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廣東醫生戰疫情」系列主題展示活動在廣州珠江賓館禮堂舉行。活動發布了第四屆「廣東好醫生」推選結果,中山一院心內二科李怡副主任醫師獲評「廣東好醫生」。院黨委謝文副書記、黨委辦公室梁兵主任出席活動。此前,在2019年的第三屆「廣東好醫生」評選中,心血管醫學部廖新學教授也榮獲此稱號。
此次活動還為「廣東醫生戰疫情」演講比賽、微電影大賽和攝影大賽獲獎者頒獎,兒科劉王凱副主任醫師作為演講比賽獲獎代表上臺領獎。
▲李怡副主任醫師(左五)榮獲第四屆「廣東好醫生」。
▲兒科劉王凱副主任醫師(右四)在「廣東醫生戰疫情」演講比賽中榮獲二等獎。
24小時隨時待命,一直用心救「心」人
1999年從中山醫科大學畢業後,李怡留院從事心內科工作至今21年,是一名拼搏在臨床、教學、科研與科普公益一線的熱血醫者,信守從醫誓言而初心不忘的黨員榜樣。
妙手仁心將近百名瀕死心血管患者拖出鬼門關
從立志學醫那天起,李怡就懷揣夢想,要做一個仁心仁術、有人情味的醫學專家。
多年來,李怡將近百位瀕臨死亡的心血管患者拖出鬼門關,他優良的醫術、醫德、醫風,獲得患者的廣泛好評及同行的充分認可。
李怡很年輕,但已在臨床一線摸爬滾打21年。他始終以患者為中心,全副身心撲到高強度的臨床救治工作中。工作高度認真的他,從無早九晚五、節假日的概念,更多的是一周7天、24小時,全天候待命。
李怡醫術高超、心念患者。他總是爭分奪秒,利用儘可能多的時間為患者服務。每天早上7點,他的身影就準時出現在重症監護室裡,交班前,他會將每一名患者情況掌握得清清楚楚。他把患者當親友,患者對他也很熟悉,監護大廳待出院的患者們見到李怡主任,總心疼關心地說:「怎麼這麼早呀!有沒有休息好啊!」
患者出院前,李怡總忘不了苦口婆心叮囑好幾遍:少抽菸,要聽話,藥物服用方法……
不斷學習煉就精湛手術技藝治病救人
心臟科醫生的學習曲線格外長,業內普遍認為,一般成長得十年,而李怡手術技藝的磨練,「磨」了不止十年。
2002年,他在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州心臟中心進修一年,學習心臟介入術,期間在導師指導下,個人介入手術量達到該中心手術量60%以上,工作態度和技術獲得該中心肯定,醫院提出請他留任。然而,考慮到中山一院從2003年開始,ST抬高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療手段,從溶栓過渡為急診介入治療,國內的患者也非常需要他這樣的專家,李怡毅然決然回國,並挑起中山一院導管室一線工作的大梁,基本全年無休地排急診手術班。
2005年的一天,李怡晚上11點才結束手術,回到家才躺下休息不久,凌晨3點多,又接到急診手術通知,立刻跑步回院手術救人。
2008年6月的一晚,李怡的夫人預產期已到,然而他當天值科室一線班以及急診班。雖然很擔心夫人的情況,但他仍心系患者,堅守在崗位,剛為一名急診患者做好手術,就接到夫人羊水已破、準備生產的電話。李怡輕聲安慰病人、並細心交代管床醫生患者情況後,才心急如焚地立刻跑回家把夫人送到醫院生產。
幫扶基層,留下一批「帶不走」術者
幫扶基層,是李怡心存的一個願望。他的日程表中布滿各類地區基層幫扶活動手術安排,回首行醫路,他積極指導兄弟醫院及基層醫院開展冠心病介入治療手術,帶動當地醫院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使基層患者治癒率逐步提高。
李怡總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指導一些醫院,從「零」起步:中山大學惠亞醫院、廣州市第十二醫院、英德市人民醫院、潮州市中心醫院……更將先進技術及複雜病變的治療方法教給了14個醫院的醫生們,指導範圍輻射至雲南、海南等省份,手把手幫助當地醫生提高手術診療水平,讓真正急症的患者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
在潮州中心醫院幫扶時,李怡一開始每兩周一次到潮州去為當地醫生講課,手把手教他們手術。潮州中心醫院的醫生們跟李怡說:「李怡老師,沒有您我們都不能進步這麼快!」李怡卻跟當地醫生說:「我最希望看到你們不需要我的時候!」
無悔逆行,主動爭取馳援武漢一線
庚子年初,新冠肺炎席捲武漢乃至全中國,得知武漢疫情情況後,李怡主動請纓,收拾行囊,做好隨時出發馳援的準備。他對夫人說:「如果國家和醫院需要,我責無旁貸。」當醫院發出緊急馳援武漢人員招募通知後,李怡立刻和心血管醫學部黨總支廖新學書記通電話說:「請派我去武漢,我已做好一切準備工作。」
隨後,他帶領著心血管團隊10人馳援武漢。作為中山一院馳援武漢醫療隊裡年資和年紀「雙高」的老大哥,他主動要求從事一線臨床工作。剛到武漢的最初幾天,新收患者、危急重症多,李怡主動要求6小時輪值隔離艙,讓外科同事大多數時間在清潔區從事文書工作,自己在隔離區處理病人。他說:「因為我是內科醫生,就該在這個崗位發揮最大的價值。」
▲新冠肺炎來襲,李怡帶領心血管團隊10人馳援武漢。
武漢歸來,結束14天休整後只休息了一天的李怡,又出現在了他心愛的病房。他有一句口頭禪:「工作使我更快樂。」回院後,他就為一例患嚴重心衰、主動脈瓣狹窄,急需換瓣的82歲高齡患者,進行微創換瓣手術,術後一周患者順利出院。
今年「五一」假期,急診來了好幾例危急重症患者,一線醫生匯報後,李怡放棄休假,回到手術室指導一線手術醫生進行複雜手術。
健康所系,性命相託。從醫21年來,李怡信守從醫誓言,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深受患者愛戴。他孜孜不倦,不斷學習,業務精湛,救死扶傷無數;他刻苦鑽研,攻克一個個醫學臨床難題。他數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著「懸壺濟世」的醫者之心。
他用良好的道德素質、敬業的工作態度和精湛的醫術譜寫了黨性的輝煌,真正體現了一位醫生「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服務意識和宗旨意識。他視工作為生命,待患者如親人,用平凡的事跡詮釋著一名心血管醫生、一名共產黨員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天職。(新聞中心)
【來源: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