點多了。」為了保障患兒的生命安全,她用49秒將患兒從三樓兒科送至一樓急診科,患兒得到及時救治。
再談起這驚心動魄的49秒,關小萍說:「小孩子的病情往往有來得急、變化快等特點,時間就是生命,不能有一刻耽誤。」說罷,關小萍指了指腳上的平底鞋說:「其實都是它的功勞。」原來,為了可以讓自己更方便舒適地開展工作,無論是在門診或住院部,在開始工作前,關小萍都會換上平底鞋,這一習慣也讓她可以第一時間奔跑救人。
「關主任只要遇到緊急搶救,她總是第一時間衝在最前面。」市人民醫院兒童保健科醫生李勇冠說,關小萍不僅搶救衝在前,在日常看診中,她始終將患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想成為一名好醫生,就要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價廉的服務,這樣才能贏得病人家屬的理解、支持與尊重。」關小萍說,每次開藥時,她總是先問病人及其家屬家裡還有什麼藥,避免重複開藥,同時也經常叮囑家長照顧患兒需要注意的地方。正是這種工作態度,讓關小萍有口皆碑,「經常有家長領著孩子要求加號看診,小孩不舒服,家長就會說『去找關阿姨看看』。」病人與家屬的信任,讓關小萍覺得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帶實習生時,關小萍為實習生示範規範操作,強化他們的技能,更教導他們要文明行醫,禮貌待患。她經常說,醫生要常懷一顆善良之心,醫生看的是病,救的是人,醫生是一份與生命打交道的崇高職業,關愛生命、救死扶傷是醫者使命。
榮譽加身,肩負更大責任
在得知自己入選「廣東好醫生」時,關小萍表示:「獲得榮譽有點驚喜,我只是做了我的本職工作,醫院許多醫務工作者和我一樣,每天忙碌在醫療戰線,每個人都竭盡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現在,關小萍的身影依然忙碌穿梭於兒科門診與住院部。關小萍的手機保持24小時開機,「有時候一些私事可以先放一放,但對於患兒的病情來說,不敢有絲毫鬆懈,孩子的病不敢耽誤,這會影響到一個家庭的幸福,從職業要求和道德自律上我無論如何都不敢怠慢。」關小萍說。
36年的從醫生涯,關小萍時刻牢記職業賦予的使命,恪守醫德,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在今後的工作中,她將以實際行動踐行「廣東好醫生」精神,盡心盡力對待每一位患者,用嚴謹的態度積極開展科學技術研究,服務於廣大患者,為患者提供更好的幫助。
來源 : 陽江日報、文明陽江
【來源:陽江衛生健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