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的興趣培養,我在這篇文章裡講透了

2021-02-19 萌芽研究所BUD

之前萌芽社群裡開展過一個圓桌討論,主題是兩個問題,很有意思:

 

當年被逼上興趣班的你,如今感謝父母嗎?

當年沒有被逼上興趣班的你,如今感謝父母嗎?

 

回答的人很多,每個人想起自己童年的興趣,都有好多話曾經一直放在心裡,或感激,或遺憾,或百感交集。

現在輪到我們自己給孩子選興趣班,平心而論,真正面臨這些選擇時,我們同樣也如當年的父母一樣,會陷入糾結,應該如何看待興趣愛好的選擇,又該如何陪孩子走好這段興趣之路,這便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話題。

今天的文章節選自我的第一本書《教養力》,因為入圍了「噹噹年度影響力作者」,所以借今天的版面想跟大家分享我書裡的觀點。這本書寫了很久, 是我在心理學和教育學的沉澱,在我心中便是閨女了,厚著臉皮希望大家幫我個忙,如果我的書、文章、課程或資源溫暖過你,就在文末幫我投票助力下,鞠躬感謝❤️▼

「成功的關鍵不在天賦和智商,而在於熱情和努力的總和。」

說到培養孩子的興趣,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句話是:「成功的關鍵不在天賦和智商,而在於熱情和努力的總和。」

這句話出自美國賓州大學心理學教授,2013年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達克沃斯通過對大量成功案例的分析,得出了成功的另一面,就是堅毅理論。她用簡單的方程式,解釋了一個人的天賦是如何轉變為成就

當不同的個體處在相同的情況下,一個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只取決於兩件事情:天賦和努力。但成就不是簡單的天賦+努力,我將達克沃斯方程式做了一個簡化:成就 = 天賦 x 努力 x 努力 ▼


很容易看出的是對於成就而言,努力因素比天賦有更大的權重。當我們的目標是獲得一個更大的成就,我們最佳的選擇,就是通過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努力奮鬥、用耐心來掌握,這樣的投入對任何人而言都是可觸達的。

 

也就是說,如果不努力,無論天賦多高,都很難掌握新的技能,即便學成了,如果不努力,也不會真正地出效果。所以達克沃斯在一系列的追蹤實驗表明,一個人堅毅的指數,比智商和分數有更強的預測性。


我們需要對孩子的興趣做減法。在最開始體驗的時候,孩子一定會有很多感興趣的地方,但是因為每一個項目都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所以過多的項目反而容易讓孩子分散精力和時間,不利於培養堅毅

 

我在給兩個孩子做興趣班報名時,也會跟孩子們一起去討論分析不同主題的興趣班。比如,不同主題的興趣班可以學習到什麼,可能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自己更偏向學什麼?

 

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更多的是我和孩子的頭腦風暴,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需要整理自己內心的期待。再比如下面這幾個核心問題的討論:

 

自己是否感興趣?

覺得自己是否能堅持上課?

你能堅持多久?是否有想過給自己一個最短堅持期?

中途你要是不想學的話,怎麼處理才好?

 

我們會一起篩掉一些不合適我們的選課因素,比如時間不合適,和現階段孩子能力不匹配,不喜歡的互動方式、試聽課體驗不理想、距離太遠接送不過來等等,然後再報名試聽課,看看聽孩子們的反饋,評估時間表和上課狀態,和老師溝通教學方式和目標,最後再跟孩子確定學習強度是否願意接受等。過程雖然繁瑣,但是這也是為孩子的堅持做鋪墊

 

在興趣愛好的選擇上,孩子會反覆嗎?一定會的。甚至有些孩子也不清楚自己喜歡什麼,什麼都喜歡,或者什麼都不喜歡的情況比比皆是。這個時候,我們也需要根據平時對孩子的觀察,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來挑著選擇。

當時我給5歲的Joshua報名鋼琴興趣班,並不是因為我篤定認為哥哥一定喜歡鋼琴,而是覺得他的個性挺合適鋼琴學習,他專注力強,又肯刻苦,對技能也有要求,都是鋼琴深造的基本要求。所以我鼓勵孩子試一試。實際上在孩子接觸鋼琴後,他也發現自己對音符的辨識力高,聽曲便能譜調,這是我意想不到的地方,這些額外的收穫也激發了他在鋼琴學習上更多的熱情。

 

很多時候,給孩子多體驗的機會終究不是錯的,之後別忘了跟孩子一起做減法,才可以把父母挑選給孩子的選擇,真正內化為孩子自己想要去努力的興趣。

任何人早期的興趣都是脆弱而模糊的,需要有力的培養,並且精心的沉澱才能獲得更深厚的力量,所以堅持必不可少

認知心理學家安德斯·埃裡克森(Anders Ericsson)提出了「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的概念,讓孩子有目標地持續進步。幫助孩子積累更多的刻意練習機會,去拆解困難,重新理解和面對困難,這同樣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堅持度,讓堅持和勤奮成為孩子內在的驅動力。這個過程便是心理上為孩子賦能。

 

生活裡我們經常看到兩個孩子用同樣的時間,花了同樣的努力練習,卻收穫不同的效果,原因何在?因為練習的方式不一樣。

舉跑步的例子,一個孩子跑步每天都是同樣的動作,每天花完成1000米距離的跑步,控制在15分鐘內,而另外一個孩子,每天也完成1000米,但是爸爸媽媽一直幫孩子記錄跑速,距離和路線,跑完後的心跳或者中間穿插的快跑次數,並且給孩子制定了一個短期目標,每天提高一點跑速。

 

這樣一段時間練習下來,收穫的結果便會完全不同。第一個孩子也許還停留在15分鐘跑完1000米,但是第二個孩子可能就需要10分鐘就能跑完1000米。所以刻意練習跟普通的練習方式最大區別在於它的目的性和計劃性

 

當我們針對孩子的某一個目標設定刻意練習方向時,需要基於孩子沒有突破的特定弱點,我們首先得制定一個有一定挑戰性的清晰目標。這意味著我們對過程是有質量標準的,如果沒有質量標準,只是重複的作業,對於任何人的精進並不會有太大的幫助。

興趣是可以被喚醒的嗎?當然可以的。

 

我跟大家談談Joshua經歷過的事情。現在6歲的Joshua很喜歡藝術,水彩、塗鴉、線條和手工都玩得不亦樂乎,我保存的作品已經有將近20個厚厚的文件夾,但實際上在Joshua3歲時,有很長一段時間非常排斥藝術材料,無論是彩泥還是繪畫,看到就跑,一個學期下來,唯獨他什麼都不參與,作品集幾乎是空白的。

 

最開始的時候,我嘗試了很多方法,但始終打不開他的興趣點,他在我的鼓勵下可以象徵性地參與其中,但很快又停下來換成他更熟悉的項目。坦白說,無論是老師還是我都希望孩子能夠走近藝術,去體驗更多藝術創造的可能。因為藝術探索所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求知慾和好奇心,也包括了創意和想像力,更可能是孩子情緒表達的自留地。

 

在迷茫的時候,我跟老師開展了一次談話,老師當時說了一段讓我大受觸動的話:

老師:「我想你可以和我一起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需要你和我一起做,持續做下去,我想終有一天孩子會有所改變的。」

我:「是什麼事情我可以做到的呢?」

老師:「你也一起玩沙、玩塗鴉、玩水,你很開心、快樂、激動地參與進去,孩子會被你感染的。」

話很簡短,但我茅塞頓開。我嘗試了萬千種做法,但唯獨忽略了我就是最深刻影響孩子的環境。所以我開始突破思路,每周末和孩子們花一整個下午的時間,只做一件事情——創造我們的「幻想王國」。

 

我會先在客廳給孩子們準備一張長長的捲紙,還有一堆足夠數量的顏料、畫筆和畫板。而當孩子們在客廳完成作品之後,我們便轉移陣地到浴室,這個寬容的、不受拘束的環境兼備了孩子藝術探索想要的所有素材,孩子可以將已經完成的作品,和一些開放性的素材,比如蠟筆畫、手指畫、水花、沐浴露隨意混搭,我們即興探索,開啟幻想王國的設計,更隨性穿插戲劇表演和打水仗遊戲等等。

 

我和孩子玩了半個學期和一個寒假,新學期開學後,老師驚喜地告訴我,哥哥對藝術探索活動毫無畏懼,和上學期表現判若兩人,「孩子在興趣體驗的過程更加自主、放鬆和灑脫,並主動增加新嘗試,來表現他內心的想法」。

 

「如果你想培養孩子的堅毅,要先自問,你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有多少的熱情和堅持,接著自問,你的教養方法鼓勵孩子效法你的可能性有多高。」達克沃斯這句話便強有力地支持了效仿的力量。


效仿不等於模仿幫助孩子積累興趣愛好並不是一個機械性的技能培訓。讓孩子願意效法父母,意味著我們要身先立行,敢於探索,並且勇於突破,我們先享受其中,保持反思和開放,才能真正感染孩子。


記得之前我家孩子發生過這樣的一次爭吵,哥哥Joshua開始對弟弟Eric的發音興起了糾錯的念頭,聽到Eric讀書後,就開始說「弟弟,你讀太小聲了我聽不到!」「你這個發音不對,應該是這樣子,聽我來說。」

 

這些無疑就會增加Eric的壓力,果不其然Eric跑來跟我說,「我不念了,我再怎麼讀也不會像哥哥讀的那麼好聽。」他放棄了,因為找不到堅持的動力了。我當時聽到這句話後,直接握住他的手,一字一句地說,「不,Eric,我喜歡聽你讀。你讀書從來都不是為了成為哥哥。」 這句話便是我給孩子們的最直接的反饋,也同樣是我的態度

 

很多時候我們總會不經意之間給自己下很多的限制,當我們看到別人的生活看起來很美好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感慨自己為什麼如此坎坷和停滯。孩子也一樣,總會因為一兩句話認為自己永遠都學不好。

 

但是很多時候,當我們仔細想深一層,所有的限制,都是我們自己加上去的,我們讓挫折和過去的經歷壓得自己喘不過氣,甚至認為自己做不了了,「我們天生就只能這樣子了」。這些都是興趣路上難以避免的挫折,如果因為這些想法就放棄,太遺憾了!

所以,當孩子面對同樣的挫折的時候,正是我們需要傳遞達克沃斯所說的「堅毅」品質給孩子的時候,達克沃斯所謂「堅毅」是這樣的:

堅毅是一步接著一步走下去;

堅毅是牢牢抓住自己感興趣又有意義的目標不放;

堅毅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投入具有挑戰性的練習之中;

堅毅是摔倒了7次,第8次仍然選擇站起來。

它並不是一句空洞的雞湯,從來都不是只要努力了就行,更多的是我們能否給到孩子全方位的支持,幫助孩子找到能夠感興趣的事情、堅持努力的方向。成就不會突然從天而至,所有的技能積累都是從最初的嘗試開始,所以我們不需要去介意太多,牽著孩子的手,跟孩子一起朝著目標不懈努力、竭盡全力就對了。

前面的內容精簡自我新書的其中一章,「培養孩子的抗挫力」。我寫書速度不快,第二本書也還在細細琢磨著,因為一直想把心理學和教育學沉澱下來,出書對我來說就是一場長跑,我不求快,但希望它穩健、實用,我希望它們在十年後,依舊能有書卷香,仍然能給大家的養育增添力量和羽翼。

這次第一本書入圍「噹噹年度影響力作者」,作為一個新晉作者還是挺緊張的,希望親人們都能幫幫我,每天投上3票基礎票,大家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幫我打call,直接掃描二維碼即可,感謝感謝。▼

謝謝你們,願意跟我一同走在這漫漫旅途裡,筆芯,謝謝大家。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評論、分享或者點讚鼓勵我,都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感謝閱讀!您也可以把我的公眾號置頂或星標,讓我們可以找到彼此。

「近期資源」分享:

相關焦點

  • 關於孩子興趣培養的一些心得
    現在,我們都活在緊張而日益競爭激烈的時代,家中有孩子了,都不想被同齡的孩子落在後面,因此應運而生各種課外輔導班、興趣培養班。,家長大多的時候完全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不惜金錢與精力,陪孩子培養孩子的興趣。
  • 我是這麼培養孩子的「興趣」,我堅持的這3點讓孩子更有激情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一段時間一部關於中式教育與英式教育對比的紀錄片在網絡上廣為流傳並且引起了人們的熱議。這部紀錄片也因為是由BBC參與製作的所以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 這篇文章,講透「復盤」
    這也就是我在許多文章中,反覆多次強調「復盤」的原因所在。 不過,也經常有讀者問:老是說要復盤,但究竟怎麼該怎樣去復盤呢? 今天就來跟大家好好聊聊這個問題。希望能通過這篇文章,把「復盤」這個問題講清楚,給你一些啟發。
  • 我這篇關於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文章,17.9萬人閱讀,2萬人收藏
    就比如下面這篇論述如何通過手機來培養孩子自律的文章,該種教養方法我絕對是第一個提出的,你去百度下,搜索出來的都是抄襲我的:這是相關的閱讀數據:307.3萬的展現,179548的閱讀量,點擊率是5.8%,平均完成率是61.6%,點讚量是2289,轉發量635,分享量是16085,收藏量是20455。
  • 關於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
    興趣愛好是靠慢慢培養出來的,關於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主要還是看大人吧!現在各種興趣班盛行,家長也是挑的眼花繚亂,雖說可以試學,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不喜歡,如果遇到好玩的小夥伴可能為了跟小夥伴一起玩會有去上課的衝動,或者前面一兩周喜歡去,後面就不想去,尤其是一起學習的小夥伴有的會比較霸道,孩子也不願意去。
  • 楊振寧:鼓勵孩子發現、培養自己的興趣 影響一生
    關於孩子的發展,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一路領先,還是順其自然,踏實成長?一直是很有爭議的話題。今天這篇文章聊的是為什麼要當一個「不著急」的聰明人,在大家都望子成龍、爭當「人生贏家」的時代,選擇給孩子自己一些時間,實現他們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 諾貝爾獎獲得者談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興趣?
    不知道其他的家長是否也有過這樣的困擾,那就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興趣呢?如果您也是一位束手無策的家長,這篇文章就很適合您,當然,即使您有很好的方法,那麼了解一下世界大佬們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的,也一定會讓您有所收穫。下面小編搜集了著名企業家扎克伯格、諾貝爾獎獲得者費曼、著名科學家加來道雄培養孩子或自己成長的方法和故事,以供參考。如有不足之處,也請多多提出寶貴的意見,我們會繼續努力和改進。
  • 關於文獻綜述,這篇文章說透了!
    如《智能化時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轉型》這篇論文的關鍵詞就是智能化時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當然,有時候也不能完全憑論文題目來確定,因為論文題目中可能只有一個重要概念或術語。以《教育領域供給側改革的幾個關係》這篇論文為例,該論文題目中的重要概念只有一個——供給側。儘管如此,「供給側」這個詞組還不能作為關鍵詞,因為這個概念最初來自經濟學領域而不是教育學領域。
  • 打造強大的家庭,培養強大的孩子,這篇文章能幫到你
    導讀:打造強大的家庭,培養強大的孩子,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打造強大的家庭,培養強大的孩子,這篇文章能幫到你!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和閱讀興趣?
    3~6歲智能發展的加速期,怎麼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學習和閱讀興趣?孩子的行為發展的敏感期,也是孩子智能發展的加速期。在這一時期,家長應該注意去培養孩子觀察、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去提升孩子的智力水平。我們如何做才能夠去培養孩子的興趣呢?
  • 上興趣班越早越好嗎?談談關於興趣培養的6個偽命題
    對於孩子的興趣培養,很多家長都有著一些定勢認同,然而,這些關於孩子興趣培養的定勢認同其實在邏輯是與孩子的健康自由成長相悖的,根據我女兒興趣的發展以及對周邊孩子的成長觀察,我總結出以下孩子興趣培養中的六大偽命題。
  • 培養孩子興趣,你怎麼做?
    現在,我們都活在緊張而日益競爭激烈的時代,家中有孩子了,都不想被同齡的孩子落在後面,因此應運而生各種課外輔導班、興趣培養班。,家長大多的時候完全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不惜金錢與精力,陪孩子培養孩子的興趣。
  • 關於種姜「遮蔭、放風」的學問,這篇文章徹底講透了……
    本期微信文章想和大家聊聊種姜過程中關於「遮蔭」和「放風」這兩個話題。「遮蔭」和「放風」看似簡單的農事操作,其實對生薑苗期的生長及最終的產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往往由於生薑種植者自身疏忽大意或者不重視,在「遮蔭」和「放風」操作細節方面做不到位,導致生薑出苗不齊、蒸苗烤苗等,嚴重影響產量。
  • 修身書道:怎樣培養小學生寫字興趣,這篇文章或許能幫助到你
    ,無需用手寫字,寫字不再是小學語文課的一個重要內容,這是一種片面的認識。其實,寫字這一項基本功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小學。要讓一二年級的孩子喜歡寫字。並養成良好的習慣,必須注重學生寫字興趣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特別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凡是他們喜愛的,學習持續時間相對較長,效果也較好。
  • 【父母成長】「幼兒學英語主要是培養興趣」——這句話你理解透了嗎?
    今天,我就結合我二十多年的英語教學經驗,專門針對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談談我的理解。我曾經跟一些英語培訓機構的資深人士探討過幼兒學英語的問題,甚至一些做幼兒英語培訓的人都覺得中國人從小學英語,在時間、精力和費用上,性價比實在太低。這是事實。很多從三歲就開始常年進行英語培訓不間斷的孩子,初中時因為學業緊張而放棄,結果到了高中,他的英語完全沒有了優勢。
  • 我是如何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啟發孩子的寫作思維能力的?
    而很多老師,上課也是很少講作文的。大多數老師只給學生布置一道作文題讓學生去寫,學生交上來後簡單點評一下。他們認為作文教學很難,難在你講了很多但收效不大,仍然改變不了學生害怕寫作文的窘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人都熟知這句話,但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呢?可不是容易做到的。我是如何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的呢?我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 關於孩子安全感的問題,這篇文章通通解決!
    這其中居功至偉的就是心理學家哈洛以及他關於恆河猴的一系列實驗。 與這些實驗帶來的開創性貢獻齊名的是其殘忍程度。 哈洛找來出生不久一批小猴,把它們帶離猴媽媽的懷抱。
  • 如何培養小孩子的興趣特長
    我認識很多成年人,現在在學街舞、學口琴、學英語,只要想學,任何時候都不晚。但是,現在有機會,為什麼不現在學呢?小時候有機會,為什麼不小時候學呢?下面第二部分,解答這個問題。02 小孩子培養興趣特長的好處學術界有非常多的人做這方面的研究。
  • 孩子性教育要從小培養,這篇文章教你如何幫孩子做性啟蒙
    這幾年,女性被性騷擾、猥褻和性侵的真實事例被頻頻曝出,更加讓人氣憤的是,最近這兩年,兒童被性侵的案例也是在不斷「更新」!身為一個女性,更是一個寶媽,看到了這樣的事情以後,真的是非常的憤怒,並且也十分想咒罵這些壞人。就在這兩天,一個事件爆出後,讓我對孩子性教育更加重視了起來。
  • 從興趣出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做感興趣的事專注力才會高。作為家長,該怎麼樣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呢?最讓我感動的,是在他表演結束時,評委問他:「你的吉他彈得這麼好,一定練得非常辛苦吧?」他回答說:「不辛苦,因為這是我所喜歡的,再大的困難也不會覺得辛苦!」他爸爸道出他練琴的投入和心酸,可他始終保持著微笑,覺得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就是最大的快樂。他的陽光、自信和專注,無不讓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