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上海文創領軍企業:選擇上海,紮根上海,在上海貫通全產業鏈--上觀

2020-12-20 上觀

「從上海的港口出發,讓上海文化的原創力量揚帆遠航,讓更多中國文化符號走向世界。」12月14日下午,第三屆「上海文化企業十強十佳十人十大特色活動」評選在世博會博物館揭曉,獲「上海文化企業十大年度人物」稱號的閱文集團執行長程武展望的這番目標,正是眾多紮根上海的文創企業共同實踐的夢想。

文化產業是創新驅動發展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綜合文化實力的重要標誌。近年來,上海連續出臺「文創50條」和「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動計劃」,為文創產業增質提速發展踩下了油門。數據顯示,去年上海文創產業實現增加值4980億元,同比增長6.5%,佔全市GDP的13%。今年受疫情影響,文化行業受到不小衝擊,上海率先出臺支持文化企業「20條」,推出文金惠、文創保等文化金融產品,文創產業復甦明顯,積極探索線上新經濟、產業數位化發展的部分企業呈現出強勁上揚態勢。

今年6月啟動的第三屆「上海文化企業十強十佳十人十大特色活動」評選,收到200多份申報表,涉及出版、影視、演藝、藝術品、文化投資、文創園區、文化旅遊、動漫遊戲電競及網際網路文化科技等多個文化產業領域,通過商業成功力、市場競爭力、行業引領力、創新突破力、國際影響力、社會凝聚力等多個維度的數據分析與考評,一批上海文創領軍企業、企業家與品牌文化活動站到了聚光燈下。

上海嗶哩嗶哩科技有限公司月活用戶三年翻三倍,在專業視頻、動畫和紀錄片內容持續增量提質,併入局電競業務;

上海博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落戶靜安區環上大國際影視園區以來,目前由上海博納立項出品的影片數量佔全部博納影業集團第一出品影片數量的一半以上;

作為目前中國數字科技應用領域、數字展示與體驗行業的龍頭企業,上海風語築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收逆勢同比增4.5%;

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得物App在疫情期間平均日活用戶飆升25.9%,交易規模遙遙領先歐美市場的潮流電商平臺;

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有限公司面對疫情影響積極探索演藝「破圈」形式;

上海豫園旅遊商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推進融合國潮與時尚的品牌煥新;

盛趣遊戲探索「遊戲+文化」模式,與300多家博物館籤約合作,賦能傳統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始終堅持「以專業學術打造出版品牌,以社會責任引領閱讀風尚」;

老字號朵雲軒積極打造藝術品「新零售」業態,發展線上拍賣業務……

無論是在推進線上線下融合、文化與科技融合、行業跨界融合、文化促進消費等方面,以龍頭企業為代表,上海文創產業發展生機勃勃,帶動效應明顯。

「我們懷著對上海的憧憬和嚮往,把公司搬到這座城市,上海給了我們最好的發展土壤。」頒獎現場,排名國內民營圖書公司三甲的讀客文化創始人、董事長華楠發現,閱文集團、七貓、喜馬拉雅等獲得本屆評選肯定的企業都是讀客文化在產業鏈中合作緊密的夥伴。

「從2007年起步至今,錦和商業管理運營的項目達64個,面積近90萬平方米,版圖覆蓋蘇州、杭州、南京和北京等地,越界品牌快速複製。去年,錦和商業總營業額超過8億元。」錦和商業被稱為「城市更新文創園區第一股」,上海錦和商業經營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鬱敏珺認為,錦和商業的成功上市也體現了上海文創園區發展在全國的領先地位。

「讓文學生態產生更大價值,推進以IP為核心構建文化生產方式,由『文』開始,『化古為新,化一為萬』。」程武提到,除了閱文集團在上海創業,騰訊影業註冊於上海,騰訊電競也在上海展開戰略合作,「新文創生態紮根上海,已經實現了從文學到動漫、影視、遊戲在內的IP產業全鏈開發。」

「完美世界的電競業務線全部落在上海,我們的教育、院線業務也在協同電競業務在上海的發展。」完美世界去年夏天引入上海的DOTA2國際邀請賽(T19)是這一頂級電競賽事首次在國內舉辦,在完美世界執行長蕭泓看來,上海發展電競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國內80%以上俱樂部、企業、戰隊、直播平臺聚集在上海,40%以上電競賽事在上海舉辦,5G、AI等高科技產業發展也為遊戲電競提供動能。「以上海為中心,建立輻射長三角和全國的集遊戲、電競、娛樂消費為一體的大文娛產業鏈。」蕭泓向在場企業代表發出倡議,「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匯入海納百川的大上海。」

相關焦點

  • ...文創,園區,戴森,上海,馬努,紙箱,高境鎮,中國,麥可,入駐,-上海...
    原標題:一區一特色:看文創產業盤活區域經濟的「上海方案」  上海文創園區發展已逐步形成「一區一特色」的發展格局。記者近期走訪多家文創園區發現,各區在文創產業布局之中有不謀而合的前瞻視野:對於電競這樣的新興文創產業,各區都以文創園區作為孵化地,或引進電競戰隊成為賽事舉辦地,或打造聯盟勾連產業上下遊。
  • 走訪文創園區 看文創產業盤活區域經濟「上海方案」
    原標題:記者近期走訪多家文創園區發現,各區在文創產業布局之中有不謀而合的前瞻視野 一區一特色:看文創產業盤活區域經濟的「上海方案」上海文創園區發展已逐步形成「一區一特色」的發展格局。「新材料是工業4.0非常重要的一環,在中國尚屬萌發期,國內不管是家裝設計師還是建築設計師,在選擇材料時第一反應就是搜索阿里巴巴,選擇有限、良莠不齊,更不用提材料創新。」連聯創始人吳迪介紹,企業與法國、德國材料庫達成戰略合作,建成國內第一家線下材料庫,其12000種的材料數量更是達到亞洲第一。
  • 上海的博物館文創爆款在哪?代表建議確定試點單位發展文創
    參觀者在上海博物館欣賞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創產品。 新民晚報 圖上海的博物館文創爆款在哪?上海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上海人大代表,上海科技館黨委書記、副館長王蓮華,上海科技館展教服務處處長顧潔燕聯名建議加快博物館產業發展,確定一批試點單位構建文創產業發展體系。建議稱,上海是中國近代文化發源地,中國最早的博物館就誕生在上海。
  • 上海文創典型案例:上海科房打造融合科創與文創的園區平臺
    上海科房將破舊的上海辛克實驗老廠房改造為半島灣時尚文化創意產業園,不僅為企業提供物理空間,還為其搭建展示自己的平臺。袁婧攝  「小顧聊繪畫」「日食記」「半層書店」「彼此的茶」「天真藍」……這些看上去不沾邊的詞句,其實指向了不同的文化創意企業,如今它們還有了共同的容身之所——創意空間。提供這個能夠激發靈感的「空間」的,是一家曾經的房地產企業、現在已轉型為創意空間服務商的上海科房投資有限公司。
  • 上海文創企業,專項貸款「文創保」來了
    對文創企業來說,缺少重資產抵押,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是一個「命門」。疫情發生以來,不少中小微文創企業經營受影響,現金流緊張。上海已出臺支持疫情期間文化企業「20條」,今天(3月20日),首期規模暫定10億元的「文創保」專項貸款產品正式發布。與此同時,首批文化金融服務工作站揭牌成立,將在長寧區市級文創園區及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率先試點。
  • 器&物 解碼@定製+閃亮登陸中國建博(上海)DDS展
    2019中國建博(上海)展於3月26日上午在虹橋國展中心隆重揭幕。由上海市建築學會室內外環境設計專委會、上海木材行業協會全屋定製專委會指導,主策展人王勇、侯君侃和劉強發起,意航家居、吉復水性塗裝、群易慧智、西頓照明支持的「器&物解碼@定製+」展同期在虹橋國展中心5.1號館D200館登錄2019Design Dream Show 當代家居潮流觀念展。
  • 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文創商業研究所成立
    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院長,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學院文創商業研究所理事長劉牧群致辭太平洋集團領導致辭2018年4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文創商業研究所正式成立並揭牌。而文創元素的導入不是簡單的精神層面展示,應用到商業會產生凝聚力、創新力和創造力,可以賦予商業設施空間及城市空間價值和靈魂。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文創商業研究所的成立非常及時,不僅能夠給購物中心帶來新的活力,帶來行業的變化,同時會給中國整個流通事業發展帶來巨大推動,極大程度加快中國社會發展步伐。希望文創商業研究所從企業實際出發,深入研究融合發展戰略及技術,服務於商業設施。
  • 【聚焦文創50條】上海大力扶持文化創意產業八大領域 引進人才服務...
    而上海在動漫遊戲、網絡視聽、網絡文學產業總值位於全國第一,佔全國總量的一半。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表示,正是基於上海自身發展的基礎和產業發展的需求,上海市制訂了文創五十條具體政策措施推動文創產業發展。對於企業而言,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介紹「文創50條」將重點支持「專、精、特、新」中小文創企業發展。其中,對符合條件的小微文創企業,將落實稅費減免、社會保險費補貼等優惠政策,切實降低企業成本。同時,著力在「高原上建高峰」,重點培育高能級的文創旗艦企業、有企業家精神的領軍人物和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創大師。此外,「文創50條」還提出推進「放管服」改革,重點抓文化企業的金融環境建設。
  • 「縱向貫通,橫向融通」:上海職教實踐探索(圖)
    中華職業學校的王校長分析認為,這與上海發達的產業體系有關。「職業教育的發展是很市場化的,一定是與地方的經濟、業態相匹配,並會自動調節。現代服務業、高端製造業的相關專業,在上海來說發展比較好。」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為了適應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需要,上海市正在加快構建「縱向貫通,橫向融通」職業教育體系,提升職業教育水平。
  • 水果+美妝、文創 上海嘗試地產水果跨界銷售新模式
    12月12日電 (記者 陳靜)正值上海優質地產水果柑橘等採摘銷售時節,如何進一步幫助果園促進銷售、打造品牌,是上海林業部門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記者12日獲悉,上海市林業總站攜手企業、園區等,開啟水果與美食、美妝、文創的跨界銷售創新模式,希望打造出上海的「爆款水果」。11日,多方共同推出本地水果跨界整合營銷年度計劃,將致力加強產學研合作,打通產業全鏈條,依託「網際網路+」創新平臺,匯聚眾智眾力,增強創新力和競爭力。
  • 叄零文創產業園特色:老上海風情 新海派創意
    而就算熟悉車墩的人或許也不知道,在上海影視樂園車墩基地內,一個名為叄零·SHANGHAI文化創意園的產業園正茁壯成長,該園區去年底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共同授牌,成為上海市第二批文化產業園區,按照規劃,叄零·SHANGHAI文化創意園將以上世紀30年代老上海的獨特風情為基礎,以影視產業輻射帶動產業鏈發展,融入全新理念打造集影視拍攝、
  • 蒙牛、伊利、光明……中國20家乳製品領軍企業高管齊聚上海,謀劃這...
    原標題: 蒙牛、伊利、光明……中國20家乳製品領軍企業高管齊聚上海,謀劃這件大事   據統計,今年截至目前,我國50多家優質乳工程乳品企業的巴氏殺菌乳產量已達31.7萬噸,佔我國規模以上乳品企業產量的六成以上。  然而,和「快步跑」的產業相比,相關標準卻相對滯後。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11月26日至27日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奶業新鮮峰會及2019中國奶業D20峰會上獲悉,光明乳業等多家中國乳企正攜手推動巴氏殺菌乳品質標準的出臺。
  • 《促進上海創意與設計產業發展的實施辦法》
    加快國有建築設計企業改革創新,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知名度的領軍企業和領軍人才,積極探索建築師負責制。通過工業設計與建築設計融合,大力推進綠色設計發展。支持中國室內設計周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推進與國際室內建築師/設計師團體聯盟(IFI)深度合作。重點布局環同濟設計創意集聚區、8號橋、世博最佳實踐區等建設。  6.做大服務設計。
  • 沛縣攜手上海交大建光伏產業研究院
    包括行業主管部門領導、行業專家、領軍企業家在內200多人參與了此次論壇。會上,沛縣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的「上海交大沛縣光伏產業研究院」揭牌。此次論壇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國際能源研究所的指導下,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上海交通大學主辦,得到了沛縣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
  • 上海交大文創學院攜手上海中醫藥博物館舉行中醫藥文化全球傳播與...
    為響應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的《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加快中醫藥發展,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與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副校長陳紅專籤訂合作協議,共同成立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全球中醫藥文化與創意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並在上海交大文創學院與上海中醫藥博物館同時掛牌。
  • 上海電影廣場變身「無憂遊園會」,20餘家博物館文創品牌齊亮相
    新華網史依靈 攝浙江省博物館的「西湖十景」「玉琮」系列文創,蘇州博物館的文蓮花杯、秘色瓷蓮花碗曲奇、「文徵明的一杯茶」茶禮套裝??9月17日至20日,上海電影廣場變身「無憂遊園會」,上海旅遊節品牌活動「卡路裡馬拉松」在此舉辦,為市民遊客帶來「趣集卡路裡,樂享旅遊節」的線上線下全新體驗。
  • 2018年上海文化產業發展報告
    作為先進位造業和新興戰略性產業的組成部分,上海文化裝備產業加大研發成果轉化力度,加快「走出去」步伐,培育了一批本土文化裝備企業,產業鏈功能性布局成效顯現。藝術博覽會穩步發展,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ART021、上海藝術博覽會等本土藝博會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呈現出不同層次、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市場細分。各區推動藝術品集聚區建設,浦東新區推動上海國際藝術品保稅服務中心建設,為佳士得、邦瀚斯、保利、嘉德等海內外文化藝術機構提供專項便利化服務。徐匯區依託西岸藝術品保稅倉庫建立國際藝術品物流服務平臺,形成藝術品交流全產業鏈服務體系。
  • 臺商文創園區成為上海「元旦遊」新選擇
    新華社上海12月31日電(記者黃揚 許曉青)2019年元旦將至,在這個新年假期裡,位於上海市閔行區的麥可將文創園成了不少家庭「親子遊」的新去處。儘管天空飄起小雪,仍有許多父母帶著孩子來到這裡遊覽拍照、體驗手工,其樂融融。
  • 來上海旅遊買什麼「伴手禮」?逛完這個文創「買手店」包你有答案
    上海「暢銷爆款」文創,剁手停不下來  隨著「上海文創50條」的逐步落地和《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的出臺,上海各大文博場館都正加快推進文創產品開發,這其中的不少精品、新品都能在「海上文創」品牌店裡買到。
  • 上海又添一家科創園區,這裡有機器人、人工智慧、文創等
    一號創新帶交運智慧灣科創園開園儀式寶山區供圖上海又添一家科創園區。12月25日,位於寶山區的交運智慧灣科創園開園儀式舉行。科創園的前身,是位於張廟街道轄區北部、沿薀藻浜岸線的交運老碼頭,如今,這裡成為以機器人、人工智慧、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文創及總部經濟為主的新型開放式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