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報導,臺灣近日在軍事上有了大動作,民進黨當局「海委會」宣稱將改變所謂的「法規」,未來在東沙、南沙太平島及臺海周邊區域,如果臺灣的巡艦艇遭到攻擊時,必要時可以使用武力,動用火炮。
必要時可開火
民進黨當局「海委會」曾經對外宣稱,臺灣地區周邊海域在近年來面臨的安全威脅大為增加,一些勢力有著極強的武器攻擊,臺灣「海委會」經過仔細考慮後將修改所謂的「法規」,明確在必要的時候可使用火炮。
並且,民進黨當局還調整了臺灣「海巡部門」負責人的位階,升級為「海委會主管」。其中特別規定,如果臺灣的海巡艦艇在位置較遠的東沙、南沙地區遭遇武力攻擊或是面臨不明炮擊和通聯受阻的威脅時,巡艦艇可立即進行自衛反擊,現場的開炮時機由「最高指揮官」來決定。
而在具體行動上,臺灣軍方也將6門155榴彈炮給到「臺海巡部門」,在臺灣本島操練人員,如遇情勢緊張可第一時間輸送人員和設備支援。在東沙島的兵力布局上,也加了一個連的力量,還傳出要升級設備,將毒刺防空飛彈系統導入其中的消息。
在武器研發上,據報導,臺「海巡部門」新造的巡防艦噸級達到600噸,並且配置了火箭彈、機炮等火力加持,同時還預留可以發射飛彈的基座和管線,如果遇上緊張情況可以直接上彈作戰。
蔡英文在「玩火」
蔡英文的「海委會」看似硬氣的規定——在必要時可開火、在武力設備上升級以及人員的布置,在大陸專家謝楠看來,這是非常不理智和危險的動作。
之前蔡英文在臺海局勢緊張時曾下令嚴禁開第一槍,那時蔡英文還知道如果挑起與大陸的衝突後果將不堪設想,但是如今臺灣「海委會」一反過去的謹慎態度,宣揚要修改規定,這表明蔡英文選擇強硬的態度來對待兩岸的關係。同時從側面也可以看到蔡英文對美國態度的一如既往。
雖然美國的政治局勢發生變化,拜登「上臺」,川普「退場」,但是民進黨當局依舊想依附美國,跟美國的「反中」勢力合作,以更加激進的態度對待兩岸的關係,甚至想藉此去影響拜登對中國的戰略。
但蔡英文錯估當下的局勢,一個是臺灣與大陸在軍事和經濟的實力相距其遠,另外,臺灣(地區)始終只是美國眼裡的小角色,美國不過當它是銷售武器和牽制中國大陸的「棋子」,不會給予真正的核心支持,美國不可能因為臺灣地區而改變自己的策略。謝楠指出,蔡英文如果執意與大陸正面對抗,後果非常嚴重。
文丨常樂 校丨竹染
免責聲明:本文由《看見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來源:京彩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