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欖市民遊女士在超市買了雙匯玉米腸食用,在其中一根玉米腸中發現來歷不明的透明塑料繩,事後遊女士和幼女都出現了腹瀉症狀。儘管醫生稱這不一定是火腿腸引起的,但遊女士仍心有餘悸,向廠方提出5萬元賠償。幾經交涉,遊女士獲得3000元補償。
為何玉米腸內會出現塑料繩?這批產品出廠前是否通過了質量檢測?昨日下午,雙匯集團公共關係部稱,經排查該批次產品檢驗合格,被投訴產品屬個案,不明塑料繩可能是原材料修整不徹底,但該公司使用的原料編織袋對人體無害。
吃香腸後出現腹瀉
7月13日,遊女士打開從小欖大潤發買來一袋雙匯「潤口香甜王」玉米腸,和7個月大的女兒分吃一個,沒想到自己吃的那一半裡竟然有一截白色的東西。遊女士趕緊從女兒手中把腸拿過來,並將自己吃的那半玉米腸剖開,一截像白色塑料般的帶子彎彎繞繞地穿在玉米腸中。
兩個小時後,遊女士和女兒都開始拉肚子,7月15日女兒開始發燒。遊女士和老公立即帶女兒去看醫生,醫院診斷為病毒性感染,但表示不一定和火腿腸有關。
當時遊女士十分生氣,認為問題肯定與火腿腸有關,當即按火腿腸上的客服電話打了過去,想討個說法,並要求5萬元賠償。「我並不是想要錢」,遊女士稱自己月收入3萬元多,索賠5萬元只是想討個說法。對於遊女士5萬元的索賠,客服人員沒有說同意也沒有說不同意,只是在電話中一直要求見面談。
索賠5萬獲賠3000元
在遊女士與客服人員交涉時,雙方有過兩次見面。遊女士稱,見面時雙匯公司中山分公司的客服人員給出的解釋是:在火腿腸的灌制中,有些是冷凍肉,有些是鮮肉,在包裝時混在一起了。客服人員稱他們能賠償的最大額度是1000元,並稱:「我們經常處理這樣的問題,但沒有像你要得這麼多的。」
由於雙方未商議出滿意結果,遊女士放棄了與客服人員的溝通。7月16日起,遊女士連續接到兩個自稱雙匯業務員打來的電話,聲音沙啞詭異,聽著像是經過變聲器過濾後的聲音,說了兩三句就掛了,遊女士也聽不清他說的是什麼。
7月18日下午,筆者見到這一截問題火腿腸,紅色的內容物鑲嵌著一條10來公分長的透明塑料繩,腸體標註的生產日期為2012年6月17日,保質期則為120天。
7月18日晚上,遊女士和其先生應對方客服人員的要求第三次見面,雙方再次商議如何賠償,最終定下賠償額度為3000元。客服人員讓遊女士籤下一紙協議,聲明稱:「湖南雙匯集團駐廣東分公司因為雙匯『潤口香甜王』產品出現質量問題,現一次性付清3000元,以後不追究此事。」而橫槓上要填的內容,對方並沒給出。
被投訴產品屬個案
■廠方回應
昨日下午,雙匯集團回應稱,玉米腸出現不明塑料繩有兩種可能,可能因為原料修整工序修整不徹底,導致原料包裝袋上的塑料繩殘留在原料肉中,此外也不排除人為因素。