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些年來發生的醫患糾紛讓人心痛,有醫生因為醫療糾紛而受到了傷害,甚至失去了生命。希望醫生為病人診治的時候能夠細心一些,避免因為工作失誤而給病人及家屬帶來困擾,而病人和家屬也要理智的面對病情。
一女子到醫院去檢查,醫生告訴她懷孕了,於是女子便辭了職在家養胎,可沒想到醫院竟然弄錯了,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奇葩事呢?
誤診懷孕
馬女士家住在黑龍江密山市,她和老公結婚很多年了,一直想要一個孩子,不過心願未能達成,之前還曾流產過一次。
上個月,馬女士生理期推遲,她覺得有可能是懷孕了,於是就到密山市婦幼保健院做檢查,抽血測了一下血液hcg值,有過孕產經歷的人都知道,以此來判斷是否懷孕是最準確的了,甚至剛剛懷孕幾天都能檢測出來。
馬女士拿到檢測報告,根據血液中hcg值判斷,她已經懷孕4~7周了。得知這一消息,馬女士自然非常高興,她還再三跟醫生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懷孕了,醫生給予了肯定的答覆,之前的流產經歷讓她耿耿於懷,所以這次懷孕馬女士格外,得知懷孕後,她立馬就去公司跟領導辭職。
之後她回家養胎,可是在家躺了兩天,一直有出血的情況,而且越來越多,這讓馬女士非常擔心,她害怕再一次流產,於是就到另外一家醫院做了檢查,可這次檢查結果讓她傻了眼,她根本就沒有懷孕,流血也只不過是生理期到了。
醫院態度不明確
馬女士去找密山市婦幼保健院討要說法,醫院檢驗科的主任說,馬女士檢查的當天,有兩個人做血液hcg檢測,另一個人的名字和馬女士的名字相似,護士拿單子的時候弄錯了,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醫院對護士給予警告處分,還扣了半年績效工資,但馬女士覺得,她因此事辭職了,醫院應該對她有所補償。後來,拿錯單子的護士給馬女士轉了1000塊錢,馬女士也同意了這個解決方案。
可醫院的負責人得知馬女士把此事曝光給記者後,態度有所轉變,他們想把1000塊錢要回去,馬女士想通過怎樣的方式處理都可以。於是馬女士的丈夫就去送錢,可是醫院又不要了,導致馬女士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如今,雙方也有待進一步協商。
因為看錯了患者的名字、藥品的名字,而誤診或者是用錯藥的情況確有發生,發生類似情況,跟醫生和護士的失職有直接的關係,如果工作的時候能細心一些,就不會發生這些問題。
有些病患和家屬對醫生態度確實很過激,對病情有沒有一個理智的認識,所以導致醫患糾紛發生。但是作為醫患關係中的另一方——醫護人員,應該自檢自查,看看工作中有沒有失誤,是否給患者造成了困擾。你認為,這件事怎樣處理最為妥當呢?歡迎留言討論。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