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羅庚陳省身鍾家慶三大數學獎揭曉

2020-12-17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在11月2日開幕的中國數學會第十次代表大會上,第八屆華羅庚數學獎、第十一屆陳省身數學獎和第八屆鍾家慶數學獎同時揭曉。李大潛、嚴加安獲得華羅庚數學獎,宗傳明、吉敏摘得陳省身數學獎,邸亞娜等8名博士生獲得鍾家慶數學獎。
  設立於1991年的華羅庚數學獎,主要獎勵我國有傑出學術成就和社會貢獻的50歲以上的資深數學家,每兩年獎勵兩人,是一種「終身成就獎」。今年的獲獎者李大潛為中科院、第三世界科學院、歐盟科學院、法國科學院的院士,復旦大學教授,是一位在國內外享有聲譽的傑出數學家。他長期堅持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其偏微分方程的理論研究成果獲得國際上的高度評價,他在石油開發領域對各種電阻率測井建立了統一的數學模型,已成為該領域的基本理論框架;嚴加安現為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院研究員。他在鞅論、隨機分析、白噪聲分析和金融數學領域有多項貢獻,享譽國內外數學界,是我國概率論和隨機分析的學術帶頭人之一。
  陳省身數學獎是由香港億利達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齡出資,主要獎勵我國有傑出學術成就的中青年數學家,也是每兩年獎勵兩人,是一種「斬關奪隘獎」。本屆獲獎者宗傳明是北京大學數學院教授,他對數的幾何領域中的幾個基本問題做出了重要貢獻;吉敏是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院研究員,她在具有幾何與物理背景的偏微分方程及變分問題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三項大獎中的鐘家慶數學獎是獎勵我國最優秀的在讀以及獲得學位不久的數學研究生,被稱為「初出茅廬獎」。第八屆鍾家慶數學獎授予了中科院的邸亞娜、香港城市大學的段仁軍等8名博士生。
  
(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中國四位數學家分獲華羅庚、陳省身數學獎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在中國數學界享有盛譽的三大獎項——華羅庚數學獎、陳省身數學獎和鍾家慶數學獎二日在北京同時揭曉,兩位中國科學院院士摘得第八屆華羅庚數學獎,兩位青年數學家獲第十一屆陳省身數學獎,另有八位數學界年輕學者獲得第八屆鍾家慶數學獎優秀博士論文獎。
  • 北大教授張恭慶、張繼平分別獲「華羅庚數學獎」和「陳省身數學獎」
    4月21日上午,中國數學會在廈門舉辦的2009學術年會開幕式上舉行頒獎典禮,為中國數學會「華羅庚數學獎」「陳省身數學獎」「鍾家慶數學獎」三大獎獲獎者頒獎。 中國數學會第九屆「華羅庚數學獎」獲獎者分別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數學學院教授張恭慶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李邦河。
  • 十九大時光:黨代表龍以明獲華羅庚數學獎
    天津北方網訊:10月21日,中國數學會三大數學獎(華羅庚數學獎、陳省身數學獎、鍾家慶數學獎)揭曉。作為黨的十九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教授龍以明獲第十三屆華羅庚數學獎,今年共有2名數學家獲此殊榮。
  • 重磅 | 2019年中國數學會三大數學獎揭曉!
    開幕式上公布了2019年中國數學會華羅庚獎、陳省身獎和鍾家慶獎獲獎名單。洪家興和馮克勤獲得第十四屆華羅庚數學獎,吳臻和張平獲得第十七屆陳省身數學獎,崔春風、邱國寰、吳開亮和解龍傑獲得第十四屆鍾家慶數學獎。
  • 陳省身與華羅庚
    陳省身與華羅庚張奠宙 陳省身和華羅庚,是中國現代數學史上的兩位巨人。十年前,2004年的一個冬夜,南開大學的學生在校園裡自發地點燃了蠟燭,悼念一代數學大師陳省身。從那時再往前推20個年頭,華羅庚於1985年倒在東京大學的講臺上。華羅庚出生於1910年,比陳省身年長一歲。但是離世早了許多。王元先生說過:「如果1980年代初,中國普遍能做心臟支架植入手術,華先生不至於這麼早離開我們」。是的,以今天的眼光看,華先生本可以更長壽。
  • 陳省身與華羅庚:競爭中的朋友 彼此尊重
    華羅庚致全體美國留學生的一封信令人唏噓的華羅庚與楊武之梁羽生筆下的華羅庚另一位數學大家陳省身與華羅庚的比較往往是自然的問題,也常是比較敏感的話題。下面的文字是張奠宙先生2014年發表在文匯報上的文章。為了發展中國的現代數學,兩人都在拼命往前跑,形成了客觀上的競爭。正所謂「一時瑜亮」。但是,他們是競爭中的朋友。
  • 陳省身與華羅庚:競爭中的朋友 彼此尊重終生不渝
    陳省身(圖片來自網絡)陳省身和華羅庚,是中國現代數學史上的兩位巨人。十年前,2004年的一個冬夜,南開大學的學生在校園裡自發地點燃了蠟燭,悼念一代數學大師陳省身。從那時再往前推20個年頭,華羅庚於1985年倒在東京大學的講臺上。華羅庚出生於1910年,比陳省身年長一歲。但是離世早了許多。王元先生說過:「如果1980年代初,中國普遍能做心臟支架植入手術,華先生不至於這麼早離開我們」。是的,以今天的眼光看,華先生本可以更長壽。
  • 沈維孝獲第十二屆陳省身數學獎
    4月21日,在廈門召開的中國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上,中國科技大學數學系沈維孝教授由於在一維動力系統領域的傑出貢獻,榮獲第十二屆中國數學會「陳省身數學獎」。在本次年會上,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張恭慶教授和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大校友、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李邦河研究員榮獲得第九屆華羅庚數學獎。
  • 徐利治先生訪談錄:我所知道的華羅庚與陳省身
    1948年12月,時任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代理所長的陳省身舉家赴美。1950年3月,華羅庚由美回國,不久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徐利治在西南聯合大學(以下簡稱「西南聯大」)求學時,華羅庚與陳省身已是西南聯大遐邇聞名的年輕教授。他們對徐利治都十分賞識。徐利治1945年在西南聯大畢業後,華羅庚推薦他留清華大學數學系任他的助教。
  • 楊振寧的父親曾破格提拔華羅庚,還給數學家陳省身當過紅娘
    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是我國近代數學先驅,也是我國數論的第一位博士。他曾是華羅庚和陳省身的老師。華羅庚自學成才,踏進清華園。選擇的研究方向便是數論,師從楊武之。1938年,華羅庚出國留學後,到西南聯合大學任教,當時的系主任也是楊武之。楊武之力排眾議,向校方提議,直接將華羅庚升為正教授,後來校方同意了楊武之的提議。當時要想成為正教授,是需要經過講師、副教授層層提拔才行。
  • 南開大學王牌專業數學,2020年錄取的推免研究生來自哪些高校?
    南開的化學、數學、光學、經濟學、世界史以及材料科學在國內大學中還是享有很高的名氣。 尤其是南開大學的數學,作為老牌的數學強校,南開大學的現代數學在我國最早和最有效的播種人之一的姜立夫先生於1920年創立的,是當時中國大學的第二個數學系(算學系)。
  • 中國的數學之王,比華羅庚還要強,竟拒絕愛因斯坦合作請求
    談及近現代的中國數學家,華羅庚、陳景潤、丘成桐可謂家喻戶曉,如果要問中國的數學之王是誰,絕大多數會認為估計不是華羅庚就是陳景潤。然而鮮為人知的是,近現代的中國數學之王另有其人,比華羅庚還要強,竟然還直言拒絕愛因斯坦的主動求合作!與歷史上很多天才一樣,陳省身數學之路也充滿天才色彩。
  • 比華羅庚還厲害的陳省身,93歲逝世,留下2個子女,現狀如何?
    」這首詩是著物理學家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給陳省身的評價,陳省身生於1911年,他從小就對數學十分的喜愛,在陳省身的眼中數學充滿趣味並且簡單。他喜歡獨立思考,善於發問,在學習上十分自覺。作為一位在數學領域心無旁騖潛心鑽研長達七十餘年的數學大師,陳省身成績斐然、碩果纍纍。
  • 浙大教師周青龍獲鍾家慶數學獎,十年鑽研三體難題獲重要進展
    數學是什麼?是小時候寫滿本子的算術題?是絞盡腦汁都想不出來的函數題?還是掛了很多人的高「樹」?而對於浙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青年教師周青龍來說,從小學數學38分,到第十三屆鍾家慶數學獎獲得者,這一路,數學帶給他的遠不止考試的「折磨」——知識、方法和思維,是他在數學中收穫的珍寶。
  • 20世紀最偉大的華裔數學大師、現代「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先生
    說起中國的數學大師,華羅庚、陳景潤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家喻戶曉,其實那時陳省身早已在國際數學界聲名鵲起,有人綜合量化分析得出的二十世紀數學家排名陳省身先生排在第31位,華羅庚排在第90位,陳景潤進入前1500名。
  • 楊振寧之父楊武之,我國數論先驅,曾教出華羅庚、陳省身
    其中最有名氣的,當屬華羅庚和陳省身。3、當過華羅庚的老師,還當過他的領導華羅庚自學成才,踏進清華園。選擇的研究方向便是數論,師從楊武之。1938年,華羅庚出國留學後,到西南聯合大學任教,當時的系主任也是楊武之。
  • 中國數學會三大數學獎揭曉!
    龍以明,數學家,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天津市數學會理事長,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國際數學聯盟執委。龍以明主要從事動力系統與非線性分析研究,特別關注哈密頓動力系統與辛幾何。他是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特邀報告人,曾獲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陳省身數學獎、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數學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等獎項,以及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天津市特等勞模等榮譽稱號。
  • 華羅庚先生的數學教育思想
    這裡提到的華先生的數學教育思想,都已經公開發表。這些耳熟能詳的名言,已經深刻刻印在中國數學教育的歷史上。我只是千千萬萬受益者中的普通一員。20世紀中國數學教育深受兩位數學大家的影響。一位是蘇步青先生,他親臨中小學第一線,主編教材,為中學數學教師授課,設立蘇步青數學教育獎,嘉惠後人。
  • 陳省身——讓人生盡享數學之美
    (前排:左二唐培經、左三趙訪熊、左四鄭之蕃、左五楊武之、左六周鴻經、左七華羅庚,中排:左一陳省身、左二施祥林、左四段學復)清華大學從1930年起創辦研究院,規定三年畢業後授予碩士學位,成績優異者可派往國外留學兩年。1931年,陳省身考入清華大學數學系,那一年,只錄取兩名研究生,他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